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超能妈妈
我想任何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认为自己有个强势能干,无所不能,不怕苦不怕累的超能妈妈。负责家里的一日三餐,从厨房到厅堂,鲜少重样。工作出色赚得了钱,伶牙俐齿,愿与之煲电话粥者甚多。周末一人包揽大扫除,外带承包接送孩子课外班。个性独立坚强,不轻易落泪,不依赖他人。总而言之,妈妈绝对是一个集孩子教育,家庭主妇外带新时代白领女性为一体的大人物。至于爸爸在这家中充当的角色,我想来想去似乎也只有一个——车夫。
我一直认为我的妈妈具备以上所有特点,超能,不会觉得累,甚至也没有太多自己的情绪。她的情绪就是听我分享生活中的喜怒,爸爸工作的喜忧。
慢慢的,我发现其实妈妈不是超能,是生活让她变得隐藏了自己的情绪,只把这些情绪留给自己消化。
不久前的一个晚上,我和妈妈躺在床上。我兴致勃勃的在和同学微信聊天,妈妈本来在看书,后来揉着眼睛抱着小猪。我听着声音似有不对,就问妈妈怎么了。妈妈声音酸涩的说:想我爸了。
那是我第一次看着妈妈当着我的面,在姥爷离开了近一年的时间里跟我说想姥爷,伴随着红红的眼睛和手抹眼角泪的酸涩。
姥爷离开的时候,我在苏州,航班问题让我跑了两次上海,也还是没能回去送姥爷最后一面。妈妈总是安慰我,没有病痛的折磨,对姥爷而言是一种解脱,说着说着自己就会哽咽。我知道,对姥爷而言的解脱,对妈妈却是一种煎熬。活着的人不能追随,反倒要更好的活着。可是说着简单,其实不然。以至于要思考怎么才算是更好地活着,更是一种枉然。暗夜里的悲伤,辗转反侧的失眠。然而第二天依然要按时起床刷牙,做饭,上班,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拥有正常的情绪,照顾该照顾的人。这种日子在往后说起,也只能安慰自己说:这是一种经历。然而我知道,这种经历,无论拥有多少次,都不会让人变得越来越麻木,依然会让人感念伤怀。
我忍住抑抑而出的眼泪,抱住妈妈。
这眼泪不仅是为我思念姥爷,更是心疼妈妈。我不知道妈妈这近二十年来,有多少次背着我流泪。因为自己工作的委屈,思念故人,不舍分别。然而我从来没见过她的眼泪,脆弱,不安,也未曾体恤过她的情绪,甚至于我从来没有细心观察过她的眼神(除了她要打我的时候)。我不知道这些年有多少酸楚,是妈妈一人承担,一人背负,不曾多言。
那一刻我发现,其实妈妈很脆弱,她虽然大了我接近三十岁,比我更看透生老病死,但她依然是个会思念,会脆弱,会不舍的女孩。
然而这些年,似乎也只有爸爸,是真正的理解妈妈,陪伴左右去体恤那些黯夜里的眼泪了。
前几日,妈妈在家夜班休假,领导打电话来质问她为什么不上班。妈妈解释了,领导依然不依不饶,最后俩人吵了起来。说起来请假的问题,妈妈的声音坚决:要不是我去年生那场大病(工伤),我至于成今天这个样子,三天两头请假!但说完之后,两行热泪留下。我看着妈妈这样,特别生气也特别心疼。
妈妈看我气呼呼张牙舞爪的样子,解释说那只是争取权益的一种方式,她才没有因为说起那场病难过而哭,让我不要担心,这不算什么事情。
这些话听来如此,我内心依然煎熬。
妈妈去年生病的时候,我在香港上学。家人谁也没有告诉我,加上我平常和爸妈电话就少,多是微信,很多信息自然是错过。我当时发觉他们不太回我微信的时候,打电话过去,爸爸只说最近忙的很,特别匆忙就挂了。我也没觉得多奇怪。直到后来回家的那一天,我发现妈妈不在家,觉得一切都不对劲,才知道妈妈做手术住院了。手术完又高烧了好几天,多亏了两个姑姑和爸爸日夜的照顾。那一场病后妈妈休养了很久,可是精力也不如从前,毕竟生病磨身体。从那时候起,我才开始意识到,妈妈会生病,妈妈不是超能的。也是从那时候起,我们出去旅游或者做事,我才开始会考虑到,妈妈会不会觉得累。
她也会发烧生病,她也会难受不舒服。她这一生不只是照顾人的角色,在她劳累痛苦的时候也需要人去照顾她。我一直认为妈妈很超能,不会生病。就算生病,也就像她自己说的那样:没事的,很快就好了。我却从没有意识到,这句话里包含了多浓厚的情感去宽慰他人,又是包含了多晦涩的情感渴望被陪伴。
我也是一个女孩,总有一天也会成为我妈妈那样的角色,或许也会成为我孩子眼中的超能妈妈。然而在这个世界上,让小孩明白妈妈不是超能的,理解妈妈的辛苦,不是一朝一夕几句言辞便可达成的。它需要岁月的教导,旁人的指点,孩子长大后的慧眼以及父母的言传身教。然后这份爱和坚强才能被去发现,被感悟,被理解,被心疼,被照顾。索性我在二十岁之前认识到了这些,希望此后的人生,不负此意。
在我二十岁生日的这天,我想把这篇文章送给我的妈妈。我想让你知道我已经开始慢慢理解懂得你的爱与付出。我也想让你知道以后伤心失意分享陪伴你的人不再只是爸爸,还有我。我写这篇文章,用了很久很久。因为我经常写写就会哭。有许多往日情怀与回忆蔓延开来,再也难逃思绪。此时我人在英国,也不能忘记在首都机场转身刹那眼角的酸涩。我相信你们也想我转过头再看一眼,但是谁都没有勇气。毕竟一眼,就是无数个日夜与眼泪的集合。
我爹说的好,不到陌生的环境,学会忍耐寂寞,人怎么长大。都说出国长见识,其实出国长心智。学得会忍受寂寞,也自然学得会忍受余生的苦难艰涩。所以即使我现在坐在利物浦的桌前,有多么的想家,我也再不愿多言片语,因为我知道我终有一天会像你一样坚强,也会对这个世界恋恋不舍。
今天我二十岁,总觉得是个特别神圣的日子。似乎从此之后,我就要开始保护你和老爸了。也希望你能喜欢这份礼物,理解我的心思。母知子,子知母,就已经是人生一遭最大的福分了。
爱你老妈!还有老爸!记得送大礼哈哈哈!
我一直认为我的妈妈具备以上所有特点,超能,不会觉得累,甚至也没有太多自己的情绪。她的情绪就是听我分享生活中的喜怒,爸爸工作的喜忧。
慢慢的,我发现其实妈妈不是超能,是生活让她变得隐藏了自己的情绪,只把这些情绪留给自己消化。
不久前的一个晚上,我和妈妈躺在床上。我兴致勃勃的在和同学微信聊天,妈妈本来在看书,后来揉着眼睛抱着小猪。我听着声音似有不对,就问妈妈怎么了。妈妈声音酸涩的说:想我爸了。
那是我第一次看着妈妈当着我的面,在姥爷离开了近一年的时间里跟我说想姥爷,伴随着红红的眼睛和手抹眼角泪的酸涩。
姥爷离开的时候,我在苏州,航班问题让我跑了两次上海,也还是没能回去送姥爷最后一面。妈妈总是安慰我,没有病痛的折磨,对姥爷而言是一种解脱,说着说着自己就会哽咽。我知道,对姥爷而言的解脱,对妈妈却是一种煎熬。活着的人不能追随,反倒要更好的活着。可是说着简单,其实不然。以至于要思考怎么才算是更好地活着,更是一种枉然。暗夜里的悲伤,辗转反侧的失眠。然而第二天依然要按时起床刷牙,做饭,上班,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拥有正常的情绪,照顾该照顾的人。这种日子在往后说起,也只能安慰自己说:这是一种经历。然而我知道,这种经历,无论拥有多少次,都不会让人变得越来越麻木,依然会让人感念伤怀。
我忍住抑抑而出的眼泪,抱住妈妈。
这眼泪不仅是为我思念姥爷,更是心疼妈妈。我不知道妈妈这近二十年来,有多少次背着我流泪。因为自己工作的委屈,思念故人,不舍分别。然而我从来没见过她的眼泪,脆弱,不安,也未曾体恤过她的情绪,甚至于我从来没有细心观察过她的眼神(除了她要打我的时候)。我不知道这些年有多少酸楚,是妈妈一人承担,一人背负,不曾多言。
那一刻我发现,其实妈妈很脆弱,她虽然大了我接近三十岁,比我更看透生老病死,但她依然是个会思念,会脆弱,会不舍的女孩。
然而这些年,似乎也只有爸爸,是真正的理解妈妈,陪伴左右去体恤那些黯夜里的眼泪了。
前几日,妈妈在家夜班休假,领导打电话来质问她为什么不上班。妈妈解释了,领导依然不依不饶,最后俩人吵了起来。说起来请假的问题,妈妈的声音坚决:要不是我去年生那场大病(工伤),我至于成今天这个样子,三天两头请假!但说完之后,两行热泪留下。我看着妈妈这样,特别生气也特别心疼。
妈妈看我气呼呼张牙舞爪的样子,解释说那只是争取权益的一种方式,她才没有因为说起那场病难过而哭,让我不要担心,这不算什么事情。
这些话听来如此,我内心依然煎熬。
妈妈去年生病的时候,我在香港上学。家人谁也没有告诉我,加上我平常和爸妈电话就少,多是微信,很多信息自然是错过。我当时发觉他们不太回我微信的时候,打电话过去,爸爸只说最近忙的很,特别匆忙就挂了。我也没觉得多奇怪。直到后来回家的那一天,我发现妈妈不在家,觉得一切都不对劲,才知道妈妈做手术住院了。手术完又高烧了好几天,多亏了两个姑姑和爸爸日夜的照顾。那一场病后妈妈休养了很久,可是精力也不如从前,毕竟生病磨身体。从那时候起,我才开始意识到,妈妈会生病,妈妈不是超能的。也是从那时候起,我们出去旅游或者做事,我才开始会考虑到,妈妈会不会觉得累。
她也会发烧生病,她也会难受不舒服。她这一生不只是照顾人的角色,在她劳累痛苦的时候也需要人去照顾她。我一直认为妈妈很超能,不会生病。就算生病,也就像她自己说的那样:没事的,很快就好了。我却从没有意识到,这句话里包含了多浓厚的情感去宽慰他人,又是包含了多晦涩的情感渴望被陪伴。
我也是一个女孩,总有一天也会成为我妈妈那样的角色,或许也会成为我孩子眼中的超能妈妈。然而在这个世界上,让小孩明白妈妈不是超能的,理解妈妈的辛苦,不是一朝一夕几句言辞便可达成的。它需要岁月的教导,旁人的指点,孩子长大后的慧眼以及父母的言传身教。然后这份爱和坚强才能被去发现,被感悟,被理解,被心疼,被照顾。索性我在二十岁之前认识到了这些,希望此后的人生,不负此意。
在我二十岁生日的这天,我想把这篇文章送给我的妈妈。我想让你知道我已经开始慢慢理解懂得你的爱与付出。我也想让你知道以后伤心失意分享陪伴你的人不再只是爸爸,还有我。我写这篇文章,用了很久很久。因为我经常写写就会哭。有许多往日情怀与回忆蔓延开来,再也难逃思绪。此时我人在英国,也不能忘记在首都机场转身刹那眼角的酸涩。我相信你们也想我转过头再看一眼,但是谁都没有勇气。毕竟一眼,就是无数个日夜与眼泪的集合。
我爹说的好,不到陌生的环境,学会忍耐寂寞,人怎么长大。都说出国长见识,其实出国长心智。学得会忍受寂寞,也自然学得会忍受余生的苦难艰涩。所以即使我现在坐在利物浦的桌前,有多么的想家,我也再不愿多言片语,因为我知道我终有一天会像你一样坚强,也会对这个世界恋恋不舍。
今天我二十岁,总觉得是个特别神圣的日子。似乎从此之后,我就要开始保护你和老爸了。也希望你能喜欢这份礼物,理解我的心思。母知子,子知母,就已经是人生一遭最大的福分了。
爱你老妈!还有老爸!记得送大礼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