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做饭的理由
从前,我对做饭很有兴趣。
刚工作那会儿,周末我会做一个荤菜,两个素菜,一个汤,都是我爱吃的,虽然只有我一个人。吃不完到晚上我会做成拌饭。那时候我把饭菜全部端到茶几上,在电视上点播《甄嬛传》,然后在沙发上边吃边看。一周里,我只在吃饭的时候看电视。
后来我开始嫌麻烦,反正都是一个人,做那么多菜劳神费力干什么?工作日的三餐都在学校吃,很省事,所以我对做饭的兴趣只持续了一年。到了周末,有时候约朋友同事出去吃,把附近商场几乎吃了个遍。有时候自己去小区外面的馆子吃饭,去的最多的是一家三代经营的小馆子,到现在他们一家三代人都给我下过面、炒过饭、煮过抄手。
有一次我去逛超市,买了一瓶辣白菜回家吃。还有一次和同学去IFS吃饭,我爱上了那天吃的泡菜的味道。回家以后我在网上百度辣白菜的做法,马上下单买了榨汁机,榨汁机到的那天,在红旗买了糯米粉,在菜市场买了一颗白菜,把学校发的水果带回家,开始学习做辣白菜。要想把食物做好,就千万不能急于求成。晚上12点,把辣白菜放进冰箱,等待它发酵。
辣白菜做好以后,我拍了一张照片,发到微博。我也给朋友看辣白菜的照片,她们说看起来真不错,想尝尝。过了几天,我又去菜市场买了两颗辣白菜,做好以后装在保鲜袋里,上班给她们带去。
去年冬天,开始吃酒酿蛋养肤,我买了糯米和酒曲,自己做酒酿。有一次同事说带我去看她新装修的房子,早上给我打电话出发,我问她吃早饭了吗,她说没有,我就请她到我家来吃酒酿蛋。挂了电话,我在锅里多加了一倍酒酿,和一个鸡蛋。放寒假,老爸来接我回家,我说酒酿也装进保鲜盒带回家吧,这是我自己做的酒酿。
渐渐的,我又重新开始做食物。从做到吃的过程,我感到踏实。
暑假我开始学习烘焙。买了烤箱,在厦门培训的时候开始网购其他工具,一个个往家里寄。等我回家时,老爸说“厨房都快成你的仓库了。”每天午睡醒来,我先看小说开眠,然后开始读论文,到三点半开始烘焙。四点我坐在沙发上看剧,过十多分钟老爸从厨房出来,说“你蛋糕的香味出来了”。等烤箱“叮”的一声,我带着隔热手套端烤盘,菲利普向前探着它的黑鼻子使劲嗅,小辛巴站起来喵喵叫。我把蛋糕放在餐桌上,揪下一块放嘴里,再揪下两块给他们。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感受到吃自己做的食物的意义:因为美味的食物带给人幸福感,然后我开始学习怎么做,并且做出了满意的味道,就好像是自己创造了幸福,不用依赖别人。
老妈喜欢蛋黄元,走在街上看到她会买。老妈说和卖的味道一样,我离家时就给她烤蛋黄元。高考时我每晚和她一起入睡,稳稳的安全感,每天早晨她先起床为我做早餐。但自我上大学起,不能每天相见的日子,已经过了快十年。07年秋天,她和爸爸送我去西安上学,爸爸和我打开水,回到宿舍她正帮我铺床。开始军训,我送他们走。看她快走过宿舍楼又转身,和我挥手告别,彼此红了眼睛,忍着泪水。他们离开后,我在西安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成长,现在回想起来,就是漫长的独立之路。
那时候辅导员喜欢说“优秀是一种习惯”,这句鸡汤我听了四年。我一个人吃饭,一个人上自习,就是为了变优秀。晚上十点半遇到色眯眯跟我借笔的变态,后来这位仁兄大中午在畅志园打手枪,吓哭了我们班最小的90后,但几天过去后,我们还是该干嘛干嘛。那时候追我的人也有,但我心不在彼,拒绝人也不留余地,有的人和别人共浴爱河,有的人和我一样单了四年。
毕业后我一个人找工作,一个人搬家,五年前我对成都不熟。前年去香港旅行,朋友说“你方向感怎么这么好”,她不知道我从前走错了多少路。一个人旅行的时候,我就是活地图,只有重庆那个奇幻3D城市对我来说有点魔性。一个人考研,因为免师的原因被取消资格,哭到凌晨,Hebe说她一次半夜大哭,楼里管理员来敲门,一直叫“田小姐”,我当时也一样,只是我们楼没有管理员,关上门连邻居都不知道你的死活。我生活中的烦恼很少和别人提起,以至于我的朋友都认为我过得很好,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其实我只是有苦不说罢了,人活着怎么会没有烦恼呢。
严冬过去,我开始健身,听失恋但powerful的Adele,听激情的Beyonce,听特立独行的Ladygaga,等我听着viva la vida跑完人生第一个8km,明白生活应该回归正轨,就发誓今生一定要看一次coldplay的Live,要一起唱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在人海里歇斯底里的尖叫怒吼!回家路上要在小摊上吃烧烤!洗澡时要把音量调到最大开演唱会!
关于爱情的状态,就是田馥甄My Love里唱的,感谢这美丽等候吧。同事说,给你介绍对象,你有什么要求?遇到一个爱的人已经够难了,还提要求?我爱他,他爱我,对我好,不劈腿,这就是要求,但说出来她不会懂。当学会爱与被爱,也不需要依赖,转身发现他一直默默保护,就是这样一个人。
因为时间或是做饭,世界变的宽阔。从前是自己,现在也是,无论何时的自己我都接受,不再怀疑。大概是做饭的原因多一点,不是有句话说“人们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厨房与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