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食堂螺蛳粉后续篇
相比大半年前,二楼角落窗口的螺蛳粉生意已经好了很多。至少,一开始的二人夫妻店这学期饭点时就已经貌似出现人手不够的状况。于是乎,窗口里多了一个四十来岁的大胖个走动,接单刷卡舀汤端盘……相比店主小夫妻俩,不怎么爱讲话,也没什么耐性,点餐一遍没听清,不耐烦的一边再问一边拿笔在记事本上烦乱的刷刷写单,完了极不乐意侧身伸直了腰脖,扯着嗓门朝后厨大喊一声点的东西,生怕一遍没听清要麻烦他再来一遍。 我照旧平均一周三四次的频率来吃饭,毕竟老顾客,加上经常管老板娘求教食物一些问题,一来二去也就熟了。开店初,我基本都是要原味(就是没有肉的那种),老板执意每次免费给我切一根香肠或来一勺牛肉丸,那会儿生意不太乐观,我也不好意思,于是连着一段时间都不敢去了。后来实在馋了,带上同学,想着当着同学的面,总不至于再给我加香肠。人少,要了两个原味,好久不见,简单寒暄了两句。主食是米粉,烫一下就熟,等不了多久。我俩靠着窗口有一搭没一搭瞎聊着。老板从后厨拖着长音吆喝着来咯~待我反应过来时,碗里又多了香肠,两碗都有!很无奈的接过,一边道谢一边拜托下次不要这样。只有我那逗比吃货同学,跟捡了宝似的接过碗,都快能听到他没出息的吞口水声音。 这学期生意好了很多,不再给我加牛肉丸香肠,但我的碗里总比别人多了四五块腐竹,久了明知推脱无效也就随他了,有时想起还猛的突然探出身子问要不要多来点酸笋,吓得我赶紧摇头摆手。老板娘是个不到八十斤的小个子女人,接单加配菜煮米线……和在后厨的负责烫粉的老板操着广西话吆喝着交换信息(反正我听不懂)……有条不紊。总觉得这个娇小的女人是个持家的好手,至少做饭很在行。摆在窗口的四种辣椒酱就是最好的说明,尤其是那一罐她自己酿的豆瓣酱,绝了!和重庆采用蚕豆酿造的口感不一样,她用的黄豆。相比枣红的灌装郫县豆瓣酱,色泽也看起来更有食欲,软糯的黄豆总让人舍不得把这一勺豆瓣酱和粉搅拌,担心搅了找不着小小的豆子。不过太辣,悠着点。另三种辣椒酱,一种是油过的细辣椒粉,另两种和吃小面加的油辣椒形态上差不多,反正我没法区分,自以为就是本土常用的朝天椒捣碎的,朝天椒香而不辣,所以看着虽赤汤浓油的小面,也才敢大快朵颐。自信挺能吃辣,于是乎在老板娘惊讶又疑惑的目光下贪婪的直接加了一汤匙,结果是我嘴巴痛了一中午。想起在延边饭馆看到漂亮服务员端上我想象了很久的明太鱼,我的天,好好地一条鱼完全被猩红的厚厚一层辣椒酱给淹没了,吓得都不敢动筷子。总觉得那鱼是活活的让身上那厚厚的“辣椒酱被子”给腌死了。朝鲜族人吃起辣来也真够凶残的,至今没弄清用的啥辣椒。还有三亚吃陵水酸粉桌上的辣椒酱,颜色像是云南小米椒舂碎的,那时无知,好奇心作祟拿筷子尖儿沾了一点尝,辣的都快憋出泪。后来上网一查,好家伙,黄灯笼椒!大陆辣度系数最高的一种!想想还是四川的朝天椒可爱,至少用它炒制的糟辣椒,直接可以当开胃佐餐菜。 凡是来吃饭的同学,老板家总会熬一大锅凉茶免费给同学来一小碗,起初尝喝以为是甘草加红糖熬制,味道挺近的。后来想想不对,甘草实在不便宜,且这种西北宁夏一带的特产作物怎会成为广西柳州一带居家常备饮品?一打听,原来是罗汉果熬制的(桂林一带的特产农作物)难怪每次喝完嘴里有一丝甜味中草药的回甘。上周末逛街看到一摆卖花茶的摊子,特意买了一个罗汉果自己试着泡水喝,味道很好,上网查其功效简直称得上神仙果,而且很养肤,好吧这是很吸引我的。。。昨日道明缘由,极不好意思的开口问老板能不能卖我十来个,他母亲那会儿也在店里帮忙,一听完甩手大笑:让以后直接来就是,自己弄多麻烦,一大锅了,够我喝的。完了又实在不忍拒绝一脸恳求的我,央求再三才从脚旁柜子里双手捧了堆满尖儿的果子装袋,我坚持让他刷饭卡扣钱,拿我没辙只好象征性的刷了我两块钱。 下午上完课,我带了一杯泡好的想给老板娘尝尝(她不相信直接用开水也可以)。店里就他母亲一个人,那会儿没食客,见我来了挺高兴的,隔老远就冲我招呼,我往保温杯盖儿里倒了大半盖子递给她尝尝,她拘谨笑了笑,可能不好意思直接用我的杯子盖儿,在桌下摸出了个空碗让我倒里面。一咕噜全喝光了,完了不停惊喜的砸吧味道不错,那意思好像活了这么大岁数才突然意识到,原来自家产的罗汉果直接泡水还真别是一般可口的风味这一新发明。开心的像个小孩子,本着礼尚往来,问我饿不饿,要给我烫一碗螺蛳粉,不收钱。。。妈呀,哪能啊?我就倒了一盖子水而已,趁着后面食客来她招呼的空当赶紧溜了 今儿上午十点多上完课饿的不行,点了大份螺蛳粉,趁着滚烫的口感呼啦啦往肚子里倒,老板的妈妈瞅着是我,从后厨给我端了一大碗自己刚熬好的八宝粥,特粘稠的那种。根本吃不下了,她自己也捧着一碗粥坐我店面边喝边期待我的好评,实在不忍冷了这样的热心,勉强尝了几口,不大能听懂夹着浓厚广西口音的普通话,无聊的拿勺子无意识的不停搅拌,看我搅来搅去没有食欲的样子,有点小失落:“是不是不好吃啊?这是广西的做法不合你口味啊?”我抱歉的赶紧端着碗仰着脖直接大口大口咽,临走撑到差点扶墙而出……要不是推说待会儿还有课得走,指不定还要再给我来一碗。 回想几年下来把三个食堂吃了个遍,每个窗口大多都不只是简单的钱物交易,饭菜有温度,窗口后的叔叔阿姨也有他们的态度,每个人都希望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排队点餐无聊时,多点关注尊重认可,他们回赠你的也许不仅仅只是比别人多那一勺…… 2015.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