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
以前说自己看哲学,现在想来实在不好意思。首先国内的哲学书经过翻译已经流逝了一部分自己的理解,其次当时看的时候确实明白了他大概在说什么事,然而却忽略了重要的一点,哲学就是从形式和本质都有分析,然而哲学成为形式的时候,那他的本质是什么,当时的时代背景这个人的人生经历家庭背景身边朋友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他的学说方向,所以如果单单去理解几本书不能称之为理解这门学说,当时的学说也不一定适用于现在,所以啊,小时候想法太简单,长大要看更多才能慢慢理解哲学深奥的点啊。而且作者写的是这个意思,然而你理解的时候并不一定与作者的初衷相同,所以你要先去理解作者,当时的时代,这样尽可能保证原著的完整。哲学这件事我败了,但是读书教做人是实实在在的,其实我很小就知道我情商很低,其实不喜欢小孩不亲近动物什么的都是flag,但是你看书之后慢慢会理解通性这件事情,大家需要的东西几乎差不多,所以我能理解他人给他想要的也能分析问题发展解决他人烦恼,因为其实所有问题书里都有答案,就看你会不会套了。情商高的人不用看书无师自通,当然这种人我听说过没见过。其次看了这种无关紧要的书之后,你脾气也不会特别夸张,因为很多事情心里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不会慌了手脚,永远不会看到我情绪崩溃,还是那句了解通性,很多事情不会问为什么,不是因为知道,而是明白需要我知道总有一天我会知道,不需要我知道我就不会浪费时间去理解。做事情也有目的性,不会浪费时间在不可能的事情上。虽然嘴上很软,但是做好的决定就是决定了。事情没有对错,只有你想不想接受。人没有好坏,每个人标准不一样。所有的东西都是在对立面里面相互延伸的--笛卡尔 光这一句话我不知道看明白了多少事情。人的心理过程是为了解决不愉快或者产生快乐的结果产生的。--佛洛伊德。这句话让我心里没了那种迷之愧疚。你不会给任何人痛苦,他们都会快乐的。痛苦的人是愚蠢的,因为他们心理的活动不足以解决自己的烦恼。当你不愚蠢了你就不会难过了。所以可怜的人没有什么好同情的,他们不够聪明。随便引用几个点足够解决很多问题了。当然如果所有人都活的太明白,于我而言世界其实也失去了乐趣。最后我现在学会的是,知道一切然后闭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