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 - 春秋(下)
18、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
仅史记中有所记载,《左传》中甚至并没有屠岸贾这个人,更不存在屠岸贾权倾朝野。剧中屠岸贾还收赵武为义子也更是有些让人不能相信。如怀疑程婴将自己的孩子换做赵武,将两个孩子都摔死便是,何至于收之为义子呢,就不怕养虎为患。
度娘上竟然有人将赵氏孤儿一事作为晋国由盛入衰的转折点,仅仅依靠史记的记载和民间的传说就这么下定论真的好么。
此剧杀人第一次见血。
屠岸贾最后擦掉赵武脸上血迹的细节私以为设置得很好。
伴君如伴虎。
月满则亏。
魏宗万演过正面角色么。
19、一鸣惊人
楚成王,芈姓,熊氏,名恽,楚文王之子。子楚穆王(商臣)、王子职,孙楚庄王(侣)。
商臣诬告将军斗勃接受晋军贿赂而退兵,楚成王赐死斗勃。
商臣为了刺探楚成王的想法,听从老师潘崇的建议,宴请成王的妹妹江芈,宴席上故意对她不尊敬,于是江芈不小心透露楚成王想要废商臣立王子职的想法。
商臣和潘崇率宫中警卫保卫王宫,逼楚成王退位。
一鸣惊人出自右司马(左主政、右主兵)伍举与楚庄王的对话。伍举为伍奢之父,伍员之祖父。
百发百中、百步穿杨的典故出自《战国策·西周策》,记载:“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周定王派周大夫王孙满慰劳楚庄王。楚庄王在接见王孙满时,问九鼎之大小、轻重。王孙满见楚国国势炽盛,只得委婉地答道:“在德不在鼎。……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养由基射杀斗越椒,平息叛乱。
不知史实如何,剧中楚成王最后的表现未免懦弱。面对宋襄公时的霸气哪里去了,居然向商臣和潘崇摇尾乞怜。
为什么会把一鸣惊人的典故放在申无畏和楚庄王的对话中?
20、庄王治楚
绝缨之宴
晋国内乱(赵盾弑君)为楚庄王北上创造了极好的机会。
绝缨之宴上动手的那个将军叫唐狡,在伐郑和对晋作战中英勇作战,保护庄王。
21、霸主余韵
孙叔敖病死,年仅38岁。
晋楚相争,原本依附晋国的小国纷纷倒向楚国,只有宋国依然站在晋国一边。楚国伐宋,晋国正遭邲地之败,不愿和楚国起冲突,于是派解扬去给宋国开空头支票,半路被楚国所俘。宋国却因为晋国的空头支票,坚守国都九个月之久,国内易子而食、折骨为炊。
宋国将军华元亲自到楚军中与楚国将军子反媾和,楚军退军三十里。
为什么这里面也出现了“城下之盟”OTZ
子反你是太信任华元还是喝酒上头了,什么内情都跟敌军将领说。
子反和华元盟誓、楚庄王就站在后面的情景实在是好玩。
经费问题吗,感觉对楚庄王后期着墨太少。
22、崔庆之乱
崔是崔杼,庆是庆封。
晏婴,名婴,字仲,谥平,齐国上大夫,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40余年。
齐后庄公本为齐灵公的太子,但齐灵公却为立宠姬所生的公子牙而派他出守即墨,并改立公子牙为太子,还为了除掉他而攻打鲁国。后来齐灵公病重,大夫崔杼、庆封等从即墨将他迎回,杀死公子牙母子,齐灵公闻变吐血而亡,太子光即位,是为齐后庄公。
齐后庄公因与崔杼之妻东郭姜(棠姜)私通,遭崔杼等人杀害。
太史伯、仲、叔皆因在史书上写“夏五月乙亥,崔杼弑其君光”而被崔杼杀死。
崔家内乱,庆封借机诛杀崔氏一族。
也就是说崔杼和庆封连着杀了齐灵公和齐庄公两个国君OTZ真是士大夫的时代到来了。
诸侯掠夺周天子,士大夫掠夺诸侯。
这人设真的没有OOC么,齐庄公捂着耳朵说“我就是不听”,哪一点像个一国之君了。
晏婴的额头略高啊。
相比这一门太史,董狐运气实在太好,权倾一国的赵盾也只能对董狐无可奈何。史官是个高危职业。
赵氏孤儿。
仅史记中有所记载,《左传》中甚至并没有屠岸贾这个人,更不存在屠岸贾权倾朝野。剧中屠岸贾还收赵武为义子也更是有些让人不能相信。如怀疑程婴将自己的孩子换做赵武,将两个孩子都摔死便是,何至于收之为义子呢,就不怕养虎为患。
度娘上竟然有人将赵氏孤儿一事作为晋国由盛入衰的转折点,仅仅依靠史记的记载和民间的传说就这么下定论真的好么。
此剧杀人第一次见血。
屠岸贾最后擦掉赵武脸上血迹的细节私以为设置得很好。
伴君如伴虎。
月满则亏。
魏宗万演过正面角色么。
19、一鸣惊人
楚成王,芈姓,熊氏,名恽,楚文王之子。子楚穆王(商臣)、王子职,孙楚庄王(侣)。
商臣诬告将军斗勃接受晋军贿赂而退兵,楚成王赐死斗勃。
商臣为了刺探楚成王的想法,听从老师潘崇的建议,宴请成王的妹妹江芈,宴席上故意对她不尊敬,于是江芈不小心透露楚成王想要废商臣立王子职的想法。
商臣和潘崇率宫中警卫保卫王宫,逼楚成王退位。
一鸣惊人出自右司马(左主政、右主兵)伍举与楚庄王的对话。伍举为伍奢之父,伍员之祖父。
百发百中、百步穿杨的典故出自《战国策·西周策》,记载:“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周定王派周大夫王孙满慰劳楚庄王。楚庄王在接见王孙满时,问九鼎之大小、轻重。王孙满见楚国国势炽盛,只得委婉地答道:“在德不在鼎。……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养由基射杀斗越椒,平息叛乱。
不知史实如何,剧中楚成王最后的表现未免懦弱。面对宋襄公时的霸气哪里去了,居然向商臣和潘崇摇尾乞怜。
为什么会把一鸣惊人的典故放在申无畏和楚庄王的对话中?
20、庄王治楚
绝缨之宴
晋国内乱(赵盾弑君)为楚庄王北上创造了极好的机会。
绝缨之宴上动手的那个将军叫唐狡,在伐郑和对晋作战中英勇作战,保护庄王。
21、霸主余韵
孙叔敖病死,年仅38岁。
晋楚相争,原本依附晋国的小国纷纷倒向楚国,只有宋国依然站在晋国一边。楚国伐宋,晋国正遭邲地之败,不愿和楚国起冲突,于是派解扬去给宋国开空头支票,半路被楚国所俘。宋国却因为晋国的空头支票,坚守国都九个月之久,国内易子而食、折骨为炊。
宋国将军华元亲自到楚军中与楚国将军子反媾和,楚军退军三十里。
为什么这里面也出现了“城下之盟”OTZ
子反你是太信任华元还是喝酒上头了,什么内情都跟敌军将领说。
子反和华元盟誓、楚庄王就站在后面的情景实在是好玩。
经费问题吗,感觉对楚庄王后期着墨太少。
22、崔庆之乱
崔是崔杼,庆是庆封。
晏婴,名婴,字仲,谥平,齐国上大夫,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40余年。
齐后庄公本为齐灵公的太子,但齐灵公却为立宠姬所生的公子牙而派他出守即墨,并改立公子牙为太子,还为了除掉他而攻打鲁国。后来齐灵公病重,大夫崔杼、庆封等从即墨将他迎回,杀死公子牙母子,齐灵公闻变吐血而亡,太子光即位,是为齐后庄公。
齐后庄公因与崔杼之妻东郭姜(棠姜)私通,遭崔杼等人杀害。
太史伯、仲、叔皆因在史书上写“夏五月乙亥,崔杼弑其君光”而被崔杼杀死。
崔家内乱,庆封借机诛杀崔氏一族。
也就是说崔杼和庆封连着杀了齐灵公和齐庄公两个国君OTZ真是士大夫的时代到来了。
诸侯掠夺周天子,士大夫掠夺诸侯。
这人设真的没有OOC么,齐庄公捂着耳朵说“我就是不听”,哪一点像个一国之君了。
晏婴的额头略高啊。
相比这一门太史,董狐运气实在太好,权倾一国的赵盾也只能对董狐无可奈何。史官是个高危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