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东京吃了什么(下)
东京副本第一刷的最后一篇, 两家米其林1星的吃喝笔记。
最想去的晴山位子没约到,本来作为第一候补的归燕因为功课没有做足,在六本木流窜的那一天正好赶上店休。结果也没有吃到。下面这两家本来都是作为候补店铺的,对于东京的米其林,饲养员以个人标准划分成了三种:
传统割烹料亭,比如晴山,幸村。
洋食, 各种意餐法餐西班牙餐,代表店就是大名鼎鼎的 Joel Robuchon
专门领域料理, 各种和食专门店,包括寿司,荞麦面,比如大名鼎鼎的数寄屋桥次郎
本意是想要吃本格割烹的,大热店不是太难约就是价格太苦手。。好不容易选中的两个都没成行,只好转战和食专门店。
-------------------------------------------------------------------------------------
第一家店是位于日本桥附近的荞麦面店, 手打蕎麦 むとう,米其林一星。跟三越剧场隔了一条街,在主街后的小巷子里,对面的三越百货里有很多好逛的杂货店,等位的时间都是泡在这里渡过的。
店里只有20席,是我最心水的那种店铺规模,可以悉心的照料到每一桌顾客。落座以后老板得知我们是中国来的,还特意出来攀谈了几句(老板是三国迷。。),老板同时也是chef老板娘主管前厅,这种夫妻店当真是只羡鸳鸯不羡仙。
能拿到米其林1星绝不只是简单的荞麦面店而已,中午的套餐是4道菜+甜点,每一道都非常巧妙的结合了荞麦的元素。让对荞麦无感的饲养对象吃的也是颇为满意。
首先是一道从品相到味道都非常让人惊艳的南瓜汤(本文题图),除了南瓜本身的清甜之外调味是很薄的咸味,漂浮在汤上的是烘烤以后的荞麦粒,吃起来口感有点像爆米花,让整碗汤喝起来的口感非常丰富。
接下来的小菜是荞麦豆腐,虽然不是很喜欢这个豆腐的口感,但是调味拉回了分数。清淡的柴鱼高汤+豪迈的鲑鱼子,入口后随着鲑鱼子爆开的是满口的咸鲜和荞麦的清香,焯烫后的野菜(实在叫不出名字)吃起来清脆爽口。下一口再挖取一些附在豆腐上的芥末一起入口,三两口分量的豆腐也吃到了非常多样的口感与味道。
与前面两道小巧惊艳的菜相比,下面这道寿喜烧口味的牛肉虽然滋味十足并且卖相满分(11区人民在料理上对旬的概念之重视和运用真是让人赞叹,到处都是秋的元素),吃起来就没有那么惊艳了。豆腐经过长时间炖煮后内部组织充盈着牛肉的汤汁,只是没有白饭让人非常惆怅(这个时候应该喝一杯不是吗!)。这道菜里的荞麦元素是有荞麦的蒟蒻,有一点为了荞麦而荞麦的意思了。。因为没人说完全吃不出有荞麦
主食当然是荞麦面(量可真是不小。。)作为一个不吃面会死星人,饲养员对荞麦面的爱可以说是从小就打下了夯实的基础(讲真,小时候的荞麦饸烙好吃到无情)。武藤的荞麦面和之前在帝都吃到荞麦面完全不是一个次元的东西,不输给乌冬的筋道口感,荞麦特有的迷人香气,蘸汁加入萝卜泥和芥末之后又增加了清香和辛辣的味觉层次,重口味的饲养员很少会为寡淡的滋味折服,这份荞麦面是其中一个。
可爱的店主这个时候跑出来跟我们讲荞麦面的吃法,说因为蘸汁比较咸,每次蘸的时候不要把面条全部放进去,蘸一半就很Ok了,然后还的拿了一个四方漆木壶,很神秘的告诉我说这里面是面汤,一般没人喝,我当时只恨日语段位不够跟他解释什么叫原汤化原食。
面汤也有着仪式感的喝法,店主建议是吃完面后把小碟里的葱白加入蘸料然后倒入面汤。这才恍然大悟为什么蘸料只给到杯状碗的一半
最后的甜点相比前面的几道菜就显得非常凑合的了,栗子羊羹,唯一一个跟荞麦没搭边的,对不嗜甜的饲养员一家有点过于甜了。倒是吃羊羹的这个牙签非常带感
总的来说是一次非常愉快的用餐体验,整个午餐套餐只要3000JPY出头,想想帝都随便一个日料店的午餐定食动辄6-70的价格,用3000JPY在米其林一星吃一顿荞麦面还是相当对得起钱包的。
店铺信息
----------------------------------
手打蕎麦
むとう
東京都中央区日本橋室町1丁目13−1 梅むらビル 1F
第二家是2014年东京唯一一家拿到星星的炸猪排店。位于银座区域,也是一家非常方便去刷的店,只是店里的位子非常少,只有大概10个左右,有条件的话还是预约一下。
这家店是母女两人经营,妈妈跟女儿两个人都是非常安静的类型,店里面很多地方也确实是女性店主才会动得心思:
落座后上来的三样小菜也是非常的精致,看得出是动了心思,对得起米其林水平的。最左边是撒了鲣鱼花生混合磨碎粉的凉拌菠菜;中间是非常新鲜的鲷鱼刺身配三文鱼籽,配了一些烤干的青柠皮屑,吃起来清香扑鼻;最右边的酿青红椒里是虾肉,炸制的时候只有肉的部分裹了面包糠,口感和卖相都得到了加持。
作为肉食动物的饲养员对一家炸猪排店是怎么拿到的米其林一星非常 好奇才选了这家店。价格就炸猪排来说绝对不算便宜,这种价格必然是一流的食材。因为中午和久未谋面的老同学在筑地胡吃海塞的太过开心,晚餐实在是搞不动套餐了,就单点了两份猪排。
并没有点最爱的肋排,点了相对较瘦肉质更加柔软的里脊。即使这样也是从切面可以看出丰盈的肉汁。桌上自取的猪排蘸酱除了最常见的猪排酱之外,还有调味味增酱供甜味苦手的小吃货们选择。附送的柠檬跟黄芥末也平衡了油炸的腻口感。算是非常好吃的炸猪排,但是离心中的米其林一星水准还是有些差距呢。
饲养对象对猪排无感,点了生姜烧。生姜烧本身的味道倒是不错,猪肉本身也是有足够的油脂和肉香,上面覆盖大量的姜茸里应该还混入了苹果泥,有水果的香气,非常下饭。但是这个最大的败笔是汤汁。。大量的汤汁流到了莲花白丝(高丽菜,圆白菜,随你怎么叫)上,导致最后的部分吃起来已经完全塌掉,一点也不爽脆。
店铺信息
----------------------------------
とんかつ割烹 かつぜん
東京都中央区銀座6-8-7 交詢ビル 4F
东京副本传送门:
我在东京吃了什么(上)
我在东京吃了什么(中)
这篇还是照例先发了微信 ,转文章请知会,谢谢。(打算看饲养笔记的请再等等,饲养员已经出差到了没朋友)
顺道再广告一下这个更(san)新(tian)周(da)期(yu)非(liang)常(tian)随(shai)意(wang)的只知道吃吃吃的号。。欢迎调戏……
最想去的晴山位子没约到,本来作为第一候补的归燕因为功课没有做足,在六本木流窜的那一天正好赶上店休。结果也没有吃到。下面这两家本来都是作为候补店铺的,对于东京的米其林,饲养员以个人标准划分成了三种:
传统割烹料亭,比如晴山,幸村。
洋食, 各种意餐法餐西班牙餐,代表店就是大名鼎鼎的 Joel Robuchon
专门领域料理, 各种和食专门店,包括寿司,荞麦面,比如大名鼎鼎的数寄屋桥次郎
本意是想要吃本格割烹的,大热店不是太难约就是价格太苦手。。好不容易选中的两个都没成行,只好转战和食专门店。
-------------------------------------------------------------------------------------
第一家店是位于日本桥附近的荞麦面店, 手打蕎麦 むとう,米其林一星。跟三越剧场隔了一条街,在主街后的小巷子里,对面的三越百货里有很多好逛的杂货店,等位的时间都是泡在这里渡过的。
店里只有20席,是我最心水的那种店铺规模,可以悉心的照料到每一桌顾客。落座以后老板得知我们是中国来的,还特意出来攀谈了几句(老板是三国迷。。),老板同时也是chef老板娘主管前厅,这种夫妻店当真是只羡鸳鸯不羡仙。
能拿到米其林1星绝不只是简单的荞麦面店而已,中午的套餐是4道菜+甜点,每一道都非常巧妙的结合了荞麦的元素。让对荞麦无感的饲养对象吃的也是颇为满意。
首先是一道从品相到味道都非常让人惊艳的南瓜汤(本文题图),除了南瓜本身的清甜之外调味是很薄的咸味,漂浮在汤上的是烘烤以后的荞麦粒,吃起来口感有点像爆米花,让整碗汤喝起来的口感非常丰富。
![]() |
从卖相到口味都非常出色的南瓜汤 |
接下来的小菜是荞麦豆腐,虽然不是很喜欢这个豆腐的口感,但是调味拉回了分数。清淡的柴鱼高汤+豪迈的鲑鱼子,入口后随着鲑鱼子爆开的是满口的咸鲜和荞麦的清香,焯烫后的野菜(实在叫不出名字)吃起来清脆爽口。下一口再挖取一些附在豆腐上的芥末一起入口,三两口分量的豆腐也吃到了非常多样的口感与味道。
![]() |
荞麦豆腐口感不是很喜欢,调味大好评 |
与前面两道小巧惊艳的菜相比,下面这道寿喜烧口味的牛肉虽然滋味十足并且卖相满分(11区人民在料理上对旬的概念之重视和运用真是让人赞叹,到处都是秋的元素),吃起来就没有那么惊艳了。豆腐经过长时间炖煮后内部组织充盈着牛肉的汤汁,只是没有白饭让人非常惆怅(这个时候应该喝一杯不是吗!)。这道菜里的荞麦元素是有荞麦的蒟蒻,有一点为了荞麦而荞麦的意思了。。因为没人说完全吃不出有荞麦
![]() |
豆腐炖的非常入味 |
主食当然是荞麦面(量可真是不小。。)作为一个不吃面会死星人,饲养员对荞麦面的爱可以说是从小就打下了夯实的基础(讲真,小时候的荞麦饸烙好吃到无情)。武藤的荞麦面和之前在帝都吃到荞麦面完全不是一个次元的东西,不输给乌冬的筋道口感,荞麦特有的迷人香气,蘸汁加入萝卜泥和芥末之后又增加了清香和辛辣的味觉层次,重口味的饲养员很少会为寡淡的滋味折服,这份荞麦面是其中一个。
![]() |
爽!滑!劲! |
可爱的店主这个时候跑出来跟我们讲荞麦面的吃法,说因为蘸汁比较咸,每次蘸的时候不要把面条全部放进去,蘸一半就很Ok了,然后还的拿了一个四方漆木壶,很神秘的告诉我说这里面是面汤,一般没人喝,我当时只恨日语段位不够跟他解释什么叫原汤化原食。
![]() |
长这么大喝过的看起来最高级的面汤 |
面汤也有着仪式感的喝法,店主建议是吃完面后把小碟里的葱白加入蘸料然后倒入面汤。这才恍然大悟为什么蘸料只给到杯状碗的一半
最后的甜点相比前面的几道菜就显得非常凑合的了,栗子羊羹,唯一一个跟荞麦没搭边的,对不嗜甜的饲养员一家有点过于甜了。倒是吃羊羹的这个牙签非常带感
![]() |
店后面的小街里就有牙签专卖店。。不知道是不是订做的 |
总的来说是一次非常愉快的用餐体验,整个午餐套餐只要3000JPY出头,想想帝都随便一个日料店的午餐定食动辄6-70的价格,用3000JPY在米其林一星吃一顿荞麦面还是相当对得起钱包的。
店铺信息
----------------------------------
手打蕎麦
むとう
東京都中央区日本橋室町1丁目13−1 梅むらビル 1F
第二家是2014年东京唯一一家拿到星星的炸猪排店。位于银座区域,也是一家非常方便去刷的店,只是店里的位子非常少,只有大概10个左右,有条件的话还是预约一下。
这家店是母女两人经营,妈妈跟女儿两个人都是非常安静的类型,店里面很多地方也确实是女性店主才会动得心思:
![]() |
连筷架都是小猪真是萌爆了 |
落座后上来的三样小菜也是非常的精致,看得出是动了心思,对得起米其林水平的。最左边是撒了鲣鱼花生混合磨碎粉的凉拌菠菜;中间是非常新鲜的鲷鱼刺身配三文鱼籽,配了一些烤干的青柠皮屑,吃起来清香扑鼻;最右边的酿青红椒里是虾肉,炸制的时候只有肉的部分裹了面包糠,口感和卖相都得到了加持。
![]() |
前菜搭配和调味都很对得起轮胎人的一星评分 |
作为肉食动物的饲养员对一家炸猪排店是怎么拿到的米其林一星非常 好奇才选了这家店。价格就炸猪排来说绝对不算便宜,这种价格必然是一流的食材。因为中午和久未谋面的老同学在筑地胡吃海塞的太过开心,晚餐实在是搞不动套餐了,就单点了两份猪排。
并没有点最爱的肋排,点了相对较瘦肉质更加柔软的里脊。即使这样也是从切面可以看出丰盈的肉汁。桌上自取的猪排蘸酱除了最常见的猪排酱之外,还有调味味增酱供甜味苦手的小吃货们选择。附送的柠檬跟黄芥末也平衡了油炸的腻口感。算是非常好吃的炸猪排,但是离心中的米其林一星水准还是有些差距呢。
![]() |
是好吃的炸猪排,但是也就是好吃的炸猪排 |
饲养对象对猪排无感,点了生姜烧。生姜烧本身的味道倒是不错,猪肉本身也是有足够的油脂和肉香,上面覆盖大量的姜茸里应该还混入了苹果泥,有水果的香气,非常下饭。但是这个最大的败笔是汤汁。。大量的汤汁流到了莲花白丝(高丽菜,圆白菜,随你怎么叫)上,导致最后的部分吃起来已经完全塌掉,一点也不爽脆。
![]() |
调味尚佳的生姜焼き,但是出品实在欠水准 |
店铺信息
----------------------------------
とんかつ割烹 かつぜん
東京都中央区銀座6-8-7 交詢ビル 4F
东京副本传送门:
我在东京吃了什么(上)
我在东京吃了什么(中)
这篇还是照例先发了微信 ,转文章请知会,谢谢。(打算看饲养笔记的请再等等,饲养员已经出差到了没朋友)
顺道再广告一下这个更(san)新(tian)周(da)期(yu)非(liang)常(tian)随(shai)意(wang)的只知道吃吃吃的号。。欢迎调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