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除了说走就走的旅行,还要有说跑就跑的半马 ——初跑者首个半马纪实
常州西太湖半马归来的当天,我酣畅淋漓、昏天暗地的睡了十二个小时,这对于平日一觉只有五六个小时睡眠的我来说,也就曾经寒冬暴走首尔街头和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云南呆了8天归来时还能睡到这种程度了。21.0975公里,这个从未尝试过的奔跑距离,已经让自己的体能到达了极限。这过程中,脑海中也不知道哪儿来的力量,支撑着自己一直与疲惫的身体去对抗,终于将终点线的计时器从眼前变到身后。完赛时间,2小时32分58秒。时隔几日,回想起来,还是天旋地转,如梦一场。 我是个跑渣,尤其惧怕长跑。小学时操场不大,记得到了冬天,操场上会用粉笔灰画蛇形的线,晨操的时候,伴着广播里放的体育老师的口号声,我们得绕着这自制的蛇形跑道跑上一圈又一圈。天寒地冻,手都不愿意拿出来,更不要提还要让我大口呼吸这冰冷的空气,于是对长跑又恨又怕的情绪便自此开始。 到了初中,体育课开始要测试800米,恐慌情绪加剧,每次都是提心吊胆跑完全程。用现在跑马的配速员“兔子”来形容的话,我应该是“及格兔”,因为每次都是压着线及格,在我后面的同学基本都是要准备补考的。不过又没有那么“兔子”跑的那么气定神闲,面目狰狞,气喘吁吁,各种惨烈,不忍直视,停下来的那一刻甚至觉得人生又获得了新生。因为不喜欢跑步,所以更不要提在体育课以外的时间去练习跑步。唯一一次练习,还是大学时为了应付800米考试,自己在考试前跑了两三个晚上,总共也不知道跑了有没有1公里。但那也是我记忆中参加800米考试痛苦程度相对较低的一次,也让我对长跑产生了朦胧的意识,原来长跑这玩意儿通过练习是可以获得一定提升的。 工作了之后,没有了体育课便很自然把运动这件事抛开,偶尔爬个山不是公司活动就是同学小聚了,我依旧属于拖后腿选手。再后来,家附近开了家全国连锁的健身房,于是很自然的加入到了“自欺欺人”一族,连头带尾办了两年的卡,把里面几乎所有的团操课和瑜伽课都体验了一遍。算算总共也就去了四五十次,利用率很低。健身房里的跑步机似乎永远都是最受欢迎的,我也尝试过,可是即使看着跑步机上的电视,或者听着音乐,跑个3公里还是觉得枯燥得要死。即使健身房里有空调,冬暖夏凉,但那种跑起来痛苦的感觉却丝毫没有减轻,便也没有再坚持下去。 是的,我是一个身体素质并不强大,耐力并不好,毅力并不强的普通人,一直没有把运动这件事持之以恒,使之变成一种习惯。你看看,人的惰性就是如此可怕。而当四个月前我再一次决定尝试跑步这件事,其实当初的想法挺简单,由于长期坐办公室对着电脑工作,僵硬的身体已经用疼痛来发出警告,医生给的唯一建议就是,我需要运动来改善我的体质,我才意识到这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其实,当你决定开始做一件事的时候,你不可能不带任何功利性的去看待它。于是,今年6月,我带着这样明确的目的性开始了跑步。 3-4公里起步,前面几次跑的依旧痛苦难言。我知道要再一次重新开始这项艰难的任务得先逼迫自己制定个短期计划,因为短期的目标容易让人看到希望,也利于克服惰性。于是暗下决心,第一个月先来个50公里吧。每一次跑到痛苦万分几乎想放弃的时候,想想今天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哪怕慢一点也要坚持。头一个月的跑步记录,配速基本都在7分开外,起步的水平可想而知。当跑到月底,50公里眼看着要完成的时候,却欣喜的发现,配速慢慢进了7分以内。就这样,一个月,两个月,跑步这件事慢慢地融入了我的生活,我也不再给自己制定任何训练计划,如果隔三差五不去跑步反而觉得不痛快了。 很多人说,跑步是一项适合孤独者的运动。我原也认为,它枯燥,乏味,无聊,但真正融入其中的时候,才发现它是如此耐人寻味。起初,我都是一个人跑步,自从被朋友带进天生爱跑步的群之后,我才发现,跑步这件事,一点都不孤独。虽然参加活动不多,跟着石头团长630的配速跑了两次湖,学会了跑前的热身和跑后的拉伸,也收获了很多建议。8月底,群里开始征集西马报名,本来只想报个10公里,堃哥在群里鼓励我直接报半马。其实当时心里根本没底,直到赛前的最后一刻,我担心的依旧是我会半途而废不能完赛。我明白这对只跑了4个月,最多只跑了1次13公里,4次10公里的我来说,一定是不轻松的。但感觉又不是那么遥远,伸手够一够,兴许可以触碰得到这个目标。想着和那么多人一起去跑步,应该比我自己一个人跑要轻松吧。这一趟,有点说跑就跑,先斩后奏的味道。就如同说走就走的旅行一样,先把机票定下,剩下的事情,你也只会考虑如何竭尽所能去完成这趟旅行了。 不过这首趟半马旅程多多少少还是出现了一些状况。赛前一天把左脚后跟割了一个小口子,当时鲜血直流,一度差点放弃去常州。我明白,马拉松是对意志力的一种考验,如果没有足够坚定的意志,那么站在起跑线上你就已经输了。所以无论如何,我还是决定一定要跑这一趟。 幸运的是,伤口无大碍,我跟着天团来到常州。团队事无巨细的安排好住宿,领取装备包,接驳车等等所有事项,让初次参赛的人少了很多顾虑和麻烦。赛前我根据自己的配速算了下,决定跟230的兔子。天团的兔子很给力,来自南师大马拉松协会的两位美女孙丽和刘晓翠,全程配速均匀,她们以及身边的几位跑者都在比赛中给了我很多帮助和鼓励。 前面的10公里,恐怕是我跑过的最轻松的10公里,配速一直控制在640-650之间。跑湖时觉得很虐的最后3公里,放在半马的赛程中反倒没了感觉,不知不觉中,赛程过半。10公里算是第一个坎吧,因为后半程的距离对我来说是未知的,陌生的,未曾切身体会过的。10-13公里,兔子的配速稍稍快了一些,进到了620-630。速度的稍稍提升和心理上的紧张导致身体逐渐开始有不适感。可是,这才刚刚过了一半,离完赛还差的远呢。而跟着230兔子身边的几位跑者,看起来都还很轻松。估摸着自己应该还能挨得过15,于是继续紧跟兔子。还好从14公里开始,配速渐渐调整至7分左右,我也慢慢把自己调整回到比较舒适的奔跑状态。 过了15,肌肉已经有明显酸痛感,腿也觉得越来越沉重,可是心理上的压力反而减轻了很多,因为与10公里相比,离完赛又迈进了一大步。跑完80%对我来说是最低目标,此时最低目标已经达成,如果能跑到终点顺利拿到纪念奖牌那么就是不虚此行了。到了18,右边腹部开始疼痛,跟赛前预计的一样,体能终于还是在未到终点前到达了极限。孙丽说,不要捂着岔气的地方,调整呼吸,旁边的一位跑者也说,你拉伸一下吧,我只能眼睁睁看着兔子越跑越远。跟丢了兔子,孤军奋战让剩下3公里变得异常艰难,越接近终点,跑者的阵营越是稀疏。不过想着现在的每一步都是新的里程,新的极限,新的挑战,一万个不愿意让自己就此停下。所幸时间还很充裕,已经完赛在望了,别说走,爬都要爬到终点。 当拐进最后一个弯道,看到终点线的那一刻,并没有像元气少女陈意涵说的那样,完成半马后激动的想哭之类的情绪,反倒有些恍恍惚惚的。原来快到了啊,原来我还有力气啊,原来我还在奔跑着,那么,就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冲过终点吧。2小时32分58秒,这个成绩在天团属于垫底,以后若参加的话应该还会继续垫底,有我这样的垫底选手你还怕什么呢。不过对于自己来说,第一次意义非凡的半马终于征服了,曾经800米跑掉半条命的我,还可以站在半马的赛道上,让21.0975公里成为我跑过的一个新数字。 终于体会到为什么那么多人都热爱跑步,热衷于参加马拉松,原来你所惧怕的,不曾想过的事情,只要你努力去尝试了,其实也并没有艰难到不可想象。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那么就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吧。世界上有趣的事儿那么多,比如跑步,值得你穷尽一生去体验,所以不要犹豫,说跑就跑吧。 迎着黎明的曙光出发,不小心拍出了一个鸭蛋黄

五彩缤纷的气球,在比赛中给我们指引了前进的方向

你们是怎么找到自己名字的?反正我是放弃了

学生志愿者们太热情,感谢你们的鼓励。


最后一个长坡,胜利在望

请路人甲帮忙拍照,唯有照片是可以定格住时间的。接着又被路人甲乙丙丁拦下来帮人家拍照,一起享受到终点的喜悦。
原以为会很在意这块奖牌,其实也不过是身外之物,内心的充盈才是最大的收获。

没有多惊天动地的成绩,战胜自己最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