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届金马奖 华语电影盛宴
最佳影片:《不能没有你》
最佳男主角:张家辉 黄渤
最佳女主角:李冰冰
最佳男配角:王学圻 《梅兰芳》
最佳女配角:惠英红《心魔》
最佳新演员:余少群《梅兰芳》
最佳美术设计奖:李天爵 《脸》
最佳创作短片:温之仪 《片刻暖和》
最佳纪录片:《音乐人生》
最佳原创音乐:窦唯 毕晓笛《李米的猜想》
最佳原创歌曲:韩红 谭维维《米香》主题曲《遇见》
最佳剪辑奖:张经纬 《音乐人生》
最佳音效奖:张经纬《音乐人生》
最佳造型设计:王佳 惠克里斯蒂《脸》
最佳动作设计:洪金宝 梁小熊《叶问》
最佳视觉效果:王建雄等 《疯狂的赛车》
最佳摄影:曹郁 《南京!南京!》
最佳改编剧本:管虎《斗牛》
最佳原著剧本:戴立忍 陈文彬《不能没有你》
终身成就奖:明骥
特别贡献奖:王玨
年度台湾杰出电影:《不能没有你》
金马奖是除了奥斯卡、欧洲三大电影节、香港金像奖之外,我所关注的电影奖项。相比于金鸡百花华表大会表彰式的发奖典礼,香港金像奖形式大于内容、人才凋零的残宴,金马奖在评奖机制上近几年来逐步放宽,越来越大气, 但台湾本土电影自身产量低、佳作寥寥,倒觉得每每举办电影节是为他人做嫁衣。
好在去年的《海角七号》、《囧男孩》、《九降风》到当前大热的《不能没有你》,小成本精制作的文艺品越来越受台湾本土人推崇、捧场,台湾电影焕发了新生气。
台湾的大师级人物侯孝贤掌舵金马奖,也让本届电影节在审美标准越发侧重影像感官、文艺取向。或许这导致本届在入围上对港片的排斥。《新宿事件》《窃听风云》这些原本被港人看好的影片,无疑没有获得入围资格,《叶问》这部08年大热片也只是获得最佳动作指导。《赤壁2》这样在票房上创造奇迹的大片,虽然剧情方面诟病颇多,但是技术方面绝对先进,却未能提名技术方面的大奖,于理不合。如果说本届只是出于艺术口味考虑而拒绝港片,那么以上几部影片被拒之门外情有可原,但是《天水围的日与夜》这部影片在艺术角度上绝对无可挑剔,以温情角度描写天水围区内境况,丝丝紧扣,娓娓道来,平实而细腻,人文关怀十足,这样一部电影连一项也没提名,无疑令港人骇然。相反,今天内陆的影片入围多多,《斗牛》《风声》《疯狂的赛车》《梅兰芳》都获得相应的提名。
在入围最佳影片上,五部影片中《不能没有你》《脸》《如梦》三部片均为台湾制作的文艺品,《脸》《如梦》偏华丽唯美风,《脸》过于沉闷,而《不能没有你》以写实、关注社会现实为主,题材上加分较多。至于《斗牛》《疯狂赛车》偏于商业喜剧些。《斗牛》剧情够新颖奇特,只是叙述线索过于单一,导演驾驭本片的能力略显不足。《疯狂赛车》胜在剧本扎实,线索安排复杂而有条不紊。五部电影各有特色除了《脸》,我觉得颁给那个都不为过。在奖项上,没有提名《天水围的日与夜》和《风声》,在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上,为戴立忍排除了强劲的对手,不知道是否台湾方面的评委出于支持台湾年度强片的考虑。在最佳导演方面上,除了蔡明亮之外,其他三位名气都不算大,属于中坚力量导演。蔡明亮之前愤然扬言不再参加金马奖,这次侯孝贤邀请,可惜他的回归却输在影片本身的品质不够。个人倒觉得宁浩的《疯狂赛车》既然入围了最佳影片,也应该入围最佳导演,对这样一部剧情线索复杂的电影,宁浩处理得平稳成熟,相当有水平。最佳男演员方面,四个演员的名气上和入围的导演情况差不多,都不是顶级大牌,基本上属于中青代演员,张家辉资历稍深一些,可惜一直半紫不红,跟了王晶拍了多年喜剧混饭吃,跟杜琪峰拍了几部黑帮片倒是积攒了他的演技,这次在《证人》中表现抢眼,尤其是电影后半段,对角色挖掘较深,大大抢了原本男主角谢霆锋的风头。黄渤自《疯狂的石头》之后喜剧表演才能就彰显得淋漓尽致,《斗牛》里的角色被他演绎得悲喜交加,让人惊喜。至于吴彦祖独白戏那段很出色,当年周星驰凭《审死官》里一滴忏悔无奈的眼泪获得了亚太影展影帝,那么如果吴彦祖凭这段独白戏获影帝也不意外,只是以偶像出身的演员要人得演技方面的肯定比较难。至于陈文彬,赖于影片本身的品质,扮演的角色为底层人物,比较自然,走悲情路线,比较吃亏的是资历不足。综合来说这四个那个获影帝都合情合理,结果这次颁了两个影帝,黄渤和张家辉,不过我更觉得张家辉的表现,黄渤喜剧演多了不免在诠释角色上有些浮夸,再说《斗牛》剧本欠缺些。最佳女演员方面,张蓉蓉演技有待磨练,袁泉一人饰两角,演技可见一般。至于李冰冰和周迅在《风声》中的表现在伯仲之间,可能由于李冰冰在结尾的戏份中表现多一些,加上在黄晓明面前那场裸身哭戏比较抢眼,加之周迅演技本来就很好,大家对她期望本身就高,因此李冰冰获奖说得过去。其他奖项,非专业人士,不做评价。
本届提名最多的《如梦》最终一无所获,我想这是本届金马奖最大的遗珠。香港方面虽然入围的只有三四部,却都获得相应奖项,港人可以稍稍安慰。大陆方面也有不的错成绩,在表演上拿到了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配、最佳新人,技术奖项方面也有所斩获。台湾方面,似乎为了突出《不能没有你》,在奖项上亏待了《脸》《如梦》《阳阳》,《不能没有你》入围八项斩获四项,可谓最大的赢家,弥补了去年热门影片《海角七号》败给《投名状》的遗憾,原因是今年入围几部影片水平旗鼓相当,没有太出众的影片。整体上本届金马奖照顾了两岸三地电影工作者,比金像奖、金鸡奖更大气。
今年的颁奖典礼办得还算比较出色,归功于侯孝贤。本届金马奖以向摄影师致敬为主题,整个贯穿过程致敬、怀旧、敬老,温情多多,这点和今年的金像奖主旨上异曲同工。在中间表演环节不如去年的表演好,杨宗纬和伍思凯经典歌曲演唱过短,表演一般,没能掀起第一个高潮。九孔、戎祥、纳豆这几个综艺咖插科打诨,要是放在金钟奖还好,放在金马奖好像有点刻意为台湾人自己露脸的机会,表现自己。黄子佼的脱口秀显然比不上去年的表现,过长、笑点不足,模仿纵贯线一点也不像。反倒是在颁奖环节比较有看点,绝对是侯孝贤个人在港台两地的影响,以至于可以请来众多优秀的电影工作者,张家辉李冰冰这届帝后颁奖给最佳女配角,可惜张家辉语无伦次、临场应变能力较差,让人失望。去年金马最佳男配、女配颁奖给男配,侯孝贤的老友小野、吴念真颁终身成就奖,朱延平、李行颁特别贡献奖,舒淇、吴彦祖帅哥美女组合颁最佳女主角,上届帝后张涵予、刘美君颁最佳男主角。当然最高潮部分应该是侯孝贤、李安、杜琪峰、关锦鹏四大导演颁最佳导演,几位大佬在台上的互动也是本届金马的最大亮点,可惜本来吴宇森会赴台,却没有见到吴大师,有些小小遗憾。最后由久违影坛多年也是金马夺影后奖最多的张曼玉颁最佳导演,为电影节划上最后的句号。另外,在向致敬摄影师环节,刘德华和吴宇森也通过录像传达了祝词。综合来讲,本届的金马盛会在典礼上也是做足了功夫,至少是近几年最成功的华语电影颁奖典礼。
最佳男主角:张家辉 黄渤
最佳女主角:李冰冰
最佳男配角:王学圻 《梅兰芳》
最佳女配角:惠英红《心魔》
最佳新演员:余少群《梅兰芳》
最佳美术设计奖:李天爵 《脸》
最佳创作短片:温之仪 《片刻暖和》
最佳纪录片:《音乐人生》
最佳原创音乐:窦唯 毕晓笛《李米的猜想》
最佳原创歌曲:韩红 谭维维《米香》主题曲《遇见》
最佳剪辑奖:张经纬 《音乐人生》
最佳音效奖:张经纬《音乐人生》
最佳造型设计:王佳 惠克里斯蒂《脸》
最佳动作设计:洪金宝 梁小熊《叶问》
最佳视觉效果:王建雄等 《疯狂的赛车》
最佳摄影:曹郁 《南京!南京!》
最佳改编剧本:管虎《斗牛》
最佳原著剧本:戴立忍 陈文彬《不能没有你》
终身成就奖:明骥
特别贡献奖:王玨
年度台湾杰出电影:《不能没有你》
金马奖是除了奥斯卡、欧洲三大电影节、香港金像奖之外,我所关注的电影奖项。相比于金鸡百花华表大会表彰式的发奖典礼,香港金像奖形式大于内容、人才凋零的残宴,金马奖在评奖机制上近几年来逐步放宽,越来越大气, 但台湾本土电影自身产量低、佳作寥寥,倒觉得每每举办电影节是为他人做嫁衣。
好在去年的《海角七号》、《囧男孩》、《九降风》到当前大热的《不能没有你》,小成本精制作的文艺品越来越受台湾本土人推崇、捧场,台湾电影焕发了新生气。
台湾的大师级人物侯孝贤掌舵金马奖,也让本届电影节在审美标准越发侧重影像感官、文艺取向。或许这导致本届在入围上对港片的排斥。《新宿事件》《窃听风云》这些原本被港人看好的影片,无疑没有获得入围资格,《叶问》这部08年大热片也只是获得最佳动作指导。《赤壁2》这样在票房上创造奇迹的大片,虽然剧情方面诟病颇多,但是技术方面绝对先进,却未能提名技术方面的大奖,于理不合。如果说本届只是出于艺术口味考虑而拒绝港片,那么以上几部影片被拒之门外情有可原,但是《天水围的日与夜》这部影片在艺术角度上绝对无可挑剔,以温情角度描写天水围区内境况,丝丝紧扣,娓娓道来,平实而细腻,人文关怀十足,这样一部电影连一项也没提名,无疑令港人骇然。相反,今天内陆的影片入围多多,《斗牛》《风声》《疯狂的赛车》《梅兰芳》都获得相应的提名。
在入围最佳影片上,五部影片中《不能没有你》《脸》《如梦》三部片均为台湾制作的文艺品,《脸》《如梦》偏华丽唯美风,《脸》过于沉闷,而《不能没有你》以写实、关注社会现实为主,题材上加分较多。至于《斗牛》《疯狂赛车》偏于商业喜剧些。《斗牛》剧情够新颖奇特,只是叙述线索过于单一,导演驾驭本片的能力略显不足。《疯狂赛车》胜在剧本扎实,线索安排复杂而有条不紊。五部电影各有特色除了《脸》,我觉得颁给那个都不为过。在奖项上,没有提名《天水围的日与夜》和《风声》,在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上,为戴立忍排除了强劲的对手,不知道是否台湾方面的评委出于支持台湾年度强片的考虑。在最佳导演方面上,除了蔡明亮之外,其他三位名气都不算大,属于中坚力量导演。蔡明亮之前愤然扬言不再参加金马奖,这次侯孝贤邀请,可惜他的回归却输在影片本身的品质不够。个人倒觉得宁浩的《疯狂赛车》既然入围了最佳影片,也应该入围最佳导演,对这样一部剧情线索复杂的电影,宁浩处理得平稳成熟,相当有水平。最佳男演员方面,四个演员的名气上和入围的导演情况差不多,都不是顶级大牌,基本上属于中青代演员,张家辉资历稍深一些,可惜一直半紫不红,跟了王晶拍了多年喜剧混饭吃,跟杜琪峰拍了几部黑帮片倒是积攒了他的演技,这次在《证人》中表现抢眼,尤其是电影后半段,对角色挖掘较深,大大抢了原本男主角谢霆锋的风头。黄渤自《疯狂的石头》之后喜剧表演才能就彰显得淋漓尽致,《斗牛》里的角色被他演绎得悲喜交加,让人惊喜。至于吴彦祖独白戏那段很出色,当年周星驰凭《审死官》里一滴忏悔无奈的眼泪获得了亚太影展影帝,那么如果吴彦祖凭这段独白戏获影帝也不意外,只是以偶像出身的演员要人得演技方面的肯定比较难。至于陈文彬,赖于影片本身的品质,扮演的角色为底层人物,比较自然,走悲情路线,比较吃亏的是资历不足。综合来说这四个那个获影帝都合情合理,结果这次颁了两个影帝,黄渤和张家辉,不过我更觉得张家辉的表现,黄渤喜剧演多了不免在诠释角色上有些浮夸,再说《斗牛》剧本欠缺些。最佳女演员方面,张蓉蓉演技有待磨练,袁泉一人饰两角,演技可见一般。至于李冰冰和周迅在《风声》中的表现在伯仲之间,可能由于李冰冰在结尾的戏份中表现多一些,加上在黄晓明面前那场裸身哭戏比较抢眼,加之周迅演技本来就很好,大家对她期望本身就高,因此李冰冰获奖说得过去。其他奖项,非专业人士,不做评价。
本届提名最多的《如梦》最终一无所获,我想这是本届金马奖最大的遗珠。香港方面虽然入围的只有三四部,却都获得相应奖项,港人可以稍稍安慰。大陆方面也有不的错成绩,在表演上拿到了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配、最佳新人,技术奖项方面也有所斩获。台湾方面,似乎为了突出《不能没有你》,在奖项上亏待了《脸》《如梦》《阳阳》,《不能没有你》入围八项斩获四项,可谓最大的赢家,弥补了去年热门影片《海角七号》败给《投名状》的遗憾,原因是今年入围几部影片水平旗鼓相当,没有太出众的影片。整体上本届金马奖照顾了两岸三地电影工作者,比金像奖、金鸡奖更大气。
今年的颁奖典礼办得还算比较出色,归功于侯孝贤。本届金马奖以向摄影师致敬为主题,整个贯穿过程致敬、怀旧、敬老,温情多多,这点和今年的金像奖主旨上异曲同工。在中间表演环节不如去年的表演好,杨宗纬和伍思凯经典歌曲演唱过短,表演一般,没能掀起第一个高潮。九孔、戎祥、纳豆这几个综艺咖插科打诨,要是放在金钟奖还好,放在金马奖好像有点刻意为台湾人自己露脸的机会,表现自己。黄子佼的脱口秀显然比不上去年的表现,过长、笑点不足,模仿纵贯线一点也不像。反倒是在颁奖环节比较有看点,绝对是侯孝贤个人在港台两地的影响,以至于可以请来众多优秀的电影工作者,张家辉李冰冰这届帝后颁奖给最佳女配角,可惜张家辉语无伦次、临场应变能力较差,让人失望。去年金马最佳男配、女配颁奖给男配,侯孝贤的老友小野、吴念真颁终身成就奖,朱延平、李行颁特别贡献奖,舒淇、吴彦祖帅哥美女组合颁最佳女主角,上届帝后张涵予、刘美君颁最佳男主角。当然最高潮部分应该是侯孝贤、李安、杜琪峰、关锦鹏四大导演颁最佳导演,几位大佬在台上的互动也是本届金马的最大亮点,可惜本来吴宇森会赴台,却没有见到吴大师,有些小小遗憾。最后由久违影坛多年也是金马夺影后奖最多的张曼玉颁最佳导演,为电影节划上最后的句号。另外,在向致敬摄影师环节,刘德华和吴宇森也通过录像传达了祝词。综合来讲,本届的金马盛会在典礼上也是做足了功夫,至少是近几年最成功的华语电影颁奖典礼。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