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故宫排队6小时也看不到的“故宫历代景泰蓝传世六珍”
![]() |
上周,故宫院庆大展“石渠宝笈特展”开幕,难得一见的重量级书画《清明上河图》一经亮相,引起了热烈反响,在展厅门口观众每天都会排起长队,最长“等位”时间竟然达到6个小时。其实,故宫还有六件传世珍宝,即便排队6小时也是绝对看不到的,她们就是曾由中国邮政发行邮票的“故宫历代景泰蓝传世六珍”!
故宫建院90周年,皇家艺术巅峰聚首
![]() |
故宫博物院,成立于1925年10月10日,是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文物收藏主要来源于清代宫中旧藏,此次故宫院庆大展“石渠宝笈特展”让人们真正见识了故宫这座皇家殿堂的深厚家底!
其实,在这座深宫大院内,一直有一种宫廷独享的皇家艺术,元明清三代600多年间从未走出皇宫,特别是在明清两代,还分别在大内开设御用监和珐琅作,专门制作以供皇家御用,这就是景泰蓝!如今故宫博物院藏有元明清三代大量精美的景泰蓝器物多达4000多件,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宝藏中可谓沧海一粟,极为珍稀!
![]() |
中国邮政发行的《景泰蓝》特种邮票
2013年4月21日,中国邮政首次发行《景泰蓝》特种邮票,展现了元、明、清6件景泰蓝顶级珍品的风采:元•缠枝莲纹鼎式炉、明•出戟花卉纹花觚、明•缠枝莲纹直颈瓶、清•天鸡尊、清•缠枝莲纹多穆壶、清•兽面纹提梁卣,均为清宫旧藏,现由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观复博物馆分别珍藏!与此同时,故宫出版社还特别发行了“故宫珍赏”系列明信片,足见这6件景泰蓝顶级珍品珍藏价值之高!
![]() |
故宫出版社发行的《故宫珍赏》系列明信片
![]() |
故宫出版社发行的《故宫珍赏》系列明信片
为迎接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故宫百工造办、中外首工美术馆以此为蓝本,联合推出《故宫历代景泰蓝传世六珍》,并特邀景泰蓝第一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同禄领衔制作,使广大朋友珍藏皇家珍品成为可能!
当代景泰蓝技艺再造国宝,“故宫珍品”触手可及
为向人们全面展现皇家艺术景泰蓝的绝世风采,作为唯一全面掌握景泰蓝制作工序的国大师,张同禄欣然参与到国宝再造的工程中来,以元明清各个时期代表作品为蓝本,在器形、纹饰、色彩上以1:1的高水准精制《元•缠枝莲纹鼎式炉》、《明•出戟花卉纹花觚》、《清乾隆•天鸡尊》、《清乾隆•勾莲纹嵌石多穆壶》、《清乾隆•兽面纹提梁卣》、《明•缠枝莲纹直颈瓶》历代景泰蓝传世六珍,面向公众发行。
![]() |
张同禄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景泰蓝第一人;
国家非遗项目景泰蓝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世界级金属工艺类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
作品《作龙花熏》以1100万打破当代景泰蓝拍卖纪录;
作品《喜凤瓶》、《一帆风顺》相继作为国礼赠送外国元首;
当今唯一精通景泰蓝全部制作工艺的艺术大师;
2008中国收藏界十大人物之一;
作品曾入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被誉为国宝级大师。
![]() |
《故宫历代景泰蓝传世六珍》(组图)
缠枝莲纹鼎式炉
【年代】元代
【原属】清宫旧藏
【现状】现藏故宫博物院
【规格】通高28.4cm,口径17.1cm
![]() |
炉为圆形,双冲耳,鼓腹,三圆柱形足,造型似青铜鼎,朴实庄重,炉内置铜镀金胆。
![]() |
炉腹上部以一道镀金弦纹线将炉体图案界为两部分,线上部以绿色珐琅为地,饰白色菊花纹12朵;线下部以蓝色珐琅为地,饰缠枝莲花纹6朵。三足均以蓝色珐琅为地,饰彩色菊花纹。
![]() |
元代掐丝珐琅器的图案装饰多以盛开的缠枝莲为主题纹饰,其特点是缠枝莲花朵舒展饱满,枝叶肥厚,并衬以小花苞。图案布局疏朗,掐丝线条奔放有力。珐琅质地细腻洁净,釉面光亮,有水晶般的透明感,尤其是葡萄紫、草绿、绛黄等几种颜色更为耀眼夺目,以进口珐琅釉料烧造。此炉是元代掐丝珐琅器的代表作。
出戟花卉纹花觚
【年代】明代
【原属】清宫旧藏
【现状】现藏观复博物馆
【规格】口径17.5 cm, 底径9.5 cm,高31 cm
![]() |
皇室书房陈设品,侈口长颈,露胎鎏金勾勒四片蕉叶开光,内有缠枝花卉纹和葡萄纹。
![]() |
本品仿商周青铜器造型,属明代皇家掐丝珐琅文房插花具。此器(原件)唯一遗憾之处为早年流落海外时曾被改成台灯,底部被打孔走线,原本的"景泰年制"四字款中的"泰"和"年"两个字残缺。现收藏于观复博物馆。
天鸡尊
【年代】清•乾隆
【原属】清宫旧藏
【现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规格】通高18.9cm,身长13.4cm,口径4.5cm
![]() |
天鸡作立身翘首状,背负螭耳尊,双翅扬起贴于尊身,足登镂空双轮,长尾下垂内卷,尾羽内侧立一铜镀金小天鸡。螭耳尊椭圆体,撇口,螭耳镀金。
![]() |
天鸡胸前贴饰片状彩云,中间嵌长方形铜镀金片,其上阴刻“乾隆年制”单行楷书款。整器以红铜作胎体,掐丝花纹内填入珐琅彩釉,露铜处镀金。天鸡身上随形作出羽毛状饰纹,尊表面饰缠枝莲纹。
![]() |
天鸡作为一种传说中的神鸟由来已久,具有吉祥之意,但其具体形象的塑造则在清代乾隆朝才开始成熟。乾隆时期造办处曾以不同的工艺制造天鸡形象,令人耳目一新。此掐丝珐琅天鸡尊器形优美,形象生动,色彩富丽,镀金辉煌,透露着一种神异之感,体现了乾隆时期珐琅制作工艺的精湛水平。
勾莲纹嵌石多穆壶
【年代】清•乾隆
【原属】清宫旧藏
【现状】现藏故宫博物院
【规格】通高53.4cm,口径10.4cm,底径14cm
![]() |
壶圆筒形状,僧帽口,龙柄,龙流,盖顶嵌珊瑚珠为纽。在錾刻镀金的口沿、横箍和底座上嵌有多色宝石,整体流光溢彩、富丽堂皇。
![]() |
壶通体饰缠枝花卉纹,花朵大小有别,排列有序。足上嵌长方形铜镀金片,上阴刻“大清乾隆年制”楷书款。
![]() |
多穆壶是蒙、藏少数民族盛装水或酥油茶的器皿,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风情。清代满族亦以此盛装奶茶,乾隆年间曾以多种工艺进行仿制,有瓷、银、漆器等质地,但在装饰上又融进了汉文化的元素,因此粗犷、柔美兼具,制作十分考究。
兽面纹提梁卣
【年代】清•乾隆
【原属】宫廷御用
【现状】现藏故宫博物院
【规格】通高26.5cm,口径10.2-13.2cm
![]() |
卣扁圆腹,器身上敛下阔,有盖,方提梁,圈足外撇。器身上部饰一条铜镀金回纹带,界出颈、腹两部分图案。颈部正、背面中心饰兽面,两旁配飞凤;腹部饰双凤相向飞舞。盖面饰4条螭纹。
![]() |
卣为商代盛酒器。此卣造型仿古青铜器,制作精美,工艺细致,无论掐丝、釉色还是磨工、镀金等,都足以反映出清中期掐丝珐琅工艺水平之精湛。
缠枝莲纹直颈瓶
【年代】明•宣德
【原属】宫廷御用
【现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规格】高22cm,口径2.9cm,足径9cm
![]() |
瓶直口,长颈,垂腹,圈足。通体以浅蓝色珐琅为地,饰掐丝填红、宝石蓝、黄、白(砗磲白)等色珐琅釉的缠枝莲花纹。足内镌刻楷书“宣德年制”四字款。
![]() |
此直颈瓶造型庄重,所施珐琅釉质地细腻,色彩纯正,具有“景泰御前珐琅”的特征。
若不是故宫建院90周年,若不是中国邮政发行邮票,还不知得等多少年
作为宫廷艺术的代表,景泰蓝从一出生就被打上了“御用”的烙印,在六百年间一直被誉为国之重器!不同于其他艺术,宫廷和民间都有制作,景泰蓝工艺一直以来都是以皇宫为主导完成的,特别是明清两朝,还分别设立了专门制作机构。新中国成立后,为继承和发扬宫廷造办处传统皇家技艺,成立“故宫百工造办”,专门承担再造故宫国宝的任务。
![]() |
清朝皇帝到“珐琅作”考察
众所周知,故宫之内藏尽天下珍品,而中国邮政特别精选两岸故宫中的六件景泰蓝发行邮票更是万里挑一,故宫百工造办以此为蓝本,再造国宝,《故宫历代景泰蓝传世六珍》夺势而出,堪称皇家艺术景泰蓝的巅峰际会。
如果不是故宫建院90周年,如果不是中国邮政发行邮票,这六大国宝可能永远深藏在历史深处,人们永远无法一睹这些彰显皇威帝尊的国之重器,更无法想象能够拥有其中一件作为收藏!90年一次的历史关口,故宫的开放使这一切成为可能,《故宫历代景泰蓝传世六珍》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珍稀程度和收藏价值尤为显著,未来升值指日可期,错失这次收藏良机真不知还要再等多少年!
馆藏热线:400 650 9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