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之死
蜻蜓之死
一辆轿车停在了洋林路71号的门口,车灯熄灭,黑夜重又安静下来。车门打开又关上,高跟鞋的声音向园子里渐渐延伸。随后二楼偏左的两件间房子亮起了灯,色调泛黄,窗口不远处的柳树镀上一层薄薄的金光。
窗户始终没有打开,直至房间灯光熄灭。李秋的脖子有些酸疼,在路灯下盘桓了几步,走开了。他住的地方离这有三公里,但是今天太晚,公交地铁都已停运,只能步行回去了。
李秋近来记性很差,甚至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去住那个地方,也不知道那个女人跟自己有什么关系,只知道回去的路有三公里远,下意识地迈开了脚步。不过他挺喜欢走夜路,在路灯熄灭之后,他竟然觉得身轻如燕,甚至觉得来一个助跑就可以飞起来。这让他像孩子一般兴奋起来,猛地向上跳跃,然而却摔了下来。
原来只是感觉而已。他自言自语道。
经过一个十字路口的时候,一片银灰洒落下来,抬头看到的竟然是圆圆的月亮,他无意识地忧郁了起来。他惊讶地发现脸上有水滴落下来,开始还以为是下雨了,后来才发现是泪。他被自己的这一行为吓到了,想要赶紧到回家中,却发现家依然还有三公里远。难道是自己走错了路?
他避开月光,走向一条更黑更暗的路。重又轻松愉快起来。
不过他开始观察这座城市。方圆三十公里,东边是海,南边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西边北边都是山,山外有草原、荒漠。 城市有很多高高的建筑,繁华地段灯火通明,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整个城市缠绕着钢筋、水和电,李秋不觉呆呆地观望着。
仔细看去,他惊讶地看到了一个很大的游乐场。里面有旋转木马、水上乐园、玩具小屋、过山车、摩天轮、跷跷板和迷宫等等等等。他爬上旋转木马,可是怎么也不能转动,焦急之中突然看到一个女人的身影闪过,仔细一看却什么也没有。但是当他又开始焦急万分,身影又会重现。几次之后,他终于回想起了那个身影,惊慌的从木马上摔了下来,那是他妈妈的身影。
李秋爬起来急忙四下观望寻找,不见妈妈的身影,游乐场也忽然消失。但是那段记忆却保存下来,那是他五岁的时候,爸爸妈妈离婚,妈妈要求一同陪儿子去游乐场,他在旋转木马上玩的正高兴,爸爸妈妈在旁边看着他玩,木马转啊转啊转,而当木马再次旋转过来,妈妈不见了,他焦急地张望着,一不小心摔了下来。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他时常爬上板凳,将头伸出窗外,期望能突然看到妈妈在门口出现,却总是失望地盯着天空的月亮,泪水送稚嫩的脸颊流了下来。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从此他很少哭泣。
李秋渐渐长大,在高中的时候妈妈回来看过他。那时候他爱着班里的一个女孩子,学习成绩直线下滑。由于妈妈的原因,父子俩长期关系疏淡。儿子很叛逆,爸爸实在没有办法管教,于是打电话给妈妈,妈妈很快就回来了。但妈妈并没有怎么骂他,只是带他去森林公园转了转。公园很大,走了很久很久,但他们彼此说话不多。见到妈妈他原本很高兴,但这种场面让他甚至觉得很尴尬,几次提出新的话题,而妈妈依然沉默寡言。
此后,他爱的女孩为了学业出国了。失恋的他便常常会去森林公园,一呆就是一天,很晚才回。后来他想到妈妈是爱他的,她事先已经教会他怎么面对孤独。
像现在独自行走在黑暗中,妈妈仿佛就在他的身后,两人只是一言不发地走着。他不想再想那些往事。 离家还有三公里,他对自己说。接着继续往黑暗中走去。
忽然,对面有一个黑影走了过来。原来是故事。
好久不见。李秋说一句。
对方好像并没有听到,面无表情的继续朝他走来。
故事并不是李秋的朋友,他也不怎么熟悉,只是有一段时间一起钓过鱼。他是做什么的,为人究竟如何,李秋并不清楚。但之前听鱼说过一些,现在记得鱼曾经说:故事是个有回忆之人。
何为有回忆之人。我问。
在被他抓到之前,我曾经观察他很久。鱼说。
在水里?
在梦里。
你能偷窥别人的梦境吗?
不是偷窥,是回忆。
回忆?
是的,所以我能预见第二天要发生的事情,可以说我是先知。
先知?但你还是被他钓上来了,难道先知不能预见自己的灾难?
不是。
那是因为什么呢?
愿者上钩。
何为愿者上钩?
那天他的梦生病了,你不知道?
我怎么知道?对于鱼的这些莫名其妙的语言,我开始有些生气。
他那天梦到了蜻蜓。鱼意味深长地说。我还未消气,觉得再去回答他的话,会显得自己有些愚蠢。故意不去接话。
蜻蜓死了,他很伤心。
现在是十月了,哪有什么蜻蜓?
蜻蜓是他的女朋友。
哦,竟然没听他说过。
所以那天他约你一起去钓鱼。
故事这时已经走到我的面前。
他说:哥们,一个人走夜路?要打车吗?
他不认得我了。我说。
他也不认得我。鱼说。
但是究竟是为什么愿者上钩呢?
比如说水,流动才有生命,但是流动必定遵循万有引力定律,也就是依然身不由己。但是世上有很多偶然的东西,它们集中在必然的两端。遵循定则不可改变。但我们可以把握什么时候开始遵循定则,也可以把握何时结束遵循定则。人生于偶然,死于偶然。两个偶然之间,产生了大量不为人知的回忆,这些回忆并没有随生命消失。我可以预见的未来,就是生命的这些偶然,我可以回忆他们。这也意味着,别的什么也可以回忆我。
那你为何决定那天结束自己?
那不是结束,我说过了,我的预见只是回忆。故事是我的故事,他的快乐和悲伤,都是我曾经历过的。所谓愿者上钩,是因为我回忆起故事,故事也回忆到了我,蜻蜓死了就是例证,蜻蜓死了,我也就死了,这是偶然中的必然。
你的女朋友叫蜻蜓?我突然明白了什么。
故事第二天死了。鱼说。
李秋愣愣地看着走到面前站定的故事,打量着一个风尘仆仆地他。故事很奇怪地看了看自己身上是不是有什么奇怪的东西。
不了,我在路上等人。李秋说。
哦。不好好意思,再见。故事随后走开了。
李秋在大学的时候爱过一个女孩,毕业后两人没多久就结婚了。婚礼上妈妈再次回来了,但是在此前爸爸已经再婚,出国了,没有出现在婚礼上。女孩待人很体贴,脸上总是洋溢着温暖微笑。李秋很爱女孩,即使一句话不说,见到她就会感到无比的充实。婚后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小两口平常有空闲就会去森林公园的河边走走,后来买了鱼竿。此后他去钓鱼,她就坐在岸边的椅子上看书。她的名字叫蜻蜓。
有一天他钓了一条鱼,站在窗口等她回家,直到深夜,圆圆的月亮发散着冷光。第二天早上接到医院电话,他的妻子遭遇车祸,伤很重,没有急救过来。
蜻蜓死了。
李秋突然回忆起往事,顿时泪流满面。他开始奔跑,脚下很轻,却怎么也跑不快,想要飞却又摔落下来。他现在唯一想的就是尽快回到家中,将头埋入枕头大声哭喊。但是无论怎么跑怎么跳,回家的路依然还有三公里。
他颓然地坐在地上。时间开始停滞。他突然想到鱼说的话,“我的预见只是回忆”。
难道我只是回忆。
他第一次开始打量自身,突然感到自己全身湿漉漉的,还能闻到一些汽油的味道,头有些痛,摸了摸,手上竟然有血迹。他走向故事出现的地方,看到一座桥,桥的左侧栏杆被撞破。他呆呆地看着。没发现故事已经走了过来。
六天前这里有一场车祸,一辆出租车突然失控,急拐弯,撞破了围栏,司机和乘客都掉进了水里。故事拿出一瓶不知道哪来的酒,喝了一口。然后说了句:都死了。
此时月光照在水面,闪闪发光。两人的影子倒映在河水里,竟然那么清晰,分不清到底河里的他们是真的还是岸上的是真的。李秋望着水中的自己和故事,猛然回想起了这一切。
你就是那个乘客。故事说。
你就是那个出租车司机。
洋林路71号,你家离这还有三公里,可惜没把你送到。
李秋沉默了一会儿,并没有责备司机粗心大意,将车开进河里,害的自己和他一块葬送生命。
你怎么知道我那天准备自杀。他静静问了一句。
因为我是鱼,还记得“愿者上钩”吗?
李秋默然不语。原来他此前忘记了和鱼的谈话,并不遥远,在死亡前一天,他钓了一条鱼,那天蜻蜓死了。
远处零点的钟声响起,两人相视一笑,消失在了水光斑斓之中。
一辆轿车停在了洋林路71号的门口,车灯熄灭,黑夜重又安静下来。车门打开又关上,高跟鞋的声音向园子里渐渐延伸。随后二楼偏左的两件间房子亮起了灯,色调泛黄,窗口不远处的柳树镀上一层薄薄的金光。
窗户始终没有打开,直至房间灯光熄灭。李秋的脖子有些酸疼,在路灯下盘桓了几步,走开了。他住的地方离这有三公里,但是今天太晚,公交地铁都已停运,只能步行回去了。
李秋近来记性很差,甚至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去住那个地方,也不知道那个女人跟自己有什么关系,只知道回去的路有三公里远,下意识地迈开了脚步。不过他挺喜欢走夜路,在路灯熄灭之后,他竟然觉得身轻如燕,甚至觉得来一个助跑就可以飞起来。这让他像孩子一般兴奋起来,猛地向上跳跃,然而却摔了下来。
原来只是感觉而已。他自言自语道。
经过一个十字路口的时候,一片银灰洒落下来,抬头看到的竟然是圆圆的月亮,他无意识地忧郁了起来。他惊讶地发现脸上有水滴落下来,开始还以为是下雨了,后来才发现是泪。他被自己的这一行为吓到了,想要赶紧到回家中,却发现家依然还有三公里远。难道是自己走错了路?
他避开月光,走向一条更黑更暗的路。重又轻松愉快起来。
不过他开始观察这座城市。方圆三十公里,东边是海,南边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西边北边都是山,山外有草原、荒漠。 城市有很多高高的建筑,繁华地段灯火通明,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整个城市缠绕着钢筋、水和电,李秋不觉呆呆地观望着。
仔细看去,他惊讶地看到了一个很大的游乐场。里面有旋转木马、水上乐园、玩具小屋、过山车、摩天轮、跷跷板和迷宫等等等等。他爬上旋转木马,可是怎么也不能转动,焦急之中突然看到一个女人的身影闪过,仔细一看却什么也没有。但是当他又开始焦急万分,身影又会重现。几次之后,他终于回想起了那个身影,惊慌的从木马上摔了下来,那是他妈妈的身影。
李秋爬起来急忙四下观望寻找,不见妈妈的身影,游乐场也忽然消失。但是那段记忆却保存下来,那是他五岁的时候,爸爸妈妈离婚,妈妈要求一同陪儿子去游乐场,他在旋转木马上玩的正高兴,爸爸妈妈在旁边看着他玩,木马转啊转啊转,而当木马再次旋转过来,妈妈不见了,他焦急地张望着,一不小心摔了下来。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他时常爬上板凳,将头伸出窗外,期望能突然看到妈妈在门口出现,却总是失望地盯着天空的月亮,泪水送稚嫩的脸颊流了下来。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从此他很少哭泣。
李秋渐渐长大,在高中的时候妈妈回来看过他。那时候他爱着班里的一个女孩子,学习成绩直线下滑。由于妈妈的原因,父子俩长期关系疏淡。儿子很叛逆,爸爸实在没有办法管教,于是打电话给妈妈,妈妈很快就回来了。但妈妈并没有怎么骂他,只是带他去森林公园转了转。公园很大,走了很久很久,但他们彼此说话不多。见到妈妈他原本很高兴,但这种场面让他甚至觉得很尴尬,几次提出新的话题,而妈妈依然沉默寡言。
此后,他爱的女孩为了学业出国了。失恋的他便常常会去森林公园,一呆就是一天,很晚才回。后来他想到妈妈是爱他的,她事先已经教会他怎么面对孤独。
像现在独自行走在黑暗中,妈妈仿佛就在他的身后,两人只是一言不发地走着。他不想再想那些往事。 离家还有三公里,他对自己说。接着继续往黑暗中走去。
忽然,对面有一个黑影走了过来。原来是故事。
好久不见。李秋说一句。
对方好像并没有听到,面无表情的继续朝他走来。
故事并不是李秋的朋友,他也不怎么熟悉,只是有一段时间一起钓过鱼。他是做什么的,为人究竟如何,李秋并不清楚。但之前听鱼说过一些,现在记得鱼曾经说:故事是个有回忆之人。
何为有回忆之人。我问。
在被他抓到之前,我曾经观察他很久。鱼说。
在水里?
在梦里。
你能偷窥别人的梦境吗?
不是偷窥,是回忆。
回忆?
是的,所以我能预见第二天要发生的事情,可以说我是先知。
先知?但你还是被他钓上来了,难道先知不能预见自己的灾难?
不是。
那是因为什么呢?
愿者上钩。
何为愿者上钩?
那天他的梦生病了,你不知道?
我怎么知道?对于鱼的这些莫名其妙的语言,我开始有些生气。
他那天梦到了蜻蜓。鱼意味深长地说。我还未消气,觉得再去回答他的话,会显得自己有些愚蠢。故意不去接话。
蜻蜓死了,他很伤心。
现在是十月了,哪有什么蜻蜓?
蜻蜓是他的女朋友。
哦,竟然没听他说过。
所以那天他约你一起去钓鱼。
故事这时已经走到我的面前。
他说:哥们,一个人走夜路?要打车吗?
他不认得我了。我说。
他也不认得我。鱼说。
但是究竟是为什么愿者上钩呢?
比如说水,流动才有生命,但是流动必定遵循万有引力定律,也就是依然身不由己。但是世上有很多偶然的东西,它们集中在必然的两端。遵循定则不可改变。但我们可以把握什么时候开始遵循定则,也可以把握何时结束遵循定则。人生于偶然,死于偶然。两个偶然之间,产生了大量不为人知的回忆,这些回忆并没有随生命消失。我可以预见的未来,就是生命的这些偶然,我可以回忆他们。这也意味着,别的什么也可以回忆我。
那你为何决定那天结束自己?
那不是结束,我说过了,我的预见只是回忆。故事是我的故事,他的快乐和悲伤,都是我曾经历过的。所谓愿者上钩,是因为我回忆起故事,故事也回忆到了我,蜻蜓死了就是例证,蜻蜓死了,我也就死了,这是偶然中的必然。
你的女朋友叫蜻蜓?我突然明白了什么。
故事第二天死了。鱼说。
李秋愣愣地看着走到面前站定的故事,打量着一个风尘仆仆地他。故事很奇怪地看了看自己身上是不是有什么奇怪的东西。
不了,我在路上等人。李秋说。
哦。不好好意思,再见。故事随后走开了。
李秋在大学的时候爱过一个女孩,毕业后两人没多久就结婚了。婚礼上妈妈再次回来了,但是在此前爸爸已经再婚,出国了,没有出现在婚礼上。女孩待人很体贴,脸上总是洋溢着温暖微笑。李秋很爱女孩,即使一句话不说,见到她就会感到无比的充实。婚后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小两口平常有空闲就会去森林公园的河边走走,后来买了鱼竿。此后他去钓鱼,她就坐在岸边的椅子上看书。她的名字叫蜻蜓。
有一天他钓了一条鱼,站在窗口等她回家,直到深夜,圆圆的月亮发散着冷光。第二天早上接到医院电话,他的妻子遭遇车祸,伤很重,没有急救过来。
蜻蜓死了。
李秋突然回忆起往事,顿时泪流满面。他开始奔跑,脚下很轻,却怎么也跑不快,想要飞却又摔落下来。他现在唯一想的就是尽快回到家中,将头埋入枕头大声哭喊。但是无论怎么跑怎么跳,回家的路依然还有三公里。
他颓然地坐在地上。时间开始停滞。他突然想到鱼说的话,“我的预见只是回忆”。
难道我只是回忆。
他第一次开始打量自身,突然感到自己全身湿漉漉的,还能闻到一些汽油的味道,头有些痛,摸了摸,手上竟然有血迹。他走向故事出现的地方,看到一座桥,桥的左侧栏杆被撞破。他呆呆地看着。没发现故事已经走了过来。
六天前这里有一场车祸,一辆出租车突然失控,急拐弯,撞破了围栏,司机和乘客都掉进了水里。故事拿出一瓶不知道哪来的酒,喝了一口。然后说了句:都死了。
此时月光照在水面,闪闪发光。两人的影子倒映在河水里,竟然那么清晰,分不清到底河里的他们是真的还是岸上的是真的。李秋望着水中的自己和故事,猛然回想起了这一切。
你就是那个乘客。故事说。
你就是那个出租车司机。
洋林路71号,你家离这还有三公里,可惜没把你送到。
李秋沉默了一会儿,并没有责备司机粗心大意,将车开进河里,害的自己和他一块葬送生命。
你怎么知道我那天准备自杀。他静静问了一句。
因为我是鱼,还记得“愿者上钩”吗?
李秋默然不语。原来他此前忘记了和鱼的谈话,并不遥远,在死亡前一天,他钓了一条鱼,那天蜻蜓死了。
远处零点的钟声响起,两人相视一笑,消失在了水光斑斓之中。
-
连雀的阴影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6-18 23:2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