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苏州博物馆-玉殓葬饰件
参观的时候,这件展品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其中有个“玉阳具饰”,让我吐槽了半天。
这东西是人过世后,盖在其身上的葬服。这件分为四部分,从上到下依次是:玉面饰、珠襦、玉甲、玉阳具饰,分别用来盖脸、上身、腰部到骶骨、小鸡鸡,平铺开来有一米多长。
代表脸蛋的那个叫玉瑗,看到它我不禁好奇了,这个跟玉璧有什么区别呢?直观看上去似乎是中间的孔的大小的区别,没想到竟然还有典籍记载——《尔雅·释器》载:“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肉:周围的边,好:中间的孔。看来这家有三兄弟呢,根据中央孔径的大小把这种片状圆形玉器分为玉璧、玉瑗、玉环3种。
同时期的中原地区也有这种玉覆面,但中原所见都是平面的,文中这个主角是有拱起的部件的
时间向后推移,葬服规格更高了,金缕玉衣出现了,全身都裹满玉片,以金丝相连。
最后,我想说,父母给孩子起名字的时候要注意啊,带玉的名字不好随便乱起,搞不好就是古代用来陪葬的,不吉利。
![]() |
玉殓葬饰件from春秋吴国 |
这东西是人过世后,盖在其身上的葬服。这件分为四部分,从上到下依次是:玉面饰、珠襦、玉甲、玉阳具饰,分别用来盖脸、上身、腰部到骶骨、小鸡鸡,平铺开来有一米多长。
![]() |
代表眉毛的玉饰是虎形的 |
代表脸蛋的那个叫玉瑗,看到它我不禁好奇了,这个跟玉璧有什么区别呢?直观看上去似乎是中间的孔的大小的区别,没想到竟然还有典籍记载——《尔雅·释器》载:“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肉:周围的边,好:中间的孔。看来这家有三兄弟呢,根据中央孔径的大小把这种片状圆形玉器分为玉璧、玉瑗、玉环3种。
![]() |
玉瑗代表面颊 |
![]() |
玉璧 |
![]() |
珠襦部分是由绿松石、玛瑙、水晶做成的 |
![]() |
玉甲上的小孔还算整齐 |
![]() |
玉阳具饰(=。=)上有兽面纹 |
同时期的中原地区也有这种玉覆面,但中原所见都是平面的,文中这个主角是有拱起的部件的
![]() |
缀玉面罩@河南虢国博物馆 |
![]() |
from西周,belonged to晋穆侯夫人,@山西博物馆 |
时间向后推移,葬服规格更高了,金缕玉衣出现了,全身都裹满玉片,以金丝相连。
![]() |
from西汉,belonged to刘胜,@河北博物馆 |
最后,我想说,父母给孩子起名字的时候要注意啊,带玉的名字不好随便乱起,搞不好就是古代用来陪葬的,不吉利。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