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社会》十周年,多少情节如预言
《黑社会》已经10年了,它是在2005年10月20日香港上映。杜琪峰这部以江湖社团选办事人为主线的黑帮片出现在银河映像第一个十年无疑是给银河映像注入新的风格,无论是故事还是形式,《黑社会》在杜琪峰的作者电影里也仍然是独树一帜。而它的政治寓言功能随着这十年来我们看到中港两地政治种种现象感到越来越明显,甚至某些内容今天再看就像政治预言。 《黑社会》的政治味道最直接从英文片名election选举体现出来,有关电影的政治映射其实杜琪峰并没有否认,哪怕是今天杜琪峰已经北上拍合拍片顺风顺水,他也在内地一些场合答《黑社会》的问题。《华丽上班族》在广州首映礼上有人问到《黑社会》十周年和《黑社会3》他也有回应,他说:“别人总说我拍《黑社会》拍政治,但那些并不是我作出来的政治,而现实真的就是这样,我只是把它在电影里表达出来而已。” 如果总结一下过去这十年,杜琪峰透过电影关注香港社会现实甚至带有一点批判只有两部,一部是《黑社会》,另一部是《夺命金》,恰好一个是政治上,另一个是经济上,而且两部电影出现的时间节点也正与现实香港某些大事联系在一起。 为何两年一届选办事人 《黑社会》以百年江湖社团“和联胜”即将选举办事人为主线,两位候选人大D和乐少各自要展开手段赢得选举,当中涉及社团内部各层的力量和关系,而警方能做得只有稳住这批人不闹事,维持社会稳定。和联胜的办事人两年选举一次,这种传统延续了近百年,用警方所说,“人家选办事比我们香港选特首早近百年。”2005年,董建华“脚痛”落台,他没有做完他的任期,中间接棒的是曾荫权。从曾荫权接任到下一次特首选举也刚好是两年,两年之后到底是有普选还是继续像和联胜那样由十来个叔父小圈子选出来,后来大家都看到了。

我第一次看《黑社会》的时候就对和联胜选举有一点好奇,为何他们要两年选一次,据说现实中的社团,即和联胜原型和胜和就是两年选一次坐馆。但为何要两年期限呢?一个办事人上台后他总要有个社团未来发展大计吧,例如乐少的参选“政纲”是要“打落老尖(尖沙咀)”,但两年那么短的任期怎能使大计得到完全落实执行,使得社团有一个持久的发展呢?每个办事人制定完计划分到下面执行,匆匆一年很快就过,可能会出现未完全把大计执行好就又到了换届时候,如何能保持社团稳定。还有一点,做完两年卸任的办事人是不是就能入叔父辈,就有了小圈子投票权?也许我们能从邓伯(王天林)在《以和为贵》里面找到答案吧,乐少找邓伯寻求连任,邓伯说:“两年选一次,这次你做,下次他做,字头要平衡。”邓伯说的平衡其实是权力的平衡,字头不能一个人独大,而两年一届实则是不能让办事人在任内发展自己的权力范围。 邓伯代表社团权威 和联胜的选举毫无疑问属于是小圈子选举,叔父辈选办事人根本上也就是所谓老人政治。片中讨论投票那一场戏拍得十分精彩,今天再看也是全片比较经典的戏码。十几个办事人分成撑大D派和撑乐少派,以“寸爆”代表大D派是大D金钱政治的受益者,乐少派同样有一批有力的叔父支持,这场戏里我们却看到邓伯气定神闲在泡茶,他一句“请茶”就把讨论的紧张气氛化解,然后摄影机缓缓后拉,接着又缓缓向前推,这个过程叔父们从拿起茶喝,放下回到自己位置,邓伯接着泡茶,再请茶,整个过程一个长镜头,没人敢说话,音乐响起是周旋的歌声,场景气氛的怀旧和人物的老派,还有选举办事人这个百年做法都被融合到一起,反映出这个社团有传统的仪式感。 这场戏以邓伯的总结发言,宣布乐少胜出而结束。这场戏也透露出同为叔父辈邓伯的话似乎更有一言九鼎分量。叔父辈众多,为何邓伯最有分量?我们又可以从接着的戏找到答案,邓伯在乐少上任前先上了次社团历史课,给他讲关于龙头棍的历史,它如何到现在只是一个字头权威。邓伯说这根龙头棍经历过几十任办事人,到他七十年代上任时,这根棍已经腐烂,于是他拿去修,最终保护下来。由此看来,邓伯对社团的贡献是巨大的,他是让龙头棍这个传统得以保留和延续,他自然也就成了字头的权威。

这部影片的阵容鼎盛,就像片中的社团老中青三代,演员阵容也是分成老中青三代,他们基本都是银河映像的固定班底。梁家辉和任达华片中一个张扬跋扈,一个深藏不露,两人表现不分上下,但当年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最终梁家辉胜出。我觉得硬是要两人片中分个高下大可不必要,因为角色决定了他们对演绎的拿捏度,而毫无疑问大D这个角色的性格是可以有更多给梁家辉发挥的余地。相反任达华要保持一定内敛,稳重。 历史叙事 社团古今对比 《黑社会》除了折射出关于权力和政治的内容外,还提及了香港的江湖社团历史,包括它的仪式、规条等等,从洪门的诞生历史到发展成为近代的秘密组织,不仅由独白娓娓道来,还把旧时洪门入会仪式重新呈现。 用影像再现洪门传统仪式并非《黑社会》独有,八十年代那部《我在黑社会的日子》同样在开篇介绍洪门仪式。在《黑社会》中,这种历史叙事有它的作用,就是古今对比。当年入会念一段段誓词,要讲义气,到了今天,有的只是利益,而那些什么“死在万刀之下”的誓言就显得可笑,片中的大头(林雪)和东莞仔(林家栋)就是鲜明的对比,还有叔父的寸爆,选谁只看谁给钱多,《黑社会》中受惠大D金钱政治,到了《以和为贵》却支持乐少连任,因为“乐少继续做,我们就继续富贵,有什么不好。”而更吊诡的是,乐少当选办事人和九区领导仿效当年洪门五祖结拜仪式,但结尾乐少却对大D下杀手,原因无他,分经济利益可以,分权绝不可能。

时至今日,社团的角色早就转变,大家谈的都是利益,为了利益甚至高喊爱国也未尝不可。片中尤勇饰演的石厅长就是个十分玩味的角色,到了《以和为贵》,他的作用就更加耐人寻味。身为大陆官员的石厅长希望和联胜的办事人要“爱国爱港”,他不希望选出来的办事人不好控制。今天看来,这不就是中央对香港选特首的原则么?它怎能接受一个不受控制的泛民做特首?杜琪峰早就用电影表达了这一点。石副厅长说:“新记他们是爱国的。”如果看回现实,现在的社团真的就像新记那样爱国,比如去年《南方人物周刊》做前社团大佬陈慎芝封面人物,就提到他赞助参与了8.17反占钟,《黑社会》的种种情节现在看就像一个个预言,十年时间渐渐变成了现实。 本文供所有人分享,公眾號等自媒體如需轉載請告知作者和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