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杭游记
这次外出旅行,第一站到的是杭州,初到杭州,这座城市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非常的绿,青山环绕,绿水相依,街道两边都是树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我是10月10日到的杭州,到达网上预定的青旅住处时,已是下午两点多了,没想到入住之后,一个六人间的宿舍就我一个人,稍微有点惊讶,外加一点孤独。稍微安顿好之后,便急不可耐的想近距离接触这座令我心仪已久的江南名城。打开电子地图,查了一下杭州小吃一条街--南宋御街的路线,不算远,坐公交十分钟便到了。这条街道是建立在南宋时期御街的旧址之上。建筑风格兼具江南与西方风格,以小吃、手工艺品、土特产为主,另外夹杂一些近代的医馆、商铺、名人故居之类的展览馆,由于不是很感兴趣,也没进去看。转了一圈,看了看这里的各种小工艺品,还有拉大片之类的演艺节目,没一会儿肚子就饿了,以为在南方必须得吃米饭了,没想到走着走着,竟然看到了一家面馆,兴奋之余,马上到面馆慰劳一下辛苦的肚子,点了一碗扎羊肉面,还算好,虽然没有北方的面吃起来那么劲爆,不过味道还算好,比较清淡,总比吃米饭的感觉要好一些的。天黑之后,便搭乘公交返回了住处,以为会有新人住进来,可依然是我一个。洗漱之后,玩了会手机,便歇息了,没怎么睡好,初到一个新的地方,我的睡眠总是不好。 第二天一大早,大约早上六点半吧,我就起床了,准备正式开启我的旅行计划,这一天,计划重点游西湖,如果有时间的话,就顺便去趟灵隐寺。我早上不到八点就到了西湖,西湖非常美,面积也很大,在晨光的映照下,加上周围的青山、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以及荷花的装饰,真的有一种走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之中的感觉。到了西湖的标志性建筑—断桥之后,我便打开了相机,拍了几张风景,也臭美的自拍了一张照片上传到了微信朋友圈。然后开始沿着断桥继续往前走,我一直是沿着湖堤走的,这样可以更亲近,更直接的感受西湖的美景,走了一会,感觉到有些累了,发现这里有租自行车的,想租辆自行车的,可是这毕竟是第一次出省游玩,骑车的话太过敷衍,所以就忍住,一直步行游西湖,西湖不仅自然风景绝美,而且人文景观也很丰富,有岳王庙、于谦祠、雷峰塔、三泉映月、西冷印社、武松墓、花港观鱼、南朝才女苏小小墓。。。数不胜数,其中要去三潭映月,由于此景在湖心岛上,所以必须乘船才可以前往,这个景色必须晚上晴朗的月夜才能看到其精髓,由于初次出省,还是没有敢在夜晚目睹这美景,在上面游览了一会之后,便又乘船前往雷峰塔景区,进雷峰塔是要收门票的,40元,雷峰塔位于西湖湖滨,是在原雷峰塔废墟上新建的,登上塔顶,可以一览西湖全景。随后,又到白堤上走了走,西湖所谓的堤,其实就是一座陆地桥梁,堤上绿化非常好,中间是柏油路,两边是供人行走的石头小路,散步在西湖边的小路上,看着柳叶招展,吹着西湖温暖的风,很是惬意。一个人走完了西湖一圈之后,便原路返回,又到了中山公园走了走,中山公园的主体是一座山,山上树林繁茂,外加清代行宫的遗址,逛完之后天已快黑,这还没有去岳王庙和于谦祠,灵隐寺也没有去成。随后到火车站取了到苏州的高铁车票。晚上回来的时候,宿舍依然是我一个人。 第三天去的宋城,本来想去天都山四季欢乐公园的,不过征求杭州呆过的发小和一个杭州网友的意见后,还是去了宋城,宋城的门票有点贵,将近三百块,好心疼的说。宋城是一个以南宋文化为主题的公园,城内主要是仿宋街道和建筑,街道上各种穿宋代服装买各种工艺品、小吃的,不过价格很贵,建议看看,最好别买,如果真的想吃,可以去南宋御街,相对价格便宜,种类也多。在宋城,看演出为主,观景为辅。大樟树舞台有演出时间表,上面有演出时间,名称和演出地点。节目都是循环演出的,错过了也不要紧,可以看下一场。建议在刚进大门的时候,拿一张游览地图,上面是各种景点的位置。节目有王员外抛绣球嫁女儿、欧洲宫廷乐舞、柳永馆(具体名字没记下,姑且这么叫吧)的四名古典美女配上古典音乐的舞蹈,最有名的是在演播厅的《宋城千古情》,是世界三大秀之一,有反映良渚文化先民生活的舞蹈,有宋高宗赵构观看宫廷乐舞的节目,有反映金国攻打南宋城池的战斗场面,场面震撼、激动人心,从中可以体会出大宋军民团结一致,共御外侮的动人场面,甚是感人。还有鬼屋迷宫,走鬼屋我一点也不害怕,就是走迷宫的时候差点没出来,最后不得不原路返回。宋城本身不是很大,带上看演出,五六个小时就可以了。下午回到宿舍之后,终于来了位华东政法大学的舍友,张同学,他为人健谈、满腹经纶,给我的印象是是一个很有涵养、很有思想的大学生,和他谈论人生、谈论职业、聊聊经历,说说未来。交流了思想、畅谈了人生,他还给我讲了英美法系的特点和当前中国的司法现状,使我受教良多,增长了知识,也感受到了现在年轻人的思想,和年轻人聊天,自己的心态也觉得年轻了很多。 第四天去的是西溪湿地,这个湿地没想到还是在杭州市区,这个湿地占地面积非常大,有一万多亩。园内水网密布,各个小岛通过小桥相连,植物非常繁茂,还有一种动物很多,应该是松鼠吧,一个人走在小路上,还真是有点小害怕。小岛上有各种近代民居,据说是章太炎先生读书的草庐,还有一些西方式的建筑,应该是原先居住在这里的富户所建的吧。还有烟水渔庄,是一个仿古小村落,反映的是以前居民的婚庆,农耕和捕鱼生活的场景。其他的景色都差不多,水,小岛,密林。转了一会,从北门出去,是一条小吃街,叫做河渚街,然后沿着绿堤走,所谓绿堤,就是水面上一座用木板搭的小桥,四周种满了水草和各种水生花卉、荷花。走在上面,感觉自己已经完全置身于大自然之中,随后又在福堤上走了走,路上碰到一位来自山东的女孩子,大家聊了聊,还算投机,都是独自出行,所以就结伴而行。一起又看了看周边的一些景点,具体叫什么名字,已经想不起来了。大概是一些别墅和古朴的街道之类。大概下午四点多,走的已经很累了。这时接到张同学的到外婆家聚餐的提醒,由于手机已经快没电了,约好六点半去那里会合,便搭车前往外婆家(湖滨店),到达目的地已经是六点二十左右了,手机竟然自动关机了,幸亏张同学约好在店门口的柱子旁等我,要不还真不好办了。这家外婆家的生意真是兴隆(大概也和地处西湖湖滨有关吧)让我联想到了上次去西安的海底捞,排到号之后,我们便上到三楼点了六个菜,味道还可以,偏清淡,价格也很实惠,一共才142块。晚上我们回到宿舍之后,见到一位来自荷兰的舍友,这是第一次和外国人同住,还蛮紧张的,张同学先和这位荷兰朋友开始聊天,我也简单的聊了几句,慢慢的大家熟悉了起来,我的紧张感也就消除了。这位荷兰朋友也很容易接近,感觉不错。 第五天去的苏州,早上起来,沿着苏堤走了走,顺便看了看岳王庙,刚到岳飞墓的时候,一个旅行团也刚到,其中一个游客看到秦桧夫妇跪像的时候,便拿矿泉水瓶打了这两位,被钉到历史耻辱柱上的人,就是这个下场,永世不得翻身,受世人唾弃。看完之后便到了杭州火车站。到苏州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钟,由于这几天一直都是早出晚归,每日平均步行15公里,已经是相当的累,到达住处之时,收拾好床铺和洗漱用品之后,便倒头大睡,醒来的时候已经五点多了。吃了碗陕西老乡的哨子面和肉夹馍,身在外地,能碰到老乡,能吃到家乡的美食,真是有一种亲切的感觉。吃完之后,逛了逛平江路,这是苏州的老城区,到处都是江南风格,小桥流水人家,船工唱着小曲,给人一种安逸的感觉。这次在宿舍遇到了来自常州的杨大哥,人很豪爽,也很健谈。他从四月份出来,逛遍了大半个中国,真是一个性情中人。到苏州第二天,我们九点钟才起床,我们一起看了看苏州博物馆、太平天国忠王府。下午又去了拙政园,江南的园林很精致,主人非常重视园内的景色。每个精致都有典故,沧浪亭,就取自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反映了主人的处世之道。在苏州的最后一天晚上,晚上大约十一点半左右,杨大哥邀请了我和同宿舍一个安徽的大学生喝啤酒,出去的时候,大多数店门都打烊了,白天熙熙攘攘的平江路变得安静了下来,与平时的热闹场面对比,这种安静让人感觉到一丝恐惧。所幸还有一家便利店和沙县小吃还开门着呢,买了几瓶啤酒,几样小菜,三个人一起到所住青旅的天台喝着小酒,就着小菜,聊聊天。独自旅游的人,大多都是性情中人,杨大哥说这一分离也不知道何时才能相见(此时大家都有些许伤感),建议大家以后有时间能够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我也是深有同感啊。一个人的旅行真的是别有一番滋味,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增长人的见识,锻炼人的能力,磨砺人的意志,真是受益匪浅。 10月16日,行程的最后一天,一大早就搭乘列车返回了杭州,到杭州后,先是到以前住的那家青旅,最后再走了走西湖,到了于谦祠看了看,于谦祠规模很大,正门是一座汉白玉的牌坊,上书“丹心托月”,再往前走大约二百米才到于谦祠正堂,祠堂内是于谦的塑像和生平事迹介绍。本人十分敬仰这位名臣的高风亮节,特意到前辈墓地作揖以示敬重,在往西湖没走过的地方在转了转,下次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了。随后到河坊街给家人和同事带点小礼物,下午回到原先住的青旅的时候,宿舍里面入住了一位美国女士和一位荷兰小伙子,这位美国女士很是友善,简单的聊了几句,她喜欢吃中国的食物,先前在北京呆了三个月,也算是第一次来中国。那位荷兰老兄的英语我听不大懂,不知道为什么,聊了几下,就不能在继续了。随后洗漱一下便睡了。




















至此,我的苏杭旅程已经全部结束。这是我第一次出省,第一次一个人出行,第一次与旅友拼饭,第一次与外国人同住,第一次乘坐飞机。所以,这次旅行对我来说具有里程碑般的意义。这次出行,有种新生的感觉,灵魂好像都得到了提升,整个人都被所见所闻洗涤了一遍,见识愈多,愈是觉得自己浅薄无知,自己需要提高的地方是太多太多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啊。。。。。。自己在旅途中遇到了很多的朋友,大家彼此都是萍水相逢,不期而遇,能与你们在一起畅谈人生,交流思想,是我的荣幸,愿诸君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