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恩爱也是个技术活
昨天手贱发了条状态:“有天和一朋友聊起微信朋友圈来,他说他不喜欢的原因就是不知道为什么一些朋友那么喜欢在朋友圈里秀恩爱,恩爱的关起来门来自己偷着乐不就得了吗?我说这大概也算是种心理障碍,因为有些人是不具备直接感受幸福的能力的,不看到周围人羡慕的眼光,他们并不能确定他们过的是否就算幸福。” 发完没多久,我就意识到这短短几句话捅了篓子,因为就连平素一直相处愉快的一些友邻都忍不住出来吐槽了。
其实我这朋友特指的是他朋友圈里的某位,今天po老公给买的对表,明天老公送的包你们看看颜色如何,后天“哇塞发现有人想给我个惊喜你们说该怎么办?”秀恩爱秀得之勤奋,非常人能比。对于这类人这类事,虽然知道自己毒舌了,但我并不打算收回自己背后讲人坏话的权利。
但这样的具体情境在豆瓣的字数限制里,显然我是交代失败了。所以说状态和微博用起来虽然快捷,但这种篇幅太短的东西,最大的毛病就是:写的人交代不了上下文,定义不了边界,读的人于是有太大空间随意脑补。一旦有点火花溅到眉毛上,各自都以为对方先动手的,各自又都以为自己中枪了,拔枪相向那就叫一个迅雷不及掩耳,场面惨烈很难收拾。
但当看到有人认为我是反对“秀”这个字,我是惊出了一身冷汗。就算有这胆,我也没这脸皮啊,我自己每天发豆瓣不算秀吗?诚实点说,只要不是写日记藏在本子里,拍裸照藏在硬盘里,在公共领域里说点什么,展示点什么,不都是秀,不都是或多或少为了实现点个人价值,认同感,或者成就感?要这事都有非追究不可的原罪,那所有SOCIAL NETWORK都得封了啊。当然,这还是要为我状态里没交代清楚,给被误伤的各位道个歉,意思大家明白就好,医药费还请自理~
忘了说我状态里的另一个词,微信朋友圈。相比豆瓣这样的兴趣聚落,微信朋友圈简直是可以发生密室杀人事件的封闭圈子。作为广大中老年真正全面进军的社交平台,如今朋友圈里链的都是现实生活里的亲戚、朋友、同学、同事。在豆瓣看人不爽,直接取关拉黑就好。在朋友圈左边是七姑八姨,右边是客户领导,你能拉黑?你敢拉黑?真屏蔽,让人发现了,过年团聚还是同学聚会时好相见?更重要的是,你不待见人家,说不定你自己每天PO的东西也不招人待见,只是同样不好发作。以前偶尔见面还能有个距离美,现在微信日积月累每天看这孙子发傻叉状态心里就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个遍。
所以问题来了,在这样封闭的,关系重合的,而个人趣味又迥异的微信朋友圈里,不管是你是秀颜秀身材,秀娃秀恩爱,秀财秀才华,秀品秀学识,自己有什么就秀什么,如何能把握好秀的度,又如何能秀得更招人喜欢点?
我总觉得每个人每天蹲厕所那十几秒还刷一下手机,并不总是为了知道你有多幸福(哪怕你已经很低调,很克制,幸福溢满了你也只是侧漏出来一点点)。他们总希望得到点什么,而如果你在秀自己的同时,还能给出人们需要的某些东西,这样愉人愉己的事总还是能得到点真心的赞。那有什么我们是秀自己的时候,又能附带着给出的东西呢?
首先我觉得是乐子。如果你每次秀一下当天的经历都能写成一段子,逗人一乐,你一定招人喜欢。你要是还能偶尔自黑一下,一定人见人爱。所以说幽默是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能力。为什么这么多网红是段子手?听有趣的人碎碎念,也跟买了门票去听郭德纲似的。
然后是审美。所以出游的时候不要光顾着比V字,把自己装满镜头,谁知道你去的是巴黎还是铁岭。多拍风景,或者尝试着让自己融入风景。这样人家看了你的照片,不会想着:“靠,这厮是有多闲,又出去玩了”,而是“嗯,这地方真美,有机会我也要去”。自己是美女,自家有萌娃,当然是可以多秀秀,因为审美需求,大家对美女萌娃的容忍度的确会格外高。但究竟是真的很美,还是自恋,这是个心理学问题,复杂得很,我就不把自己绕进去了。
还有就是见识。如果通过你的秀,人还能学到点东西,了解到一些从前不知道的世界,那自然也是看微信的红利。但这个却又是最难把握分寸的,为什么这么说?如果你零零落落写了一堆,最后感悟的是点老生常谈的东西,你还别不承认,那就是鸡汤了。鸡汤写得太多,中老年观众们网龄短没意见,年轻人网上都是老鸟了,看了肯定是要呵呵的。如果你为了新意,常说点离经叛道的话,这么多长辈盯着呢,保不齐下回见面是要被骂的。比如大姑大伯是毛时代长大的,你整天微信整得跟袁腾飞老师上课一样,企图再给他们洗次脑,这操作不好也得出医疗事故。
然后谨记“克制”二字。你觉得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记得适时适量的发表专业意见,千万别逮着人就教育茴香豆的四种写法。你觉得你家娃儿分分钟萌得不行,你都忍了24小时才发几张照片,可圈里朋友一周见你娃七次,没有苦劳也有疲劳好吧?你觉得你老公爱你爱得不行,今天下班专车来接,明天在家下厨做饭,也请等一段时间再发一个,毕竟两个人相处的细节,又不是床事,没有那么多人能兴致勃勃从头听到尾的。“克制”也是门技术,会让你在朋友圈里更招人待见,真事儿,我读书多,不骗你的。
最后要不还得说我还是更喜欢豆瓣,比如昨天被我误伤的友邻可以随时取关,今天新读到这篇日志的朋友说不定又随时关注了,既没有同侪压力,也没有关系牵绊,大家都来去自由。这大概也是微信火了以后,人人僵卧孤村,微博奄奄一息,豆瓣仍看似一如既往不瘟不火的原因之一吧。
其实我这朋友特指的是他朋友圈里的某位,今天po老公给买的对表,明天老公送的包你们看看颜色如何,后天“哇塞发现有人想给我个惊喜你们说该怎么办?”秀恩爱秀得之勤奋,非常人能比。对于这类人这类事,虽然知道自己毒舌了,但我并不打算收回自己背后讲人坏话的权利。
但这样的具体情境在豆瓣的字数限制里,显然我是交代失败了。所以说状态和微博用起来虽然快捷,但这种篇幅太短的东西,最大的毛病就是:写的人交代不了上下文,定义不了边界,读的人于是有太大空间随意脑补。一旦有点火花溅到眉毛上,各自都以为对方先动手的,各自又都以为自己中枪了,拔枪相向那就叫一个迅雷不及掩耳,场面惨烈很难收拾。
但当看到有人认为我是反对“秀”这个字,我是惊出了一身冷汗。就算有这胆,我也没这脸皮啊,我自己每天发豆瓣不算秀吗?诚实点说,只要不是写日记藏在本子里,拍裸照藏在硬盘里,在公共领域里说点什么,展示点什么,不都是秀,不都是或多或少为了实现点个人价值,认同感,或者成就感?要这事都有非追究不可的原罪,那所有SOCIAL NETWORK都得封了啊。当然,这还是要为我状态里没交代清楚,给被误伤的各位道个歉,意思大家明白就好,医药费还请自理~
忘了说我状态里的另一个词,微信朋友圈。相比豆瓣这样的兴趣聚落,微信朋友圈简直是可以发生密室杀人事件的封闭圈子。作为广大中老年真正全面进军的社交平台,如今朋友圈里链的都是现实生活里的亲戚、朋友、同学、同事。在豆瓣看人不爽,直接取关拉黑就好。在朋友圈左边是七姑八姨,右边是客户领导,你能拉黑?你敢拉黑?真屏蔽,让人发现了,过年团聚还是同学聚会时好相见?更重要的是,你不待见人家,说不定你自己每天PO的东西也不招人待见,只是同样不好发作。以前偶尔见面还能有个距离美,现在微信日积月累每天看这孙子发傻叉状态心里就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个遍。
所以问题来了,在这样封闭的,关系重合的,而个人趣味又迥异的微信朋友圈里,不管是你是秀颜秀身材,秀娃秀恩爱,秀财秀才华,秀品秀学识,自己有什么就秀什么,如何能把握好秀的度,又如何能秀得更招人喜欢点?
我总觉得每个人每天蹲厕所那十几秒还刷一下手机,并不总是为了知道你有多幸福(哪怕你已经很低调,很克制,幸福溢满了你也只是侧漏出来一点点)。他们总希望得到点什么,而如果你在秀自己的同时,还能给出人们需要的某些东西,这样愉人愉己的事总还是能得到点真心的赞。那有什么我们是秀自己的时候,又能附带着给出的东西呢?
首先我觉得是乐子。如果你每次秀一下当天的经历都能写成一段子,逗人一乐,你一定招人喜欢。你要是还能偶尔自黑一下,一定人见人爱。所以说幽默是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能力。为什么这么多网红是段子手?听有趣的人碎碎念,也跟买了门票去听郭德纲似的。
然后是审美。所以出游的时候不要光顾着比V字,把自己装满镜头,谁知道你去的是巴黎还是铁岭。多拍风景,或者尝试着让自己融入风景。这样人家看了你的照片,不会想着:“靠,这厮是有多闲,又出去玩了”,而是“嗯,这地方真美,有机会我也要去”。自己是美女,自家有萌娃,当然是可以多秀秀,因为审美需求,大家对美女萌娃的容忍度的确会格外高。但究竟是真的很美,还是自恋,这是个心理学问题,复杂得很,我就不把自己绕进去了。
还有就是见识。如果通过你的秀,人还能学到点东西,了解到一些从前不知道的世界,那自然也是看微信的红利。但这个却又是最难把握分寸的,为什么这么说?如果你零零落落写了一堆,最后感悟的是点老生常谈的东西,你还别不承认,那就是鸡汤了。鸡汤写得太多,中老年观众们网龄短没意见,年轻人网上都是老鸟了,看了肯定是要呵呵的。如果你为了新意,常说点离经叛道的话,这么多长辈盯着呢,保不齐下回见面是要被骂的。比如大姑大伯是毛时代长大的,你整天微信整得跟袁腾飞老师上课一样,企图再给他们洗次脑,这操作不好也得出医疗事故。
然后谨记“克制”二字。你觉得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记得适时适量的发表专业意见,千万别逮着人就教育茴香豆的四种写法。你觉得你家娃儿分分钟萌得不行,你都忍了24小时才发几张照片,可圈里朋友一周见你娃七次,没有苦劳也有疲劳好吧?你觉得你老公爱你爱得不行,今天下班专车来接,明天在家下厨做饭,也请等一段时间再发一个,毕竟两个人相处的细节,又不是床事,没有那么多人能兴致勃勃从头听到尾的。“克制”也是门技术,会让你在朋友圈里更招人待见,真事儿,我读书多,不骗你的。
最后要不还得说我还是更喜欢豆瓣,比如昨天被我误伤的友邻可以随时取关,今天新读到这篇日志的朋友说不定又随时关注了,既没有同侪压力,也没有关系牵绊,大家都来去自由。这大概也是微信火了以后,人人僵卧孤村,微博奄奄一息,豆瓣仍看似一如既往不瘟不火的原因之一吧。
-
伸手捞🌙的人 转发了这篇日记
【于这类人这类事,虽然知道自己毒舌了,但我并不打算收回自己背后讲人坏话的权利。】我必须说第一次关注博主不是因为独特的旅行视角和开阔的旅行心境,而是因为博主那份“光明正大不做正人君子的磊落和洒脱”。
2018-02-10 17:19:36 -
不起早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09-18 23:0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