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C︱我只是个媒体人
【采访稿13】
NPC真人和我想象中的一模一样。寸头,带一副眼镜,简单的黑色T牛仔裤,说话的时候会用手悄悄的扶眼镜腿。他身形高大,挺拔,从背影看确实像个刚毕业的大学生。
不过此评价仅限背影。
早已在媒体圈摸爬滚打多年的NPC,在西安也算是资深媒体人。尤其是这个圈子,与人打交道是常态,年岁积累的沉稳和老练他身上依稀可以察觉一二。问及年龄,他倒把问题又抛给了我,“你猜?”
果然,连猜了几个都是错。
1.
他说,以前还敢和别人说是85年,成功骗过不少人,反正自己看着也年轻。然而今年就算是85年的也已经三十了。“好像往前说这么几年也没什么意义了。”
NPC,80年,媒体做了近十年。时间在他身上比较仁慈,只留下了很淡的影子,但是却在看不见的地方刻下了痕迹。
他本科是计算机专业,却从事的主要和媒体相关的工作,这些年电视台也进出好几回。“学什么和今后做什么不一定要有关系。”他顿了顿,“关键是要有一技之长”。
这就不得不说他最初入行的故事。他喜欢玩游戏,玩的多且杂,有时候不仅仅作为娱乐的一种,有时候更喜欢研究,不知不觉就变成半个行家。刚毕业时,他受人之托在一个网吧当网管。闲暇的时候看到陕西电视台一个关于游戏的节目,看过几期之后,就发现他们做的太“业余”,就给他们的工作邮箱写意见,哪怕得不到及时的回应,有些执念在里面吧,一写就是一个月。最后终于有编辑找到他,约他面试,一看还挺靠谱,就让他做一期节目试试。
结果当然是好的:“你不错,来上班吧。”就这么一句话,他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找到了一个位置,并且有充分的余地发光发热。
当然,现在的做的工作早已和游戏无关,但网络和游戏,算早早带领他踏入一个广博而神奇的另一个世界。“其实你现在应该也能感受得到,互联网本来就是信息传播的最前沿,而打游戏的玩家往往又能引领最新鲜的趋势,比如好多流行语都是最早都是从游戏里延伸出去的。”而作为一个媒体人,敏锐的潮流嗅觉,独到的新闻眼光,是一种成熟的标准。
98、99年他开始上网,算是这一代最早接触互联网的人。十多年,他认识了很多网友,有些直到现在还是非常好的朋友。期间也组织过很多有趣的活动,构建了很多圈子。最有名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他在豆瓣发起一个活动——“你给我讲个故事,我请你看个电影。”
“之前完全没想到有这么大影响。没想到那么多人有兴趣参加,那段时间听的故事、遇见的有趣的人,现在还记得清楚。”其中印象最深的,他讲,是有个人放弃普通人的生活而选择去跑船,在国际运输的船队上,在海上一飘就是几个月,还曾遇见过索马里海盗,“简直就是一部冒险小说。”
“每个人的生活看起来循规蹈矩,一日三餐,早起晚睡,其实每一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他说,“做这个活动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好奇,企图找到不同的生活。”每当工作进入死循环或者平台期的时候,他总需要一个契机来打破固化的思维,用更大的世界来映射更多的可能性。
而这种可能性带来的力量是无穷大的。像一个密封的盒子突然被戳了一个洞,阳光透进来。
“做了这么多事情,回头看,好像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价值。但我做的都是我认为有意思的事情。可能我就是爱玩。”他喝了一口面前的饮料,“你猜我什么星座?”
“射手座吧?”
——这回终于猜对了。
2.
其实采访NPC是因为他的个人公众号——NPC事务所。一个包揽各种闲杂琐事的西安万事通——有关美食、生活、奇闻异事、二手市场、情感热线——没错,知心大哥哥的角色。甚至一开始还帮人相亲什么的,可谓为网友操碎了心。
这个公众号已经办了两年,在西安本地也有一定的声誉。最初是因为有一天有人问他西安哪有人少又文艺的咖啡馆,于是他在朋友圈问了一下,然后他把大家的答案整理到了一起发了一篇文章。没想到这篇文章的阅读量达到10w以上,而且7天的数据仍然没有下落的趋势,被各种公众号抄袭。后来他想,不如就做一个目的在于给大家介绍西安,发现不一样的西安的公众号,于是画风一变,转型为大型生活服务类公众平台。
我关注了很久,确实是一个充满了人情味儿的公众号,经常有一些送优惠券的活动,还有一些和网友互动的小游戏等等。他用心在维护,因而关注量也一直在稳增。
“最发愁的,就是每天给大家发什么。”他坦然。这个公众号一直是只有他一个人在维护,通常下班了,他会给自己加一小会儿班来编辑推送内容,就像今天采访推到了9点以后,也是他忙完才抽出的时间。“辛苦吗?”我问。他笑笑,没多说什么。
作为一个媒体人,他要揣摩用户的心理,也要难免的为了迎合大众而做出一些改变。但他依然有自己坚持的东西,“我一直有一个原则,质量太差的东西,我不会做,也绝对不会推荐。”他肯定的说。
他依然每天更新,内容也一贯的保有新鲜感和可读性。有时候,推送都到了半夜。
采访完他之后,在路上,我思考了两个问题:第一,媒体人是什么?——媒体人是提供资讯的专业服务者。显然这一点NPC做到了。
而更重要的是,媒体人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大概是了解世界的愿望和耐心。这一点,我想,他也做到了。
NPC真人和我想象中的一模一样。寸头,带一副眼镜,简单的黑色T牛仔裤,说话的时候会用手悄悄的扶眼镜腿。他身形高大,挺拔,从背影看确实像个刚毕业的大学生。
不过此评价仅限背影。
早已在媒体圈摸爬滚打多年的NPC,在西安也算是资深媒体人。尤其是这个圈子,与人打交道是常态,年岁积累的沉稳和老练他身上依稀可以察觉一二。问及年龄,他倒把问题又抛给了我,“你猜?”
果然,连猜了几个都是错。
1.
他说,以前还敢和别人说是85年,成功骗过不少人,反正自己看着也年轻。然而今年就算是85年的也已经三十了。“好像往前说这么几年也没什么意义了。”
NPC,80年,媒体做了近十年。时间在他身上比较仁慈,只留下了很淡的影子,但是却在看不见的地方刻下了痕迹。
他本科是计算机专业,却从事的主要和媒体相关的工作,这些年电视台也进出好几回。“学什么和今后做什么不一定要有关系。”他顿了顿,“关键是要有一技之长”。
这就不得不说他最初入行的故事。他喜欢玩游戏,玩的多且杂,有时候不仅仅作为娱乐的一种,有时候更喜欢研究,不知不觉就变成半个行家。刚毕业时,他受人之托在一个网吧当网管。闲暇的时候看到陕西电视台一个关于游戏的节目,看过几期之后,就发现他们做的太“业余”,就给他们的工作邮箱写意见,哪怕得不到及时的回应,有些执念在里面吧,一写就是一个月。最后终于有编辑找到他,约他面试,一看还挺靠谱,就让他做一期节目试试。
结果当然是好的:“你不错,来上班吧。”就这么一句话,他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找到了一个位置,并且有充分的余地发光发热。
当然,现在的做的工作早已和游戏无关,但网络和游戏,算早早带领他踏入一个广博而神奇的另一个世界。“其实你现在应该也能感受得到,互联网本来就是信息传播的最前沿,而打游戏的玩家往往又能引领最新鲜的趋势,比如好多流行语都是最早都是从游戏里延伸出去的。”而作为一个媒体人,敏锐的潮流嗅觉,独到的新闻眼光,是一种成熟的标准。
98、99年他开始上网,算是这一代最早接触互联网的人。十多年,他认识了很多网友,有些直到现在还是非常好的朋友。期间也组织过很多有趣的活动,构建了很多圈子。最有名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他在豆瓣发起一个活动——“你给我讲个故事,我请你看个电影。”
“之前完全没想到有这么大影响。没想到那么多人有兴趣参加,那段时间听的故事、遇见的有趣的人,现在还记得清楚。”其中印象最深的,他讲,是有个人放弃普通人的生活而选择去跑船,在国际运输的船队上,在海上一飘就是几个月,还曾遇见过索马里海盗,“简直就是一部冒险小说。”
“每个人的生活看起来循规蹈矩,一日三餐,早起晚睡,其实每一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他说,“做这个活动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好奇,企图找到不同的生活。”每当工作进入死循环或者平台期的时候,他总需要一个契机来打破固化的思维,用更大的世界来映射更多的可能性。
而这种可能性带来的力量是无穷大的。像一个密封的盒子突然被戳了一个洞,阳光透进来。
“做了这么多事情,回头看,好像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价值。但我做的都是我认为有意思的事情。可能我就是爱玩。”他喝了一口面前的饮料,“你猜我什么星座?”
“射手座吧?”
——这回终于猜对了。
2.
其实采访NPC是因为他的个人公众号——NPC事务所。一个包揽各种闲杂琐事的西安万事通——有关美食、生活、奇闻异事、二手市场、情感热线——没错,知心大哥哥的角色。甚至一开始还帮人相亲什么的,可谓为网友操碎了心。
这个公众号已经办了两年,在西安本地也有一定的声誉。最初是因为有一天有人问他西安哪有人少又文艺的咖啡馆,于是他在朋友圈问了一下,然后他把大家的答案整理到了一起发了一篇文章。没想到这篇文章的阅读量达到10w以上,而且7天的数据仍然没有下落的趋势,被各种公众号抄袭。后来他想,不如就做一个目的在于给大家介绍西安,发现不一样的西安的公众号,于是画风一变,转型为大型生活服务类公众平台。
我关注了很久,确实是一个充满了人情味儿的公众号,经常有一些送优惠券的活动,还有一些和网友互动的小游戏等等。他用心在维护,因而关注量也一直在稳增。
“最发愁的,就是每天给大家发什么。”他坦然。这个公众号一直是只有他一个人在维护,通常下班了,他会给自己加一小会儿班来编辑推送内容,就像今天采访推到了9点以后,也是他忙完才抽出的时间。“辛苦吗?”我问。他笑笑,没多说什么。
作为一个媒体人,他要揣摩用户的心理,也要难免的为了迎合大众而做出一些改变。但他依然有自己坚持的东西,“我一直有一个原则,质量太差的东西,我不会做,也绝对不会推荐。”他肯定的说。
他依然每天更新,内容也一贯的保有新鲜感和可读性。有时候,推送都到了半夜。
采访完他之后,在路上,我思考了两个问题:第一,媒体人是什么?——媒体人是提供资讯的专业服务者。显然这一点NPC做到了。
而更重要的是,媒体人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大概是了解世界的愿望和耐心。这一点,我想,他也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