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解构师
我叫不二,我最后一次申明,我跟冯唐笔下的“不二”没一毛钱关系。说起这我就很生气,我本来是冯唐的粉丝,起因是我看到他写的一句金句“春风十里,不如睡你”,我觉得能写出这样句子的人太屌了。尽管后来证明是我看错了,人家只说过“春风十里,不如你”。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喜欢看他的书,从《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到《万物生长》,十八岁就敢叫个姑娘,那是相当带劲。忘了哪天,我走在大街上,见有队伍排很长,一问,说是冯唐在签售《活着活着就老了》,我得来一本,排了3个小时到我,就对冯唐提出要他在书扉写上“不二惠存”,他问我什么是“不二”,我说我的名字就叫不二,他说你这名字很有意思。有意思就有意思呗,我可没让你用我的名当你小说的名,可气的是,还把小说写得这么“色”。我非常气愤,侵犯了我的名誉,我得告他,这不单为钱,虽然我现在很缺钱。我尤其受不了别人见我名字、或听我名字后,那意味很长的怪笑,一定要让冯唐在中央电视台,或者人民日报登个申明,还我的清白。
一生气,差点忘了告诉你们我的职业,我是一个“动物解构师”。我的手艺是家传,一辈辈的传承,传到我这代,我要把它发扬光大。最近市文化局找到我,跟我说,我这门手艺现在会的人越来越少了,你祖上又这么有名,市里决定把你的手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我不太懂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文化局的人是有文化的人,他们不会做”二“的事吧。什么?你不知道我祖上是谁?看看没文化真可怕吧,你们上学的课本上是不是都学过《庖丁解牛》?“庖丁”就是我的祖先!其实“庖丁”只是旁人对我们这行业的人的统称,我祖先叫“不看”。书上都说了,闭着眼睛都知道牛各个部分是什么样。我也跟祖上一样,精通解牛,当然没牛也可以委屈点解解猪。我最反感别人叫我“屠夫”,为此我还跟二狗干过架,叫我“屠夫”,非常严重地对我们这个手艺的不尊重,没文化,野蛮!
我们村原来养了很多牛,后来村里的地卖给城里人盖了房,村没了改叫街道了。地没了,草也就没了;草没了,牛也就没了;牛没了,我家传的手艺也没了用处。为此我很生气,原来天天有肉的日子变成了现在的饥一顿饿两顿。今早我躺在床上正省早餐着呢,邻居加发小二狗掀开被子告诉我说:市里屠宰厂在招工。我听了觉得不能辜负了我的手艺,虽然我对“屠宰厂”这三字很是反感,但顶不住肚子抗议不是?我起床,连鞋都没换,穿着睡衣拖鞋就赶去了。
主考官很年轻,以我的经验他绝对没干过我们这一行的活,还带着眼镜!这不由得让我对眼前这个年轻人产生出一种轻蔑的情绪。我看着他不语,等着他发问。果然,他沉不住气了,问我:“名字”。我上前一步,掏出名片(干我们这一行,名气很重要,得有人知道你有这手艺,才有人叫干活不是?),单手递给他。他看看名片,眉毛上扬了点,我知道显然是我的名字让他产生了兴趣,每次都一样。“你叫不二?”听这口气就让我不舒服,我回道:“不可以吗?”接着他对我的职业的看法也暴露了他的没文化,他看看我,看看名片,又对我说:你这个“动物解构师”我是不是可以认为就是”屠夫”?这真让我生气了,我严肃地对他说:“不要看你戴个眼镜,掩盖不了你没文化的本质,不要叫这么难听好不,就拿你们的厂名来说,叫什么“屠宰厂”,听听,多么得血腥,多么得野蛮,多么得恐怖!我祖上都知道我们这行不要血腥,叫解牛而不叫杀牛。看看你们,那么没有素质”。我的一番高论他自然觉得不以为然,加上我穿着邋遢,他的眼里明显露出不耐烦。问我:“你会操作屠宰机器吗?”我说我祖传的绝技是用刀把牛分解,不用机器。这个眼镜干脆地对我说:“我们招操作机器的工人,对不起,你的手艺没用”。我叫嚷到:“你们不能这样不尊重我的手艺,这可是要申报非物质文化……”我还没说完,就被人拉了出来,后面传来”下一位”的叫声。
没文化的血腥屠宰厂,哼,有什么了不起,狗眼看人低,好了,退一万步,就按你们说的,我是个“屠夫”,可我也是个不一般的“屠夫”!能道就没有一个人能透过我邋遢的外表,发现我所拥有的绝技吗?什么不以貌取人,啊呸,我那么的非同凡响,不但会解牛、解猪,更主要的我会吃。唉,现在不能提吃,早饭还没吃呢。
拐过街口老井,我来到二狗媳妇开的面馆。真是虎落平阳遭犬欺呀,想祖上的荣光,我们也曾经阔过,顿顿牛排,现如今,沦落到以面充饥了。二狗家的面馆我一般不来,除了便宜,我找不到我要来的理由。最近要不是……唉,不说了,先把端来的炸酱面吃了再说。面不劲道,酱也没味,怪不得到了饭点还人少。看看,这酱是这样做的吗?酱分咸口和甜口,喜咸的用黄酱,喜甜的用面酱,五花肉剁成末,下锅煸炒,葱炒香,再用油炒酱,炒出酱香味,入五花肉,加入高汤,慢火煨,收汁,入葱花。这才是上等的酱料,配上手擀面,加上面码,面码中的黄瓜和胡萝卜要切成细丝,这样的一碗炸酱面,才有味道。二狗老婆听我一番教训,仿佛得到了做炸酱面的秘方,满心欢喜,末了,一拍脑门,说:哎呀呀,差点忘了,牛村二牛叫你上他家杀牛。
你看看,还是有人能透过我邋遢的外表,发现我神奇的绝技。方圆百里,就牛村还养点牛了,虽然路有点远,但这一年不到一两次的,能让别人见识我家祖传绝技的机会,我不能错过。电话联系上二牛,约好明早八点,牛村献技。
第二天还不到八点,我就到了牛村。我最近一段时间没起得这么早过,平时我都睡到11点左右,省顿饭钱。二牛给我一大碗臊子面,两个肉夹馍,面里醋放得刚好,我喜欢,肉夹馍跟东木头市的秦豫、长乐坊的王魁有一比。这个肉夹馍嘛,其实没什么诀窍,就得馍酥、香,肉烂,肥瘦相间,再加点肉皮,一口咬下去,不费劲,不柴不肥,馍香加肉香扑鼻,才是上等呀。面、馍下肚,手就有力气,眼睛也就有神了,我就喜欢这样的主顾,知道手艺人照顾好了,活就会利索。这不,不到2小时,我就把一头整牛分解成了肩胛肉、肋脊肉、 牛小排、腹胁肉、腱子肉、前腰脊肉、腰内肉、后腰脊肉、后腿肉 。你问我为什么要这么分,这就是我与别人不同的地方,也是祖传绝技之一。我们祖上解牛无数,也吃牛无数,知道牛身上哪个部位的肉怎么吃好吃!比如说肩胛肉和肋脊肉是做牛排的极佳材料,而牛小排,最适合烤、煎、炸、红烧,其他部位的怎么吃,你得请我吃才告诉你,家传绝技不外乱传。
二牛很满意我干的活,特意留下我安排午饭,我很欣慰,遇到这么尊重手艺的主顾。我也就不客气的对二牛说:我来弄菜吧,让你们瞧瞧我另外的一门绝技。二牛也是个吃货,就同我一起取了一块肩胛肉,这我要做牛排,记不清多久没吃过牛排了,这次得过过瘾;从小排上取一肋条,红烧牛腩就是它了;切下块后腰脊肉,这肉最嫩了,炒了。腱子肉炖上萝卜。想想口水不争气地就流出来了。“二牛,找口炖锅,先把腱子炖上”。二牛心甘情愿当我的下手,可拿来的锅却让我很生气,我大声说道:“这么好的腱子肉你就用这样的锅来炖?”二牛一脸的茫然,我也立马醒悟,二牛家是二牛家,我家祖上可是阔过的,要不是我自己带刀过来,二牛家的刀也让我生气。这都有讲究的呀,好肉用好锅,好车载美女,不能乱来的,要是在我家,我一定会拿出“菲仕乐”的锅来炖,用“双立人”的刀切肉。说到这,我得给你们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随我家的绝技一同传承。说是很久以前,在德国有两个村子,一个叫“菲仕乐”,一个叫“双立人”,“菲仕乐”村产帅哥,周围村的姑娘以嫁“菲仕乐”村帅哥为荣;“双立人”村有不少的道馆,道人挎着刀也很厉害。久而久之,就流传开来“菲仕乐”的哥,“双立人”的刀,本意是说“菲仕乐”村的哥帅呆了,“双立人”村挎刀的道人也很NB。但“双立人”村的人聪明,卖起了刀,“菲仕乐”村的人郁闷,总不能卖帅哥吧?想来想去,做锅卖吧。这就有了后来的“菲仕乐”的锅,“双立人”的刀,但原意却变了,变成了现在的“菲仕乐”村产的锅世界最NB,“双立人”村打的刀吹发发断、划手肉破。
扯远了,将就吧。我也知道二牛家是不可能有用遍米其林餐厅的美国ALL Clad炒锅了,我家那把Copper Cor系列锅用来炒腰脊最美妙不过了。唉,将就了,可惜了,我原来的好心情去掉了一半。炖的、炒的上桌,慢火煨出来的牛腩出锅,二牛就忍不住了,非要拉我开喋,我嘴里嚷着:“还有牛排呢”。二牛扭头对他老婆说:“媳妇,牛排你煎了”。我很想自己煎,但肚子却命令脚挪到了桌边,二牛摆出酒杯,拿出筷子,我又忍不住生气了:“二牛,你家可以没有“菲仕乐”的锅,“双立人”的刀,但筷子总得有“新锐(NEWREA)”的吧,看看,你还拿个白酒杯,红肉该配红葡,海鲜配白葡……”。二牛被我说得也生气了:“你吃不吃!?”我闭嘴,嘘,嘴不能闭,禁声吃肉,好吃!过瘾!风卷残云,眼看盘子要见底,二牛朝他媳妇喊道:“牛排”。二牛媳妇不一会功夫,两份牛排上桌。不敢向二牛要刀叉了,拿起手中的“竹棍”,夹起牛排口中一送,牙齿咬过,感觉是“煎老了”。我犹豫地对二牛说:“这牛排有点老了”,要不我去煎几份五分熟的?”我喜欢吃嫩一点的牛排,尤其是二牛家的这秦川牛品种,有些部位完全可以生吃。可二牛却说:“五分是不是有些生,要不来八分熟的吧”。我强忍着笑,头向上抬了抬,尽量装着不经意地说:“二牛,在家可以随便说,在外吃牛排就不能说八分熟,牛排行话只有单数熟,一般三、五、七就可以了,三分以下跟生的差不多,九分也就全熟了”。二牛直直看着我,喉咙动了动,话却没出口。我赶紧低头,想用什么笑话化解这尴尬,却听到二牛:“媳妇,四份牛排,两份五分熟,两份七分熟”。大气,我就喜欢这大气的样子,其实我的肚子更喜欢。
我和二牛都吃得很HI,吃到最后用一碗柴火米饭结束这顿久违了的大餐。不得不说柴火烧出来的米饭,那米香、饭的柔软,即使用顶级虎牌土锅电饭煲,也做不出来这味道。我已经不能再吃了,虽然我不是扶着墙进的二牛家,但现在我差不多要扶着墙走出去了,估摸着明天中午的饭也可以省了,这种日子是多么让我向往呀。是谁发明用机器杀牛的呢?家传绝技看来到我这代就要失传了。想到这,我眼泪都快要下来了,空中此时恰好响起雷声,老天爷也知道我的难过。我起身向二牛和他媳妇告辞,推开门,却见雨落,还不小。二牛媳妇转身拿来一把伞,我看了看递过来的伞,说道:“谢谢了,我早上来之前,看过天气预报,知道有雨,带伞了。不过,你这把伞也该换了,德国的KOBOLD伞不错,也不贵;蕉下(BananaUmbrella)也还行”。说完,撑开我的英伦FOX伞(山寨版),腆着肚子,提着我的“工钱”——牛尾和牛鞭,消失在了雨中。
一生气,差点忘了告诉你们我的职业,我是一个“动物解构师”。我的手艺是家传,一辈辈的传承,传到我这代,我要把它发扬光大。最近市文化局找到我,跟我说,我这门手艺现在会的人越来越少了,你祖上又这么有名,市里决定把你的手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我不太懂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文化局的人是有文化的人,他们不会做”二“的事吧。什么?你不知道我祖上是谁?看看没文化真可怕吧,你们上学的课本上是不是都学过《庖丁解牛》?“庖丁”就是我的祖先!其实“庖丁”只是旁人对我们这行业的人的统称,我祖先叫“不看”。书上都说了,闭着眼睛都知道牛各个部分是什么样。我也跟祖上一样,精通解牛,当然没牛也可以委屈点解解猪。我最反感别人叫我“屠夫”,为此我还跟二狗干过架,叫我“屠夫”,非常严重地对我们这个手艺的不尊重,没文化,野蛮!
我们村原来养了很多牛,后来村里的地卖给城里人盖了房,村没了改叫街道了。地没了,草也就没了;草没了,牛也就没了;牛没了,我家传的手艺也没了用处。为此我很生气,原来天天有肉的日子变成了现在的饥一顿饿两顿。今早我躺在床上正省早餐着呢,邻居加发小二狗掀开被子告诉我说:市里屠宰厂在招工。我听了觉得不能辜负了我的手艺,虽然我对“屠宰厂”这三字很是反感,但顶不住肚子抗议不是?我起床,连鞋都没换,穿着睡衣拖鞋就赶去了。
主考官很年轻,以我的经验他绝对没干过我们这一行的活,还带着眼镜!这不由得让我对眼前这个年轻人产生出一种轻蔑的情绪。我看着他不语,等着他发问。果然,他沉不住气了,问我:“名字”。我上前一步,掏出名片(干我们这一行,名气很重要,得有人知道你有这手艺,才有人叫干活不是?),单手递给他。他看看名片,眉毛上扬了点,我知道显然是我的名字让他产生了兴趣,每次都一样。“你叫不二?”听这口气就让我不舒服,我回道:“不可以吗?”接着他对我的职业的看法也暴露了他的没文化,他看看我,看看名片,又对我说:你这个“动物解构师”我是不是可以认为就是”屠夫”?这真让我生气了,我严肃地对他说:“不要看你戴个眼镜,掩盖不了你没文化的本质,不要叫这么难听好不,就拿你们的厂名来说,叫什么“屠宰厂”,听听,多么得血腥,多么得野蛮,多么得恐怖!我祖上都知道我们这行不要血腥,叫解牛而不叫杀牛。看看你们,那么没有素质”。我的一番高论他自然觉得不以为然,加上我穿着邋遢,他的眼里明显露出不耐烦。问我:“你会操作屠宰机器吗?”我说我祖传的绝技是用刀把牛分解,不用机器。这个眼镜干脆地对我说:“我们招操作机器的工人,对不起,你的手艺没用”。我叫嚷到:“你们不能这样不尊重我的手艺,这可是要申报非物质文化……”我还没说完,就被人拉了出来,后面传来”下一位”的叫声。
没文化的血腥屠宰厂,哼,有什么了不起,狗眼看人低,好了,退一万步,就按你们说的,我是个“屠夫”,可我也是个不一般的“屠夫”!能道就没有一个人能透过我邋遢的外表,发现我所拥有的绝技吗?什么不以貌取人,啊呸,我那么的非同凡响,不但会解牛、解猪,更主要的我会吃。唉,现在不能提吃,早饭还没吃呢。
拐过街口老井,我来到二狗媳妇开的面馆。真是虎落平阳遭犬欺呀,想祖上的荣光,我们也曾经阔过,顿顿牛排,现如今,沦落到以面充饥了。二狗家的面馆我一般不来,除了便宜,我找不到我要来的理由。最近要不是……唉,不说了,先把端来的炸酱面吃了再说。面不劲道,酱也没味,怪不得到了饭点还人少。看看,这酱是这样做的吗?酱分咸口和甜口,喜咸的用黄酱,喜甜的用面酱,五花肉剁成末,下锅煸炒,葱炒香,再用油炒酱,炒出酱香味,入五花肉,加入高汤,慢火煨,收汁,入葱花。这才是上等的酱料,配上手擀面,加上面码,面码中的黄瓜和胡萝卜要切成细丝,这样的一碗炸酱面,才有味道。二狗老婆听我一番教训,仿佛得到了做炸酱面的秘方,满心欢喜,末了,一拍脑门,说:哎呀呀,差点忘了,牛村二牛叫你上他家杀牛。
你看看,还是有人能透过我邋遢的外表,发现我神奇的绝技。方圆百里,就牛村还养点牛了,虽然路有点远,但这一年不到一两次的,能让别人见识我家祖传绝技的机会,我不能错过。电话联系上二牛,约好明早八点,牛村献技。
第二天还不到八点,我就到了牛村。我最近一段时间没起得这么早过,平时我都睡到11点左右,省顿饭钱。二牛给我一大碗臊子面,两个肉夹馍,面里醋放得刚好,我喜欢,肉夹馍跟东木头市的秦豫、长乐坊的王魁有一比。这个肉夹馍嘛,其实没什么诀窍,就得馍酥、香,肉烂,肥瘦相间,再加点肉皮,一口咬下去,不费劲,不柴不肥,馍香加肉香扑鼻,才是上等呀。面、馍下肚,手就有力气,眼睛也就有神了,我就喜欢这样的主顾,知道手艺人照顾好了,活就会利索。这不,不到2小时,我就把一头整牛分解成了肩胛肉、肋脊肉、 牛小排、腹胁肉、腱子肉、前腰脊肉、腰内肉、后腰脊肉、后腿肉 。你问我为什么要这么分,这就是我与别人不同的地方,也是祖传绝技之一。我们祖上解牛无数,也吃牛无数,知道牛身上哪个部位的肉怎么吃好吃!比如说肩胛肉和肋脊肉是做牛排的极佳材料,而牛小排,最适合烤、煎、炸、红烧,其他部位的怎么吃,你得请我吃才告诉你,家传绝技不外乱传。
二牛很满意我干的活,特意留下我安排午饭,我很欣慰,遇到这么尊重手艺的主顾。我也就不客气的对二牛说:我来弄菜吧,让你们瞧瞧我另外的一门绝技。二牛也是个吃货,就同我一起取了一块肩胛肉,这我要做牛排,记不清多久没吃过牛排了,这次得过过瘾;从小排上取一肋条,红烧牛腩就是它了;切下块后腰脊肉,这肉最嫩了,炒了。腱子肉炖上萝卜。想想口水不争气地就流出来了。“二牛,找口炖锅,先把腱子炖上”。二牛心甘情愿当我的下手,可拿来的锅却让我很生气,我大声说道:“这么好的腱子肉你就用这样的锅来炖?”二牛一脸的茫然,我也立马醒悟,二牛家是二牛家,我家祖上可是阔过的,要不是我自己带刀过来,二牛家的刀也让我生气。这都有讲究的呀,好肉用好锅,好车载美女,不能乱来的,要是在我家,我一定会拿出“菲仕乐”的锅来炖,用“双立人”的刀切肉。说到这,我得给你们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随我家的绝技一同传承。说是很久以前,在德国有两个村子,一个叫“菲仕乐”,一个叫“双立人”,“菲仕乐”村产帅哥,周围村的姑娘以嫁“菲仕乐”村帅哥为荣;“双立人”村有不少的道馆,道人挎着刀也很厉害。久而久之,就流传开来“菲仕乐”的哥,“双立人”的刀,本意是说“菲仕乐”村的哥帅呆了,“双立人”村挎刀的道人也很NB。但“双立人”村的人聪明,卖起了刀,“菲仕乐”村的人郁闷,总不能卖帅哥吧?想来想去,做锅卖吧。这就有了后来的“菲仕乐”的锅,“双立人”的刀,但原意却变了,变成了现在的“菲仕乐”村产的锅世界最NB,“双立人”村打的刀吹发发断、划手肉破。
扯远了,将就吧。我也知道二牛家是不可能有用遍米其林餐厅的美国ALL Clad炒锅了,我家那把Copper Cor系列锅用来炒腰脊最美妙不过了。唉,将就了,可惜了,我原来的好心情去掉了一半。炖的、炒的上桌,慢火煨出来的牛腩出锅,二牛就忍不住了,非要拉我开喋,我嘴里嚷着:“还有牛排呢”。二牛扭头对他老婆说:“媳妇,牛排你煎了”。我很想自己煎,但肚子却命令脚挪到了桌边,二牛摆出酒杯,拿出筷子,我又忍不住生气了:“二牛,你家可以没有“菲仕乐”的锅,“双立人”的刀,但筷子总得有“新锐(NEWREA)”的吧,看看,你还拿个白酒杯,红肉该配红葡,海鲜配白葡……”。二牛被我说得也生气了:“你吃不吃!?”我闭嘴,嘘,嘴不能闭,禁声吃肉,好吃!过瘾!风卷残云,眼看盘子要见底,二牛朝他媳妇喊道:“牛排”。二牛媳妇不一会功夫,两份牛排上桌。不敢向二牛要刀叉了,拿起手中的“竹棍”,夹起牛排口中一送,牙齿咬过,感觉是“煎老了”。我犹豫地对二牛说:“这牛排有点老了”,要不我去煎几份五分熟的?”我喜欢吃嫩一点的牛排,尤其是二牛家的这秦川牛品种,有些部位完全可以生吃。可二牛却说:“五分是不是有些生,要不来八分熟的吧”。我强忍着笑,头向上抬了抬,尽量装着不经意地说:“二牛,在家可以随便说,在外吃牛排就不能说八分熟,牛排行话只有单数熟,一般三、五、七就可以了,三分以下跟生的差不多,九分也就全熟了”。二牛直直看着我,喉咙动了动,话却没出口。我赶紧低头,想用什么笑话化解这尴尬,却听到二牛:“媳妇,四份牛排,两份五分熟,两份七分熟”。大气,我就喜欢这大气的样子,其实我的肚子更喜欢。
我和二牛都吃得很HI,吃到最后用一碗柴火米饭结束这顿久违了的大餐。不得不说柴火烧出来的米饭,那米香、饭的柔软,即使用顶级虎牌土锅电饭煲,也做不出来这味道。我已经不能再吃了,虽然我不是扶着墙进的二牛家,但现在我差不多要扶着墙走出去了,估摸着明天中午的饭也可以省了,这种日子是多么让我向往呀。是谁发明用机器杀牛的呢?家传绝技看来到我这代就要失传了。想到这,我眼泪都快要下来了,空中此时恰好响起雷声,老天爷也知道我的难过。我起身向二牛和他媳妇告辞,推开门,却见雨落,还不小。二牛媳妇转身拿来一把伞,我看了看递过来的伞,说道:“谢谢了,我早上来之前,看过天气预报,知道有雨,带伞了。不过,你这把伞也该换了,德国的KOBOLD伞不错,也不贵;蕉下(BananaUmbrella)也还行”。说完,撑开我的英伦FOX伞(山寨版),腆着肚子,提着我的“工钱”——牛尾和牛鞭,消失在了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