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t friend》
这部日本短剧可谓让我百感交集。
每个人基本都有人性障碍,真实的演绎出了生活中不完美,我们也有着不同的性格障碍。
我一会哭一会感慨一会揪心一会后怕,
看着它偏执固执,折腾到我们不知道为何就是死不悔改死不让步。
然后慢慢软化,让这些突兀不那么明显,变得圆润。
这些人物给了我很多对人性的认识和启发。
及川宗佑。
冲动性障碍人格。
在社会福利科工作的国家公务员,美知留的男友。
一方面对美知留很温柔,一方面又因为自己超强的占有欲而经常吃醋,束缚着美知留的行动并虐待她。
是一个从表面上看来头脑灵活,人缘好,做事面面俱到,非常成熟,其实是一个心里存在缺陷的人。
宗佑对美知留的爱已经达到了极限,任别人看不得碰不得接触不得。
恨不得把她关在自己狭小的房间里自己欣赏享受,不与世界接触。
强大的占有欲啊,它给自己带来了超重的疑心病,然后情绪失控时候,对美知留施暴。
当忍受到大最大限度,应了那句得不到的或许才是最好。
在身体得到占有和满足后,看着美知留哭泣几度崩溃,看着美知留和瑠可天真无邪的笑容的时候痛苦不已。
然后自杀了。
留了封信给美知留。
“我给你自由 只要我活着我就会束缚你。
所以让你得到自由,只有让这可心脏停止跳动了。
我本想成为你的全部,你所看到的世界的全部,照耀着你光辉的全部,成为你开心的全部。
无论到哪无论到何时都想和你合为一体。
但是你却在没有我的世界找到了幸福。
所以我还是走吧。
趁着手心还留着你余温的时候,趁着我身体还残留着和你合为一体的记忆的时候。
对不起明明那么喜欢你的笑容,却没办法让你开心。
对不起,我不懂怎么去爱你。
对不起,我不能让你幸福 。
再见美知留,你要幸福。”
为什么人总是做错了才能彻底醒悟,不撞南墙不回头。
在走错方向的时候不能及时刹车,回头重新选择。
生在单亲的家庭好像性格多多少少都有些问题,占有欲都很强。
因为失去过一些东西,所以特别脆弱和敏感,对想要的就越是渴望,已有的就握得更紧。
我多多少少也有很强的占有欲,但是也没有强到这个地步。
说去说来,宗佑就是太自我了,因为小时候受过很多伤所以就像个刺猬扎上所有的人试图保护自己。
行为的目的在于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而不在于其他。
这些冲动行为本身往往是损人又不利己的。
最后那封信多多少少是触动到人类心灵最脆弱的地方,那就是情感。
毕竟一切行为来由都是因为爱。
究竟爱要多少才叫合适?
太多了,人性扭曲占有欲太强,被爱的人会很辛苦,会失去自我。
太少了,被爱的人又感觉不到,满足不到被爱者心理需求,造成不理解和冲突。
这或许是个无解的命题。
蓝田美知留。
美容助理师,患有斯德哥尔摩候群症。
性格开朗但优柔寡断,成长于单亲家庭。
渐渐开始意识到谈心对象小武的存在,却难以割舍恋人宗佑。和瑠可是少年时代的好友。
或许也是因为成长与单身家庭,所以对一切有点漠视,学会宽容。
再而三容忍宗佑对自己施暴,这是个典型的斯德哥尔摩候群症。
在自己严重受生命威胁的时候,对于宗佑给的温柔又无比陶醉沉浸。
所以优柔寡断,矛盾不已。
本来坚定地意志要和宗佑划清界线,可是最后宗佑死了,她开始慢慢原谅宗佑,回忆一起美好的时光。
人性本善的,看来美好的东西还是能盖过那些粗俗不堪的丑陋。
美知留怀孕后,第一个想法竟然是自己不孤独了,有人陪了。
这个也是由于得不到家庭的温暖,所以极力期望有个人能永远陪伴自己且不能离开。
我总是在想宗佑和美知留到底之间是不是爱情呢?
还是说只是因为彼此需要,彼此温暖,因为都是怕寂寞的人。
想不通的问题我不愿再想了,总会有天会想通的。
美知留对瑠可十分依赖,无论大小琐事都依赖着瑠可。
不管瑠可对美知留是否有爱,有句话说的很对。
“我们不可能生活一辈子,你不能一直那么依赖我。”
所以无论是父母,还是将来的老公都不能太过依赖,还是要学会独立,自强不息。
最后这个人物终于让我明白了个道理:
在爱情中我们总是想成为他的全部,可是爱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如果在爱中迷失,失去自我,那是件多么恐怖的事情。
为了喜欢的人投其所好,改掉对方不喜欢的,那多么痛苦。
为别人而活,何苦。
所以很多人为了自由放弃了爱。
岸本瑠可。
性别认同障碍者,也就是同性恋。
生性要强,外表爽朗活泼,内心却容易受伤。
有不能对亲友甚至是父母说的深刻烦恼。
但是对人温柔,非常照顾人,很多人对其抱有爱慕之心。
生活目的明确,一边在自行车店打工一边为成为日本摩托车手而努力着。
爱慕美知留,但美知留一无所觉,被小武爱慕,却对小武的爱慕同样一无所知。
我曾经看到书上说,每个女性都存在同性恋意识。
女性朋友一见面就可以牵手拥抱甚至亲吻面颊,做些很亲密的动作。
但是男性最多勾肩搭背,打打闹闹。
你是否看见过男性手牵手去上厕所?
所以女性荷尔蒙潜意识是有同性存在的,只是看被引诱出来没。
对于同性恋,我还是不是太赞同,毕竟有些无法理解。
受伤太多我都觉得那是在找借口,不能以偏概全的全部否决掉,只是因为自己遇人不淑而已。
瑠可因为和美知留是同性,所以她不能说出爱。
她很顾及别人的感受,也比宗佑更多的什么是爱,爱不是强迫。
水岛武。
美容设计师。
性爱恐惧症,柏拉图式恋爱的信徒。
打扮中性,没有“男人”的感觉。
由于其独特的胸怀和温柔,和很多女子成为了好朋友。
因为过去的精神伤害而有性爱恐惧症,身兼职业化妆师、调酒师二职。
或许是因为中性的相貌。
温柔的性格会被人信任,美知留和瑠可都愿意向他倾述自己的烦恼,而他自己的烦恼却无处可以倾诉。
他是个很好的倾听者。
开始时候被认为是Gay,那是因为从来就没有交过女朋友。
但是最后却对瑠可情有独钟。
里面并没有交代的很清楚为什么他害怕性爱。
但是根据剧情推测,应该是小时候在组合家庭中长大的他,
和那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姐姐在很小的时候有过一段不堪的艳史,是受人误导。
在10岁不到的心灵就留下了阴影。
最后小武,美知留,瑠可一起住进了share house里面。
这也算一个好的结局。
他们最后是以朋友的定义住进房子里面的。
但是真的能够放下之前的情愫而开始生活吗,还是另一段纠结的开始。
毕竟小武喜欢瑠可,瑠可爱慕美知留,而美知留对小武有那么点好感。
生命没有一种绝对,我不能下定义。
人性的突兀就是慢慢被生活磨平的,也许这些性格会刺伤别人,所以我们才需要变得圆润起来。
每个人基本都有人性障碍,真实的演绎出了生活中不完美,我们也有着不同的性格障碍。
我一会哭一会感慨一会揪心一会后怕,
看着它偏执固执,折腾到我们不知道为何就是死不悔改死不让步。
然后慢慢软化,让这些突兀不那么明显,变得圆润。
这些人物给了我很多对人性的认识和启发。
及川宗佑。
冲动性障碍人格。
在社会福利科工作的国家公务员,美知留的男友。
一方面对美知留很温柔,一方面又因为自己超强的占有欲而经常吃醋,束缚着美知留的行动并虐待她。
是一个从表面上看来头脑灵活,人缘好,做事面面俱到,非常成熟,其实是一个心里存在缺陷的人。
宗佑对美知留的爱已经达到了极限,任别人看不得碰不得接触不得。
恨不得把她关在自己狭小的房间里自己欣赏享受,不与世界接触。
强大的占有欲啊,它给自己带来了超重的疑心病,然后情绪失控时候,对美知留施暴。
当忍受到大最大限度,应了那句得不到的或许才是最好。
在身体得到占有和满足后,看着美知留哭泣几度崩溃,看着美知留和瑠可天真无邪的笑容的时候痛苦不已。
然后自杀了。
留了封信给美知留。
“我给你自由 只要我活着我就会束缚你。
所以让你得到自由,只有让这可心脏停止跳动了。
我本想成为你的全部,你所看到的世界的全部,照耀着你光辉的全部,成为你开心的全部。
无论到哪无论到何时都想和你合为一体。
但是你却在没有我的世界找到了幸福。
所以我还是走吧。
趁着手心还留着你余温的时候,趁着我身体还残留着和你合为一体的记忆的时候。
对不起明明那么喜欢你的笑容,却没办法让你开心。
对不起,我不懂怎么去爱你。
对不起,我不能让你幸福 。
再见美知留,你要幸福。”
为什么人总是做错了才能彻底醒悟,不撞南墙不回头。
在走错方向的时候不能及时刹车,回头重新选择。
生在单亲的家庭好像性格多多少少都有些问题,占有欲都很强。
因为失去过一些东西,所以特别脆弱和敏感,对想要的就越是渴望,已有的就握得更紧。
我多多少少也有很强的占有欲,但是也没有强到这个地步。
说去说来,宗佑就是太自我了,因为小时候受过很多伤所以就像个刺猬扎上所有的人试图保护自己。
行为的目的在于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而不在于其他。
这些冲动行为本身往往是损人又不利己的。
最后那封信多多少少是触动到人类心灵最脆弱的地方,那就是情感。
毕竟一切行为来由都是因为爱。
究竟爱要多少才叫合适?
太多了,人性扭曲占有欲太强,被爱的人会很辛苦,会失去自我。
太少了,被爱的人又感觉不到,满足不到被爱者心理需求,造成不理解和冲突。
这或许是个无解的命题。
蓝田美知留。
美容助理师,患有斯德哥尔摩候群症。
性格开朗但优柔寡断,成长于单亲家庭。
渐渐开始意识到谈心对象小武的存在,却难以割舍恋人宗佑。和瑠可是少年时代的好友。
或许也是因为成长与单身家庭,所以对一切有点漠视,学会宽容。
再而三容忍宗佑对自己施暴,这是个典型的斯德哥尔摩候群症。
在自己严重受生命威胁的时候,对于宗佑给的温柔又无比陶醉沉浸。
所以优柔寡断,矛盾不已。
本来坚定地意志要和宗佑划清界线,可是最后宗佑死了,她开始慢慢原谅宗佑,回忆一起美好的时光。
人性本善的,看来美好的东西还是能盖过那些粗俗不堪的丑陋。
美知留怀孕后,第一个想法竟然是自己不孤独了,有人陪了。
这个也是由于得不到家庭的温暖,所以极力期望有个人能永远陪伴自己且不能离开。
我总是在想宗佑和美知留到底之间是不是爱情呢?
还是说只是因为彼此需要,彼此温暖,因为都是怕寂寞的人。
想不通的问题我不愿再想了,总会有天会想通的。
美知留对瑠可十分依赖,无论大小琐事都依赖着瑠可。
不管瑠可对美知留是否有爱,有句话说的很对。
“我们不可能生活一辈子,你不能一直那么依赖我。”
所以无论是父母,还是将来的老公都不能太过依赖,还是要学会独立,自强不息。
最后这个人物终于让我明白了个道理:
在爱情中我们总是想成为他的全部,可是爱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如果在爱中迷失,失去自我,那是件多么恐怖的事情。
为了喜欢的人投其所好,改掉对方不喜欢的,那多么痛苦。
为别人而活,何苦。
所以很多人为了自由放弃了爱。
岸本瑠可。
性别认同障碍者,也就是同性恋。
生性要强,外表爽朗活泼,内心却容易受伤。
有不能对亲友甚至是父母说的深刻烦恼。
但是对人温柔,非常照顾人,很多人对其抱有爱慕之心。
生活目的明确,一边在自行车店打工一边为成为日本摩托车手而努力着。
爱慕美知留,但美知留一无所觉,被小武爱慕,却对小武的爱慕同样一无所知。
我曾经看到书上说,每个女性都存在同性恋意识。
女性朋友一见面就可以牵手拥抱甚至亲吻面颊,做些很亲密的动作。
但是男性最多勾肩搭背,打打闹闹。
你是否看见过男性手牵手去上厕所?
所以女性荷尔蒙潜意识是有同性存在的,只是看被引诱出来没。
对于同性恋,我还是不是太赞同,毕竟有些无法理解。
受伤太多我都觉得那是在找借口,不能以偏概全的全部否决掉,只是因为自己遇人不淑而已。
瑠可因为和美知留是同性,所以她不能说出爱。
她很顾及别人的感受,也比宗佑更多的什么是爱,爱不是强迫。
水岛武。
美容设计师。
性爱恐惧症,柏拉图式恋爱的信徒。
打扮中性,没有“男人”的感觉。
由于其独特的胸怀和温柔,和很多女子成为了好朋友。
因为过去的精神伤害而有性爱恐惧症,身兼职业化妆师、调酒师二职。
或许是因为中性的相貌。
温柔的性格会被人信任,美知留和瑠可都愿意向他倾述自己的烦恼,而他自己的烦恼却无处可以倾诉。
他是个很好的倾听者。
开始时候被认为是Gay,那是因为从来就没有交过女朋友。
但是最后却对瑠可情有独钟。
里面并没有交代的很清楚为什么他害怕性爱。
但是根据剧情推测,应该是小时候在组合家庭中长大的他,
和那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姐姐在很小的时候有过一段不堪的艳史,是受人误导。
在10岁不到的心灵就留下了阴影。
最后小武,美知留,瑠可一起住进了share house里面。
这也算一个好的结局。
他们最后是以朋友的定义住进房子里面的。
但是真的能够放下之前的情愫而开始生活吗,还是另一段纠结的开始。
毕竟小武喜欢瑠可,瑠可爱慕美知留,而美知留对小武有那么点好感。
生命没有一种绝对,我不能下定义。
人性的突兀就是慢慢被生活磨平的,也许这些性格会刺伤别人,所以我们才需要变得圆润起来。
-
阿司匹林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5-01 17:5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