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是叹息着说要忍受这个世界无数的烂照片然后再叹气”
总是记不住除了现实认识之外的名字
所以起来之后就开始翻翻翻
13年的照片角度奇怪且大部分没有照标签
好几次我都在想到底是不是我偷拍的
幸好这张照到标签
来自他的JPEG系列
“把来源于网络新闻照片进行压缩处理,以横纵各八个像素为一格记录压缩编码过程。这些图像给观者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如何看待数字图像的真实性。在网络传播的数字图像原本已难以分辨"真实"和"伪造"的区别,鲁夫采用压缩的方式抽离了具象照片中的大部分信息,图像成为数学运算的抽象表面轮廓,人们无法从中得到审美的愉悦或由它引发的其他情绪,此时这些压缩图像似乎才能承担"真实性"的保证,像素就是像素本身,已无法成为其他任何信息或内容的载体,鲁夫使用图像压缩这个传播网络图像最常用的技术,"客观"地把图像的真实性撕裂给观者看。”
本来想记下名字就开始背单词,
没想到随便翻个网页发现他竟然是Becher夫妇的学生
虽然跟老师不是一个路数,但他有一点吸引到我:
“在谈到什么是现实主义这个问题时Ruff回答:
现实主义就是让机器做它能做的作品,
如果事情就是它本来的样子,我为什么要让它们看起来不同?“
几个我喜欢的系列:
<Portraits>1980-1989
第一张是早期作品,后来他觉得在放大很多之后背景色太抢前面的人
没有表现出纯粹的人的面孔就换成了低饱和度背景。
从电脑里看不到现场放大很多倍的震撼感
但是这种类似身份证一样的死样感很面熟
网上说他表示如果被摄影者有需要,他回提供给它们小尺寸的肖像做护照照片。
之前有关Cezary Bodzianowski的文章里说
人们在拍摄护照照片时候不允许有表情,不能皱眉也不能微笑
任何表情在那种情况下都是被认定是不合法的,
包括在填写入关表格等很多政府相关表格时,
都有种怀疑自己真实性的感觉。
所以Cezary Bodzianowski会以证件照脸示人,以表示自己的立场中立。
在Thomas Ruff的照片也有这种感觉,
每张作品都没有标明任何社会信息,被拍摄者也没有任何表情,
拍摄者也没有运用各种炫酷灯光修饰。
肖像照只是单纯的肖像照,只是在记录客观的面孔。
网上说他
“消解了身份的普遍人类的肖像,观者原本希望凝视这些作品中的熟悉或不熟悉的任务,对它们的内心或身份做以探究和确认,但他们得不到关于照片里那个人的任何信息,艺术家只是像给观者呈现一张某个人的照片。⋯⋯在Ruff看来,摄影不能够反映人类皮肤以内的任何东西。⋯⋯人们从摄影发明开始就把它当作一种万能工具过度使用,热衷于把摄影当作窗户向外看世界,或者当作镜子看自己,从而忽略和掩盖了摄影的‘复制性’的原本概念。⋯⋯这些冰冷冷的肖像强调了成像的机器所呈现给人类的原本状态,强i道了一致被人们的思想或热情所忽略掉的,但确实是最重要的东西——绝对客观。”
我的理解就是让一切还原到最初,其他的多说无用。
附加<Andere Doppelportraits #1>1996
Ruff用美能达蒙太奇单元(Minolta Montage Unit)重新构建人的脸部,将有特色的不同部位拼接。
“70年代德国警察使用的图片生成机器,可将四张照片自动生成一组,以帮助证人辨别犯人。”
<Stars>1989-1992
<Newspaper Photographs>1990-1991
这个两个系列我喜欢的是他对于复制的概念。
相机本身具有复制性,他更加主观的去使用摄影的复制语言,使“摄影回归到摄影本身”。
Stars是他在天文馆档案室里用天文爱好者拍摄的照片挑选细节进行复制放大。
Newspaper Photographs是他用收集的报纸照片中的400张照片进行复制,探索新闻照片被抽离它所承担的功能后能够留下什么信息。
<Nudes>1999
“鲁夫从色情网站上下载色情照片后数字处理而成,并且根据性幻想和性实践的种类分了诸如同性恋、恋物癖、性虐待等十大类,几乎涵盖了这个领域的所有类型。这些色情照片经过各种模糊、虚化处理,像是摄影技术失败,或者相机出现了问题的拍摄效果,使得仍旧依稀可见的情色内容与通过模糊细节来拒绝观者视线的形式形成冲突,同时探讨了摄影语言(哪怕是失误造成的)和图像处理软件的数字语言之间的联系。”
其他近期系列:
==========================
先这样吧
算作先留地
所以起来之后就开始翻翻翻
13年的照片角度奇怪且大部分没有照标签
好几次我都在想到底是不是我偷拍的
幸好这张照到标签
![]() |
Stedelijk Museum Amsterdam |
![]() |
Stedelijk Museum Amsterdam |
![]() |
Stedelijk Museum Amsterdam |
来自他的JPEG系列
“把来源于网络新闻照片进行压缩处理,以横纵各八个像素为一格记录压缩编码过程。这些图像给观者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如何看待数字图像的真实性。在网络传播的数字图像原本已难以分辨"真实"和"伪造"的区别,鲁夫采用压缩的方式抽离了具象照片中的大部分信息,图像成为数学运算的抽象表面轮廓,人们无法从中得到审美的愉悦或由它引发的其他情绪,此时这些压缩图像似乎才能承担"真实性"的保证,像素就是像素本身,已无法成为其他任何信息或内容的载体,鲁夫使用图像压缩这个传播网络图像最常用的技术,"客观"地把图像的真实性撕裂给观者看。”
本来想记下名字就开始背单词,
没想到随便翻个网页发现他竟然是Becher夫妇的学生
虽然跟老师不是一个路数,但他有一点吸引到我:
“在谈到什么是现实主义这个问题时Ruff回答:
现实主义就是让机器做它能做的作品,
如果事情就是它本来的样子,我为什么要让它们看起来不同?“
几个我喜欢的系列:
<Portraits>1980-1989
![]() |
照片来自网络 |
![]() |
照片来自网络 |
![]() |
照片来自网络 |
第一张是早期作品,后来他觉得在放大很多之后背景色太抢前面的人
没有表现出纯粹的人的面孔就换成了低饱和度背景。
从电脑里看不到现场放大很多倍的震撼感
但是这种类似身份证一样的死样感很面熟
网上说他表示如果被摄影者有需要,他回提供给它们小尺寸的肖像做护照照片。
之前有关Cezary Bodzianowski的文章里说
人们在拍摄护照照片时候不允许有表情,不能皱眉也不能微笑
任何表情在那种情况下都是被认定是不合法的,
包括在填写入关表格等很多政府相关表格时,
都有种怀疑自己真实性的感觉。
所以Cezary Bodzianowski会以证件照脸示人,以表示自己的立场中立。
在Thomas Ruff的照片也有这种感觉,
每张作品都没有标明任何社会信息,被拍摄者也没有任何表情,
拍摄者也没有运用各种炫酷灯光修饰。
肖像照只是单纯的肖像照,只是在记录客观的面孔。
网上说他
“消解了身份的普遍人类的肖像,观者原本希望凝视这些作品中的熟悉或不熟悉的任务,对它们的内心或身份做以探究和确认,但他们得不到关于照片里那个人的任何信息,艺术家只是像给观者呈现一张某个人的照片。⋯⋯在Ruff看来,摄影不能够反映人类皮肤以内的任何东西。⋯⋯人们从摄影发明开始就把它当作一种万能工具过度使用,热衷于把摄影当作窗户向外看世界,或者当作镜子看自己,从而忽略和掩盖了摄影的‘复制性’的原本概念。⋯⋯这些冰冷冷的肖像强调了成像的机器所呈现给人类的原本状态,强i道了一致被人们的思想或热情所忽略掉的,但确实是最重要的东西——绝对客观。”
我的理解就是让一切还原到最初,其他的多说无用。
附加<Andere Doppelportraits #1>1996
![]() |
照片来自网络 |
Ruff用美能达蒙太奇单元(Minolta Montage Unit)重新构建人的脸部,将有特色的不同部位拼接。
“70年代德国警察使用的图片生成机器,可将四张照片自动生成一组,以帮助证人辨别犯人。”
<Stars>1989-1992
<Newspaper Photographs>1990-1991
这个两个系列我喜欢的是他对于复制的概念。
相机本身具有复制性,他更加主观的去使用摄影的复制语言,使“摄影回归到摄影本身”。
Stars是他在天文馆档案室里用天文爱好者拍摄的照片挑选细节进行复制放大。
Newspaper Photographs是他用收集的报纸照片中的400张照片进行复制,探索新闻照片被抽离它所承担的功能后能够留下什么信息。
<Nudes>1999
![]() |
照片来自网络 |
![]() |
照片来自网络 |
![]() |
照片来自网络 |
![]() |
照片来自网络 |
![]() |
照片来自网络 |
“鲁夫从色情网站上下载色情照片后数字处理而成,并且根据性幻想和性实践的种类分了诸如同性恋、恋物癖、性虐待等十大类,几乎涵盖了这个领域的所有类型。这些色情照片经过各种模糊、虚化处理,像是摄影技术失败,或者相机出现了问题的拍摄效果,使得仍旧依稀可见的情色内容与通过模糊细节来拒绝观者视线的形式形成冲突,同时探讨了摄影语言(哪怕是失误造成的)和图像处理软件的数字语言之间的联系。”
其他近期系列:
![]() |
Photograms 来自程⋯⋯ 序⋯⋯ |
![]() |
“ma.r.s.”系列来自NASA |
![]() |
零碎黑白raw文件转成彩色并后期调整了透视,同时尝试了3D图 |
![]() |
Artist 06, 2014 |
==========================
先这样吧
算作先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