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T首件检测
SMT首件检测【 深圳立信力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15502038820 】电子电路表面组装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SMT),称为表面贴装或表面安装技术。它是一种将无引脚或短引线表面组装元器件(简称SMC/SMD,中文称片状元器件)安装在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的表面或其它基板的表面上,通过回流焊或浸焊等方法加以焊接组装的电路装连技术。SMT首件检测
首件检测的规定
定义:本规章所称的首件是指各生产车间加工生产的产品,经自我调试确认, 判定合格后,拟进行批量生产前的第一个产品(半成品、成品)。
1、首件检测的时间
(1)新产品第一次量产时的首件产品。
(2)每一个生产任务单(订单)开始生产的首件产品。
(3)每一种产品各个工序开始生产的首件产品。
(4)每次更换模具后、调整工装定位后、刀具更换后、等开始生产的首件产品。
2、新产品首件检测
2.1 新产品首件检测流程
(1)各生产车间依工艺流程加工或调试,并进行自检。
(2)质量巡检人员在各生产车间加工调试时,应调出各相关测试依据文件或样品,并从旁协助,同时就外观等易于判定之特性予以确认。
(3)各生产车间认定生产的产品合乎要求时,将该首件交巡检人员进一步测试。
(4)巡检人员依据测试文件、规范、对首件进行全面的检查,如判定不合格,应向生产部提出,并要求改善,直到判定合格为止。
(5)不管首件产品是否合格,巡检人员都应该填写《首件测试报告》,并由送检人员签字。
(6)巡检人员判定合格,或判定不合格但属设计问题或生产部无法改善等问题时,巡检人员填写《首件测试报告》,呈质量部主管审核。
(7)经质量部主管审核《首件测试报告》及首件产品后,由巡检人员直接送往技术部门,交具体负责该产品之技术人员作测试。
(8)技术部技术人员经测试后,作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并填入《首件测试报告》中。
(9)技术部、质量部均判定合格后,《首件测试报告》由质量部保留,并由巡检通知生产车间可以正式量产。
(10)技术部、质量部判定不合格时,如属生产原因时,应由生产部改善、调试直到合格为止;如属设计原因时,应停止生产,由技术部负责拟出对策加以改善后,方可恢复生产,并需重新作首件确认。
2.2新产品首件检测注意事项
(1)某些品质特性的判定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出结论,这些特性于新产品试制时应进行检测,在首件测试时,可先不测试这些项目。
(2)质量部应在量产开始后,依规范随机抽样,就未进行测试的项目实施测试,发现问题应及时反馈并出台对策。
(3)某些测试需要不止一个产品时,可要求生产车间生产足数之“首件”。
(4)首件检测讲究时效,以避免制造单位停工时间太长。
(5)应将合格之首件产品,作为样品由质量部保存。
3、订单首件检测
3.1订单首件检测的流程
(1)参照新产品首件测试流程进行。
(2)因不属新产品, 在客户没有技术个性变更之一般状况下,只要质量部判定合格即可生产,不必送技术部测试。
3.2订单首件检测注意事项
(1)是否进行长期性试验(如寿命试验)由质量部根据具体产品状况确定。
(2)应将新产品之首件留存样品与各生产任务单(订单)之首件作比较确认。
4、SMT首件检测产品
4.1三大突破:
(1)系统管理您的首件测试工程,针对工厂生产流程制定的专门管理方式,便于分析和追溯数据。
(2)智能抓取BOM,CAD, PCBA实物信息,合成专用的首件测试文件。
(3)系统辅助操作员进行首件测试。
4.2五大优势:
(1)1人操作,比较传统2人方式节省一半人力。
(2)使用简单,普通员工通过一两天的简单培训便可上岗操作。
(3)测试过程逐个器件向导式准确定位检测,没有遗漏,防止人为错误。
(4)系统辅助分析测试结果是否符合规格要求,工作效率提升60%以上。
(5)测试结果自动上传到数据库,统一分析管理。
5、如何做好首件检测
众所周知,生产过程中的首件检验主要作用是防止产品出现成批不合格、返修、报废,它是预先控制产品生产过程的一种手段,是产品工序质量控制的一种重要方法,是企业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行之有效、必不可少的方法。产品首件检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检验检疫工作人员在日常监管和退运调查的过程中发现,部分企业虽然做了产品首件检验,但有效性欠缺,存在产品批量不合格而报废或被退运的问题。为此,检验检疫部门提醒企业做好产品首件检验,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首件检测”并不是“一件检测”。对于大批量生产的产品,“首件”往往是指一定数量的样品,一件样品的检验合格是不具有代表性的。其次,产品生产往往涉及多组生产线或者多台机械设备,需要对每组生产线或机械设备的“首件”产品都进行检验,避免因“个性”而产生的问题。首件检验不合格,须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排除故障后重新进行加工、进行检验,直到合格后才可以鉴定为首件检验完毕。
二是“首件检测”必须是“满足客户要求的全方位检测”。某电机公司生产的产品机壳因轴承位尺寸不合格而被批量退运,原因就在于只检验了机壳的外围尺寸,而忽视了内部轴承位尺寸的检测。产品通过手工组装可以满足组装要求,但无法满足客户全机械组装的精准高要求。首件检验时,不能只停留于企业内部标准要求,而要综合考虑客户的实际需求,切实做到自检、互检和专检,做到全方位、无漏点。
三是“首件检测”不是整个生产过程的首次检测,而是每个生产过程的首次检验。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元素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如人员的变动、换料及换工装、机床的调整和工装刀具的调换修磨等等。而每个生产元素的变化就会带来生产的不稳定性,所以对变化产生以后的再次“首件检验”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一般要连续检验变化后生产的3件至5件产品,合格后方可继续加工后续产品。
四是“首件检测”须落实责任制度。通过首件检验,可以发现诸如工夹具严重磨损或安装定位错误、测量仪器精度变差等明显硬件问题,也有看错图纸、投料或配方错误等难以辨析的技术问题。所以,首件检验需要由精通整个工艺流程的专人负责,并且要明确奖惩责任,杜绝敷衍,方能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的纠正或改进措施,真正发挥产品“首件检测”的作用。SMT首件检测
首件检测的规定
定义:本规章所称的首件是指各生产车间加工生产的产品,经自我调试确认, 判定合格后,拟进行批量生产前的第一个产品(半成品、成品)。
1、首件检测的时间
(1)新产品第一次量产时的首件产品。
(2)每一个生产任务单(订单)开始生产的首件产品。
(3)每一种产品各个工序开始生产的首件产品。
(4)每次更换模具后、调整工装定位后、刀具更换后、等开始生产的首件产品。
2、新产品首件检测
2.1 新产品首件检测流程
(1)各生产车间依工艺流程加工或调试,并进行自检。
(2)质量巡检人员在各生产车间加工调试时,应调出各相关测试依据文件或样品,并从旁协助,同时就外观等易于判定之特性予以确认。
(3)各生产车间认定生产的产品合乎要求时,将该首件交巡检人员进一步测试。
(4)巡检人员依据测试文件、规范、对首件进行全面的检查,如判定不合格,应向生产部提出,并要求改善,直到判定合格为止。
(5)不管首件产品是否合格,巡检人员都应该填写《首件测试报告》,并由送检人员签字。
(6)巡检人员判定合格,或判定不合格但属设计问题或生产部无法改善等问题时,巡检人员填写《首件测试报告》,呈质量部主管审核。
(7)经质量部主管审核《首件测试报告》及首件产品后,由巡检人员直接送往技术部门,交具体负责该产品之技术人员作测试。
(8)技术部技术人员经测试后,作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并填入《首件测试报告》中。
(9)技术部、质量部均判定合格后,《首件测试报告》由质量部保留,并由巡检通知生产车间可以正式量产。
(10)技术部、质量部判定不合格时,如属生产原因时,应由生产部改善、调试直到合格为止;如属设计原因时,应停止生产,由技术部负责拟出对策加以改善后,方可恢复生产,并需重新作首件确认。
2.2新产品首件检测注意事项
(1)某些品质特性的判定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出结论,这些特性于新产品试制时应进行检测,在首件测试时,可先不测试这些项目。
(2)质量部应在量产开始后,依规范随机抽样,就未进行测试的项目实施测试,发现问题应及时反馈并出台对策。
(3)某些测试需要不止一个产品时,可要求生产车间生产足数之“首件”。
(4)首件检测讲究时效,以避免制造单位停工时间太长。
(5)应将合格之首件产品,作为样品由质量部保存。
3、订单首件检测
3.1订单首件检测的流程
(1)参照新产品首件测试流程进行。
(2)因不属新产品, 在客户没有技术个性变更之一般状况下,只要质量部判定合格即可生产,不必送技术部测试。
3.2订单首件检测注意事项
(1)是否进行长期性试验(如寿命试验)由质量部根据具体产品状况确定。
(2)应将新产品之首件留存样品与各生产任务单(订单)之首件作比较确认。
4、SMT首件检测产品
4.1三大突破:
(1)系统管理您的首件测试工程,针对工厂生产流程制定的专门管理方式,便于分析和追溯数据。
(2)智能抓取BOM,CAD, PCBA实物信息,合成专用的首件测试文件。
(3)系统辅助操作员进行首件测试。
4.2五大优势:
(1)1人操作,比较传统2人方式节省一半人力。
(2)使用简单,普通员工通过一两天的简单培训便可上岗操作。
(3)测试过程逐个器件向导式准确定位检测,没有遗漏,防止人为错误。
(4)系统辅助分析测试结果是否符合规格要求,工作效率提升60%以上。
(5)测试结果自动上传到数据库,统一分析管理。
5、如何做好首件检测
众所周知,生产过程中的首件检验主要作用是防止产品出现成批不合格、返修、报废,它是预先控制产品生产过程的一种手段,是产品工序质量控制的一种重要方法,是企业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行之有效、必不可少的方法。产品首件检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检验检疫工作人员在日常监管和退运调查的过程中发现,部分企业虽然做了产品首件检验,但有效性欠缺,存在产品批量不合格而报废或被退运的问题。为此,检验检疫部门提醒企业做好产品首件检验,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首件检测”并不是“一件检测”。对于大批量生产的产品,“首件”往往是指一定数量的样品,一件样品的检验合格是不具有代表性的。其次,产品生产往往涉及多组生产线或者多台机械设备,需要对每组生产线或机械设备的“首件”产品都进行检验,避免因“个性”而产生的问题。首件检验不合格,须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排除故障后重新进行加工、进行检验,直到合格后才可以鉴定为首件检验完毕。
二是“首件检测”必须是“满足客户要求的全方位检测”。某电机公司生产的产品机壳因轴承位尺寸不合格而被批量退运,原因就在于只检验了机壳的外围尺寸,而忽视了内部轴承位尺寸的检测。产品通过手工组装可以满足组装要求,但无法满足客户全机械组装的精准高要求。首件检验时,不能只停留于企业内部标准要求,而要综合考虑客户的实际需求,切实做到自检、互检和专检,做到全方位、无漏点。
三是“首件检测”不是整个生产过程的首次检测,而是每个生产过程的首次检验。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元素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如人员的变动、换料及换工装、机床的调整和工装刀具的调换修磨等等。而每个生产元素的变化就会带来生产的不稳定性,所以对变化产生以后的再次“首件检验”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一般要连续检验变化后生产的3件至5件产品,合格后方可继续加工后续产品。
四是“首件检测”须落实责任制度。通过首件检验,可以发现诸如工夹具严重磨损或安装定位错误、测量仪器精度变差等明显硬件问题,也有看错图纸、投料或配方错误等难以辨析的技术问题。所以,首件检验需要由精通整个工艺流程的专人负责,并且要明确奖惩责任,杜绝敷衍,方能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的纠正或改进措施,真正发挥产品“首件检测”的作用。SMT首件检测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