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条橙》之不舒服感一二
搜库布里克时才发现《发条橙》也是他的作品。自从高中时在某期《看电影(午夜场)》上看到此类型片的一个专题,充斥着鸡奸强奸监狱暴力之类的文字和图片,我对那张乍一看和juno画风很像的电影海报便有着一丝畏惧。不过为了装逼,在《2001太空漫游》沉闷的进展和模糊的画质促使下,我到底投向了这另一部享有盛誉的片子。
影片的主题在我看来简单且常见:出于“善”的名义可以人为控制哪怕是小混混的思想吗?当然这“善”也就可以替换成某些权利机构的任意目的。相比较而言,为了这一主题设置的后现代背景——建筑风格、装饰风格、人物服饰造型更令我在意。
先说物。影片开头那个高级牛奶吧从一开始就奠定了荒诞和封闭的基调。事实上我觉得这类上个世纪中叶的未来假想片都很有这个调调,比如《大都会》或者《我的舅舅》。在发条橙里,这些场景有:摆放着裸女跪姿、卧姿等家具的牛奶吧;废弃郊区工业区样子的住宅区(主角家);五光十色泛着廉价塑料布光感的卖音乐杂志的通道;几何造型十足的home别墅;冷清有太空感的别墅内部(红色舱体一样的沙发还挺神奇的);装饰了各种主题为性器官和性交的当代艺术品的猫女房间。性在片子里很开放,毕竟连主角那对谨慎呆板的父母家中都挂着这样的画作,作为外人仿佛窥见他们神经质的来源。这种开放让人显得很单纯,因为除了食色暴力侵向外,片子里的人没什么别的要操心了。而这种单纯或者说是角色性格的单一是这些片子区别于现在电影的一个特质。
除了主角人物都有着明显的性格特症,配合着一丝不苟干净现代的房子布景,人物也像机器一样连表演都着意强调着那份刻板规则化。这不由得使人想起《1984》,不需要什么思想,按照既定路线给你的角色要求走下去就好了。父母就负责惊慌失措易受舆论影响;狱警负责残酷严格遵守等级制度;政客负责为自己利益时刻变换嘴脸;四人帮伙伴负责背叛打主角……不用什么前因后果内心世界,就像轨道上的物件,不小心碰撞了变换轨道继续前进,碰撞点似乎就是主角杀人进监狱了,被化学治疗了,受不住跳楼了,舆论又反转了。所以就感觉冷冰冰,好像整个故事也跟场景一样抽离了繁琐的生活细节,嘟嘟嘟嘟咔擦嘟嘟嘟嘟咔擦这样。忘了说女士们的衣服和头发颜色都正得像马戏团里的人。
总之以上是我试图理清看完片子的一些不舒服感,这感觉似曾相识,突然想到库哈斯在癫狂纽约里的絮絮叨叨也是让人这般难受。有时候觉得外国人真的很癫狂乱七八糟搞些有的没的,不过可能是实用主义的中国文化从古至今从未出现过这类东西所以我非常不熟悉它们罢了。然而正如阿城说的,世俗文化好啊,“是一种很早就成熟了的实用文化,并且实用出了性格,其性格之强顽,强顽到几大文明古国,只剩下了个中国”。
所以这篇无聊的观后感就以天天吃夜宵未遂的怨念作结好了——因为不知道吃什么纠结到十一二点连普通的黑料大概都没了于是更加心灰意冷地连觉都不甘心睡无事忙到一两点的生活该了结了!
影片的主题在我看来简单且常见:出于“善”的名义可以人为控制哪怕是小混混的思想吗?当然这“善”也就可以替换成某些权利机构的任意目的。相比较而言,为了这一主题设置的后现代背景——建筑风格、装饰风格、人物服饰造型更令我在意。
先说物。影片开头那个高级牛奶吧从一开始就奠定了荒诞和封闭的基调。事实上我觉得这类上个世纪中叶的未来假想片都很有这个调调,比如《大都会》或者《我的舅舅》。在发条橙里,这些场景有:摆放着裸女跪姿、卧姿等家具的牛奶吧;废弃郊区工业区样子的住宅区(主角家);五光十色泛着廉价塑料布光感的卖音乐杂志的通道;几何造型十足的home别墅;冷清有太空感的别墅内部(红色舱体一样的沙发还挺神奇的);装饰了各种主题为性器官和性交的当代艺术品的猫女房间。性在片子里很开放,毕竟连主角那对谨慎呆板的父母家中都挂着这样的画作,作为外人仿佛窥见他们神经质的来源。这种开放让人显得很单纯,因为除了食色暴力侵向外,片子里的人没什么别的要操心了。而这种单纯或者说是角色性格的单一是这些片子区别于现在电影的一个特质。
除了主角人物都有着明显的性格特症,配合着一丝不苟干净现代的房子布景,人物也像机器一样连表演都着意强调着那份刻板规则化。这不由得使人想起《1984》,不需要什么思想,按照既定路线给你的角色要求走下去就好了。父母就负责惊慌失措易受舆论影响;狱警负责残酷严格遵守等级制度;政客负责为自己利益时刻变换嘴脸;四人帮伙伴负责背叛打主角……不用什么前因后果内心世界,就像轨道上的物件,不小心碰撞了变换轨道继续前进,碰撞点似乎就是主角杀人进监狱了,被化学治疗了,受不住跳楼了,舆论又反转了。所以就感觉冷冰冰,好像整个故事也跟场景一样抽离了繁琐的生活细节,嘟嘟嘟嘟咔擦嘟嘟嘟嘟咔擦这样。忘了说女士们的衣服和头发颜色都正得像马戏团里的人。
总之以上是我试图理清看完片子的一些不舒服感,这感觉似曾相识,突然想到库哈斯在癫狂纽约里的絮絮叨叨也是让人这般难受。有时候觉得外国人真的很癫狂乱七八糟搞些有的没的,不过可能是实用主义的中国文化从古至今从未出现过这类东西所以我非常不熟悉它们罢了。然而正如阿城说的,世俗文化好啊,“是一种很早就成熟了的实用文化,并且实用出了性格,其性格之强顽,强顽到几大文明古国,只剩下了个中国”。
所以这篇无聊的观后感就以天天吃夜宵未遂的怨念作结好了——因为不知道吃什么纠结到十一二点连普通的黑料大概都没了于是更加心灰意冷地连觉都不甘心睡无事忙到一两点的生活该了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