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遇未知的自己》--书摘
1.恐慌和焦虑是因为你没有与自己的内在智慧建立一种正确的关系。你的灵魂,或是说你内在更高的智慧,想要指引你往不同的人生方向走,可是你忽略它的声音,还是日复一日、庸庸碌碌地过着毫无意义的生活。
2.受不起夸奖:
你要鼓足勇气,当别人称赞你的时候,也就是那头“怪兽”出来的时候,不要用你现在的惯性模式去逃避,而是愿意看着那个人,真诚地说“谢谢你”。虽然你心里很不舒服,很不习惯,也许你脑袋里有千百个声音在呐喊:“你不够好!他骗你的!他不知道你的真实面目!你的缺点他没看到!“你可以对这些声音微笑着说:”我听见你们了。“然后回到自己的中心,找到那个微弱的、一直被你忽略的声音——“他说的是真的,我就是那么好。”然后去认可它、赞同它,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觉知。你是愿意做自己惯性的奴隶,一辈子畏畏缩缩地在自己的阴影下生活,还是愿意踏出勇敢的一步而作出改变?这是一个你作出承诺的决定。加油!
3.即使是最为轻微的烦躁也有其意义,也需要被承认和观察;否则它们将会积累起来、变成未受观察的反应。如我之前所说的,一旦认识到你的内在不需要这种能量,并知道这种能量没意义时,你就能够把它丢掉。请确认它完全被丢掉了。如果你不能丢掉它,请接收它的存在,并将你的注意力集中在那个感受上。
4.拜托小鸡心态的另一种方式是:通过把你自己想象成是透明的,来面对引发反应的外部因素,进而使它消失。
5.不要去抗拒,就没有人会受到伤害。这就是宽恕。
6.如果你爱你的孩子的话,还是那句话:把自己修好。你快乐了,你有处理困境的能力了,孩子都看得见,都能够向父母学习。这是很大的修行动力吧!
7.讨厌别人:
人和人之间的交往不是看表面的,而是看能量。这个人携带的能量你不喜欢,所以下意识地排斥、讨厌他。他的能量可能和你的母亲或是父亲近似,而这样的能量是曾经带给你(甚至是现在进行式)很多伤害的,所以你看了他就不舒服。
另外一个可能就是“阴影”的投射,你自己内在也有这些缺点,你很不喜欢,所以压抑下去,以为自己已经没有这些毛病了,没想到在别人的身上看到,所以格外愤怒、憎恨。
如果是第一种情形,那就表示你内在那个受伤的“小孩”被触动了,你需要在每一个被触动的当下,在心里好好安慰、照顾那个受伤的“孩子“。你只要把注意力转到自己身上,对自己心里那个受伤的脆弱部分说话,安慰、鼓励它,就会慢慢平静下来。这样你也许就可以从一个更客观、公平的角度来看待你的同事,看到他的痛苦和不安全感,也许你会升起慈悲心,对他有份怜悯。
如果是第二种情形,可以参考整合阴影的方法,学习接纳自己、承认自己,这样就不会把自己内在的东西投射在别人身上。这个世界的人事物都是一面镜子,映照着我们的内在。勇敢地为自己的内在感受负责,是非常重要的。
8.当紧缩在苞芽中,终究比绽放更痛苦时,时机就成熟了。
9.最终你要面对的,还是自己心里的那些阴暗面和负面的人格特质。我骨子里的心高气傲、以自我为中心的狭窄视角,都是我忽视或是不愿意看到的。透过一些痛苦的情境和经验,老天会强迫你去面对这些你不想看到的东西。如果你还是逃避,你只会更加痛苦。
10.现在的我,只想让我自己身体健康,愉快幸福,如是而已。而我要的“愉快幸福”不是建立在与其他人的关系或是基础上,而是要自己一个人能够自得其乐,过得开心。
11.如果我觉得有人需要我拯救,我就是在制造受害者,就是剥夺了别人的力量和权益。
12.我们太多次地以为那个让我们感到空虚的事物时外在的,因此一直在外徒劳无功地寻找。如果你愿意反观自身,回到自己的内在,陪伴自己,做自己最好的朋友,你会发现,你的内在空间加大了,内在力量增强了,而你的外在世界也会随之改变。
13.《当下的力量》的作者就说过,我们要分清楚“生活(life)”和“生活情境(life—situation)”两者之间的不同。生活应该永远都是美好的,只是生活当中的一些情境让我们失望、痛苦。
为什么生活是美好的?因为它就是“如是”,如实地存在着,不会因为你的批判、论断而有所改变。
14.试着在生活中经常回到自己的内心去观察自己,跟自己在一起。也许你一开始会很不习惯,因为你很厌烦自己或是你的生活情境,逃都来不及呢!可是,当你逐渐把眼光由外界收回到自己身上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的内在力量在逐渐地累积、增长,跟自己的关系也在逐步改善。
15.不管有没有所谓的“命中注定”这回事儿,我们都要尊重事实,这是很重要的。事实既然发生了,我们就要尊重它,不去抗拒,或是心生嗔厌。我觉得圣严法师说得很好,碰到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时,我们要“接纳它,面对它、处理它,放下它”,学会了这几句话的智慧,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过着自在安心的日子。
16.我知道你为我好,但我会做最好的选择。
17.真正让你痛苦、不快乐的,不是父母的行为或是立场,而是你的念头。很显然,当你这样想的时候,你痛苦。当你没有这种念头、想法的时候,你很自由。那是谁的问题?
18.人类最大的悲哀,就是我们从无形无相的世界,来到这个有形有相的二元对立世界当中,而在其中失落了自己。
19.“我”有一个身体,但“我”并不是“我”的身体,也不是“我”,名字只是一个代号,“我”所从事的工作也不能代表“我是谁”。无论让人同情的自己,还是优秀的自己,都是一种身份认同,一个看待自己的角度,不是真正的自己。
20.你只能以自己值得的方式被对待,那你值得别人如何去对待呢?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没有谁比谁优越,我们的价值其实取决于我们怎样对待和看待自己,这是决定我们如何被人对待的一个重要因素。
21.我希望让大家变得更有担当,更有力量和勇气为自己的人生负起责任来。
22.你个人责任的承担责任愈高,你拥有的内在力量就愈多,你的自由度也愈高,当然,你的喜悦及自在感也愈深。
23.在这种情况下,你的内在一定有什么东西卡住了,挡在前面的就是潜意识里的负面模式。如果你能够改变它,就能够改变你的命运。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24.心里没钱,口袋里有钱的人最幸福。
25.建议大家把目光放在寻求当下的平安、自在,解脱上。如果你能够把目标放在这里,能够发自内心地做到这几点,你就会发现,很多原来一直求之不得的东西就会不请自来。生命真的就是这么奇妙!道理很简单,如果你每一个当下都活得平安、喜悦,你就会热爱你所做的每件事。如果你热爱你所做的事,那么你一定会成功。成功就会为你带来你想要的那些外在东西,但是,这是由内而外产生的,所以它带来的喜悦就能持久不衰。而你周围的人也会被你的正向能量感染,从而不知不觉给你带来各式各样的助缘和善意,你想不快乐都不行!
26.真正的自由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我觉得人生模式就像绑在我们身上的绳子一样,让我们动弹不得,而且让我们像一个傀儡娃娃一样活着。你只有一点点地剪断人生模式给予你的牵制、制约,你才能真正获得自由。
27.我们越是不想面对的,越是在我们的生命中不断出现。不断由周边的人事物带来信息,提醒我们,一个“古老”的伤口正在等待被治愈。不断由周边的人事物带来信息,提醒我们,一个“古老”的伤口正在等待被治愈。
治愈之后,你会更开心、更自由,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人,因为你收复了一部分被抛弃、压制的自己。
28.我们每个人都有三大阴影。
①我不够好。
②我无足轻重,不重要。
③我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29.怎么去发现自己的负面阴影呢?很简单,你最讨厌的那种人拥有的特质,就是你的阴影。
怎样才能找到正面的阴影呢?多去观看那些你崇拜、仰慕的人的特质,他们有的,你都有,否则你不会看见。
30.你其实可以走不同的道路,从改变内在世界开始,让你的外在变得更加美好。当你的内在改变时,外在的环境不得不变。如此一来,你会获得双赢。
31.如何找到自己的独特天赋来完成自己的使命呢?
①你真心喜欢什么?什么是你擅长的?
②你要相信宇宙,相信生命。
③想象你在临终的时候,躺在床上,那个时候你会关注什么。
32.人活着的时候,就好像自己永远不会死似的。而死的时候,又好像都没活过似的。白活了。
33.不要相信所谓的灵魂伴侣、双生火焰,好像一个人的出现会拯救你于孤单无依之中,这是童话故事,不是真相。即使有灵魂伴侣和双生火焰的存在,这个人也是来考验你,来教你人生常识,和你共同完成一些人生课题的。
我不希望大家觉得有一个所谓的“另一半”存在,他就是我的真命天子,只要他一出现,我们的关系就一定没有问题,我们就会从此快乐地生活。所以,“灵魂伴侣”的观念可能会误导一些人,让他们觉得只要我的“他”出现了,我就会快乐无忧了。或是除了他,我就没有别人了。没有这样的人和事,没有所谓的“那一个人”,但的确是有与你比较匹配的人,碰伤你的时候,你还是要做很多功课,没有人是完美无缺地为你准备的。
34.我们总觉得别人过得比我们好,总觉得别人看起来好像都很快乐。就比如我,我知道在很多人心目中,我是那种“have it all (拥有一切)”的女人,可我真的不见得就过得比路边卖水果的人快乐多少。
35.我们对爱的那份渴望其实是对真正的自己的渴望。
我们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回到天家,有那种合一温馨的感受。
36.如果我心爱的人都不在了,一个人独留世上又有什么意思?我并不贪恋我的生命、我的财富和享受。重要的是,我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完成了没有?我有没有把老天赐给我的天赋发挥到最利人利己的地步?我有没有好好地度过每一个当下时刻?我有没有好好地对待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更重要的是,我有没有好好对待自己呢?
①不要把话憋在心里
②放过那些无关紧要的人和事
③即使明天就是世界末日,我今天还是努力把我该做的事情做好
37.你心中有什么,就看对方是什么。
38.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39.就在当下,繁花盛开。
40.如果你把其他人都看成受害者,是需要拯救、改善的人,那你就是在制造受害者,你就会聚焦于他人的不足、不美好,而扩大他们。观察者影响被观察者,所以你的亲人、朋友、同事就必须展现他们需要被拯救的那一面给你看。
这种行为是在满足小我的所欲,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借由帮助被人来逃避自己的心理问题,借由帮助别人来满足自己的优越感,这对我们的意识提升也没有什么好处。
41.如果你能与自己的负面感受安然共处——例如愿意接纳自己的无价值感或自己的脆弱无力——那么你就会有足够的内在力量,可以更有效地顺应外在你不喜欢的人事物,而不会被困在受害者牢笼之中了。
42.怎样才能做到关注自己的灵性呢?我列举了一些实际可行的方法,希望在痛苦的中挣扎、生活中困惑的朋友们,能够切实地选一两个来做,一段时间(最好是21天)以后,你一定会发现生命有所改变。
①在生活中,多寻找和接触能够触动你心弦的人事物。
②练习一种技巧:随时随地地赞美和感恩。
③只要想起来,就关注自己的呼吸。
④随时随地地觉察自己的内在身体。
43.当你感觉到不好的情绪来临的时候,要找一个对象去告解,它可以是一棵树、一朵花,甚至是一只小动物。
44.心灵成长过程:
①唤醒沉睡的你
②开始疗伤
③随心所欲地去创造你想要的人生,一步步把你的内在力量收回来。
45.当下的状态很重要,你的心情沉重,你的能量就沉重,你就会吸引来跟你的沉重能量频率相同的事物。如果你的心情愉快,你的振动频率就会比较高,你就会莫名其妙地碰到好事,轻易地把一个又一个困难解决了。
46.决定我们的心灵是否平安、宁静的,不是外在的事物,而是我们内在空间的大小。
47.人们说我们都在追寻生命的意义,我不认为那是我们真正追寻的。我认为我们追寻的,是一种活着的体验……让我们能感觉到活着的喜悦。——约瑟夫.坎伯
希望大家都能感受到“活着的喜悦”,而要得到这种喜悦的先决条件,就是要能决定自己用何种态度来面对生命中所发生的每一件事,是的,每一件事。为自己的生命负起责任,到了最后,你就会发现,原来生命是这么美好!
48.那我们平时要怎么培养好的情绪呢?我的建议是,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要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吃的东西的好坏,睡眠的质量,锻炼的状况等,你都要有所讲究。只有你真正的对自己好,情绪才会慢慢好起来。
还有思想,大多数时候,我们的想法都是不真实的。我曾经讲过,所谓的受苦,其实90%以上来自我们相信自己的想法。
比如说,某件事情其实已经过去了,但你的思维还是不放过自己,所以夜深人静的时候,你一个人坐着,喝着最心爱的巧克力牛奶……这个时候,你脑海中突然想起某件挫败的事,这个念头一出来就破坏了整晚的气氛,这就是被我们的念头、思想害的。所以,不要相信你脑袋里所想的每一件事情,还有它“说”的每一句话。
所以,当你不带着觉知和意识去选择时,你就是被命运操弄着。
49.什么样的人最有魅力?什么样的女人可以抓住男人的心?什么样的男人才是真正的男人?我愈来愈觉得,答案就是,内心有力量的人。什么叫做“有内在力量”?就是遇到困难,碰到痛苦时,能够坦然与自己的负面情绪相处。困难大家都有,痛苦每个人也不缺,只要是人,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内在力量强大的人可以不受苦。
如何培养内在力量?其实非常简单,当感觉自己在受苦时,能够欣然接纳,并且承受痛苦以及逆境的不顺,那么你的内在力量就会一点一滴地培养起来,就像我们锻炼肌肉一样,是需要时间的。
那些习惯向他人倾诉自己的痛苦,并且求救的人,都是内心比较缺乏力量的人。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内在都有足够的能耐去面对我们生命中、生活中所发生的每一件事情,内在力量不是外来的,它本来就立足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在,只是从小没有人教我们如何去使用它们、汲取它们。
50.对付敌人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就是运动爱心、谦卑和忍耐去接纳它。爱能化解一切,学会爱自己,建立自己内在的力量,你就不需要每天跟救火队似的,到处扑灭你生命中的大小火灾。
51.两难是“小我”精心设下的陷阱。它让你无论选择哪一方,心里都有遗憾,因此,你就无法理直气壮地快乐生活。
两难源自两个信念:匮乏和无价值感。匮乏就是觉得宇宙不会那么丰盛地给我所有我想要的,因为有一种东西叫做“代价”,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所以我不可能两全其美地得到我想要的。
无价值感就是,我不值得、不配得到我想要的东西,所以一定要有些牺牲作为交换,因为我本来就不是个幸运的人。
而从灵性的角度来说,这两个信念都不是真的。宇宙的丰盛是无边无际的,而它也是雨露均沾地,无私地与每一个众生分享它的丰富。你的匮乏和无价值感是来自小时候的制约。
52.宇宙是丰盛无边的,只要我愿意接受,它的丰富就会流到我这里来。
53.你决定出国留学,就忘掉那份高薪的工作,目光向前,不要回顾。
54.天下事只有三种:我的事,他人的事和老天的事。一个人能活多长,是老天的事,你再怎样努力去保护亲人都是无法与天命违抗的。无论你多么爱他,多余的担心就是最差的礼物,不如给他祝福吧。
55.真正有魅力的女人,是能够体现她内心的力量的,不是依靠外表的美丽妖艳这些形而下的东西。真正有女人味的女人,能够活出自己的女性特质,在外温柔包容、善解人意,能够支持她所爱的人,而在内有无比强大的力量,可以与自己的负面情绪共处,可以接纳一时的不如意。
56.每个人都在追求爱、喜悦、和平,可为什么几乎人人落空?因为,你失落了真实的自己。
57.真正的自由是内心的自由,不是外在的、物质的。
那么作为女性,如何能活得既独立自主,又拥有平衡的亲密关系呢?真正的独立自主的内在的,不是外在的。很多女性可能追求独立自主,但是不为家人所接受,于是必须以脱离婚姻的方式来得到那份自由的感受。其实,真正的自由是内心的自由,不是外在的、物质的。
中国的女性几千年来一直处在被动、顺从的地位,现在虽然情势有所改变,可是大家还没学会的功课就是:温柔的坚持。你是否能够在家人的反对之下,仍然开心地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我想,这些追求独立自主的女性之所以会提出离婚,缺乏的就是这种温柔的坚持。
她们希望另一半能够接受她们的改变,或是支持她们想做的事情,另一半不同意,她们就只好用离婚收场。其实,不见得一定要这么做。
如果学会温柔的坚持,在另一半的反对和颜色之下,你还是可以安心地做自己的事情,不需要采取那么激烈的手段来追求自己的独立自主。
58.想要有好的亲密关系,我们必须先宽恕自己的父亲,因为我们和父亲的关系模式,会不可避免地在亲密关系中重复。而我们和母亲的关系,也会不可避免地影响我们和亲密伴侣的关系,不可不慎!
59.天下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外在条件是可以改造的。
60.建议那些一天到晚紧盯着老公不放的女人,多花点时间充实自己的内在,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培养自己的爱好,学会自得其乐,让对方知道,我没有你也可以活得很好,那么男人就会比较服帖。
61. 当你看到自己的行为时(又在乞求爱了),你可以告诉自己,我需要他的爱,这是真的吗?此刻我过得很好,我需要他的爱,这是真的吗?此刻我过得很好,我在呼吸,我在走路,我在活着,我真的需要他的爱吗?
我发现,我们对伴侣的那份渴望和需求其实来自于内心深处的一种空洞感,是我们的本质,并没有什么好恐惧和排斥的,但是由于我们习惯拿东西填补,因此,伴侣的存在和他的爱是最有效的填补“工具”。
此外,不安全感的另外一个来源就是——“没有你,我活不下去,我会孤独终死。”这个念头也是值得我们好好用“一念之转“的方法来质疑的。如果你真的去做了,就会放下这个念头,你会活得更自由、更喜悦、更有尊严。
你说你爱他?其实他只是你拿来填补内心那个空洞的工具而已,否则爱为什么那么容易变成恨,你的爱又为什么那么狭隘?这根本无法称做“爱”。如果你能练好回观自己内在的功夫,愿意安静下来陪伴自己,一个人做一些让自己开心喜欢的事情,那么你就在放过你的伴侣的同时,也在培养自己成为一个最有魅力的女人。
62.《我需要你的爱,这是真的吗》一本,故事说明了当一个女人能够独自一个人享受独处的乐趣,找到自己的快乐时,会是多么的吸引人,男人会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而不是被你强拉到身边。
63.女人最厉害的武器有二:温柔的坚持和脆弱的要求。
64.其实,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内在是否能腾出一个空间给对方,让他知道你的心里有他,你能理解他的喜怒哀乐。我们需要的是陪伴,最高品质的陪伴不一定是用语言表达的。
65.我们很多人没有办法向父母表达我们的爱,现在我们有经济能力了,又说不出“爱“这个字,只好拼命地买东西送给父母。可是我们每一个人真正需要的,就是一个人跟我们好好地处在当下而已。你什么事都不用做,什么话都不用说,设么礼物都不用给,你甚至只要握着他的手,或者陪着他,让他感觉到你的存在,你整个人是在这里的,就足够了。
66.我个人认为,成功的父母,应该是让儿女敢于跟你分享所有事情的父母,不担心你会批判他,有条件地爱他,或是惩罚性地不爱他;也不用担心你会因此加重他的负担,整天无来由地为他担心。
67.希望天下父母都能以孩子的感受为第一优先,孩子自己又自尊心,除非受到打击或是压迫,否则他们本身就有奋发向上的动力,不要去打压他们。让孩子自然、快乐地成长,是吾所愿。
68.为什么我们越长大,越孤单,越不安,越不快乐?因为我们在追求快乐的过程中,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了!
2.受不起夸奖:
你要鼓足勇气,当别人称赞你的时候,也就是那头“怪兽”出来的时候,不要用你现在的惯性模式去逃避,而是愿意看着那个人,真诚地说“谢谢你”。虽然你心里很不舒服,很不习惯,也许你脑袋里有千百个声音在呐喊:“你不够好!他骗你的!他不知道你的真实面目!你的缺点他没看到!“你可以对这些声音微笑着说:”我听见你们了。“然后回到自己的中心,找到那个微弱的、一直被你忽略的声音——“他说的是真的,我就是那么好。”然后去认可它、赞同它,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觉知。你是愿意做自己惯性的奴隶,一辈子畏畏缩缩地在自己的阴影下生活,还是愿意踏出勇敢的一步而作出改变?这是一个你作出承诺的决定。加油!
3.即使是最为轻微的烦躁也有其意义,也需要被承认和观察;否则它们将会积累起来、变成未受观察的反应。如我之前所说的,一旦认识到你的内在不需要这种能量,并知道这种能量没意义时,你就能够把它丢掉。请确认它完全被丢掉了。如果你不能丢掉它,请接收它的存在,并将你的注意力集中在那个感受上。
4.拜托小鸡心态的另一种方式是:通过把你自己想象成是透明的,来面对引发反应的外部因素,进而使它消失。
5.不要去抗拒,就没有人会受到伤害。这就是宽恕。
6.如果你爱你的孩子的话,还是那句话:把自己修好。你快乐了,你有处理困境的能力了,孩子都看得见,都能够向父母学习。这是很大的修行动力吧!
7.讨厌别人:
人和人之间的交往不是看表面的,而是看能量。这个人携带的能量你不喜欢,所以下意识地排斥、讨厌他。他的能量可能和你的母亲或是父亲近似,而这样的能量是曾经带给你(甚至是现在进行式)很多伤害的,所以你看了他就不舒服。
另外一个可能就是“阴影”的投射,你自己内在也有这些缺点,你很不喜欢,所以压抑下去,以为自己已经没有这些毛病了,没想到在别人的身上看到,所以格外愤怒、憎恨。
如果是第一种情形,那就表示你内在那个受伤的“小孩”被触动了,你需要在每一个被触动的当下,在心里好好安慰、照顾那个受伤的“孩子“。你只要把注意力转到自己身上,对自己心里那个受伤的脆弱部分说话,安慰、鼓励它,就会慢慢平静下来。这样你也许就可以从一个更客观、公平的角度来看待你的同事,看到他的痛苦和不安全感,也许你会升起慈悲心,对他有份怜悯。
如果是第二种情形,可以参考整合阴影的方法,学习接纳自己、承认自己,这样就不会把自己内在的东西投射在别人身上。这个世界的人事物都是一面镜子,映照着我们的内在。勇敢地为自己的内在感受负责,是非常重要的。
8.当紧缩在苞芽中,终究比绽放更痛苦时,时机就成熟了。
9.最终你要面对的,还是自己心里的那些阴暗面和负面的人格特质。我骨子里的心高气傲、以自我为中心的狭窄视角,都是我忽视或是不愿意看到的。透过一些痛苦的情境和经验,老天会强迫你去面对这些你不想看到的东西。如果你还是逃避,你只会更加痛苦。
10.现在的我,只想让我自己身体健康,愉快幸福,如是而已。而我要的“愉快幸福”不是建立在与其他人的关系或是基础上,而是要自己一个人能够自得其乐,过得开心。
11.如果我觉得有人需要我拯救,我就是在制造受害者,就是剥夺了别人的力量和权益。
12.我们太多次地以为那个让我们感到空虚的事物时外在的,因此一直在外徒劳无功地寻找。如果你愿意反观自身,回到自己的内在,陪伴自己,做自己最好的朋友,你会发现,你的内在空间加大了,内在力量增强了,而你的外在世界也会随之改变。
13.《当下的力量》的作者就说过,我们要分清楚“生活(life)”和“生活情境(life—situation)”两者之间的不同。生活应该永远都是美好的,只是生活当中的一些情境让我们失望、痛苦。
为什么生活是美好的?因为它就是“如是”,如实地存在着,不会因为你的批判、论断而有所改变。
14.试着在生活中经常回到自己的内心去观察自己,跟自己在一起。也许你一开始会很不习惯,因为你很厌烦自己或是你的生活情境,逃都来不及呢!可是,当你逐渐把眼光由外界收回到自己身上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的内在力量在逐渐地累积、增长,跟自己的关系也在逐步改善。
15.不管有没有所谓的“命中注定”这回事儿,我们都要尊重事实,这是很重要的。事实既然发生了,我们就要尊重它,不去抗拒,或是心生嗔厌。我觉得圣严法师说得很好,碰到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时,我们要“接纳它,面对它、处理它,放下它”,学会了这几句话的智慧,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过着自在安心的日子。
16.我知道你为我好,但我会做最好的选择。
17.真正让你痛苦、不快乐的,不是父母的行为或是立场,而是你的念头。很显然,当你这样想的时候,你痛苦。当你没有这种念头、想法的时候,你很自由。那是谁的问题?
18.人类最大的悲哀,就是我们从无形无相的世界,来到这个有形有相的二元对立世界当中,而在其中失落了自己。
19.“我”有一个身体,但“我”并不是“我”的身体,也不是“我”,名字只是一个代号,“我”所从事的工作也不能代表“我是谁”。无论让人同情的自己,还是优秀的自己,都是一种身份认同,一个看待自己的角度,不是真正的自己。
20.你只能以自己值得的方式被对待,那你值得别人如何去对待呢?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没有谁比谁优越,我们的价值其实取决于我们怎样对待和看待自己,这是决定我们如何被人对待的一个重要因素。
21.我希望让大家变得更有担当,更有力量和勇气为自己的人生负起责任来。
22.你个人责任的承担责任愈高,你拥有的内在力量就愈多,你的自由度也愈高,当然,你的喜悦及自在感也愈深。
23.在这种情况下,你的内在一定有什么东西卡住了,挡在前面的就是潜意识里的负面模式。如果你能够改变它,就能够改变你的命运。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24.心里没钱,口袋里有钱的人最幸福。
25.建议大家把目光放在寻求当下的平安、自在,解脱上。如果你能够把目标放在这里,能够发自内心地做到这几点,你就会发现,很多原来一直求之不得的东西就会不请自来。生命真的就是这么奇妙!道理很简单,如果你每一个当下都活得平安、喜悦,你就会热爱你所做的每件事。如果你热爱你所做的事,那么你一定会成功。成功就会为你带来你想要的那些外在东西,但是,这是由内而外产生的,所以它带来的喜悦就能持久不衰。而你周围的人也会被你的正向能量感染,从而不知不觉给你带来各式各样的助缘和善意,你想不快乐都不行!
26.真正的自由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我觉得人生模式就像绑在我们身上的绳子一样,让我们动弹不得,而且让我们像一个傀儡娃娃一样活着。你只有一点点地剪断人生模式给予你的牵制、制约,你才能真正获得自由。
27.我们越是不想面对的,越是在我们的生命中不断出现。不断由周边的人事物带来信息,提醒我们,一个“古老”的伤口正在等待被治愈。不断由周边的人事物带来信息,提醒我们,一个“古老”的伤口正在等待被治愈。
治愈之后,你会更开心、更自由,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人,因为你收复了一部分被抛弃、压制的自己。
28.我们每个人都有三大阴影。
①我不够好。
②我无足轻重,不重要。
③我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29.怎么去发现自己的负面阴影呢?很简单,你最讨厌的那种人拥有的特质,就是你的阴影。
怎样才能找到正面的阴影呢?多去观看那些你崇拜、仰慕的人的特质,他们有的,你都有,否则你不会看见。
30.你其实可以走不同的道路,从改变内在世界开始,让你的外在变得更加美好。当你的内在改变时,外在的环境不得不变。如此一来,你会获得双赢。
31.如何找到自己的独特天赋来完成自己的使命呢?
①你真心喜欢什么?什么是你擅长的?
②你要相信宇宙,相信生命。
③想象你在临终的时候,躺在床上,那个时候你会关注什么。
32.人活着的时候,就好像自己永远不会死似的。而死的时候,又好像都没活过似的。白活了。
33.不要相信所谓的灵魂伴侣、双生火焰,好像一个人的出现会拯救你于孤单无依之中,这是童话故事,不是真相。即使有灵魂伴侣和双生火焰的存在,这个人也是来考验你,来教你人生常识,和你共同完成一些人生课题的。
我不希望大家觉得有一个所谓的“另一半”存在,他就是我的真命天子,只要他一出现,我们的关系就一定没有问题,我们就会从此快乐地生活。所以,“灵魂伴侣”的观念可能会误导一些人,让他们觉得只要我的“他”出现了,我就会快乐无忧了。或是除了他,我就没有别人了。没有这样的人和事,没有所谓的“那一个人”,但的确是有与你比较匹配的人,碰伤你的时候,你还是要做很多功课,没有人是完美无缺地为你准备的。
34.我们总觉得别人过得比我们好,总觉得别人看起来好像都很快乐。就比如我,我知道在很多人心目中,我是那种“have it all (拥有一切)”的女人,可我真的不见得就过得比路边卖水果的人快乐多少。
35.我们对爱的那份渴望其实是对真正的自己的渴望。
我们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回到天家,有那种合一温馨的感受。
36.如果我心爱的人都不在了,一个人独留世上又有什么意思?我并不贪恋我的生命、我的财富和享受。重要的是,我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完成了没有?我有没有把老天赐给我的天赋发挥到最利人利己的地步?我有没有好好地度过每一个当下时刻?我有没有好好地对待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更重要的是,我有没有好好对待自己呢?
①不要把话憋在心里
②放过那些无关紧要的人和事
③即使明天就是世界末日,我今天还是努力把我该做的事情做好
37.你心中有什么,就看对方是什么。
38.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39.就在当下,繁花盛开。
40.如果你把其他人都看成受害者,是需要拯救、改善的人,那你就是在制造受害者,你就会聚焦于他人的不足、不美好,而扩大他们。观察者影响被观察者,所以你的亲人、朋友、同事就必须展现他们需要被拯救的那一面给你看。
这种行为是在满足小我的所欲,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借由帮助被人来逃避自己的心理问题,借由帮助别人来满足自己的优越感,这对我们的意识提升也没有什么好处。
41.如果你能与自己的负面感受安然共处——例如愿意接纳自己的无价值感或自己的脆弱无力——那么你就会有足够的内在力量,可以更有效地顺应外在你不喜欢的人事物,而不会被困在受害者牢笼之中了。
42.怎样才能做到关注自己的灵性呢?我列举了一些实际可行的方法,希望在痛苦的中挣扎、生活中困惑的朋友们,能够切实地选一两个来做,一段时间(最好是21天)以后,你一定会发现生命有所改变。
①在生活中,多寻找和接触能够触动你心弦的人事物。
②练习一种技巧:随时随地地赞美和感恩。
③只要想起来,就关注自己的呼吸。
④随时随地地觉察自己的内在身体。
43.当你感觉到不好的情绪来临的时候,要找一个对象去告解,它可以是一棵树、一朵花,甚至是一只小动物。
44.心灵成长过程:
①唤醒沉睡的你
②开始疗伤
③随心所欲地去创造你想要的人生,一步步把你的内在力量收回来。
45.当下的状态很重要,你的心情沉重,你的能量就沉重,你就会吸引来跟你的沉重能量频率相同的事物。如果你的心情愉快,你的振动频率就会比较高,你就会莫名其妙地碰到好事,轻易地把一个又一个困难解决了。
46.决定我们的心灵是否平安、宁静的,不是外在的事物,而是我们内在空间的大小。
47.人们说我们都在追寻生命的意义,我不认为那是我们真正追寻的。我认为我们追寻的,是一种活着的体验……让我们能感觉到活着的喜悦。——约瑟夫.坎伯
希望大家都能感受到“活着的喜悦”,而要得到这种喜悦的先决条件,就是要能决定自己用何种态度来面对生命中所发生的每一件事,是的,每一件事。为自己的生命负起责任,到了最后,你就会发现,原来生命是这么美好!
48.那我们平时要怎么培养好的情绪呢?我的建议是,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要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吃的东西的好坏,睡眠的质量,锻炼的状况等,你都要有所讲究。只有你真正的对自己好,情绪才会慢慢好起来。
还有思想,大多数时候,我们的想法都是不真实的。我曾经讲过,所谓的受苦,其实90%以上来自我们相信自己的想法。
比如说,某件事情其实已经过去了,但你的思维还是不放过自己,所以夜深人静的时候,你一个人坐着,喝着最心爱的巧克力牛奶……这个时候,你脑海中突然想起某件挫败的事,这个念头一出来就破坏了整晚的气氛,这就是被我们的念头、思想害的。所以,不要相信你脑袋里所想的每一件事情,还有它“说”的每一句话。
所以,当你不带着觉知和意识去选择时,你就是被命运操弄着。
49.什么样的人最有魅力?什么样的女人可以抓住男人的心?什么样的男人才是真正的男人?我愈来愈觉得,答案就是,内心有力量的人。什么叫做“有内在力量”?就是遇到困难,碰到痛苦时,能够坦然与自己的负面情绪相处。困难大家都有,痛苦每个人也不缺,只要是人,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内在力量强大的人可以不受苦。
如何培养内在力量?其实非常简单,当感觉自己在受苦时,能够欣然接纳,并且承受痛苦以及逆境的不顺,那么你的内在力量就会一点一滴地培养起来,就像我们锻炼肌肉一样,是需要时间的。
那些习惯向他人倾诉自己的痛苦,并且求救的人,都是内心比较缺乏力量的人。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内在都有足够的能耐去面对我们生命中、生活中所发生的每一件事情,内在力量不是外来的,它本来就立足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在,只是从小没有人教我们如何去使用它们、汲取它们。
50.对付敌人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就是运动爱心、谦卑和忍耐去接纳它。爱能化解一切,学会爱自己,建立自己内在的力量,你就不需要每天跟救火队似的,到处扑灭你生命中的大小火灾。
51.两难是“小我”精心设下的陷阱。它让你无论选择哪一方,心里都有遗憾,因此,你就无法理直气壮地快乐生活。
两难源自两个信念:匮乏和无价值感。匮乏就是觉得宇宙不会那么丰盛地给我所有我想要的,因为有一种东西叫做“代价”,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所以我不可能两全其美地得到我想要的。
无价值感就是,我不值得、不配得到我想要的东西,所以一定要有些牺牲作为交换,因为我本来就不是个幸运的人。
而从灵性的角度来说,这两个信念都不是真的。宇宙的丰盛是无边无际的,而它也是雨露均沾地,无私地与每一个众生分享它的丰富。你的匮乏和无价值感是来自小时候的制约。
52.宇宙是丰盛无边的,只要我愿意接受,它的丰富就会流到我这里来。
53.你决定出国留学,就忘掉那份高薪的工作,目光向前,不要回顾。
54.天下事只有三种:我的事,他人的事和老天的事。一个人能活多长,是老天的事,你再怎样努力去保护亲人都是无法与天命违抗的。无论你多么爱他,多余的担心就是最差的礼物,不如给他祝福吧。
55.真正有魅力的女人,是能够体现她内心的力量的,不是依靠外表的美丽妖艳这些形而下的东西。真正有女人味的女人,能够活出自己的女性特质,在外温柔包容、善解人意,能够支持她所爱的人,而在内有无比强大的力量,可以与自己的负面情绪共处,可以接纳一时的不如意。
56.每个人都在追求爱、喜悦、和平,可为什么几乎人人落空?因为,你失落了真实的自己。
57.真正的自由是内心的自由,不是外在的、物质的。
那么作为女性,如何能活得既独立自主,又拥有平衡的亲密关系呢?真正的独立自主的内在的,不是外在的。很多女性可能追求独立自主,但是不为家人所接受,于是必须以脱离婚姻的方式来得到那份自由的感受。其实,真正的自由是内心的自由,不是外在的、物质的。
中国的女性几千年来一直处在被动、顺从的地位,现在虽然情势有所改变,可是大家还没学会的功课就是:温柔的坚持。你是否能够在家人的反对之下,仍然开心地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我想,这些追求独立自主的女性之所以会提出离婚,缺乏的就是这种温柔的坚持。
她们希望另一半能够接受她们的改变,或是支持她们想做的事情,另一半不同意,她们就只好用离婚收场。其实,不见得一定要这么做。
如果学会温柔的坚持,在另一半的反对和颜色之下,你还是可以安心地做自己的事情,不需要采取那么激烈的手段来追求自己的独立自主。
58.想要有好的亲密关系,我们必须先宽恕自己的父亲,因为我们和父亲的关系模式,会不可避免地在亲密关系中重复。而我们和母亲的关系,也会不可避免地影响我们和亲密伴侣的关系,不可不慎!
59.天下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外在条件是可以改造的。
60.建议那些一天到晚紧盯着老公不放的女人,多花点时间充实自己的内在,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培养自己的爱好,学会自得其乐,让对方知道,我没有你也可以活得很好,那么男人就会比较服帖。
61. 当你看到自己的行为时(又在乞求爱了),你可以告诉自己,我需要他的爱,这是真的吗?此刻我过得很好,我需要他的爱,这是真的吗?此刻我过得很好,我在呼吸,我在走路,我在活着,我真的需要他的爱吗?
我发现,我们对伴侣的那份渴望和需求其实来自于内心深处的一种空洞感,是我们的本质,并没有什么好恐惧和排斥的,但是由于我们习惯拿东西填补,因此,伴侣的存在和他的爱是最有效的填补“工具”。
此外,不安全感的另外一个来源就是——“没有你,我活不下去,我会孤独终死。”这个念头也是值得我们好好用“一念之转“的方法来质疑的。如果你真的去做了,就会放下这个念头,你会活得更自由、更喜悦、更有尊严。
你说你爱他?其实他只是你拿来填补内心那个空洞的工具而已,否则爱为什么那么容易变成恨,你的爱又为什么那么狭隘?这根本无法称做“爱”。如果你能练好回观自己内在的功夫,愿意安静下来陪伴自己,一个人做一些让自己开心喜欢的事情,那么你就在放过你的伴侣的同时,也在培养自己成为一个最有魅力的女人。
62.《我需要你的爱,这是真的吗》一本,故事说明了当一个女人能够独自一个人享受独处的乐趣,找到自己的快乐时,会是多么的吸引人,男人会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而不是被你强拉到身边。
63.女人最厉害的武器有二:温柔的坚持和脆弱的要求。
64.其实,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内在是否能腾出一个空间给对方,让他知道你的心里有他,你能理解他的喜怒哀乐。我们需要的是陪伴,最高品质的陪伴不一定是用语言表达的。
65.我们很多人没有办法向父母表达我们的爱,现在我们有经济能力了,又说不出“爱“这个字,只好拼命地买东西送给父母。可是我们每一个人真正需要的,就是一个人跟我们好好地处在当下而已。你什么事都不用做,什么话都不用说,设么礼物都不用给,你甚至只要握着他的手,或者陪着他,让他感觉到你的存在,你整个人是在这里的,就足够了。
66.我个人认为,成功的父母,应该是让儿女敢于跟你分享所有事情的父母,不担心你会批判他,有条件地爱他,或是惩罚性地不爱他;也不用担心你会因此加重他的负担,整天无来由地为他担心。
67.希望天下父母都能以孩子的感受为第一优先,孩子自己又自尊心,除非受到打击或是压迫,否则他们本身就有奋发向上的动力,不要去打压他们。让孩子自然、快乐地成长,是吾所愿。
68.为什么我们越长大,越孤单,越不安,越不快乐?因为我们在追求快乐的过程中,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