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看病需注重的误诊问题
医学上的误诊是患者安全问题的重要威胁,1999年,美国医学研究院曾发布了题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建立安全的卫生系统”的研究报告。这篇报告调查了美国医院住院部的患者安全问题,指出美国每年有9.8万人死于医疗错误,而这些错误本是可以避免的。今年9月22日,美国医学研究院又发表了“改善医疗中的诊断”报告,这项报告颠覆了人们对于误诊的认识,,对于诊断错误带来的危害、损失和改进方式都进行了分析。优医得的出国看病患者尤其关注此事。
每个人一生都会经历至少一次误诊
美国医学研究院认为,在对的时间得到正确的诊断至关重要。但目前对于误诊的关注较少,这是现代医疗中的一个盲点,而这个盲点很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报告中指出,几乎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经历至少一次误诊。每年,门诊病人的诊断中有5%属于误诊,而每十个死于医疗错误的患者中就有一个是误诊造成的。从患者方面来说,误诊不仅会带来很多副作用,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而医院方面也会为误诊付出巨大的代价。报告估计,平均每次误诊医院要赔偿386849美金,误诊造成的死亡是其他死亡赔偿费用的两倍。
误诊谁负责?
以前人们想当然地认为,诊断不就是医生做出来的吗?诊断出错,当然是医生的责任。而然,报告中指出误诊并不能全怪在医生头上。诊断过程并不是一个医生用脑袋想一想就能完成的,这是一个很多人参加的体系。除了医生之外,整个医疗团队、医疗信息技术设施甚至患者的描述都会影响到最后的诊断结果。
例如电子病历,它的确方便了医护人员,但这些电子记录也正是高效、正确诊断的一大障碍。此类电子系统往往采用自动填写功能,由于各医生办公室的系统之间可能不兼容,很有可能导致信息错误。但如果人工来输入,这项工作又太过繁重,输入数据所用的时间比用在患者身上的时间还要多。另外,电子病历系统在遇到非正常的诊断结果时会有提醒,但是受访的医护人员中有70%表示他们遇到的异常过多,根本忙不过来全部改正。此外,由于医院体制问题,每个医生分配给每位患者的时间都相当有限。这就可能造成了解不充分,也会对诊断结果产生影响。而从医生自身来说,其个人经验,尤其是近期的坐诊经验也有可能影响诊断。
医护人员加强合作
既然整个医疗体系和患者都对误诊有责任,那么要减少误诊,各个部门都该积极想出应对的办法。报告建议,医疗提供者之间要应更好地协作,在鉴别、分析和实施上寻求更好的方式。德国一项研究发现,医护人员之间的合作可以互相纠正错误、填补知识漏洞并发现诊断推理中的缺陷。另外,患者也应该加入到这种合作中来。很多时候医患之间的信息交流也是误诊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医疗供应者应更认真对待患者的抱怨,听取他们的描述并鼓励他们发问。这样一来,医生单位时间问诊的病人减少,可能会影响到收入。考虑到这一点,医院也应该相应地调整医生薪资问题,鼓励医生倾听。
医院应加强教育、收集数据
美国医学研究所委员会建议医院加强与诊断过程相关的教育和培训,这包括给医生提供最新的基于证据的指导方针、认证和授权项目,从整体上提高医生的执业能力。对于医疗机构数据不足的情况,美国医学研究所委员会也呼吁各医院能够积极主动地收集误诊记录。医院之间共享这些数据,不仅给教育和培训医生提供了事实材料,也可以给医院提供一个全面的参考。目前有些医院在进行文化转变,鼓励医生和其他员工不用担心受罚,把自己知道的潜在隐患都说出来。这样的氛围对于收集相关数据,改进诊断质量都大有裨益。
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除了医院、医生和患者之外,政府也应该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政府应该从法律层面来督促医院重视误诊,另外,报告还呼吁政府设立研究项目并给予资金支持。从政府的层面来收集数据、进行分析,比如用尸检报告来定量分析等,自然可以给各医疗机构一个更全面的参考。
关于医疗误诊上的改进,必需由各方面同时改进。这里面需要很多判断,还有很多事后偏差,当你知道结果是什么的时候,很容易看到误诊的问题,但是身在其中却很难辨别。医护人员之间加强合作、改进医疗系统、给患者提供及时医疗记录。同时,出国看病服务专家优医得指出,这项报告是解决误诊难题的一个里程碑,但它提出的改进方案才刚刚开始。优医得是目前国内最权威的赴美就医咨询与服务机构,目前与美国诸多顶级医院取得合作,致力于整合美国顶级医疗资源,追求医疗无国界;为医疗工作者和患者提供全面、权威和可靠的出国看病海外医疗一站式服务。
本文由优医得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国看病请咨询400-606-6901
每个人一生都会经历至少一次误诊
美国医学研究院认为,在对的时间得到正确的诊断至关重要。但目前对于误诊的关注较少,这是现代医疗中的一个盲点,而这个盲点很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报告中指出,几乎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经历至少一次误诊。每年,门诊病人的诊断中有5%属于误诊,而每十个死于医疗错误的患者中就有一个是误诊造成的。从患者方面来说,误诊不仅会带来很多副作用,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而医院方面也会为误诊付出巨大的代价。报告估计,平均每次误诊医院要赔偿386849美金,误诊造成的死亡是其他死亡赔偿费用的两倍。
![]() |
误诊谁负责?
以前人们想当然地认为,诊断不就是医生做出来的吗?诊断出错,当然是医生的责任。而然,报告中指出误诊并不能全怪在医生头上。诊断过程并不是一个医生用脑袋想一想就能完成的,这是一个很多人参加的体系。除了医生之外,整个医疗团队、医疗信息技术设施甚至患者的描述都会影响到最后的诊断结果。
例如电子病历,它的确方便了医护人员,但这些电子记录也正是高效、正确诊断的一大障碍。此类电子系统往往采用自动填写功能,由于各医生办公室的系统之间可能不兼容,很有可能导致信息错误。但如果人工来输入,这项工作又太过繁重,输入数据所用的时间比用在患者身上的时间还要多。另外,电子病历系统在遇到非正常的诊断结果时会有提醒,但是受访的医护人员中有70%表示他们遇到的异常过多,根本忙不过来全部改正。此外,由于医院体制问题,每个医生分配给每位患者的时间都相当有限。这就可能造成了解不充分,也会对诊断结果产生影响。而从医生自身来说,其个人经验,尤其是近期的坐诊经验也有可能影响诊断。
医护人员加强合作
既然整个医疗体系和患者都对误诊有责任,那么要减少误诊,各个部门都该积极想出应对的办法。报告建议,医疗提供者之间要应更好地协作,在鉴别、分析和实施上寻求更好的方式。德国一项研究发现,医护人员之间的合作可以互相纠正错误、填补知识漏洞并发现诊断推理中的缺陷。另外,患者也应该加入到这种合作中来。很多时候医患之间的信息交流也是误诊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医疗供应者应更认真对待患者的抱怨,听取他们的描述并鼓励他们发问。这样一来,医生单位时间问诊的病人减少,可能会影响到收入。考虑到这一点,医院也应该相应地调整医生薪资问题,鼓励医生倾听。
![]() |
医院应加强教育、收集数据
美国医学研究所委员会建议医院加强与诊断过程相关的教育和培训,这包括给医生提供最新的基于证据的指导方针、认证和授权项目,从整体上提高医生的执业能力。对于医疗机构数据不足的情况,美国医学研究所委员会也呼吁各医院能够积极主动地收集误诊记录。医院之间共享这些数据,不仅给教育和培训医生提供了事实材料,也可以给医院提供一个全面的参考。目前有些医院在进行文化转变,鼓励医生和其他员工不用担心受罚,把自己知道的潜在隐患都说出来。这样的氛围对于收集相关数据,改进诊断质量都大有裨益。
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除了医院、医生和患者之外,政府也应该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政府应该从法律层面来督促医院重视误诊,另外,报告还呼吁政府设立研究项目并给予资金支持。从政府的层面来收集数据、进行分析,比如用尸检报告来定量分析等,自然可以给各医疗机构一个更全面的参考。
关于医疗误诊上的改进,必需由各方面同时改进。这里面需要很多判断,还有很多事后偏差,当你知道结果是什么的时候,很容易看到误诊的问题,但是身在其中却很难辨别。医护人员之间加强合作、改进医疗系统、给患者提供及时医疗记录。同时,出国看病服务专家优医得指出,这项报告是解决误诊难题的一个里程碑,但它提出的改进方案才刚刚开始。优医得是目前国内最权威的赴美就医咨询与服务机构,目前与美国诸多顶级医院取得合作,致力于整合美国顶级医疗资源,追求医疗无国界;为医疗工作者和患者提供全面、权威和可靠的出国看病海外医疗一站式服务。
本文由优医得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国看病请咨询400-606-6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