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个男孩
上周六,秋爽微凉,午后去静落小院喝茶。
踏进静落,迎出前来的是个上穿斜襟月白布衣,下着黑色圆口布鞋,高高瘦瘦,二十来岁的男孩,他告诉我说静落的主人静还在午饭中,说着便招呼我落坐茶席…… 我猜想他大概是静的助理,之前听静提起过,好像还见过静发在微信圈中他煮得菜、插得花的图片……
男孩一边跟我叙着茶一边有条不紊地选茶、煮茶……举止有着超越年龄的舒缓……我不禁心生赞叹,如今还能见到如此沉静的男孩!闲聊中男孩告诉我,他受父亲影响喜爱喝茶,在豆瓣上知道了静落小院,便择日来拜访了静落顺便买了些茶器……不久后,静打电话征询他是否愿来静落学茶和做助理,他自然乐意便来了……男孩告诉我可以叫他小宇。
静午饭后从内屋出来,近半年不见,静已从新妇成了孕妇。孕中的静大概因为孕反比较厉害,看起来苍白消瘦得愈加娴雅。静陪我入座,我不禁向她夸赞小宇,静颔首称是说,的确,今世的噪浮中这样能静得下来的年轻人很难得,凡来静落的茶友都很赞叹小宇……我暗想,怪不得静会寻他来做助理,小宇真的很契合静落小院。
小坐中,静的先生也加入我们的闲谈……静修佛,他先生爱悟道,我很乐意恭听他们俩的交谈……静一如既往地娓娓道来,修有心得的令我悦服……他先生却并有些不以为意,认为现世的佛家良莠参差……他推从道家的入世修为……期间,小宇一边伺茶一边默默听着,偶尔搭话短短一两句,却已让我知道他是个有见地的男孩。
静因为孕反体弱,另要准备晚间的茶会便同她先生先后离开去休息。我本来选了茶之后也准备回家,静说可以让小宇陪我再喝一会茶,便又留了下来。
进静落的第一道茶,小宇给我上的是今年的荒野银针,是福鼎山里原生态茶树上采摘来的牙尖,经自然萎凋而成的白茶,其香气自然悠长,入口和润悦活……我很喜欢。接下来这第二道茶,小宇给我选了5年的白茶寿眉……
一边品着寿眉,一边跟小宇从寿眉谈开了去……交谈中发现他不仅对茶颇有研究和心得,而且对其他的中国文化都很有学习的兴趣。听他提到最近一次去苏州博物馆看画,被元代王振鹏的《避暑图卷》吸引,在那里一看竟然好几个小时……
原来喜爱文科的小宇,中学时偏科的厉害,数学虽然很努力但还是难以应付。值得庆幸的是他父亲并没有勉强他……最终把他送进一所中专学习。小宇热爱中国文化,尤其是茶……中专毕业后,他父亲没有要求他马上去找工作,而是给他时间去自由接触社会,寻找自己的方向……我很感叹小宇有一位有见地又理解他的父亲……
听小宇的经历不禁让我想起朋友讲过的另一个男孩的故事。
朋友是个画家,近年常去景德镇画陶瓷。他在那儿遇到一个男孩,拉坯拉得非常出色,很有灵气……一了解,男孩是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学生,但男孩上学期间居然都没去上过什么课,而是跟着景德镇一位拉坯的师傅潜心学艺,拉了三年的坯……三年后,学有所成的他已是景德镇各窑高薪争聘的拉坯高手……而对于三年来在学院的几十门挂科,他胸有成竹,说短期内可以补考学院的那些科目,拿到毕业证书一点问题都没有……
两个男孩,两种经历,但我感觉有一点相同,他们很年轻就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并且自觉不自觉得摒弃了按部就班的社会教育体系,以自己的方式在学习着成长着,一点也不比体系内的孩子学得差,而是更好更出色……
在跟小宇交流时,我很感慨他在弱冠之年就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他说,是啊,他自觉是幸运的,因为,有些人到了而立之年都找不到方向……我心想,何止,还有些人一辈子都未必能找到呢。
踏进静落,迎出前来的是个上穿斜襟月白布衣,下着黑色圆口布鞋,高高瘦瘦,二十来岁的男孩,他告诉我说静落的主人静还在午饭中,说着便招呼我落坐茶席…… 我猜想他大概是静的助理,之前听静提起过,好像还见过静发在微信圈中他煮得菜、插得花的图片……
男孩一边跟我叙着茶一边有条不紊地选茶、煮茶……举止有着超越年龄的舒缓……我不禁心生赞叹,如今还能见到如此沉静的男孩!闲聊中男孩告诉我,他受父亲影响喜爱喝茶,在豆瓣上知道了静落小院,便择日来拜访了静落顺便买了些茶器……不久后,静打电话征询他是否愿来静落学茶和做助理,他自然乐意便来了……男孩告诉我可以叫他小宇。
静午饭后从内屋出来,近半年不见,静已从新妇成了孕妇。孕中的静大概因为孕反比较厉害,看起来苍白消瘦得愈加娴雅。静陪我入座,我不禁向她夸赞小宇,静颔首称是说,的确,今世的噪浮中这样能静得下来的年轻人很难得,凡来静落的茶友都很赞叹小宇……我暗想,怪不得静会寻他来做助理,小宇真的很契合静落小院。
小坐中,静的先生也加入我们的闲谈……静修佛,他先生爱悟道,我很乐意恭听他们俩的交谈……静一如既往地娓娓道来,修有心得的令我悦服……他先生却并有些不以为意,认为现世的佛家良莠参差……他推从道家的入世修为……期间,小宇一边伺茶一边默默听着,偶尔搭话短短一两句,却已让我知道他是个有见地的男孩。
静因为孕反体弱,另要准备晚间的茶会便同她先生先后离开去休息。我本来选了茶之后也准备回家,静说可以让小宇陪我再喝一会茶,便又留了下来。
进静落的第一道茶,小宇给我上的是今年的荒野银针,是福鼎山里原生态茶树上采摘来的牙尖,经自然萎凋而成的白茶,其香气自然悠长,入口和润悦活……我很喜欢。接下来这第二道茶,小宇给我选了5年的白茶寿眉……
一边品着寿眉,一边跟小宇从寿眉谈开了去……交谈中发现他不仅对茶颇有研究和心得,而且对其他的中国文化都很有学习的兴趣。听他提到最近一次去苏州博物馆看画,被元代王振鹏的《避暑图卷》吸引,在那里一看竟然好几个小时……
原来喜爱文科的小宇,中学时偏科的厉害,数学虽然很努力但还是难以应付。值得庆幸的是他父亲并没有勉强他……最终把他送进一所中专学习。小宇热爱中国文化,尤其是茶……中专毕业后,他父亲没有要求他马上去找工作,而是给他时间去自由接触社会,寻找自己的方向……我很感叹小宇有一位有见地又理解他的父亲……
听小宇的经历不禁让我想起朋友讲过的另一个男孩的故事。
朋友是个画家,近年常去景德镇画陶瓷。他在那儿遇到一个男孩,拉坯拉得非常出色,很有灵气……一了解,男孩是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学生,但男孩上学期间居然都没去上过什么课,而是跟着景德镇一位拉坯的师傅潜心学艺,拉了三年的坯……三年后,学有所成的他已是景德镇各窑高薪争聘的拉坯高手……而对于三年来在学院的几十门挂科,他胸有成竹,说短期内可以补考学院的那些科目,拿到毕业证书一点问题都没有……
两个男孩,两种经历,但我感觉有一点相同,他们很年轻就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并且自觉不自觉得摒弃了按部就班的社会教育体系,以自己的方式在学习着成长着,一点也不比体系内的孩子学得差,而是更好更出色……
在跟小宇交流时,我很感慨他在弱冠之年就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他说,是啊,他自觉是幸运的,因为,有些人到了而立之年都找不到方向……我心想,何止,还有些人一辈子都未必能找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