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缝里的春天 三
![]() |
临时拍照纸不太平——有空了再拍一张啊 |
昨天来的是一个在号称中国最有竞争力企业里工作的发小,晚上我们四个人去一家消费中档的馆子叙旧,这哥们自幼学习十分优秀,如今收入不低,但四处漂泊与家人天各一方聚少离多。出了酒店大门我们才发现又是一场凄厉的秋雨。直到我回到家里,他在微信群里发了一张泡面的照片,注解说“没吃饱”。这就是我们那个时代走过来的孩子,其一、饭量大,打小撑出来的,一次不多吃点下一顿不定在哪等着呢。没进化出驼峰来实属意外。其二、人腼腆内向,忒好面儿,经常是扭扭捏捏的在饭桌上说我吃饱了,结果回家还要加餐。人穷啊,就更得坚守点尊严。一言以蔽之“脸皮薄吃不着”。
回来再缅怀一下我儿时的副食品,除了海鲜、肉之外,甜品的品种确实要丰富不少。我这里所说的甜品是盗用人家一个高雅的名词,我们那时候哪来的什么高雅啊,只要是带甜味儿的都算。小孩子爱吃糖,天经地义啊,可哪有那么多甘蔗让我们糟蹋呀。所以所有加了糖的食品都是紧俏商品。首推的是一种叫麦乳精的代食品,天津产的,冲上水,类似于今天的热巧克力。铁皮筒装的,淡黄色油漆底色,红色大丰收商标。说是代食品,这是我在上高中时看杂志才发现的,据说二战之后,北欧那帮子帝国主义日子也不好过,为了给长身体的少年儿童补充营养才研究出来这东西的。这帮孙子也忒穷奢极欲了,我当时想,这是我们这一代人魂牵梦绕的珍馐美味,他们那言下之意是本来有比这还强百倍的佳肴,日子过得紧张啦断货了,居然拿麦乳精凑合着对付糊弄孩子。要不说他们腐化堕落呢,再这样还得让我们这些啼饥号寒的无产阶级专政喽。
生活改善后我数次在不同的西餐厅快餐店点过热巧克力,但都不是那个味儿,不知道是我嘴刁了,还是如今的生产工艺上退步了。后来我察觉对这种麦乳精的迷恋似乎不只属于我,因为前不久我在在购物网站上发现依然有这种麦乳精的身影,当然是停产之前的过期货,至少有小二十年的历史,当收藏品卖,好像卖二三百,这价钱远超许多进口奶粉。可见这种代食品给我们这一代人的童年带来过多少美好的回忆。众所周知最美好的口感不是用开水冲开了以后大快朵颐,而是趁着大人不在家,搬着小板凳从高处端下罐子来,拿不锈钢勺子㧟一大勺,含在嘴子,等他慢慢的融化吸收,超浓缩,极迷醉。这感觉估计和一个长时间断货的酒鬼偷抿一口陈年佳酿的曼妙回味相去无几。㧟(kuai唐山方言,动词,意思——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