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茫茫人海之中切个西瓜
我的眼睛在旁边的一堆西瓜里搜索,当抱起一个的时候,我确定它介于15斤到16斤之间。用左手掌、肱二头肌和肩膀形成的三脚架把西瓜稳稳的架在耳边,右手的拇指扣着中指,中指的第二个关节轻轻的敲击西瓜,我听到类似于16寸桶鼓的音高。西瓜内部的震动,同时通过空气和肱二头肌两个介质传达耳膜,由于不同介质声速不一样的缘故,耳膜感到了轻微的混响。通过音高和混响这两个关键指标,可以判定这个西瓜是8成熟,刚好满足顾客说的不要翻砂的要求。
将这个西瓜摆到桌面,我揭开旁边砧板上蒙着的毛巾。手持刀柄,抽出半米长的西瓜刀。刀的边缘始终贴着砧板,这样才会发出金属与木头碰撞的声音,这个声音会让西瓜知道,在经历过风吹雨淋压着坚石头顶烈日以及无数个暗无天日的运输之后,那一刻终归要来了。而刀在砧板上拖动的距离和轨迹,既要有一个明显的持续时间,又绝对不能有拖泥带水的滞腻感。整个技术动作既要一瞬间完成,又要让人觉得那个过程相当漫长。就好像打太极拳的终极奥义是放松,同时又暗含力道万千,这在武学上叫做用劲不用力。
握着刀的右手配合左手把西瓜平行旋转到瓜蒂位于右侧。就好像吃牛排的时候,如果你是右手拿刀那么你会把要切的那一侧转到左边以方便左手的叉可以方便的把切下来的一小块儿放到嘴里。左手按着西瓜,右手用刀刃最远离手的那一端轻轻的切掉瓜蒂。由于力矩最长,因而难以控制,在难以把持的情况下依然牢牢掌控着局面,叫做优雅。起初老师傅告诉我要先切掉瓜蒂是因为如果不先切掉瓜蒂而直接切瓜会导致瓜会炸开,但是我在多次尝试之后发现并没有这个现象,如果下刀够稳的话。但是我依然会先切掉瓜蒂,因为在正式切瓜之前增加这个环节,会有一种仪式感。就像喝茶的时候要用到好几个容器,泡茶的人不厌其烦的将水从一个容器倒到另一个容器,即便是其实只用一个杯子也能泡茶。这种仪式感会让心更稳更敏锐更从容。
这时要把瓜水平旋转,让瓜蒂从右侧转到正对着我。这个体位将会决定我切瓜是竖着切,也就是开口沿着瓜最长的方向。经常看到有的卖瓜者是横着切,我并不说话,我只是默默的看不惯。错了,我不是处女座,我是做人做事都最随便的射手座。但是我就是看不惯横着切瓜的行为,这是一个优雅的刀手所不能容忍的。因为西瓜竖着切可以保证切成两半之后,两边是对称的,两边都包含了整个西瓜的所有部位和口感。而横着切会导致一半是头一半是屁股,而两边的味道是不一样的。或许横着切也是一大流派,那我们道不同不相为谋。正如你玩lol而我玩dota2,你吃甜粽子而我吃咸粽子,你用qq音乐而我用网易音乐,公正的讲都一样,但我就是鄙视你们横着切西瓜的人。
再把西瓜纵向翻转,确保阴面朝下,阳面朝上,并且两边是对称的。这一个步和前面那步有着本质上一样的意图,要让西瓜的两半都包含整个西瓜的所有口感,以及所有部位之间口感的渐变。那些买半个西瓜只买全是阳面的奸诈之徒,对不起,我永远不会满足你的需求,去找那些会横着切瓜的人吧,他们为了利益是不讲原则的。
西瓜摆好了正确的体位,这时可以正式切瓜了。前面之所以要让瓜蒂朝着我,是为了这个时候方便定位。我把刀刃贴在西瓜的表面,然后保证眼睛、刀背、刀刃、和依靠瓜蒂判断的不可见的瓜的中轴线,总共4条直线处于一个水平面上。这一步很难,比前面的那些步骤加起来还要难。因为即使你瞄准好了,下刀的时候依然会有偏差。这是数学理论与工程实现的区别,这也是一个刀手的尊严。只有当你反复练习,练习到忘掉那4条线在一个平面的理论,你只追随自己的内心,你的精神强大到确保这一刀下去一定会稳稳的命中瓜的中轴线,你不再是用肉眼看着西瓜,你的心眼将确保你的手和刀和瓜的浑然一体。在我感到浑然一体的那一个瞬间,我让刀刃远远离开瓜皮,以便有足够的冲量,就像踢球的时候腿要往身后摆的足够高,台球出杆的时候要先往后摆让球杆和母球拉开足够的距离。这样刀会更快的没入西瓜,对刀锋两侧的西瓜的细胞壁造成最少的破坏从而形成更平整的切面。
当刀锋越过瓜的中轴线,瓜被刀身隔离到两边的那个瞬间,还看不到瓜瓤。但是,当瓜的震动通过刀传到手上,再通过手臂撞击心灵的时候,已经可以确保最开始我用右手中指的第二个关节敲击瓜的表面的时候没有听错,这个瓜熟得恰到好处。随着刀锋彻底贯穿整个西瓜,对称的两半向两边倒下,我不需要看瓜,只需要轻轻的看着顾客的眼睛,轻轻的说:“要哪一半?”
我一直站在远处,看那个人每天都在切西瓜。不管是烈日当头人迹罕至,还是傍晚时分人头攒动,他的表情没有变化,他的动作没有变化。突然,我感到瞳孔的光圈开到最大因而景深变得很小,一切的人流都归于模糊,只有那个切瓜的人正好处在焦距的位置因而成像清晰,他正叼着烟,用一块蓝色的毛巾仔细擦拭手中半米长的西瓜刀。
他的样子,好像一条狗啊。
将这个西瓜摆到桌面,我揭开旁边砧板上蒙着的毛巾。手持刀柄,抽出半米长的西瓜刀。刀的边缘始终贴着砧板,这样才会发出金属与木头碰撞的声音,这个声音会让西瓜知道,在经历过风吹雨淋压着坚石头顶烈日以及无数个暗无天日的运输之后,那一刻终归要来了。而刀在砧板上拖动的距离和轨迹,既要有一个明显的持续时间,又绝对不能有拖泥带水的滞腻感。整个技术动作既要一瞬间完成,又要让人觉得那个过程相当漫长。就好像打太极拳的终极奥义是放松,同时又暗含力道万千,这在武学上叫做用劲不用力。
握着刀的右手配合左手把西瓜平行旋转到瓜蒂位于右侧。就好像吃牛排的时候,如果你是右手拿刀那么你会把要切的那一侧转到左边以方便左手的叉可以方便的把切下来的一小块儿放到嘴里。左手按着西瓜,右手用刀刃最远离手的那一端轻轻的切掉瓜蒂。由于力矩最长,因而难以控制,在难以把持的情况下依然牢牢掌控着局面,叫做优雅。起初老师傅告诉我要先切掉瓜蒂是因为如果不先切掉瓜蒂而直接切瓜会导致瓜会炸开,但是我在多次尝试之后发现并没有这个现象,如果下刀够稳的话。但是我依然会先切掉瓜蒂,因为在正式切瓜之前增加这个环节,会有一种仪式感。就像喝茶的时候要用到好几个容器,泡茶的人不厌其烦的将水从一个容器倒到另一个容器,即便是其实只用一个杯子也能泡茶。这种仪式感会让心更稳更敏锐更从容。
这时要把瓜水平旋转,让瓜蒂从右侧转到正对着我。这个体位将会决定我切瓜是竖着切,也就是开口沿着瓜最长的方向。经常看到有的卖瓜者是横着切,我并不说话,我只是默默的看不惯。错了,我不是处女座,我是做人做事都最随便的射手座。但是我就是看不惯横着切瓜的行为,这是一个优雅的刀手所不能容忍的。因为西瓜竖着切可以保证切成两半之后,两边是对称的,两边都包含了整个西瓜的所有部位和口感。而横着切会导致一半是头一半是屁股,而两边的味道是不一样的。或许横着切也是一大流派,那我们道不同不相为谋。正如你玩lol而我玩dota2,你吃甜粽子而我吃咸粽子,你用qq音乐而我用网易音乐,公正的讲都一样,但我就是鄙视你们横着切西瓜的人。
再把西瓜纵向翻转,确保阴面朝下,阳面朝上,并且两边是对称的。这一个步和前面那步有着本质上一样的意图,要让西瓜的两半都包含整个西瓜的所有口感,以及所有部位之间口感的渐变。那些买半个西瓜只买全是阳面的奸诈之徒,对不起,我永远不会满足你的需求,去找那些会横着切瓜的人吧,他们为了利益是不讲原则的。
西瓜摆好了正确的体位,这时可以正式切瓜了。前面之所以要让瓜蒂朝着我,是为了这个时候方便定位。我把刀刃贴在西瓜的表面,然后保证眼睛、刀背、刀刃、和依靠瓜蒂判断的不可见的瓜的中轴线,总共4条直线处于一个水平面上。这一步很难,比前面的那些步骤加起来还要难。因为即使你瞄准好了,下刀的时候依然会有偏差。这是数学理论与工程实现的区别,这也是一个刀手的尊严。只有当你反复练习,练习到忘掉那4条线在一个平面的理论,你只追随自己的内心,你的精神强大到确保这一刀下去一定会稳稳的命中瓜的中轴线,你不再是用肉眼看着西瓜,你的心眼将确保你的手和刀和瓜的浑然一体。在我感到浑然一体的那一个瞬间,我让刀刃远远离开瓜皮,以便有足够的冲量,就像踢球的时候腿要往身后摆的足够高,台球出杆的时候要先往后摆让球杆和母球拉开足够的距离。这样刀会更快的没入西瓜,对刀锋两侧的西瓜的细胞壁造成最少的破坏从而形成更平整的切面。
当刀锋越过瓜的中轴线,瓜被刀身隔离到两边的那个瞬间,还看不到瓜瓤。但是,当瓜的震动通过刀传到手上,再通过手臂撞击心灵的时候,已经可以确保最开始我用右手中指的第二个关节敲击瓜的表面的时候没有听错,这个瓜熟得恰到好处。随着刀锋彻底贯穿整个西瓜,对称的两半向两边倒下,我不需要看瓜,只需要轻轻的看着顾客的眼睛,轻轻的说:“要哪一半?”
我一直站在远处,看那个人每天都在切西瓜。不管是烈日当头人迹罕至,还是傍晚时分人头攒动,他的表情没有变化,他的动作没有变化。突然,我感到瞳孔的光圈开到最大因而景深变得很小,一切的人流都归于模糊,只有那个切瓜的人正好处在焦距的位置因而成像清晰,他正叼着烟,用一块蓝色的毛巾仔细擦拭手中半米长的西瓜刀。
他的样子,好像一条狗啊。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