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摘自《当下的力量》
开悟是一个圆满的境界,合一而和平,与生命以及它所显示的世界合一,同时,与你最深的自我的未显化的生命,也就是本体合一。开悟不仅是痛苦和身心内外冲突的终结,也是思考的终结,这将会是一次不可思议的解放!
从思维解放出来的开始就是认识到你不是一个思考问题的实体——思考者。
当一种思维止息时,你会在自己的心智流中体验到一种思维的中端——思维空白。当这种空白出现时,你会在内心感觉到一种静止和宁静的状态,于是你开始感觉到与本体合二为一的自然状态。多加练习之后,你的这种平和与宁静的感觉会加深。实际上,这种深度是无止境的。你同样会感觉到一种来自你内心深处的喜悦。
或者当你洗手时,关注与洗手有关的所有感觉:水的声音和感觉、手的运动、肥皂的香味等等。觉察到那个宁静且强有力地临在。
所以迈向开悟之途最为关键的一步是:从对思维的认同中摆脱出来。
如果你不能感受到你的情绪,或是切断了与情绪的联系,那么你最终会在纯生理这一层面体验到它们,它们会以生理问题或疾病的形式出现。
爱、喜悦与和平是深刻的本体状态,或是内心与本体联接时的三个方面。在这种状态下,他们没有对立,这是因为它们都源于思维之外。
欢乐总是衍生于你之外的事物,而喜悦是由内而生的。今天让你快乐的事情,明天可能会让你痛苦,或者它将会离你而去,所以一旦失去它,你将会感到痛苦。
每一次的欢乐或情绪的高涨在其内部都隐含着痛苦的种子:痛苦是这些欢乐的不可分割的对立面,而这个对立面迟早会显化出来。
通常,当下所产生的痛苦都是源自对现状某种形式的不接受,某种形式的无意识抗拒。从思维的层面来说,这种抗拒以批判的形式存在;从情绪的层面来说,它又以负面情绪的形式显现。痛苦的程度取决于你对当下的抗拒程度以及对思维的认同程度。思维通常否认当下,并试图逃离当下。换句话说,你越是认同自己的思维,你就越感到痛苦。或者可以这样说:你越是接受当下,你受的苦就越少,也越能从小我思维中解脱出来。
请你务必认识到,当下时刻是你所拥有的一切,把你的生活重心完全放到当下这一刻。
有什么比对已然存在的东西进行内在抗拒更徒劳、更疯狂的吗?有什么比反对生命本身,也就是当下,而且永远是当下,更疯狂的么?向“是”臣服,对生活说“是的”,看看生活是如何为你服务而不是与你为敌的。
从思维解放出来的开始就是认识到你不是一个思考问题的实体——思考者。
当一种思维止息时,你会在自己的心智流中体验到一种思维的中端——思维空白。当这种空白出现时,你会在内心感觉到一种静止和宁静的状态,于是你开始感觉到与本体合二为一的自然状态。多加练习之后,你的这种平和与宁静的感觉会加深。实际上,这种深度是无止境的。你同样会感觉到一种来自你内心深处的喜悦。
或者当你洗手时,关注与洗手有关的所有感觉:水的声音和感觉、手的运动、肥皂的香味等等。觉察到那个宁静且强有力地临在。
所以迈向开悟之途最为关键的一步是:从对思维的认同中摆脱出来。
如果你不能感受到你的情绪,或是切断了与情绪的联系,那么你最终会在纯生理这一层面体验到它们,它们会以生理问题或疾病的形式出现。
爱、喜悦与和平是深刻的本体状态,或是内心与本体联接时的三个方面。在这种状态下,他们没有对立,这是因为它们都源于思维之外。
欢乐总是衍生于你之外的事物,而喜悦是由内而生的。今天让你快乐的事情,明天可能会让你痛苦,或者它将会离你而去,所以一旦失去它,你将会感到痛苦。
每一次的欢乐或情绪的高涨在其内部都隐含着痛苦的种子:痛苦是这些欢乐的不可分割的对立面,而这个对立面迟早会显化出来。
通常,当下所产生的痛苦都是源自对现状某种形式的不接受,某种形式的无意识抗拒。从思维的层面来说,这种抗拒以批判的形式存在;从情绪的层面来说,它又以负面情绪的形式显现。痛苦的程度取决于你对当下的抗拒程度以及对思维的认同程度。思维通常否认当下,并试图逃离当下。换句话说,你越是认同自己的思维,你就越感到痛苦。或者可以这样说:你越是接受当下,你受的苦就越少,也越能从小我思维中解脱出来。
请你务必认识到,当下时刻是你所拥有的一切,把你的生活重心完全放到当下这一刻。
有什么比对已然存在的东西进行内在抗拒更徒劳、更疯狂的吗?有什么比反对生命本身,也就是当下,而且永远是当下,更疯狂的么?向“是”臣服,对生活说“是的”,看看生活是如何为你服务而不是与你为敌的。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