聋哑人“四发”的故事(下)
![]() |
【序言】
这是关于一位早逝聋哑男人“四发”生前的故事,事情过去了十多年了,支离碎片的记忆贯穿着我的头脑,我极力把记忆的电波穿回到十七前,把一点点回忆拼凑起来,怎么也想不到,我今天会突然敲动键盘为他写点什么,或许心中真的没有什么素材可写的了吧,又或者是突发的一个念头......我常常为自己突发的念头而去付诸行动,这样一种思维已经深深地影响着我,已然成为了一中惯性,第一念头往往就决定了我要去付诸于现实,我不知道这样好不好,至少在某些事情上,只要是我能做到的,我会想尽办法得到,不然我心里那颗悬着的石头一直处于半空中,悬着的心会促使自己去做,当然,也包括这篇叙事文章。
(这是下篇,看这篇前,请先看上篇)。
早逝的聋哑人“四发”的故事
文/邱秋
如果我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
----题记
写在前面的话
他是一位先天性聋哑人,名叫:“四发”,名字的由来其实很简单,由于在家排行最小,也是排行老四,在他前面已有三位兄长了,兄长的名字包括他的,都是以“发”字为名字的最后一个字起名字,家里人藉此“发”字的含义,希望日后人生道路上兴旺发达,这在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字里颇有讲究,而起名字,向来讲究吉祥和寓意或者蕴藏着别有一番意义所在。四发,出生于1965年,四十岁不到就早逝了,我记得,那年的那个早上,霏雨涩涩,噩耗传来时,我幼小的心灵竟不敢相信。昨天,我们还一帮小朋友,朝他扔小石子,在背后取笑他讨不到老婆,嘴里嚷着在村里流行甚广的,嘲笑他的台词:
“四发、四发,哑巴、哑巴,讨不到老婆的四发”······
每每念到此句时,他又似乎明白了点什么,转过头来,目光狰狞,从喉咙发出间歇性地“嗷嗷”声,做着一个小跑姿势,无数次见过此情形,我们都知道他不会来追打我们这群小屁孩,但是我们又不确定,真要被他捉住,非得被整死,往往见此状,我们早已各自沿着屋角四窜溜走了,留下一连串的嬉戏声音。不亦说乎地耍着他,他也从来没有抓到过我们。而在我们这群小屁孩心里,根本不懂去考虑他的感受,他的难受和痛苦无法表达,年迈的父母无暇去关照他。一年四季衣着单薄,形单影只,孤零零地穿梭在村中的屋檐角下,遭村里人唾骂,唾骂他偷人家的东西吃,人性在嘲笑的对象面前,显露无疑,毫无情面,满足了内心的快乐,却把快乐建立在一个聋哑人身上。
雨水侵蚀着屋檐瓦片,岁月俯视着世界起落,噩耗传来······
《四》
自从四发救人事件,在我心中定格之后,我日后见到他,一边心生敬佩之情,另一边又觉得他总是那么淡定从容,貌似这件事情如云淡风轻,风过水面,迅而无痕。
而在我幼小的心灵深处,自打那次看见他毫无犹豫地跳入水中,救人的画面时而浮现在脑海中,心里总是隐约地告诉自己,他是一个值得所有人尊敬的人;而在大人的世界里,唯恐早已不屑一顾,也根本不会放在心上,因为你没亲眼所见,当事实摆在眼前你才会被冲击、被折服、被震撼,可惜这些就只有我们几个小孩看在眼里,而在其他小伙伴心里估计也没有多大震撼效应。他们完全可以一股脑儿的忘记,第二天照样跟在四发屁股后面嘲笑他、扔石子、口中嚷着讽刺他的台词。
直到救人事件过去了两天后,四发救人的事件才在村里沸沸扬扬的宣扬,左邻右舍的叔婶、阿姨都站在门口,伫立叨叨的,八卦这件不起眼的英雄事件。在他们眼里始终是无足轻重的,但是又碍于是事实,只能带着嘲讽且怀疑的精神去叨叨,不然怎么叫八卦?
被救的大伯,那天提着一只老母鸡,来到了四发家门口,当时四发不在家,去田埂里锄草去了,老父亲则在厨房磨蹭着当天的午饭,见状,不知道什么情况,来者马上激动地道出了来意:
“你聋哑幺儿救了我一命”
“啊!”老人似乎没听清楚,张大口看着来者。
来者又大声重复一句:“大叔,你幺儿子救了我一命,那天在村外的河里,我因为捡一条鱼,而下水,意外溺水,如果不是你幺儿子路过,我这条命就要命丧河水里了,今天,为了特意感谢你幺儿子的救命之恩,特来感谢。”
老父亲,听后,顿时老泪纵横。赶紧叫来者坐下,自己却摸着眼角的泪水,啜泣着。
这是有始以来,第一次听见外人夸赞自己的聋哑儿子,而且还上门致谢,心中的感受、滋味犹如五味陈杂,是高兴还是欣慰;抑或是许久以来压抑着的,无处呻吟的情绪,在老父亲眼里,聋哑儿子是一个能扛得起整个家庭重担的顶梁柱、一个能分担家里所有大小事务的懂事儿子,只不过不会说话、听不到声音、有点小毛病,仅此而已。
但是在别人眼中,儿子是遭人憎恨的,就因为:“肚子饿了,解下馋而已,会跑到别人家里偷食”,除此之外,没有什么致命的缺点,不过就是因为这样一个缺点,犹如:“一碗汤水,掉进了一粒老鼠屎”,整个都是负面的了。老父亲只能把所有村里人对儿子的遭弃、唾骂忍藏在自己内心深处。
老父亲无奈、无力、压抑时,会对着:“四发大吼”,此时的四发,犹如知道点什么,会变得极其安静地坐在那里,低着头,一点反抗情绪都没有。他似乎懂得此时的父亲那种心力憔悴的感受。
《五》
事情总是来得那么突然和猝不及防,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春耕时期的夜晚总是那么多雨水、雷声多,摇摇欲坠的瓦房,经不起岁月的洗礼。那晚,为了把母亲从她房间抱出来时,为了保护母亲不被瞬间掉下来的横梁砸住,四发一个箭步地冲过去,把横梁挡在胸膛口抱住,可横梁还是狠狠地砸在了四发的胸膛,四发顿时瘫坐在地上,痉挛、一阵剧烈难受的痛疼,但是危机时刻,不容许他迟疑和抚摸伤处,房间还有其它木块会跌落,他必须把母亲抱走到其他安全的房间里或堂屋中。
不知那块横梁的冲击力度有多大?只是自从那一次之后,四发像变了一个人似得,人整个都憔悴了、瘦了一大圈、干活再也没有往日那种拼搏、卖力的干劲。
房子部分被雨水冲击,塌了。这也需要四发去修建,搭设,也自打这次房子修建完后,四发的内伤便再次复发了,也许之前一直隐隐作痛,但是强忍着,因为房子搭建还未完成,如果真的就此陨落,父母亲的晚年如何安度,在某种程度上是坚强的意念支撑着他,走到最后。
当时,被砸击后也没有去做过任何的治疗,只是休息了几天,没干活而已。一直任由它去,可是好景不长,在一个夜晚,成为了四发最后一个夜晚,那一晚的疼痛和煎熬是怎样摧毁他的,我们谁也不知道,只是,当老父亲去叫醒他时,他满脸的泪痕、污浊、卷缩在床角,一动不动地在那里僵硬着。
四发,死了······
在一个安静、霏雨细细的早晨,传来邻居的惊愕声的议论,传来了噩耗。真的死了?在我脑海不断地索绕,前几天还见着他搭建房子,还有一群小孩在他屁股后面笑他,只不过是人消瘦而已,怎么就突然就死了。一连窜的欷歔,可是谁又曾知道:“罪魁祸首的是那根横梁”,那一夜暴风雨来临时,那一夜为了救母亲,奋不顾身抵在了横梁前······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哀,让这双老人,步入了晚年更为悲惨的生活······
如今两位老人都早已去世,如果真的像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所著写的《摆渡人》这本书籍一样,人死后都有灵魂,都会在死去后,有一位灵魂摆渡人在不远处等着他,引渡这些灵魂克服重重困难,到达安栖之地,那么四发也一定与他的父母已经相守在一起了。只是这是虚构的故事罢了。书籍从另外一面,则告诉我们需要珍惜生活中出现的每一个人,也许这个人会在某个节点出现,然后帮助你。
希望四发在天堂能够受人尊敬和爱戴。希望真的有灵魂的摆渡人好好超度他的灵魂,带着他的灵魂去到一个全新的世界里。在那里他可以说话、可以听见声音、可以一切如正常人一样。虽然这是虚构的灵魂摆渡人,但是我宁愿相信。
(完)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NDk4MjMxOQ==&mid=208029239&idx=1&sn=3567ae42c6646f804b5a1d879e438133#rd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