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x T2和T3比较
★規格:
T2 T3
◆上市時間: 1990 2001
◆尺寸: 119(宽)x66(高)x33(深) 105(宽)x63(高)x30.5(深)
◆重量(不含电池): 295g 230g
◆使用電池: CR123A CR2
◆鏡頭: Sonnar 38mm f/2.8 Sonnar 35mm f/2.8
◆光圈: F2.8-F16 F2.8-F16
◆對焦: 0.7m~無限遠 0.35m~無限遠
◆快門: 1秒-1/500秒 16秒-1/1200秒
◆曝光:光圈先決或者程自動,可加減EV,每半格為單位,最多加二或減二。
◆閃光燈: 自動、防紅眼 AUTO、強制關閉、強制閃燈、AUTO防紅眼、夜景人像
◆其他:有自拍器(停十秒),裝片後自動上片自動進退片,可中途退片。
★外觀比較:
外觀上T3比較輕巧細膩,T2就比較古樸厚重些。據說T2的外殼也比較厚重些,就housing是比T3耐操些。
以重量而言,T2要重了要65克左右,拿起來也穩些,T3就輕多了。
T2觀景窗信息
T3觀景窗信息
★手持穩定度:
T2在右手手持的地方有塊黑色的塑膠皮,對於手持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在使用T2的歷史中我沒有滑掉的記錄,但T3就不止一次失身了。T3的光滑機身比T2的漂亮許多,但也正因為是滑不溜手,一個不留神就可能痛不欲生。
★光圈的選擇:
T2和T3都可以手動選擇光圈
T2的光圈選擇就在鏡頭之上,切換的時候就伸手在鏡頭上選擇,極像單反相機
T3的光圈不是我想說,真是不方便。從自動擋的P檔要改到手動擋的時候要踩著離合器,也就是要分出一隻手按住轉盤上的一個小按鈕,然後再分出一隻手轉動轉盤選擇光圈,還好過了2.8就可以不必一直踩著離合器,按著小按鈕了。
★MF的操作:
這點我也是覺得T2勝出,它的操作就在機頂右手邊的轉盤上,各個焦距之間的選擇是沒有間斷的,操作起來像是無級變速一般。優點是單手拇指可以操作,眼睛不必離開觀景窗,缺點是因為焦段很容易失去準頭。
T3的MF操作跟光圈選擇一樣不方便,是要看機頂左方的液晶顯示屏進行操作,操作時必須動用到雙手。首先左手拇指先按mode鍵四次后,右手拇指再去轉動那個+-按鈕才能選擇。
★閃光燈操作:
T2的閃光燈操作也是很直觀的,跟光圈選擇放在一起,用單手操作就可以選擇。有閃一次和兩次(防紅眼)兩種選擇。
T3的閃光燈操作一樣是通過液晶屏幕顯示來選擇,有很多選項并帶有記憶功能,一樣方便。
★AFL & AEL:
T3在電子功能上明顯勝出T2,自動對焦鎖定(AFL)和自動曝光鎖定(AEL),AFL和AEL既是一例,使用者可以通過設定AFL或者加上AEL功能,這非常方便取景構圖。而T2在這方面則是內置了AEL和AFL,但沒有額外的電子設定。
T3還有七種內置設定可以選擇,比如留片頭,曝光補償設定等
★后評:
價錢上T3比T2要貴出將近2/3
操作上T2比T3方便,但T3電子功能比T2強
蔡司頭一如既往的濃艷,尤其是對紅色的表現
T2是軟調的,較為溫潤,而T3則是偏向于日頭的銳利。見過有人評論T2的色彩像油畫,值得細細品味,而T3像現代印刷,感染力迅速有力。
個人看來,我喜歡T2多些。
T3的性能规格:
型号: 35mm全自动双眼自动对焦相机。
影像大小: 24X36mm
镜头: Carl Zeiss Sonnar T* 35 f2.8 六片四组
光圈: f2.8~16
对焦范围: 0.35m~无限远
快门: 双镜间快门
快门速度: [P]模式:16~1/1200秒(f2.8时为1/500秒)
[LT]模式:1~180秒
曝光控制: 程式自动曝光,光圈优先自动曝光
自动曝光范围: EV-1~EV18(ISO100)
测光: 二区域外部测光(具SPD)
曝光补偿: +/-2EV,以1/3级距,可使用自选功能设定为1/2级距。
胶片感光度: ISO25~5000范围内自动设定,使用非DX编码的胶片时自动设为ISO100。
对焦: 外部被动式自动对焦,具自动对焦辅助光与对焦锁定功能,可设定手动对焦。
观景窗: 反转式伽利略观景窗,0.5X放大倍率,涵盖范围85%(位于3米处)。
观景窗显示信息: 照片范围框,近拍框,近拍指示信号,对焦框,曝光补偿指示信号,对焦提示,闪光灯指示信号,快门速度。
LCD显示屏: 闪光模式指示信号(自动闪光、自动防红眼闪光、无闪光、强制闪光、夜间人像闪光),操作模式(曝光补偿模式与补偿值、自拍模式与剩余时间、自选功能模式与选项编号、长时间曝光与设定的时间、对焦设定模式与设定的距离、电池电力显示、胶片计数器)。
上片: 自动式,自动卷至第一张。
卷片: 自动式,单张。
计数器: LCD显示,自动归零累计式。
自拍器: 电子式,具10秒或2秒延时,可取消。
闪光灯: 内建式,自动闪光与导码控制。(注:ISO100、P档时有效距离约2.1米)。
充电时间: 约3.5秒(常温,使用全新电池,按CONTAX测试标准)。
自选功能: 7项(见下面)。
电池: 一枚3V锂电CR2,约可拍24张的胶卷12卷(常温,使用全新电池,按CONTAX测试标准,其中50%用闪光灯)。
资料摄印: 日期、时间(注:需另购日期后背)
体积: 105宽X63高X30.5厚(mm)
重量: 230g(不含电池)
自选功能:
T3有7项自选功能:
标准设定A 自选设置B 自选设置C
CF1:是否保留片头 1A:不留(全部卷入片匣) 1B:保留片头
CF2:镜头何时伸出 2A:快门启动时 2B:半按快门时
CF3:曝光补偿有效时间 3A:只补偿一张照片 3B:一直有效直到关闭相机电源 3C:一直有效直到取消设定
CF4:曝光补偿级距 4A:1/3EV 4B:1/2EV
CF5:AFL钮的作用 5A:对焦锁定 5B:对焦锁定/曝光锁定
CF6:对焦锁定有效时间 6A:只锁定一张照片 6B:一直有效直到关闭相机电源
CF7:手动对焦有效时间 7A:一直有效直到关闭相机电源 7B:一直有效直到取消设定
CL:重置自选功能 将所有的自选设置取消,回复标准设定值。
初步感觉:
T3的外观平实,毫不起眼。电源打开前,就象一个金属的香烟盒,放在衣服的口袋里而不觉累赘,打开电源,镜头会伸出来约2厘米。这次出去试机,我只装上手带,套在手腕上,一直用手拿着,十分轻松。
T3的机身、后背、镜筒都是金属的外壳,打开后背,可以看到胶片导轨也是金属的,给我的印象是坚固耐用、真材实料,并没有因它的小巧而有单薄的感觉。
T3精巧的做工,流线型的线条设计,控制拨轮、快门钮、控制按钮巧妙地镶嵌在机顶的左右两边,整个相机看上去简洁美观、浑然一体,使我不由不佩服CONTAX设计师的匠心独运。
操作的控制也很方便。右手边的主控拨轮控制电源开关和曝光模式,转动拨轮依次是电源开关——P曝光模式——光圈优先曝光模式,光圈优先曝光模式共分f2.8、f4、f5.6、f8、f11、f16六个档位,按需要旋转至相应档位即可;闪光模式按钮在左手边,控制5种闪光模式循环切换;闪光模式按钮旁边是操作模式按钮,与右手边主控拨轮旁的模式转盘配合控制曝光补偿、自拍、长时间曝光、对焦模式等。快门钮比较偏平,按下去很轻,这对手持拍摄很好,可以把按快门时相机晃动减至最低。采用镜间快门,完全感觉不到时滞。过片声音很轻柔,适合在安静的环境下拍摄。相机的观景窗比较明亮清晰。
不足的地方是:
1、主控拨轮比较紧,转动有点费劲。主要是因为拨轮较小,并且在开关电源、由P档转到光圈优先档时要按下锁扣才能转动,手指头粗的就比较吃力;
2、观景窗中的快门速度信息不能准确显示。显示的快门速度只有4档:500、125、30、LT,只能知道一个大约的快门速度区间,特别是LT显示时,只知道在1/20秒到16秒之间,无法知道实际的快门速度有多慢,对手持拍摄有一定的不便;
3、当对着明亮的景物拍摄时,观景窗里的显示信息难以看清。
试拍的片子还未冲出来,稍候再上,我相信Carl Zeiss的镜头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初次试用,总体对T3的感觉不错,对得起4K多的价钱,尤其是它的轻巧外型,金属外壳,菜丝35mm2.8大光圈定焦镜头,多种专业化的功能选项,确实是一部值得推荐的好机。
T2 T3
◆上市時間: 1990 2001
◆尺寸: 119(宽)x66(高)x33(深) 105(宽)x63(高)x30.5(深)
◆重量(不含电池): 295g 230g
◆使用電池: CR123A CR2
◆鏡頭: Sonnar 38mm f/2.8 Sonnar 35mm f/2.8
◆光圈: F2.8-F16 F2.8-F16
◆對焦: 0.7m~無限遠 0.35m~無限遠
◆快門: 1秒-1/500秒 16秒-1/1200秒
◆曝光:光圈先決或者程自動,可加減EV,每半格為單位,最多加二或減二。
◆閃光燈: 自動、防紅眼 AUTO、強制關閉、強制閃燈、AUTO防紅眼、夜景人像
◆其他:有自拍器(停十秒),裝片後自動上片自動進退片,可中途退片。
★外觀比較:
外觀上T3比較輕巧細膩,T2就比較古樸厚重些。據說T2的外殼也比較厚重些,就housing是比T3耐操些。
以重量而言,T2要重了要65克左右,拿起來也穩些,T3就輕多了。
T2觀景窗信息
T3觀景窗信息
★手持穩定度:
T2在右手手持的地方有塊黑色的塑膠皮,對於手持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在使用T2的歷史中我沒有滑掉的記錄,但T3就不止一次失身了。T3的光滑機身比T2的漂亮許多,但也正因為是滑不溜手,一個不留神就可能痛不欲生。
★光圈的選擇:
T2和T3都可以手動選擇光圈
T2的光圈選擇就在鏡頭之上,切換的時候就伸手在鏡頭上選擇,極像單反相機
T3的光圈不是我想說,真是不方便。從自動擋的P檔要改到手動擋的時候要踩著離合器,也就是要分出一隻手按住轉盤上的一個小按鈕,然後再分出一隻手轉動轉盤選擇光圈,還好過了2.8就可以不必一直踩著離合器,按著小按鈕了。
★MF的操作:
這點我也是覺得T2勝出,它的操作就在機頂右手邊的轉盤上,各個焦距之間的選擇是沒有間斷的,操作起來像是無級變速一般。優點是單手拇指可以操作,眼睛不必離開觀景窗,缺點是因為焦段很容易失去準頭。
T3的MF操作跟光圈選擇一樣不方便,是要看機頂左方的液晶顯示屏進行操作,操作時必須動用到雙手。首先左手拇指先按mode鍵四次后,右手拇指再去轉動那個+-按鈕才能選擇。
★閃光燈操作:
T2的閃光燈操作也是很直觀的,跟光圈選擇放在一起,用單手操作就可以選擇。有閃一次和兩次(防紅眼)兩種選擇。
T3的閃光燈操作一樣是通過液晶屏幕顯示來選擇,有很多選項并帶有記憶功能,一樣方便。
★AFL & AEL:
T3在電子功能上明顯勝出T2,自動對焦鎖定(AFL)和自動曝光鎖定(AEL),AFL和AEL既是一例,使用者可以通過設定AFL或者加上AEL功能,這非常方便取景構圖。而T2在這方面則是內置了AEL和AFL,但沒有額外的電子設定。
T3還有七種內置設定可以選擇,比如留片頭,曝光補償設定等
★后評:
價錢上T3比T2要貴出將近2/3
操作上T2比T3方便,但T3電子功能比T2強
蔡司頭一如既往的濃艷,尤其是對紅色的表現
T2是軟調的,較為溫潤,而T3則是偏向于日頭的銳利。見過有人評論T2的色彩像油畫,值得細細品味,而T3像現代印刷,感染力迅速有力。
個人看來,我喜歡T2多些。
T3的性能规格:
型号: 35mm全自动双眼自动对焦相机。
影像大小: 24X36mm
镜头: Carl Zeiss Sonnar T* 35 f2.8 六片四组
光圈: f2.8~16
对焦范围: 0.35m~无限远
快门: 双镜间快门
快门速度: [P]模式:16~1/1200秒(f2.8时为1/500秒)
[LT]模式:1~180秒
曝光控制: 程式自动曝光,光圈优先自动曝光
自动曝光范围: EV-1~EV18(ISO100)
测光: 二区域外部测光(具SPD)
曝光补偿: +/-2EV,以1/3级距,可使用自选功能设定为1/2级距。
胶片感光度: ISO25~5000范围内自动设定,使用非DX编码的胶片时自动设为ISO100。
对焦: 外部被动式自动对焦,具自动对焦辅助光与对焦锁定功能,可设定手动对焦。
观景窗: 反转式伽利略观景窗,0.5X放大倍率,涵盖范围85%(位于3米处)。
观景窗显示信息: 照片范围框,近拍框,近拍指示信号,对焦框,曝光补偿指示信号,对焦提示,闪光灯指示信号,快门速度。
LCD显示屏: 闪光模式指示信号(自动闪光、自动防红眼闪光、无闪光、强制闪光、夜间人像闪光),操作模式(曝光补偿模式与补偿值、自拍模式与剩余时间、自选功能模式与选项编号、长时间曝光与设定的时间、对焦设定模式与设定的距离、电池电力显示、胶片计数器)。
上片: 自动式,自动卷至第一张。
卷片: 自动式,单张。
计数器: LCD显示,自动归零累计式。
自拍器: 电子式,具10秒或2秒延时,可取消。
闪光灯: 内建式,自动闪光与导码控制。(注:ISO100、P档时有效距离约2.1米)。
充电时间: 约3.5秒(常温,使用全新电池,按CONTAX测试标准)。
自选功能: 7项(见下面)。
电池: 一枚3V锂电CR2,约可拍24张的胶卷12卷(常温,使用全新电池,按CONTAX测试标准,其中50%用闪光灯)。
资料摄印: 日期、时间(注:需另购日期后背)
体积: 105宽X63高X30.5厚(mm)
重量: 230g(不含电池)
自选功能:
T3有7项自选功能:
标准设定A 自选设置B 自选设置C
CF1:是否保留片头 1A:不留(全部卷入片匣) 1B:保留片头
CF2:镜头何时伸出 2A:快门启动时 2B:半按快门时
CF3:曝光补偿有效时间 3A:只补偿一张照片 3B:一直有效直到关闭相机电源 3C:一直有效直到取消设定
CF4:曝光补偿级距 4A:1/3EV 4B:1/2EV
CF5:AFL钮的作用 5A:对焦锁定 5B:对焦锁定/曝光锁定
CF6:对焦锁定有效时间 6A:只锁定一张照片 6B:一直有效直到关闭相机电源
CF7:手动对焦有效时间 7A:一直有效直到关闭相机电源 7B:一直有效直到取消设定
CL:重置自选功能 将所有的自选设置取消,回复标准设定值。
初步感觉:
T3的外观平实,毫不起眼。电源打开前,就象一个金属的香烟盒,放在衣服的口袋里而不觉累赘,打开电源,镜头会伸出来约2厘米。这次出去试机,我只装上手带,套在手腕上,一直用手拿着,十分轻松。
T3的机身、后背、镜筒都是金属的外壳,打开后背,可以看到胶片导轨也是金属的,给我的印象是坚固耐用、真材实料,并没有因它的小巧而有单薄的感觉。
T3精巧的做工,流线型的线条设计,控制拨轮、快门钮、控制按钮巧妙地镶嵌在机顶的左右两边,整个相机看上去简洁美观、浑然一体,使我不由不佩服CONTAX设计师的匠心独运。
操作的控制也很方便。右手边的主控拨轮控制电源开关和曝光模式,转动拨轮依次是电源开关——P曝光模式——光圈优先曝光模式,光圈优先曝光模式共分f2.8、f4、f5.6、f8、f11、f16六个档位,按需要旋转至相应档位即可;闪光模式按钮在左手边,控制5种闪光模式循环切换;闪光模式按钮旁边是操作模式按钮,与右手边主控拨轮旁的模式转盘配合控制曝光补偿、自拍、长时间曝光、对焦模式等。快门钮比较偏平,按下去很轻,这对手持拍摄很好,可以把按快门时相机晃动减至最低。采用镜间快门,完全感觉不到时滞。过片声音很轻柔,适合在安静的环境下拍摄。相机的观景窗比较明亮清晰。
不足的地方是:
1、主控拨轮比较紧,转动有点费劲。主要是因为拨轮较小,并且在开关电源、由P档转到光圈优先档时要按下锁扣才能转动,手指头粗的就比较吃力;
2、观景窗中的快门速度信息不能准确显示。显示的快门速度只有4档:500、125、30、LT,只能知道一个大约的快门速度区间,特别是LT显示时,只知道在1/20秒到16秒之间,无法知道实际的快门速度有多慢,对手持拍摄有一定的不便;
3、当对着明亮的景物拍摄时,观景窗里的显示信息难以看清。
试拍的片子还未冲出来,稍候再上,我相信Carl Zeiss的镜头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初次试用,总体对T3的感觉不错,对得起4K多的价钱,尤其是它的轻巧外型,金属外壳,菜丝35mm2.8大光圈定焦镜头,多种专业化的功能选项,确实是一部值得推荐的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