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SO·智秀中国设计总监李志明/Mickey
2007年,他的海报作品《同庆》获浙江省第四届青年美展铜奖。
2009年,他的标志设计作品《小渔村》获第6届北京国际商标标志大赛优秀奖;他的海报作品《高速》入选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 十”海报设计展。
他主持策划“尺·渡”——中国当代青年设计师七人海报邀请展,引起了国内外设计界的高度关注。
他就是ZISO·智秀中国——李志明/Mickey。2010年,他又接到喜讯:在主题为“改变你的城市,改变你的生活”的威尼斯国际平面设计大赛中,他设计的作品《幸福城市,绿色生活》获最佳作品奖。
接下去几年他在国内和国际上获奖连连,2013年6月更获得德国红点传达设计大奖。
梦 想
Mickey出生在江西金溪县一个幽静的小山村。村里常年树木郁郁葱葱,鸟语花香。村民的生活宁静而又安祥。那里给他留下众多的美好回忆,留下童年的欢声笑语。
为了让这些记忆更加深刻留在自己心扉。他选择用自己的双手去实现它——画画。
渐渐的,他迷上设计艺术。高中毕业,他报考浙江工商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顺利地被录取,得以系统学习设计知识和技巧。在大学校园内,除了认真听课,李志明还广泛涉猎设计书籍,浏览设计网页。他不喜欢死读书,而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思考。他喜欢跟同学交流,通过交流活跃思维,激发设计灵感。
“设计作品是不可复制的艺术。一件设计作品一诞生,就意味着它具有了‘专利’,只能用在‘此’,不能用在‘彼’,连设计者本人也不能将它复制,利用到其他领域。”李志明说。
上世纪末,我国工商企业的产品品牌意识仍相当缺乏,以至于设计师的设计成果颇受冷落。一直想把自己设计艺术作品传播出去的李志明,一度时期信心受到严重打击。
随着经济的发展,品牌概念逐渐深入人心,企业家们普遍渴望打响自己企业的品牌。李志明认为,在ZISO·智秀中国可能会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施展自己的艺术设计才华。他毅然选择来到ZISO.
执 着
在明面上的身份是ZISO·智秀中国首席设计总监但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一个普通大学的老师,在教书育人上,Mickey兢兢业业,一方面注重向学生分析、讲解国际设计艺术的新佳作、新思潮,一方面高度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
从2007年开始,他不断参加国内外一些重大设计比赛,希望通过比赛来检验自己的设计水平、给自己施加学习的压力、获取前进的动力。
在常人的眼里,商标、标志、海报通常非常简单、简洁,几个点、几条线、几个色块,就构成一个作品的全部。而圈内人知道,商标、标志之类设计作品大多数是抽象艺术,要将具体的、立体的、丰富肌理的事物表现为抽象图形,获取醒目的视觉效果,往往让设计者绞尽脑汁、寝食难安。为了设计一件作品,李志明常常需要耗费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常常需要夜深人静一个人在孤灯下苦思冥想。他妻子告诉记者,有时吃饭,他忽然产生新的设计思路,会马上离开餐桌,坐到电脑前修改设计作品。
最近几年,荣誉接踵而至。只有Mickey的妻子和朋友知道:这些成功是由辛勤的汗水换来的。
挑 战
成功,固然能激发设计师创作的热情;失败,对于一个有抱负的设计师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个新的起点。这些年,李志明也经常尝到失败的苦涩,但他总是认真反思,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新的挑战。
2009年,波兰国际海报双年展征稿。获此消息,Mickey认识到这是又一次向国际展示自己设计水平的机会,欣然参与。这次,他一共设计了三件作品,其中《波动的世界》这件作品,自己感觉很满意,对于入选信心十足。
信心满满的他,最后迎来的却是——落选。
他为此沮丧了好几天,但很快又振作起精神。这次参赛让他发现自己的不足,即自己作品所表达的概念不是很准确。同时,也让他意识到,国际和国内设计评论界对于作品的评审标准有着不小的区别——国外评论家喜欢直截了当、作品寓意一目了然的作品;国内评论家喜欢有内涵、需要费点时间思考的作品。
2010年,获知意大利威尼斯国际平面设计大赛即将举办,重拾信心的他,又花费了近两个月时间设计参赛作品。他设计的作品《幸福城市,绿色生活》因风格独特,表现效果前卫大胆,受到大赛评委的赏识而获奖。
“要以平常心来对待艺术创作所取得的成果,坚持自己心中的信念,去参加比赛。”这就是他获奖后的感想。
2009年,他的标志设计作品《小渔村》获第6届北京国际商标标志大赛优秀奖;他的海报作品《高速》入选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 十”海报设计展。
他主持策划“尺·渡”——中国当代青年设计师七人海报邀请展,引起了国内外设计界的高度关注。
他就是ZISO·智秀中国——李志明/Mickey。2010年,他又接到喜讯:在主题为“改变你的城市,改变你的生活”的威尼斯国际平面设计大赛中,他设计的作品《幸福城市,绿色生活》获最佳作品奖。
接下去几年他在国内和国际上获奖连连,2013年6月更获得德国红点传达设计大奖。
梦 想
Mickey出生在江西金溪县一个幽静的小山村。村里常年树木郁郁葱葱,鸟语花香。村民的生活宁静而又安祥。那里给他留下众多的美好回忆,留下童年的欢声笑语。
为了让这些记忆更加深刻留在自己心扉。他选择用自己的双手去实现它——画画。
渐渐的,他迷上设计艺术。高中毕业,他报考浙江工商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顺利地被录取,得以系统学习设计知识和技巧。在大学校园内,除了认真听课,李志明还广泛涉猎设计书籍,浏览设计网页。他不喜欢死读书,而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思考。他喜欢跟同学交流,通过交流活跃思维,激发设计灵感。
“设计作品是不可复制的艺术。一件设计作品一诞生,就意味着它具有了‘专利’,只能用在‘此’,不能用在‘彼’,连设计者本人也不能将它复制,利用到其他领域。”李志明说。
上世纪末,我国工商企业的产品品牌意识仍相当缺乏,以至于设计师的设计成果颇受冷落。一直想把自己设计艺术作品传播出去的李志明,一度时期信心受到严重打击。
随着经济的发展,品牌概念逐渐深入人心,企业家们普遍渴望打响自己企业的品牌。李志明认为,在ZISO·智秀中国可能会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施展自己的艺术设计才华。他毅然选择来到ZISO.
执 着
在明面上的身份是ZISO·智秀中国首席设计总监但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一个普通大学的老师,在教书育人上,Mickey兢兢业业,一方面注重向学生分析、讲解国际设计艺术的新佳作、新思潮,一方面高度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
从2007年开始,他不断参加国内外一些重大设计比赛,希望通过比赛来检验自己的设计水平、给自己施加学习的压力、获取前进的动力。
在常人的眼里,商标、标志、海报通常非常简单、简洁,几个点、几条线、几个色块,就构成一个作品的全部。而圈内人知道,商标、标志之类设计作品大多数是抽象艺术,要将具体的、立体的、丰富肌理的事物表现为抽象图形,获取醒目的视觉效果,往往让设计者绞尽脑汁、寝食难安。为了设计一件作品,李志明常常需要耗费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常常需要夜深人静一个人在孤灯下苦思冥想。他妻子告诉记者,有时吃饭,他忽然产生新的设计思路,会马上离开餐桌,坐到电脑前修改设计作品。
最近几年,荣誉接踵而至。只有Mickey的妻子和朋友知道:这些成功是由辛勤的汗水换来的。
挑 战
成功,固然能激发设计师创作的热情;失败,对于一个有抱负的设计师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个新的起点。这些年,李志明也经常尝到失败的苦涩,但他总是认真反思,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新的挑战。
2009年,波兰国际海报双年展征稿。获此消息,Mickey认识到这是又一次向国际展示自己设计水平的机会,欣然参与。这次,他一共设计了三件作品,其中《波动的世界》这件作品,自己感觉很满意,对于入选信心十足。
信心满满的他,最后迎来的却是——落选。
他为此沮丧了好几天,但很快又振作起精神。这次参赛让他发现自己的不足,即自己作品所表达的概念不是很准确。同时,也让他意识到,国际和国内设计评论界对于作品的评审标准有着不小的区别——国外评论家喜欢直截了当、作品寓意一目了然的作品;国内评论家喜欢有内涵、需要费点时间思考的作品。
2010年,获知意大利威尼斯国际平面设计大赛即将举办,重拾信心的他,又花费了近两个月时间设计参赛作品。他设计的作品《幸福城市,绿色生活》因风格独特,表现效果前卫大胆,受到大赛评委的赏识而获奖。
“要以平常心来对待艺术创作所取得的成果,坚持自己心中的信念,去参加比赛。”这就是他获奖后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