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彩云南
一直念着的云南,今年暑假终于去了一趟。
7月27号下午坐上了去昆明的火车,28个小时硬卧,到的时候已经28号晚上八点多了,昆明正好在下雨,温度骤降。之前在网上订的国际青旅又特别难找,问了几个人才终于到了。
坐火车过来一整天没洗澡,到了昆明又多少被雨淋到,再加上天气冷,我在青旅洗上热水澡的时候简直幸福到飞起。
第二天睡醒后,慢悠悠地出门吃早餐,然后坐公交去云南省博物馆。感觉省会的博物馆都非常值得看,所以只要有机会我都会去逛逛。
我租了个语音导览器戴在耳朵上,基本看完了里面的展览馆。逛博物馆虽然不能对云南的历史文化有很深刻的理解,但还是学到许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而且看到了不少珍贵有趣的文物。
从博物馆出来后去了附近的官渡古镇找吃的。现在里面已经是食肆一条街,没有多少古镇的味道。
下午坐车去郊区的斗南花市,看到了超级多漂亮又便宜的多肉植物,还有大捧大捧怒放的鲜花。斗南的鲜花实在很实惠,一把百合只要十块钱。妈妈很喜欢百合,我买了两束准备寄回家。后来又看到白蓝相间的绣球,没忍住也买了下来。
晚饭是在金马碧鸡坊附近吃的过桥米线。那里现在是片繁华的商业区。
30号上午从青旅步行到云南陆军讲武学校,又叫讲武堂,现在把原址改建为博物馆。当时还有一批小学生一起,似乎是过来作暑假实践的,大概是爱国教育一类的吧。里面的讲解是免费的,而且讲得仔细又生动。听过以后会对清末民初的历史有更多的了解。
中午的时候在云南师大和云大附近的文林街吃了碗凉米线,酸酸辣辣的很好吃,不过像豆腐块一样的豌豆粉我吃不习惯。
吃饱后去云南大学逛了逛,云大的的校园古朴又安静,有种“别人的学校”的忧伤……
下午坐公交去了大观楼。大观楼的长联堪称"古今天下第一联",为清朝孙髯翁所做。大一的钢笔字考试就是抄这幅长联。然后我没过……(我的字真的没有那么丑只是当时写太快了!!)所以一定要来亲自看看。
大观楼公园挺大的,有个湖种满了荷花,现在荷花谢了只剩满池碧绿。公园还挨着滇池,坐在湖边晒晒太阳看看白鸥,消磨了一个下午。
从大观楼走回青旅的路上经过一个菜市场,被熙熙攘攘的人群吸引,我也进去逛了逛。昆明真的好多菌类,各种各样的摆在地上,奇怪的形状奇怪的颜色,很多根本没见过。除了各色蔬菜水果,居然还有蜂蛹卖。
31号中午坐火车去建水。本来没打算去建水的,但昆明无法直达元阳,只能在建水转车。结果我却喜欢上了建水。
建水虽然名气不大,却是历史悠久的古镇,古迹众多文物荟萃。虽然小城不大我却呆了三四天,几乎把整条临安街里外都逛了一遍。
在青旅放下行李后我就跑出去溜达了。街道两边都是古建筑,但不像其他古城那般娇柔做作。建水的游客不多,来往的多是当地居民,走在街上有种古朴安静的感觉。
道路两旁的白墙上经常有墨色的墙绘,字很漂亮画也很美。内容各式各样,有的是建水历史,有的是传说故事,有的是传统美德。
青旅住客很少,六人间只有我一个人睡,不过倒是很自由,无拘无束。
8月1号落着小雨,上午去了文庙。建水文庙规模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
从入口进去,首先看到的是个种满荷花的大水池,名叫泮池,俗名学海。似乎有学海无涯的意思。
绕过是泮池,是“洙泗渊源”坊,算是文庙的大门吧。有三四个人站在旁边听导游讲解,导游穿着汉服挺好看的。我偷偷溜过去站在后面听。建水所有的景点都要另外请导游,我一个人请导游太不划算了,所以都是蹭人家的。
文庙真的超级大,一路走进去有许多殿、堂、亭、祠、坊。导游讲得很仔细,听到了很多有趣的知识。大成殿外面有一套编钟,导游敲了一段《但愿人长久》,我还是第一次听编钟的声音。
全程观览完了后我又自己在文庙里瞎逛。整个庙宇一片翠绿,古木萧森,庄严肃穆。虽然下雨照相光线不好,但小雨落下有种润物无声的感觉。
下午去了朝阳楼。朝阳楼是建水东门城楼,雄踞县城中心。
我去的时候朝阳楼正在举办《回首临安》百年老照片展。以清末法国驻滇总领事方苏雅于二十世纪初在云南拍摄的相片为主。通过黑白的照片,可以触摸到历史的印记。无声的相片像建水这座小城,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却默默立于西南边陲,什么也不说。
而后去了朱家花园,看看中国传统的园林,顺便听听一个家族的兴盛和衰败,朱家的历史正好和我在老照片展看的历史背景接上了,枯燥的年份一下子有了生气。
在西门吃了碗猪肉米线后,去了西门外的大板井,里面有几尾金鱼,据说是故意放进去的,可以随时检测水质。这口井是建水最大的井,也是最多人用的井。青旅烧的就是井水。听老板说每天早上会有人蹬着三轮车用桶盛着大板井的水沿街叫卖。
8月2号睡得很晚,中午才慢悠悠去客运站坐车去元阳。一路崎岖的山路绕上哀牢山,花了五六个小时才到新街镇上。到了镇上还要坐面包车才能到我定的青旅。
从车上下来,首先看到的是雾中的梯田。
七八月元阳是旅游淡季,因为雾很重几乎看不见什么。青旅只住了我和另一个女生。下午我出去找吃的,走进了青旅附近的哈尼族民俗村。本来找到了家饭店想吃饭的,但店主看我一个人,说单人份的菜不好做,叫我和他们家一起吃。我头点得跟捣葱似的赶紧答应。
桌上大概有六七个人,老爷爷和老奶奶穿着哈尼族的传统服饰,其他人都是普通的衣服。他们的饭是用竹筐装着放桌底,要的人自己把碗伸下去舀。老爷爷不会说普通话,只是一个劲给我夹菜,往我碗里夹了两三条梯田鱼,虽然很好吃可是我真的吃不了那么多啊……梯田鱼是养在梯田里的,约有10厘米长。其他菜有番茄炒鸡蛋、炒包菜还有其他我叫不上名的。他们的豆腐味道好奇怪,有股焦味(后来发现似乎是地方特色),而且要自己拌盐。
吃饱后,就回青旅了。青旅环境不太好,虽然可以谅解,毕竟交通非常不便,物资很难运进来。但洗澡的时候实在太冷了,水是温的。山上温度低,我的衣服也没带够,被冻得够呛。
8月3号起来外面依然一片雾茫茫,我觉得雾一两天可能散不掉,就决定离开元阳。本来不想回建水的,但元阳交通闭塞,哪也去不了,最多到附近的个旧,罗平,那些地方都不想去,最后还是只能坐车先回建水。
在建水又住回了原来的青旅。下午去了最有名装修最好的香满楼吃饭。从二楼可以看到楼下的小巷。这似乎是我第一次在二楼吃饭,之前都是在路边随便找家店吃碗米线面条之类的东西。
建水有挺多外国游客的,但是当地人完全不会英语。有一次在一家店吃米线,正好进来一对外国夫妇,跟店家沟通了半天都没讲明白要什么,店家环顾四周觉得只有我看起来像是会英语的,急忙向我求助,我问清楚他们要什么后跟店家说了,然后坐回去继续吃米线=w=
建水的物价很便宜,其实整个云南都不贵,除了丽江。一大碗素米线六七块钱,荤的要十块左右,但肉多而且好吃,自己加点辣椒酱吃得呼哧呼哧。
建水的臭豆腐挺有名的。这里的臭豆腐小小的鼓鼓的,大概四五毛钱一个,蘸辣椒粉或酱油吃。每家店都会有有张桌子摆着个大烤架。不仅烤臭豆腐也烤土豆块。
吃饱后慢慢散步到建水的老火车站,火车站还保持着法式的风格,铁轨是米轨,窄窄的感觉很可爱,现在只有一列车到团山。傍晚的时候出太阳了,温和的阳光透过云层洒下了,照得车厢闪闪发光。
8月4号去了双龙桥,也叫十七孔桥,是云南艺术价值最高的多孔连拱桥。桥上的青石板被磨得光滑发亮,有些还裂开了。桥头有块乾隆时期的碑,刻着建桥修桥的历史。我认真地读了一段,又摸了摸,毕竟现在能摸得文物古碑不多了。
桥边有一条窄窄的铁轨,现在已经废弃了。笔直铺向远方的铁轨似乎成了一种情怀,每次见到都忍不住拍下来。可是没有人帮我照相啊啊!!毕竟我也曾经是45度仰望天空的文青,我也想要张走在铁轨上的背影T^T
下午坐火车回昆明,结果火车晚点23点半才到,在火车站休息一会,半夜12点又坐上去大理的火车。为了压缩在路上的时间我也是蛮拼的。
8月5号早上到了大理下关,然后再坐40分钟公车才到大理古城。我定的青旅在古城外边。终于洗上澡的时候差点感动到飙泪,作为一个广东人表示洗澡是件很重要的事(严肃脸)。
接下来的时间都在古城里逛逛逛。八月正是旺季,古城里熙熙攘攘人很多,但也很热闹。街道两边有超级多乱七八糟的店,虽然大部分买的东西都一样。
在一个拐弯处,有位白族阿姨在卖扎染的布。我看到那些布就走不动了,真的好喜欢=w=挑挑选选买了块最小的蓝布。现在成了我拍照的必备道具。
很多游客编了彩辫,或戴着花环,或夹着草芽的发卡。我也找了个小摊,在头上编了三条彩辫,感觉自己一秒钟变身小公举。
8月6号吃过早餐后,走路去了崇圣寺。崇圣寺以寺中三座白塔闻名。我又蹭了其他旅游团的导游,跟在后面一边听一边看,知道了三塔和崇圣寺的历史,然后还顺时针围着塔绕了三圈,祈点福气。
过了山门才是真正的崇圣寺。现在整座寺庙都是重建的,虽然没有历史的厚重感但是气势极恢宏。崇圣寺风水极佳,背靠苍山面临洱海,一座座大殿顺着山势逐层修建,过了山门依次有天王殿、弥勒殿、十一面观音殿、大雄宝殿、阿嵯耶观音殿等等。
在寺庙里我跟着别人的导游又听了一路,知道了很多关于佛教的知识。
那天一直在下雨,淅淅沥沥的细雨织成一层薄纱,寺庙与苍树在雨中矗立,看着往来的游客默不作声。
从崇圣寺出来后我在古城吃午饭,然后回青旅,闲着没事就在客厅里和其他人聊天。没想到下午四五点的时候天气居然放晴了,我赶紧出门,找家店租了辆山地车,骑上车就往洱海方向去。
洱海边都是农村,大片大片的稻田铺成绿茸茸的地毯。我骑在环海公路上飞快略过农田,远处是黛色的苍山。
大概是天气好,在路上遇到许多人骑着电动车或自行车都是往洱海方向去。
洱海很漂亮,湖水出奇的清澈,映着天光,泛着阵阵涟漪。湖边风也大,吹得衣袂飞扬。
在绕洱海的路上我还摔了一跤……其实我不是特别会骑车,山地车的车座又偏高,我上车的时候没骑好,歪歪扭扭地就摔沟里了。我头朝下地栽进去,摔得头昏眼花,还被自行车压住起不来,只能大声呼叫,正好有两个骑电动车的姑娘路过,赶紧把我救起来了。当时有一对当地的夫妇路过,他们想过来帮忙,不过我已经没什么事了。
起来后我检查了一下,幸好只有腿上多了两处瘀伤。跟好心人道过谢后,我又高高兴兴地继续上路了。
骑到一个水湾的时候,我看挺适合观景的,就下车把车停一边。没想到遇到了刚才的夫妇。大妈问我还有没有事,我连说没事,只是摔了一下。不过右手上臂一直刺痛,我就把外套脱了,没想到擦伤了一片。大妈看到了说你这伤最好擦点药,有种草药很好用的我找找。不过那一块好像正好没有那种植物,大妈在附近没找到。然后她又劝我说天色不早了,我一个女孩子不要再往前骑了,赶快回去吧。
我看太阳确实要落山了,而且想去买点药,也决定回去了。跟好心的大妈道别后我蹬上车飞快往古城骑。没想到我骑了那么远,回程骑得我累死了。
8月7号中午坐大巴去丽江,因为赶时间还被摩托车司机骗了。尼玛短短五公里路居然收我25块。
网上的攻略都说丽江古城人多到爆,还要收古城保护费,所以就没去丽江古城,而是选了位于郊区的束河古镇。
束河古镇虽然不大但是有不少小景点,比如茶马古道博物馆、九鼎龙潭、龙泉寺等等。7号和8号我都在古镇里四处瞎逛,在路上经常看到供游客骑的马或马车,路两侧水渠里的水清澈且湍急。
8号晚上我住的国际青旅举办了个小座谈会,邀请彝族漆器的手工艺人来交流。最后有个体验的环节,可以试试画手镯。我也去玩了,试了才知道其实很难画,因为毛笔很软,镯子弧度也很大。
8月9号上午去了白沙古镇,白沙比束河还要小,里面有很多卖旧物的店,各种物什虽然被时光磨去了光泽,但依然精巧别致。
我沿着一条路一直往里走,感觉没什么可看的,就折回了。迎面走来一个大叔,问我里面是什么。我说没什么可看的,那位大叔想了想说那我也往回走好了。因为路上就我们两个人,大叔很自然地跟我聊起来了。我有点警觉,没怎么搭话。差不多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我找了家店吃饭,没想到大叔很自然地坐在我对面。我一脸难以置信,虽然嘴上没说但心里在咆哮:尼玛我好像跟你不是很熟吧?!怎么就坐下了?!!
炒饭上来后我低头默默吃饭,大叔是北方的,他问我说你们广东人每天的早餐是不是喝早茶?我一口饭差点喷出来,谁那么土豪每天喝早茶……
我吃饭的那家店门口贴了幅东巴文的对联,我好奇就问店家上面写着什么。店家跟我们解释了对联的意思,还一脸骄傲地说他是现在少数几个会写东巴文的人。
吃完饭后赶紧跟大叔说再见。然后准备去福国寺。福国寺在半山腰,从山脚上去大概有4公里,虽然不是很远,但我也不想走上去……于是站在路边拦车。没想到真的有人停车问我去哪,我说去福国寺,他们正好要上山,就捎了我一段。
福国寺是丽江最早的藏传佛教寺庙,已毁于文革,现在的是新建的。可能因为位置偏僻,寺里几乎没有游客。这还是我第一次到藏传佛教寺院,大殿里的布置确实很不一样。
下山的时候我是走下去的,因为在山路边可以俯瞰整个丽江市区。
走路回束河的路上看到了大片大片的油菜花。
9号正好是火把节,晚上的束河很热闹,四方街中间燃起了巨大的火堆,很多人绕着跳舞唱歌,大街小巷里也有许多拿着火把的小孩子。
本来我的计划是从丽江去泸沽湖,但连日下雨路况不好,最后决定还是回大理。
8月10号上午坐大巴去喜洲古镇,喜洲离大理古城大概十几公里。喜洲有很多白族传统的古建筑,非常非常美。大界巷是古宅最集中的一条巷子,漫步其中,时光悠悠,眼前都是被光影雕刻过的故事。
白族人家的院落都很讲究,“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房屋格局,照壁上的题字也相当考究,除了表示祥瑞的成语外,还有提示房屋主人姓氏的,如“清白传家“是姓杨的,”百忍家风“是姓张的,”太白家馨“是姓李的。
喜洲的东西又便宜又好吃,特别是破酥粑粑,酥脆可口回味不绝。其他的漾濞卷粉、烤乳扇、烤饵块和牛奶冰棒也好吃。
下午的时候骑自行车去了海舌公园。海舌公园绝对是看洱海的极佳地点。
8月11号一早起床去赶早集。早集很热闹什么都有,各色蔬菜水果日用品,看到便宜的菜好想买,深圳的物价比这里高太多。我挺喜欢逛集市的,感觉很生活很日常,还可以体验一下当地人的生活。
然后又在古镇里四处瞎走。下午的时候天气放晴了,之前要不是阴天要不在下雨,我赶紧飞奔回青旅借了辆山地车骑往海舌。
晴空下的洱海更漂亮了。
8月12号准备回昆明,从喜洲到大理火车站坐公车要50分钟,从大理到昆明坐火车要7个小时,几乎一天都在路上。
8月13号在青旅附近晃悠,去了趟沃尔玛和云南师范大学,还买了鲜花饼作手信。8月14号一早坐火车回广州,15号中午到广州东站。吃了20天米线我终于回到广东了。
旅行这件事说有什么意义,好像也没有很大的意义,但有些看过的景遇到的人,只有自己知道,不可于他人说。
![]() |
先放一张路线图 |
7月27号下午坐上了去昆明的火车,28个小时硬卧,到的时候已经28号晚上八点多了,昆明正好在下雨,温度骤降。之前在网上订的国际青旅又特别难找,问了几个人才终于到了。
坐火车过来一整天没洗澡,到了昆明又多少被雨淋到,再加上天气冷,我在青旅洗上热水澡的时候简直幸福到飞起。
第二天睡醒后,慢悠悠地出门吃早餐,然后坐公交去云南省博物馆。感觉省会的博物馆都非常值得看,所以只要有机会我都会去逛逛。
![]() |
云南省博物馆大门 |
我租了个语音导览器戴在耳朵上,基本看完了里面的展览馆。逛博物馆虽然不能对云南的历史文化有很深刻的理解,但还是学到许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而且看到了不少珍贵有趣的文物。
从博物馆出来后去了附近的官渡古镇找吃的。现在里面已经是食肆一条街,没有多少古镇的味道。
下午坐车去郊区的斗南花市,看到了超级多漂亮又便宜的多肉植物,还有大捧大捧怒放的鲜花。斗南的鲜花实在很实惠,一把百合只要十块钱。妈妈很喜欢百合,我买了两束准备寄回家。后来又看到白蓝相间的绣球,没忍住也买了下来。
![]() |
晚饭是在金马碧鸡坊附近吃的过桥米线。那里现在是片繁华的商业区。
![]() |
30号上午从青旅步行到云南陆军讲武学校,又叫讲武堂,现在把原址改建为博物馆。当时还有一批小学生一起,似乎是过来作暑假实践的,大概是爱国教育一类的吧。里面的讲解是免费的,而且讲得仔细又生动。听过以后会对清末民初的历史有更多的了解。
![]() |
![]() |
不同时期的毕业证,放在一起感觉很特别 |
中午的时候在云南师大和云大附近的文林街吃了碗凉米线,酸酸辣辣的很好吃,不过像豆腐块一样的豌豆粉我吃不习惯。
吃饱后去云南大学逛了逛,云大的的校园古朴又安静,有种“别人的学校”的忧伤……
![]() |
下午坐公交去了大观楼。大观楼的长联堪称"古今天下第一联",为清朝孙髯翁所做。大一的钢笔字考试就是抄这幅长联。然后我没过……(我的字真的没有那么丑只是当时写太快了!!)所以一定要来亲自看看。
![]() |
大观楼公园挺大的,有个湖种满了荷花,现在荷花谢了只剩满池碧绿。公园还挨着滇池,坐在湖边晒晒太阳看看白鸥,消磨了一个下午。
从大观楼走回青旅的路上经过一个菜市场,被熙熙攘攘的人群吸引,我也进去逛了逛。昆明真的好多菌类,各种各样的摆在地上,奇怪的形状奇怪的颜色,很多根本没见过。除了各色蔬菜水果,居然还有蜂蛹卖。
![]() |
31号中午坐火车去建水。本来没打算去建水的,但昆明无法直达元阳,只能在建水转车。结果我却喜欢上了建水。
建水虽然名气不大,却是历史悠久的古镇,古迹众多文物荟萃。虽然小城不大我却呆了三四天,几乎把整条临安街里外都逛了一遍。
在青旅放下行李后我就跑出去溜达了。街道两边都是古建筑,但不像其他古城那般娇柔做作。建水的游客不多,来往的多是当地居民,走在街上有种古朴安静的感觉。
道路两旁的白墙上经常有墨色的墙绘,字很漂亮画也很美。内容各式各样,有的是建水历史,有的是传说故事,有的是传统美德。
![]() |
![]() |
青旅住客很少,六人间只有我一个人睡,不过倒是很自由,无拘无束。
8月1号落着小雨,上午去了文庙。建水文庙规模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
从入口进去,首先看到的是个种满荷花的大水池,名叫泮池,俗名学海。似乎有学海无涯的意思。
绕过是泮池,是“洙泗渊源”坊,算是文庙的大门吧。有三四个人站在旁边听导游讲解,导游穿着汉服挺好看的。我偷偷溜过去站在后面听。建水所有的景点都要另外请导游,我一个人请导游太不划算了,所以都是蹭人家的。
![]() |
文庙真的超级大,一路走进去有许多殿、堂、亭、祠、坊。导游讲得很仔细,听到了很多有趣的知识。大成殿外面有一套编钟,导游敲了一段《但愿人长久》,我还是第一次听编钟的声音。
全程观览完了后我又自己在文庙里瞎逛。整个庙宇一片翠绿,古木萧森,庄严肃穆。虽然下雨照相光线不好,但小雨落下有种润物无声的感觉。
![]() |
![]() |
文庙自己产的瓶装水,里面是井水 |
下午去了朝阳楼。朝阳楼是建水东门城楼,雄踞县城中心。
![]() |
我去的时候朝阳楼正在举办《回首临安》百年老照片展。以清末法国驻滇总领事方苏雅于二十世纪初在云南拍摄的相片为主。通过黑白的照片,可以触摸到历史的印记。无声的相片像建水这座小城,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却默默立于西南边陲,什么也不说。
而后去了朱家花园,看看中国传统的园林,顺便听听一个家族的兴盛和衰败,朱家的历史正好和我在老照片展看的历史背景接上了,枯燥的年份一下子有了生气。
在西门吃了碗猪肉米线后,去了西门外的大板井,里面有几尾金鱼,据说是故意放进去的,可以随时检测水质。这口井是建水最大的井,也是最多人用的井。青旅烧的就是井水。听老板说每天早上会有人蹬着三轮车用桶盛着大板井的水沿街叫卖。
![]() |
8月2号睡得很晚,中午才慢悠悠去客运站坐车去元阳。一路崎岖的山路绕上哀牢山,花了五六个小时才到新街镇上。到了镇上还要坐面包车才能到我定的青旅。
从车上下来,首先看到的是雾中的梯田。
![]() |
七八月元阳是旅游淡季,因为雾很重几乎看不见什么。青旅只住了我和另一个女生。下午我出去找吃的,走进了青旅附近的哈尼族民俗村。本来找到了家饭店想吃饭的,但店主看我一个人,说单人份的菜不好做,叫我和他们家一起吃。我头点得跟捣葱似的赶紧答应。
桌上大概有六七个人,老爷爷和老奶奶穿着哈尼族的传统服饰,其他人都是普通的衣服。他们的饭是用竹筐装着放桌底,要的人自己把碗伸下去舀。老爷爷不会说普通话,只是一个劲给我夹菜,往我碗里夹了两三条梯田鱼,虽然很好吃可是我真的吃不了那么多啊……梯田鱼是养在梯田里的,约有10厘米长。其他菜有番茄炒鸡蛋、炒包菜还有其他我叫不上名的。他们的豆腐味道好奇怪,有股焦味(后来发现似乎是地方特色),而且要自己拌盐。
![]() |
哈尼族的蘑菇房 |
吃饱后,就回青旅了。青旅环境不太好,虽然可以谅解,毕竟交通非常不便,物资很难运进来。但洗澡的时候实在太冷了,水是温的。山上温度低,我的衣服也没带够,被冻得够呛。
8月3号起来外面依然一片雾茫茫,我觉得雾一两天可能散不掉,就决定离开元阳。本来不想回建水的,但元阳交通闭塞,哪也去不了,最多到附近的个旧,罗平,那些地方都不想去,最后还是只能坐车先回建水。
![]() |
在建水又住回了原来的青旅。下午去了最有名装修最好的香满楼吃饭。从二楼可以看到楼下的小巷。这似乎是我第一次在二楼吃饭,之前都是在路边随便找家店吃碗米线面条之类的东西。
![]() |
一个人吃了碗豆花米线和一碗甜白酒 |
建水有挺多外国游客的,但是当地人完全不会英语。有一次在一家店吃米线,正好进来一对外国夫妇,跟店家沟通了半天都没讲明白要什么,店家环顾四周觉得只有我看起来像是会英语的,急忙向我求助,我问清楚他们要什么后跟店家说了,然后坐回去继续吃米线=w=
建水的物价很便宜,其实整个云南都不贵,除了丽江。一大碗素米线六七块钱,荤的要十块左右,但肉多而且好吃,自己加点辣椒酱吃得呼哧呼哧。
建水的臭豆腐挺有名的。这里的臭豆腐小小的鼓鼓的,大概四五毛钱一个,蘸辣椒粉或酱油吃。每家店都会有有张桌子摆着个大烤架。不仅烤臭豆腐也烤土豆块。
![]() |
吃饱后慢慢散步到建水的老火车站,火车站还保持着法式的风格,铁轨是米轨,窄窄的感觉很可爱,现在只有一列车到团山。傍晚的时候出太阳了,温和的阳光透过云层洒下了,照得车厢闪闪发光。
![]() |
![]() |
8月4号去了双龙桥,也叫十七孔桥,是云南艺术价值最高的多孔连拱桥。桥上的青石板被磨得光滑发亮,有些还裂开了。桥头有块乾隆时期的碑,刻着建桥修桥的历史。我认真地读了一段,又摸了摸,毕竟现在能摸得文物古碑不多了。
![]() |
![]() |
桥边有一条窄窄的铁轨,现在已经废弃了。笔直铺向远方的铁轨似乎成了一种情怀,每次见到都忍不住拍下来。可是没有人帮我照相啊啊!!毕竟我也曾经是45度仰望天空的文青,我也想要张走在铁轨上的背影T^T
![]() |
下午坐火车回昆明,结果火车晚点23点半才到,在火车站休息一会,半夜12点又坐上去大理的火车。为了压缩在路上的时间我也是蛮拼的。
8月5号早上到了大理下关,然后再坐40分钟公车才到大理古城。我定的青旅在古城外边。终于洗上澡的时候差点感动到飙泪,作为一个广东人表示洗澡是件很重要的事(严肃脸)。
接下来的时间都在古城里逛逛逛。八月正是旺季,古城里熙熙攘攘人很多,但也很热闹。街道两边有超级多乱七八糟的店,虽然大部分买的东西都一样。
![]() |
在一个拐弯处,有位白族阿姨在卖扎染的布。我看到那些布就走不动了,真的好喜欢=w=挑挑选选买了块最小的蓝布。现在成了我拍照的必备道具。
![]() |
![]() |
拍照的时候拿来当桌布可好看了 |
很多游客编了彩辫,或戴着花环,或夹着草芽的发卡。我也找了个小摊,在头上编了三条彩辫,感觉自己一秒钟变身小公举。
![]() |
大理的饭店喜欢把五颜六色的菜摆在自家门口 |
![]() |
第一次见到这么中国风的天主堂 |
8月6号吃过早餐后,走路去了崇圣寺。崇圣寺以寺中三座白塔闻名。我又蹭了其他旅游团的导游,跟在后面一边听一边看,知道了三塔和崇圣寺的历史,然后还顺时针围着塔绕了三圈,祈点福气。
![]() |
过了山门才是真正的崇圣寺。现在整座寺庙都是重建的,虽然没有历史的厚重感但是气势极恢宏。崇圣寺风水极佳,背靠苍山面临洱海,一座座大殿顺着山势逐层修建,过了山门依次有天王殿、弥勒殿、十一面观音殿、大雄宝殿、阿嵯耶观音殿等等。
在寺庙里我跟着别人的导游又听了一路,知道了很多关于佛教的知识。
那天一直在下雨,淅淅沥沥的细雨织成一层薄纱,寺庙与苍树在雨中矗立,看着往来的游客默不作声。
![]() |
![]() |
![]() |
从崇圣寺出来后我在古城吃午饭,然后回青旅,闲着没事就在客厅里和其他人聊天。没想到下午四五点的时候天气居然放晴了,我赶紧出门,找家店租了辆山地车,骑上车就往洱海方向去。
洱海边都是农村,大片大片的稻田铺成绿茸茸的地毯。我骑在环海公路上飞快略过农田,远处是黛色的苍山。
![]() |
大概是天气好,在路上遇到许多人骑着电动车或自行车都是往洱海方向去。
洱海很漂亮,湖水出奇的清澈,映着天光,泛着阵阵涟漪。湖边风也大,吹得衣袂飞扬。
![]() |
在绕洱海的路上我还摔了一跤……其实我不是特别会骑车,山地车的车座又偏高,我上车的时候没骑好,歪歪扭扭地就摔沟里了。我头朝下地栽进去,摔得头昏眼花,还被自行车压住起不来,只能大声呼叫,正好有两个骑电动车的姑娘路过,赶紧把我救起来了。当时有一对当地的夫妇路过,他们想过来帮忙,不过我已经没什么事了。
起来后我检查了一下,幸好只有腿上多了两处瘀伤。跟好心人道过谢后,我又高高兴兴地继续上路了。
![]() |
事故现场 |
骑到一个水湾的时候,我看挺适合观景的,就下车把车停一边。没想到遇到了刚才的夫妇。大妈问我还有没有事,我连说没事,只是摔了一下。不过右手上臂一直刺痛,我就把外套脱了,没想到擦伤了一片。大妈看到了说你这伤最好擦点药,有种草药很好用的我找找。不过那一块好像正好没有那种植物,大妈在附近没找到。然后她又劝我说天色不早了,我一个女孩子不要再往前骑了,赶快回去吧。
我看太阳确实要落山了,而且想去买点药,也决定回去了。跟好心的大妈道别后我蹬上车飞快往古城骑。没想到我骑了那么远,回程骑得我累死了。
8月7号中午坐大巴去丽江,因为赶时间还被摩托车司机骗了。尼玛短短五公里路居然收我25块。
网上的攻略都说丽江古城人多到爆,还要收古城保护费,所以就没去丽江古城,而是选了位于郊区的束河古镇。
束河古镇虽然不大但是有不少小景点,比如茶马古道博物馆、九鼎龙潭、龙泉寺等等。7号和8号我都在古镇里四处瞎逛,在路上经常看到供游客骑的马或马车,路两侧水渠里的水清澈且湍急。
![]() |
当地人吧饮料和蔬果泡在泉水里卖 |
8号晚上我住的国际青旅举办了个小座谈会,邀请彝族漆器的手工艺人来交流。最后有个体验的环节,可以试试画手镯。我也去玩了,试了才知道其实很难画,因为毛笔很软,镯子弧度也很大。
![]() |
![]() |
8月9号上午去了白沙古镇,白沙比束河还要小,里面有很多卖旧物的店,各种物什虽然被时光磨去了光泽,但依然精巧别致。
![]() |
白沙镇口有老人在表演纳西族的传统音乐 |
![]() |
![]() |
我沿着一条路一直往里走,感觉没什么可看的,就折回了。迎面走来一个大叔,问我里面是什么。我说没什么可看的,那位大叔想了想说那我也往回走好了。因为路上就我们两个人,大叔很自然地跟我聊起来了。我有点警觉,没怎么搭话。差不多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我找了家店吃饭,没想到大叔很自然地坐在我对面。我一脸难以置信,虽然嘴上没说但心里在咆哮:尼玛我好像跟你不是很熟吧?!怎么就坐下了?!!
炒饭上来后我低头默默吃饭,大叔是北方的,他问我说你们广东人每天的早餐是不是喝早茶?我一口饭差点喷出来,谁那么土豪每天喝早茶……
我吃饭的那家店门口贴了幅东巴文的对联,我好奇就问店家上面写着什么。店家跟我们解释了对联的意思,还一脸骄傲地说他是现在少数几个会写东巴文的人。
![]() |
上下联的意思是”瑞雪兆丰年“,横批是”吉祥如意“ |
吃完饭后赶紧跟大叔说再见。然后准备去福国寺。福国寺在半山腰,从山脚上去大概有4公里,虽然不是很远,但我也不想走上去……于是站在路边拦车。没想到真的有人停车问我去哪,我说去福国寺,他们正好要上山,就捎了我一段。
福国寺是丽江最早的藏传佛教寺庙,已毁于文革,现在的是新建的。可能因为位置偏僻,寺里几乎没有游客。这还是我第一次到藏传佛教寺院,大殿里的布置确实很不一样。
![]() |
当时想拍福国寺,没想到正好有个小喇嘛拿着本故事书经过 |
下山的时候我是走下去的,因为在山路边可以俯瞰整个丽江市区。
走路回束河的路上看到了大片大片的油菜花。
![]() |
9号正好是火把节,晚上的束河很热闹,四方街中间燃起了巨大的火堆,很多人绕着跳舞唱歌,大街小巷里也有许多拿着火把的小孩子。
![]() |
本来我的计划是从丽江去泸沽湖,但连日下雨路况不好,最后决定还是回大理。
8月10号上午坐大巴去喜洲古镇,喜洲离大理古城大概十几公里。喜洲有很多白族传统的古建筑,非常非常美。大界巷是古宅最集中的一条巷子,漫步其中,时光悠悠,眼前都是被光影雕刻过的故事。
![]() |
![]() |
![]() |
卖古玩的店 |
白族人家的院落都很讲究,“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房屋格局,照壁上的题字也相当考究,除了表示祥瑞的成语外,还有提示房屋主人姓氏的,如“清白传家“是姓杨的,”百忍家风“是姓张的,”太白家馨“是姓李的。
![]() |
忘了”水部家声“是姓什么的…… |
喜洲的东西又便宜又好吃,特别是破酥粑粑,酥脆可口回味不绝。其他的漾濞卷粉、烤乳扇、烤饵块和牛奶冰棒也好吃。
下午的时候骑自行车去了海舌公园。海舌公园绝对是看洱海的极佳地点。
![]() |
![]() |
8月11号一早起床去赶早集。早集很热闹什么都有,各色蔬菜水果日用品,看到便宜的菜好想买,深圳的物价比这里高太多。我挺喜欢逛集市的,感觉很生活很日常,还可以体验一下当地人的生活。
然后又在古镇里四处瞎走。下午的时候天气放晴了,之前要不是阴天要不在下雨,我赶紧飞奔回青旅借了辆山地车骑往海舌。
晴空下的洱海更漂亮了。
![]() |
8月12号准备回昆明,从喜洲到大理火车站坐公车要50分钟,从大理到昆明坐火车要7个小时,几乎一天都在路上。
8月13号在青旅附近晃悠,去了趟沃尔玛和云南师范大学,还买了鲜花饼作手信。8月14号一早坐火车回广州,15号中午到广州东站。吃了20天米线我终于回到广东了。
旅行这件事说有什么意义,好像也没有很大的意义,但有些看过的景遇到的人,只有自己知道,不可于他人说。
-
渡鸦与竖琴 转发了这篇日记
什么叫做“其实我不是特别会骑车”,应该是“其实我特别不会骑车”吧……还想提醒笔主,天河华景也有一条废弃铁道,想要文艺随时来(就是有点臭www
2015-09-21 12:5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