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北魏鸡肋,《花木兰》
![]() |
既然披上了古战争片儿的袍子,就从带铠甲的扯上两三扯。
自从英雄开画以来,古战争片儿似乎没有几个被待见的,然而此类片子在浩瀚的唾沫海洋之中如火如荼的成长。
偏爱古装片儿,尤其是中国的古装片儿,它容易沾染上中国人的体味儿,尽管现代国人的标准装已经是西装加上上吊扣儿,骨子里仍然摆脱不了东方蛮夷进化而来的习气。
我爱华夏。
话归正传,英雄开创了古战场的格局;墨攻分解了攻防战的杀戮办法种种;投名状由表到里由本到源的扒开战争的结构给你看,血淋淋;赤壁几乎囊括了中国战争战略、战术以及兵种配合的林林种种;即使调侃的夜宴也留下了黑马骑士大战越人白面谱的东方斯文。花木兰的留下了什么?
尚好的一段历史,且不说当下猛烈地影视宣传套路,单单一首乐府《木兰辞》人皆略有所闻,部分人群甚至能背诵传读。这相对于开片儿前的几个月穷追猛灌的抱佛脚宣传广泛而且深厚的多。本片占得天时。
尚好的一批演员。应该感谢赵薇在当下影坛的出现,谁还能成为名正言顺取代赵薇扮演花木兰的不二人选?美艳的行么,丑的呢,有个性的呢,这根印象值有关。陈坤气质搭配赵薇刚刚好,还有房祖名态势。且不说那个本是北方番毛后裔的风头正紧的难得一见的飙高音王子维特斯的加入棋局。几乎所有人选都恰到好处的到位。本片儿占得人和。
尚好的一个时段。这是国产电影业时局大开的地段,这是一个贺岁档的前夜,这是一个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列为经典仙班儿的时段位置。本片儿占得地利。
孟老夫子的三要素都已归位,马导儿踌躇满志的炮制出一出儿战争偶像剧。
本以为扮男装去打仗的一个女人应该诉说一个后人所不知或者所不曾领略过的战争往事,军中出现女人本为古战争信念的大凶,而最后能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大圆满实属不易,更何况木兰辞荡气回肠的传唱至今。
却发现这是一个女人爱上情哥哥,这个情哥哥竟然又是当局领导人的公子。继而在杀人比杀狗容易的乱军之中,在国破家亡的危难时刻,大谈我不喜欢战争,不喜欢杀人,喜欢情哥哥,愿意跟她一起去死的海誓山盟。
好吧,花木兰毕竟还是一个女人,女人怎能不生情愫?我不反对从一个女人的战争成长史去看本片儿。然后总结为,一个比爷们能杀人的女人在看到他的心上人被对方干掉后,化悲痛为力量带着一个营或者好多营的小弟去打算复仇。国殇的内在其实是情殇,绝望之后的女人尤其凶猛。
木兰辞太含糊,典籍又不知道到哪里去读。花木兰如何上位的?我很想知道。从一个普通肉盾成长到将军的职位,木兰的智、勇、谋、信在那里?却也像投名状的土匪三弟一样,当心上人告诉他去宰老大时,宰掉即可荣升官爵。窃以为充其量也就是麦田里的锐士睱。一将功成万古枯,不直接杀掉对方几批弟兄或者间接杀掉自己几批弟兄,将位谈何而来?更何况两个被封号爵位相当的将军竟然能朝夕相处的并肩作战的无稽之谈。
还好,木兰有口才。
片儿中大量的台词都给了木兰的表达。譬如给将士们多次训话式口号式演讲,(这一点投名状中都表述的清清楚楚,打仗的都是穷人,不是穷人谁出来打仗,打仗就是为了能活下去,要不睱都是锐士了为什么还想着回家去收那一亩三分地的麦子去。为国家那纯属扯淡,当然鼓舞士气总不能堂而皇之的说打仗就能有红烧肉啦有酒喝啦)。譬如跟情哥哥絮叨要不要爱怎么去爱的软磨私语。
到是独门在跟他老爹的对白中能听闻到几句有含金量的台词。凶悍的柔然其实也是弱者,北魏的强大,他们的族人渐少。独门说的更直接,为什么去抢,因为他们穷,什么资源都没有,还冷。弄明白了还是为了活的好点儿。这大概可归纳为战争症结所在,也是木兰从军的根本原因。
也许马楚成根本想扯虎皮做情趣内裤用。
上一回马导把一首mv长度的剑蝶,注水成了一个半小时少年男女的骚情。这一会马导又把好端端的乐府民歌拍成了流水账的偶像情事。六十二句的木兰辞所描写都不遗余力的表现出来了,没有写的也不遗余力的没去琢磨。
如果要谈改编,窃以为迪士尼的动画花木兰颠覆的更耐看一些。
似我老家三大爷家的六伯,这一辈子最拿手的好菜就是小葱拌豆腐,滴上两滴南山种的黑芝麻磨成的小磨香油,不多不少,这就算是一道大菜。
写几封少女情书倒是尚可,马楚成显然还拿不动剑。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