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哲学缺少“修身明德”的哲学基础
![]() |
对于老子的“中气以为和”的哲学观,由于近代(明代以后)许多中国学者不知道老子的哲学是修之于身的哲学,没有真实研究如何修之于身、格之于物,因而没有亲身实践老子的圣人之治方法论,没有修之于身的切身经历,没有第一感性的认识,加上西方文化界,从16世纪、17世纪以来的这四五百年间以来,也根本没有得到并实践我们中华优秀文化的内核,即需要“体之于身,修真明德、修身明德”这些方法,故不能正确地解读老子的“中气以为和”的哲学观。他们没有获得这些方法进行实践,完全仅凭他们的聪明的智识加上灵感闪现的捕捉,在他们自己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上取而为用。所以,整个西方哲学界,因此也就不可能对中国传统道德学文化产生全面正确的、完整的解析和评价。
我们许多学者,黄皮肤的学者,由于长期习惯于、依赖于根据外国人的评价、而不是凭着自己的亲身实践来做学问,也就很难以认同和接受自己老祖宗们的大智慧,长期只能在嘴皮子上和在纸上研究“修之于身,其德乃真”的表象。例如,我们有位专家在国外参加学术会议讨论时,提出来要把“明明德”这两个“明”字去掉一个,非常典型地说明了:我们的知识分子、学术界,对“明明德”的实践方法一窍不通!那真是擀面杖吹火,都根本不知道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修之于身!根本不知道如何在自己身心之中实践修真明德,如何观之于物而知身,体之于身而知德,体之于德而知气,体之于气而知道。没有架筑起以自己的智慧认识自然和社会,知老子哲学,识老子哲学,明老子哲学,认同和发展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我们看到这个症结没有?民族优秀文化发展的症结病根,就是缺失了、抛弃了修身明德、格物致知这一个基础。这一个关键点丢失了,这才使我们难以认识自己的老祖宗,难以认识我们老祖宗的优秀哲学思想的宝贵性。
近百年以来,经过“五四”——连脏水带婴儿一起泼出的运动,使我们的民族文化步入了逐步失落的惨痛时期。迷信于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批判,把它们奉为最高指示,这是五四以来许多中国知识分子逐步染上的顽疾沉疴。近代中国文化人对自己传统文化的感情和评价,几乎完全丧失了文化人的民族气节,跌落在奴性地对西方文化的依赖和眷恋之中。他们失掉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完全是仰人之鼻息、看人脸色这样一个奴婢的状态。他们对民族和文化的自信心与自卑感,全部都建立在西方学者对中国文化的评价之上,建立在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等量齐观的比较之中,完全不顾及东西方不同的人文历史背景,不注意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土壤。似乎离开了西方的逻辑和方法,没有这根洋拐杖,我们就不会做出任何具有学术价值的发现和研究。似乎洋人对我们文化的评价就是圣裁,对于西方学者没有涉猎的中国文化的内容,当找不到西方人发表过评论时,自己就双目如盲,不知其是珠是泥,必然也就一概轻率地断定为糟粕,进而痛加批判而扫地出门。
近百年以来,我们文化人的脊梁已经弯曲得太久太久!民族的复兴,需要我们挺直自己的腰板!昂首挺胸阔步前进!老子《德道经》,其实就是我们民族挺直腰板的最好支撑!但是,这个支撑点我们一定要找好,要找准!再也不能用洋拐棍做标准来鱼目混珠!
选自熊春锦先生著作《中华国学道德根》第167页
来源:现代哲学缺少“修身明德”的哲学基础 | 德慧智文化传媒官网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