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麻姑为搔背,应有洪厓笑拍肩——第一次访女生宿舍
作者:胡适
吾之去妇人之社会也,为日久矣。吾母为妇人中之豪杰,二十二岁而寡,为后母。吾三兄皆长矣,吾母以一人撑拒艰难,其困苦有非笔墨所能尽者。而吾母治家有法,内外交称为贤母。吾母虽爱余,而督责綦严,有过失未尝宽假。每日黎明,吾母即令起坐,每为余道吾父行实,勉以毋忝所生。吾少时稍有所异于群儿,未尝非吾母所赐也。吾诸姊中惟大姊最贤而多才,吾母时咨询以家事。大姊亦爱余。丁未,余归省,往见大姊,每谈辄至夜分。吾外祖母亦极爱余。吾母两妹皆敏而能,视余如子。余少时不与诸儿伍,师友中惟四叔介如公,禹臣兄,近仁叔切磋指导之功为最,此外则惟上所述诸妇人(吾母,吾外祖母,诸姨,大姊)陶冶之功耳。吾久处妇人社会,故十三岁出门乃怯恇如妇人女子,见人辄面红耳赤,一揖而外不敢出一言,有问则答一二言而已。吾入澄衷学堂以后,始稍稍得朋友之乐。居澄衷之第二年,已敢结会演说,是为投身社会之始。及入中国公学,同学多老成人,来自川、陕、粤、桂诸省,其经历思想都已成熟,余于世故人情所有经验皆得于是,前此少时所受妇人之影响,至是脱除几尽。盖余甲辰去家,至今年甲寅,十年之中,未尝与贤妇人交际。即在此邦,所识亦多中年以上之妇人,吾但以长者目之耳,于青年女子之社会,乃几裹足不敢入焉。其结果遂令余成一社会中人,深于世故,思想颇锐,而未尝不用权术,天真未全漓,而无高尚纯洁之思想,亦无灵敏之感情。吾十年之进境,盖全偏于智识【Intellect】一方面,而于感情【Emotions】一方面几全行忘却,清夜自思,几成一冷血之世故中人,其不为全用权数之奸雄者,幸也,然而危矣!念悬崖勒马,犹未为晚,拟今后当注重吾感情一方面之发达。吾在此邦,处男女共同教育之校,宜利用此时机,与有教育之女子交际,得其陶冶之益,减吾孤冷之性,庶吾未全漓之天真,犹有古井作波之一日。吾自顾但有机警之才,而无温和之气,更无论温柔儿女之情矣。此实一大病,不可不药。吾其求和缓于此邦之青年有教育之女子乎!
吾在此四年,所识大学女生无算,而终不往访之。吾四年未尝入SageCollege(女子宿舍)访女友,时以自夸,至今思之,但足以自悔耳。今夜始往访一女子,拟来年常为之。记此以叙所怀,初非以自文饰也。
吾前和叔永诗云:“何必麻姑为搔背,应有洪厓笑拍肩”,犹是自夸之意。盖吾虽不深交女子,而同学中交游极广,故颇沾沾自喜也,附志于此,亦以自嘲也。
朋友中如南非J.C.Faure,如郑莱君,皆曾以此相劝。梅觐庄月前致书,亦言女子陶冶之势力。余答觐庄书,尚戏之,规以莫堕情障。觐庄以为庄语,颇以为忤。今觐庄将东来,当以此记示之,不知觐庄其谓之何?
注释:
1、洪厓,传说中的仙人名。 黄帝臣子伶伦的仙号。 汉 张衡《西京赋》:“ 洪涯立而指麾,被毛羽之襳襹。” 汉 蔡邕《郭有道林宗碑》:“将蹈洪崖之遐迹,绍巢许之绝轨。” 晋 郭璞《游仙诗》之三:“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 清 蒋士铨《香祖楼·兰因》:“形相爱,影相怜,肯向洪厓又拍肩。”
2、麻姑又称寿仙娘娘、虚寂冲应真人,汉族民间信仰的女神,属于道教人物。据《神仙传》记载,其为女性,修道于牟州东南姑馀山(今山东莱州市),中国东汉时应仙人王方平之召降于蔡经家,年十八九,貌美,自谓“已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故古时以麻姑喻高寿。又流传有三月三日西王母寿辰,麻姑于绛珠河边以灵芝酿酒祝寿的故事。过去汉族民间为女性祝寿多赠麻姑像,取名麻姑献寿。
3、摘自《胡适留学日记》第18章 民国三年(1914) 六月八日
吾之去妇人之社会也,为日久矣。吾母为妇人中之豪杰,二十二岁而寡,为后母。吾三兄皆长矣,吾母以一人撑拒艰难,其困苦有非笔墨所能尽者。而吾母治家有法,内外交称为贤母。吾母虽爱余,而督责綦严,有过失未尝宽假。每日黎明,吾母即令起坐,每为余道吾父行实,勉以毋忝所生。吾少时稍有所异于群儿,未尝非吾母所赐也。吾诸姊中惟大姊最贤而多才,吾母时咨询以家事。大姊亦爱余。丁未,余归省,往见大姊,每谈辄至夜分。吾外祖母亦极爱余。吾母两妹皆敏而能,视余如子。余少时不与诸儿伍,师友中惟四叔介如公,禹臣兄,近仁叔切磋指导之功为最,此外则惟上所述诸妇人(吾母,吾外祖母,诸姨,大姊)陶冶之功耳。吾久处妇人社会,故十三岁出门乃怯恇如妇人女子,见人辄面红耳赤,一揖而外不敢出一言,有问则答一二言而已。吾入澄衷学堂以后,始稍稍得朋友之乐。居澄衷之第二年,已敢结会演说,是为投身社会之始。及入中国公学,同学多老成人,来自川、陕、粤、桂诸省,其经历思想都已成熟,余于世故人情所有经验皆得于是,前此少时所受妇人之影响,至是脱除几尽。盖余甲辰去家,至今年甲寅,十年之中,未尝与贤妇人交际。即在此邦,所识亦多中年以上之妇人,吾但以长者目之耳,于青年女子之社会,乃几裹足不敢入焉。其结果遂令余成一社会中人,深于世故,思想颇锐,而未尝不用权术,天真未全漓,而无高尚纯洁之思想,亦无灵敏之感情。吾十年之进境,盖全偏于智识【Intellect】一方面,而于感情【Emotions】一方面几全行忘却,清夜自思,几成一冷血之世故中人,其不为全用权数之奸雄者,幸也,然而危矣!念悬崖勒马,犹未为晚,拟今后当注重吾感情一方面之发达。吾在此邦,处男女共同教育之校,宜利用此时机,与有教育之女子交际,得其陶冶之益,减吾孤冷之性,庶吾未全漓之天真,犹有古井作波之一日。吾自顾但有机警之才,而无温和之气,更无论温柔儿女之情矣。此实一大病,不可不药。吾其求和缓于此邦之青年有教育之女子乎!
吾在此四年,所识大学女生无算,而终不往访之。吾四年未尝入SageCollege(女子宿舍)访女友,时以自夸,至今思之,但足以自悔耳。今夜始往访一女子,拟来年常为之。记此以叙所怀,初非以自文饰也。
吾前和叔永诗云:“何必麻姑为搔背,应有洪厓笑拍肩”,犹是自夸之意。盖吾虽不深交女子,而同学中交游极广,故颇沾沾自喜也,附志于此,亦以自嘲也。
朋友中如南非J.C.Faure,如郑莱君,皆曾以此相劝。梅觐庄月前致书,亦言女子陶冶之势力。余答觐庄书,尚戏之,规以莫堕情障。觐庄以为庄语,颇以为忤。今觐庄将东来,当以此记示之,不知觐庄其谓之何?
注释:
1、洪厓,传说中的仙人名。 黄帝臣子伶伦的仙号。 汉 张衡《西京赋》:“ 洪涯立而指麾,被毛羽之襳襹。” 汉 蔡邕《郭有道林宗碑》:“将蹈洪崖之遐迹,绍巢许之绝轨。” 晋 郭璞《游仙诗》之三:“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 清 蒋士铨《香祖楼·兰因》:“形相爱,影相怜,肯向洪厓又拍肩。”
2、麻姑又称寿仙娘娘、虚寂冲应真人,汉族民间信仰的女神,属于道教人物。据《神仙传》记载,其为女性,修道于牟州东南姑馀山(今山东莱州市),中国东汉时应仙人王方平之召降于蔡经家,年十八九,貌美,自谓“已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故古时以麻姑喻高寿。又流传有三月三日西王母寿辰,麻姑于绛珠河边以灵芝酿酒祝寿的故事。过去汉族民间为女性祝寿多赠麻姑像,取名麻姑献寿。
3、摘自《胡适留学日记》第18章 民国三年(1914) 六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