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布根•探索背后的故事】5:物品回收与数据平台
家中新买了一个大书柜,书房里原有的沙发和茶几要换掉。扔掉?舍不得;卖给收废品的吧,估计就值三五十块块钱。
“你把家里不要的东西收集起来,在APP上预约,会有公司的人上门回收并估值,然后在APP上返你多少海豆,一定的海豆可以换取一些很有用的东西。”同事尹紫向我介绍一个APP叫9贝壳,用她的话来说就是“绝对超值”。
“我前两天就用我的海豆换了一张超市卡,而且还有一百块钱话费也到账了。”尹紫怕我不信,还举自己的例子来证明。
我听到的第一反应是:专业人员专门为每个顾客上门回收,人力成本一定很高吧?那这家公司会不会亏呢?
“旧书、旧衣服,甚至我一部完全已经打不开的很老的手机都收。有些价值小的就用海豆给你积分,价值大的给你现金。”她说。
“那岂不是一家高级一点的废品回收站?”同事小悦一语中的。
“可能是人家有线下渠道把这些二手回收的东西卖出去吧,”尹紫说,“更何况,因为是半慈善性质,还是环保项目,据说还申请到了政府补助和大额的天使融资……”
尹紫还滔滔不绝地介绍,我已百度了一下9贝壳,把度娘的解读梳理成9贝壳的商业运作流程图:
原来,9贝壳从用户端回收的“旧物搬运工”的背后,是做一个以用户大数据为基础的交易平台。9贝壳利用这些大数据寻求企业合作,指导企业进行精准营销,提高营业额,然后从中分成。
◇◇◇
回收旧物品,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让我看到了其背后一套完整的思维模式。
但是,我们平时看到的简单的事情,笼罩在它上面的纷繁复杂的东西太多了,常常会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看不清它的真相和本质。
或去伪存真,或拨云见日,或删繁就简,或剥茧抽丝,或顺藤摸瓜,或披沙拣金……使探索事情背后的故事成为一种常态,生活会越来越有内涵,越来越辩证,越来越思进。
“你把家里不要的东西收集起来,在APP上预约,会有公司的人上门回收并估值,然后在APP上返你多少海豆,一定的海豆可以换取一些很有用的东西。”同事尹紫向我介绍一个APP叫9贝壳,用她的话来说就是“绝对超值”。
“我前两天就用我的海豆换了一张超市卡,而且还有一百块钱话费也到账了。”尹紫怕我不信,还举自己的例子来证明。
我听到的第一反应是:专业人员专门为每个顾客上门回收,人力成本一定很高吧?那这家公司会不会亏呢?
“旧书、旧衣服,甚至我一部完全已经打不开的很老的手机都收。有些价值小的就用海豆给你积分,价值大的给你现金。”她说。
“那岂不是一家高级一点的废品回收站?”同事小悦一语中的。
“可能是人家有线下渠道把这些二手回收的东西卖出去吧,”尹紫说,“更何况,因为是半慈善性质,还是环保项目,据说还申请到了政府补助和大额的天使融资……”
尹紫还滔滔不绝地介绍,我已百度了一下9贝壳,把度娘的解读梳理成9贝壳的商业运作流程图:
原来,9贝壳从用户端回收的“旧物搬运工”的背后,是做一个以用户大数据为基础的交易平台。9贝壳利用这些大数据寻求企业合作,指导企业进行精准营销,提高营业额,然后从中分成。
◇◇◇
回收旧物品,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让我看到了其背后一套完整的思维模式。
但是,我们平时看到的简单的事情,笼罩在它上面的纷繁复杂的东西太多了,常常会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看不清它的真相和本质。
或去伪存真,或拨云见日,或删繁就简,或剥茧抽丝,或顺藤摸瓜,或披沙拣金……使探索事情背后的故事成为一种常态,生活会越来越有内涵,越来越辩证,越来越思进。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