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拆书笔记
之前写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拆书笔记,不仅仅是笔记,也是想给正在成为母亲或像我一样准备做母亲的朋友们看。读完这本《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书中的很多建议和观点我都十分认同,并一一做了笔记,为了方便自己和大家看。
1“教育”并不是单纯的规范和监督,“放纵”也是一种教育。
给孩子一面涂鸦墙
2不打扰孩子的自我发展,给孩子一些助推力;不应从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
3“习惯”的培养应首先基于接纳,而不是急于改造。
不批评孩子马虎
4三不原则(不生气,不介入,不怕吃亏)让孩子学会与同伴相处
相信儿童有能力自己解决相关矛盾问题
强迫孩子出让自己的利益(如:玩具让其他人玩)并不能培养孩子的大度精神,反而强化他的紧张感。
5给孩子自由=给孩子自觉
孩子要吃糖,让其自己自觉管理糖果储放
6反自然往往是有问题的
母亲不需要计算自己给孩子喂奶的次数。
做到:看孩子,别看钟。
给孩子使用纯棉尿布,有专门小型洗衣机,专洗尿布。
7严厉教育(打骂、惩罚和羞辱)是危险教育
家长希望用各种规矩培养出孩子各种良好的习惯,而这对孩子来说,却是自由意志被剥夺。法官型父母最容易培养囚徒型孩子。
为什么孩子因为学习废寝忘食,就可以得到妈妈亲自送上热饭的关爱?因为玩电脑游戏,就受到不给吃饭的冷酷对待?
身教重于言传
8规矩太多,难成方圆
父母在孩子面前不能太强势。
成人可以给孩子呈现规则,却不能强迫孩子执行规则。(在道德和安全的底线上)
幼儿园注重纪律教育还是给孩子自由
9给孩子零花钱
可以鼓励孩子适当赚钱
让孩子知道家中的财务状况,家庭收入应对孩子透明。(注意要提醒孩子,家庭财产数额是隐私,不可以讲给外人)
不应该告知孩子:想买的东西和我们说,我们来买。要让孩子自己选择。
不应该让孩子通过做家务来赚取零用钱
不应该用钱来刺激孩子学习,考了好就奖励钱。
只要家长不乱花钱,没有攀比心,孩子就不会形成这样的心理。
10启蒙教育做的早(智力和情感启蒙)
多和孩子说话,尽早带入孩子阅读和背诵。从孩子出生第一个月,就要凡事跟他说说。注意语气平和,特别是3岁前。
比如喂奶时说:“宝宝饿了吗?妈妈现在给你喂奶。这也是一种交流。
不要过分使用“吃饭饭”、“睡觉觉”之类的叠声词。
不要强行让孩子安静地听故事,也不要打开一本书就必须从前往后讲,孩子翻哪页就讲哪页。
隔代帮忙”而不是“隔代抚养”
11怎样选图书
第一,内容大致从简到难、由浅入深,难度逐步递进。
第二,尽可能内容广泛,尊重孩子的兴趣。不妨多买几种。
(注意不管买多少,不要全堆在孩子面前)
第三,最好不选择同时有几种文字的。
(拼音不适合太小的孩子学习)
12背诵
建议幼儿最好先背诵诗歌。《诗经》
从孩子几个月就可以开始。把古诗当作普通儿歌,哄孩子睡觉时可以背给他听。
孩子最喜欢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背诵,这需要家长慢慢观察,慢慢培养。
培养趣味和幽默感其实也是早教的一部分。
(最好在愉快的游戏中进行)
13幼儿园最重要的是教师
上学不寄宿不全托
想了解孩子在幼儿园是否受到隐藏的伤害,不要直接问老师骂你没,老师给没给你吃药之类的。
豆豆的幼儿园规定不让回家告诉家长每天吃什么午饭。然后问孩子:你们幼儿园规定什么不能回家跟家长说?(说话时家人态度要轻松)
14孩子入园前的心理准备
首先是唤起孩子对幼儿园的向往,但不要提前把幼儿园说得天花乱坠。
在孩子入园前应教会他遵守规则,尽量让孩子学会自己大小便、吃饭、穿鞋子等。但训练最好做得不动声色,不要让孩子觉得你在训练他。
通过参观及生活中的强化,让孩子知道幼儿园是有“规则”的。(提前“打预防针”)体验中一定要用“问”来启发孩子自己的思考,而不是以“讲”来说明和灌输。切忌用吓唬的方式。
通过“角色代入”的游戏让孩子体验“听话”的好处。如妈妈先扮演老师,爸爸爷爷和孩子一起扮演小朋友,之后再让孩子扮演老师。
15如何解决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
幼儿园生活有很多细节,无论在哪个细节上,都应该和孩子进行正面交流,避免负面言行和不良暗示。
16选择幼儿园的建议
第一,好幼儿园是一个“玩耍”的场所,而不是“上学”的场所。第二,好幼儿园一定有好做派,好做派是从招生开始让人感觉到的。第三,在安全的前提下,规则越少、越自由的幼儿园越好。
办法:早晨观察孩子进园时的情绪,是开心还是吵闹着不肯进去;也可以和一些已入某所幼儿园的孩子的家长打听一下,一定要多打听几位,问问他们对幼儿园的感觉、孩子回家的反映等。
第四,不上幼儿园可不可以?
选择退园时,没必要对孩子说幼儿园的坏话。只是让孩子知道,任何人都可以按自己的情况和喜好去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
17潜台词的重要性
正面思维,给孩子正面暗示。比如,把“先写作业,然后才能玩游戏”改成“如果今天写作业时间太长,挤占了玩游戏时间,罚明天不能写作业”,或者“玩游戏的时间到了,玩去吧,不可以写作业了,没写完也不要再写了”。
在给孩子讲故事很有兴致时,找个借口说妈妈现在有点事,你自己先看一会,待会儿妈妈再给你读。让孩子可以自主阅读。
把教育关注点从“我告诉了你什么”转移到“孩子接受到了什么”。
18对艺术教育的建议
艺术教育不是“艺术技巧教育”
报与不报的原则是,孩子是否喜欢,是否愿意去学。在学习早期,呵护兴趣比学到技巧更重要。
学习的才艺不同,开始学习的时间也会不同,多请教几位专业人士,听听大家的看法。宁可稍晚一点,也不要提前去学。
碰到一对一学习,不要把孩子独自留给老师。
19找对方法
用装瞌睡的方法治理孩子不睡觉很有效。
孩子不肯起床,找新鲜事情吸引她们。
没时间看孩子,厨房空出一面墙,挤走孩子的电视症。
孩子只和饮料,可以烧菜故意口味咸,关掉空调,晚上找借口不去超市买饮料,改为吃西瓜和烧开水喝。
家长不生气,孩子不惹事。要有耐心。
很多劳动技能,如洗碗、收拾书桌,收拾玩具时,让小孩反串“小监工”,她指挥我来做,之后再角色互换。(上幼儿园和小学时)
20
1“教育”并不是单纯的规范和监督,“放纵”也是一种教育。
给孩子一面涂鸦墙
2不打扰孩子的自我发展,给孩子一些助推力;不应从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
3“习惯”的培养应首先基于接纳,而不是急于改造。
不批评孩子马虎
4三不原则(不生气,不介入,不怕吃亏)让孩子学会与同伴相处
相信儿童有能力自己解决相关矛盾问题
强迫孩子出让自己的利益(如:玩具让其他人玩)并不能培养孩子的大度精神,反而强化他的紧张感。
5给孩子自由=给孩子自觉
孩子要吃糖,让其自己自觉管理糖果储放
6反自然往往是有问题的
母亲不需要计算自己给孩子喂奶的次数。
做到:看孩子,别看钟。
给孩子使用纯棉尿布,有专门小型洗衣机,专洗尿布。
7严厉教育(打骂、惩罚和羞辱)是危险教育
家长希望用各种规矩培养出孩子各种良好的习惯,而这对孩子来说,却是自由意志被剥夺。法官型父母最容易培养囚徒型孩子。
为什么孩子因为学习废寝忘食,就可以得到妈妈亲自送上热饭的关爱?因为玩电脑游戏,就受到不给吃饭的冷酷对待?
身教重于言传
8规矩太多,难成方圆
父母在孩子面前不能太强势。
成人可以给孩子呈现规则,却不能强迫孩子执行规则。(在道德和安全的底线上)
幼儿园注重纪律教育还是给孩子自由
9给孩子零花钱
可以鼓励孩子适当赚钱
让孩子知道家中的财务状况,家庭收入应对孩子透明。(注意要提醒孩子,家庭财产数额是隐私,不可以讲给外人)
不应该告知孩子:想买的东西和我们说,我们来买。要让孩子自己选择。
不应该让孩子通过做家务来赚取零用钱
不应该用钱来刺激孩子学习,考了好就奖励钱。
只要家长不乱花钱,没有攀比心,孩子就不会形成这样的心理。
10启蒙教育做的早(智力和情感启蒙)
多和孩子说话,尽早带入孩子阅读和背诵。从孩子出生第一个月,就要凡事跟他说说。注意语气平和,特别是3岁前。
比如喂奶时说:“宝宝饿了吗?妈妈现在给你喂奶。这也是一种交流。
不要过分使用“吃饭饭”、“睡觉觉”之类的叠声词。
不要强行让孩子安静地听故事,也不要打开一本书就必须从前往后讲,孩子翻哪页就讲哪页。
隔代帮忙”而不是“隔代抚养”
11怎样选图书
第一,内容大致从简到难、由浅入深,难度逐步递进。
第二,尽可能内容广泛,尊重孩子的兴趣。不妨多买几种。
(注意不管买多少,不要全堆在孩子面前)
第三,最好不选择同时有几种文字的。
(拼音不适合太小的孩子学习)
12背诵
建议幼儿最好先背诵诗歌。《诗经》
从孩子几个月就可以开始。把古诗当作普通儿歌,哄孩子睡觉时可以背给他听。
孩子最喜欢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背诵,这需要家长慢慢观察,慢慢培养。
培养趣味和幽默感其实也是早教的一部分。
(最好在愉快的游戏中进行)
13幼儿园最重要的是教师
上学不寄宿不全托
想了解孩子在幼儿园是否受到隐藏的伤害,不要直接问老师骂你没,老师给没给你吃药之类的。
豆豆的幼儿园规定不让回家告诉家长每天吃什么午饭。然后问孩子:你们幼儿园规定什么不能回家跟家长说?(说话时家人态度要轻松)
14孩子入园前的心理准备
首先是唤起孩子对幼儿园的向往,但不要提前把幼儿园说得天花乱坠。
在孩子入园前应教会他遵守规则,尽量让孩子学会自己大小便、吃饭、穿鞋子等。但训练最好做得不动声色,不要让孩子觉得你在训练他。
通过参观及生活中的强化,让孩子知道幼儿园是有“规则”的。(提前“打预防针”)体验中一定要用“问”来启发孩子自己的思考,而不是以“讲”来说明和灌输。切忌用吓唬的方式。
通过“角色代入”的游戏让孩子体验“听话”的好处。如妈妈先扮演老师,爸爸爷爷和孩子一起扮演小朋友,之后再让孩子扮演老师。
15如何解决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
幼儿园生活有很多细节,无论在哪个细节上,都应该和孩子进行正面交流,避免负面言行和不良暗示。
16选择幼儿园的建议
第一,好幼儿园是一个“玩耍”的场所,而不是“上学”的场所。第二,好幼儿园一定有好做派,好做派是从招生开始让人感觉到的。第三,在安全的前提下,规则越少、越自由的幼儿园越好。
办法:早晨观察孩子进园时的情绪,是开心还是吵闹着不肯进去;也可以和一些已入某所幼儿园的孩子的家长打听一下,一定要多打听几位,问问他们对幼儿园的感觉、孩子回家的反映等。
第四,不上幼儿园可不可以?
选择退园时,没必要对孩子说幼儿园的坏话。只是让孩子知道,任何人都可以按自己的情况和喜好去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
17潜台词的重要性
正面思维,给孩子正面暗示。比如,把“先写作业,然后才能玩游戏”改成“如果今天写作业时间太长,挤占了玩游戏时间,罚明天不能写作业”,或者“玩游戏的时间到了,玩去吧,不可以写作业了,没写完也不要再写了”。
在给孩子讲故事很有兴致时,找个借口说妈妈现在有点事,你自己先看一会,待会儿妈妈再给你读。让孩子可以自主阅读。
把教育关注点从“我告诉了你什么”转移到“孩子接受到了什么”。
18对艺术教育的建议
艺术教育不是“艺术技巧教育”
报与不报的原则是,孩子是否喜欢,是否愿意去学。在学习早期,呵护兴趣比学到技巧更重要。
学习的才艺不同,开始学习的时间也会不同,多请教几位专业人士,听听大家的看法。宁可稍晚一点,也不要提前去学。
碰到一对一学习,不要把孩子独自留给老师。
19找对方法
用装瞌睡的方法治理孩子不睡觉很有效。
孩子不肯起床,找新鲜事情吸引她们。
没时间看孩子,厨房空出一面墙,挤走孩子的电视症。
孩子只和饮料,可以烧菜故意口味咸,关掉空调,晚上找借口不去超市买饮料,改为吃西瓜和烧开水喝。
家长不生气,孩子不惹事。要有耐心。
很多劳动技能,如洗碗、收拾书桌,收拾玩具时,让小孩反串“小监工”,她指挥我来做,之后再角色互换。(上幼儿园和小学时)
20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