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本书适合你在出发去旅行之前好好充实自己的心灵
“如果平淡的生活是炼狱的话,旅行就是自我救赎的唯一方式”
——吴苏媚
她说之所以会孤身上路,是因为受了泽木耕太郎的《午夜三部曲》和妹尾河童的《窥视印度》两本书的影响,很是自然地,我们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走上旅途,看了一部关于旅行的电影,一张美得像画的图片,或是一位好友行走归来所讲述的有趣的途中见闻,更何况远方对每个人来说,本身就具有一种魅惑般召唤的强大力量。下面三本书,分别是关于三位作者各自是如何开始踏上长途的旅行...
1.《像嬉皮一样晃荡行走》 作者:吴苏媚
15个月,8个国家。
2008年秋天,我独自背包前往越南,在东南亚一带反复的走。在河内被摩托车夫勒索,在万象被ATM吞掉银行卡,在巴基斯坦因为露出胳膊被当成站街女……离开后才发现自己深爱着印度,又心心念念跑回印度南部去看海,再度来到尼泊尔,在冬天徒步安娜普尔纳大环线,差点挂在冰天雪地里……
长途旅行的意义何在,只能自己去摸索,如果你真的听到了内心的召唤,就会走上这条命中注定的路途,寻找自己的答案。
我确实比以前更快乐也更豁然,胸襟的开阔,有相当一部分须得承赖于视眼所见。也最终明白:先要使自己快乐,才能成为一个带给别人快乐的人。也开始体会到无私给予的快乐以及接受他人善意的快乐。也许这就是世上最美好的事物——爱。
2.《间隔年,一个女孩在旅行》 作者蔡璐璐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间隔年
掀起尘埃,坦白心灵,只为遇见自己
她,蔡璐璐,一个80后单身女孩,经历了一段奇幻又刺激的间隔年之旅。在路上,她经历了单身女孩旅行可能遇到的各种惊奇、刺激和彪悍的事:在加尔各答病得死去活来被牛追着满街跑、在大马士革遭遇了两次自杀式炸弹袭击、在开罗的廉价旅馆里狂喂跳蚤、历经辗转回到西藏又出了车祸……
这一年当中,还有两个人向她求婚:一个日本青年诚恳地邀请她去北海道共同生活;一个荷兰战地记者专程跑到约旦向她求婚。但是她“残忍”地伤了国际友人的心。因为那不是她想要的。
她想要的,是如何在庸常不变的朝九晚五中寻找到人生的乐趣与价值,如何不在房子、车子、信用卡三座大山重压之下日渐麻木,将年少时的所有梦想抛诸脑后。
也许答案就在路上。每个人只能年轻一次,即使不能像光鲜的影视剧中那般轰轰烈烈,至少要给自己一次机会,试着推...
【名词科普】间隔年,英文中叫 Gap Year,本是西方的一种叫法,大概意思是青年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工作之前,并不急于盲目踏入社会,而是停顿下来,做一次长期的远距离旅行(通常是一年),用一段时间放下脚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这一段时间里,可以去游学、当义工,或者只是休息去思考自己的人生,它不同于短期的近距离旅行又不完全等同工作旅行。间隔的意思是停顿,是用一种轻松的状态长期融入当地的生活。这时候的间隔年可以帮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进一步了解自己,体验生活。
还有一种“Career break”的说法,指的是已经有工作的人辞职进行间隔旅行,以调整身心或者利用这段时间去做别的事情。总之,无论是学生的gap亦或有工作一族的gap,都是为了从固定不变的生活模式中暂时跳出来,去另外一个环境体验新的生活,经历更多以更好地认识自己,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迎接未来。人生的际遇就是这样,其实,只需要给一次“跳出来一下,或许就能得到可以支撑整个人生的幸福”。
3.《深夜特急》 作者:泽木耕太郎
上班第一天正赶上梅雨,我穿着第一次上身的灰西装配黑皮鞋,打着伞。在从东京车站前行至中央邮局十字路口的上班人潮中,我突然决定不要当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
今天一整天既无赶着要办的事情,也没约好要见的人——完全自由。光凭这点,这趟旅行就有价值了。委身人潮,我异常兴奋。
这趟从德里到伦敦的旅程中,东南亚只是个前奏。
泽木耕太郎的《深夜特急》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风靡一时,被誉为“自助旅行者的圣经”,带动了无数日本青年开始了孤身长途旅行...
扫一扫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订阅号:lvxiangjia2014,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哦!
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注明出处!
——吴苏媚
她说之所以会孤身上路,是因为受了泽木耕太郎的《午夜三部曲》和妹尾河童的《窥视印度》两本书的影响,很是自然地,我们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走上旅途,看了一部关于旅行的电影,一张美得像画的图片,或是一位好友行走归来所讲述的有趣的途中见闻,更何况远方对每个人来说,本身就具有一种魅惑般召唤的强大力量。下面三本书,分别是关于三位作者各自是如何开始踏上长途的旅行...
1.《像嬉皮一样晃荡行走》 作者:吴苏媚
![]() |
15个月,8个国家。
2008年秋天,我独自背包前往越南,在东南亚一带反复的走。在河内被摩托车夫勒索,在万象被ATM吞掉银行卡,在巴基斯坦因为露出胳膊被当成站街女……离开后才发现自己深爱着印度,又心心念念跑回印度南部去看海,再度来到尼泊尔,在冬天徒步安娜普尔纳大环线,差点挂在冰天雪地里……
长途旅行的意义何在,只能自己去摸索,如果你真的听到了内心的召唤,就会走上这条命中注定的路途,寻找自己的答案。
我确实比以前更快乐也更豁然,胸襟的开阔,有相当一部分须得承赖于视眼所见。也最终明白:先要使自己快乐,才能成为一个带给别人快乐的人。也开始体会到无私给予的快乐以及接受他人善意的快乐。也许这就是世上最美好的事物——爱。
2.《间隔年,一个女孩在旅行》 作者蔡璐璐
![]() |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间隔年
掀起尘埃,坦白心灵,只为遇见自己
她,蔡璐璐,一个80后单身女孩,经历了一段奇幻又刺激的间隔年之旅。在路上,她经历了单身女孩旅行可能遇到的各种惊奇、刺激和彪悍的事:在加尔各答病得死去活来被牛追着满街跑、在大马士革遭遇了两次自杀式炸弹袭击、在开罗的廉价旅馆里狂喂跳蚤、历经辗转回到西藏又出了车祸……
这一年当中,还有两个人向她求婚:一个日本青年诚恳地邀请她去北海道共同生活;一个荷兰战地记者专程跑到约旦向她求婚。但是她“残忍”地伤了国际友人的心。因为那不是她想要的。
她想要的,是如何在庸常不变的朝九晚五中寻找到人生的乐趣与价值,如何不在房子、车子、信用卡三座大山重压之下日渐麻木,将年少时的所有梦想抛诸脑后。
也许答案就在路上。每个人只能年轻一次,即使不能像光鲜的影视剧中那般轰轰烈烈,至少要给自己一次机会,试着推...
【名词科普】间隔年,英文中叫 Gap Year,本是西方的一种叫法,大概意思是青年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工作之前,并不急于盲目踏入社会,而是停顿下来,做一次长期的远距离旅行(通常是一年),用一段时间放下脚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这一段时间里,可以去游学、当义工,或者只是休息去思考自己的人生,它不同于短期的近距离旅行又不完全等同工作旅行。间隔的意思是停顿,是用一种轻松的状态长期融入当地的生活。这时候的间隔年可以帮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进一步了解自己,体验生活。
还有一种“Career break”的说法,指的是已经有工作的人辞职进行间隔旅行,以调整身心或者利用这段时间去做别的事情。总之,无论是学生的gap亦或有工作一族的gap,都是为了从固定不变的生活模式中暂时跳出来,去另外一个环境体验新的生活,经历更多以更好地认识自己,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迎接未来。人生的际遇就是这样,其实,只需要给一次“跳出来一下,或许就能得到可以支撑整个人生的幸福”。
3.《深夜特急》 作者:泽木耕太郎
![]() |
上班第一天正赶上梅雨,我穿着第一次上身的灰西装配黑皮鞋,打着伞。在从东京车站前行至中央邮局十字路口的上班人潮中,我突然决定不要当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
今天一整天既无赶着要办的事情,也没约好要见的人——完全自由。光凭这点,这趟旅行就有价值了。委身人潮,我异常兴奋。
这趟从德里到伦敦的旅程中,东南亚只是个前奏。
泽木耕太郎的《深夜特急》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风靡一时,被誉为“自助旅行者的圣经”,带动了无数日本青年开始了孤身长途旅行...
扫一扫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订阅号:lvxiangjia2014,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哦!
![]() |
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