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影笔记】姐爱大岛渚
摘自我的微博
部分内容已经被某知名“日本研究学者”抄过了,下次抄的时候请标注一下从姐这里获得的灵感,不胜感激
大岛渚的电影
圣诞快乐
看圣诞快乐这片反而更理解了小津安二郎,如何从一个冷酷的战争罪犯变身冷静专注于人间温情的电影大师。他和此片的大岛渚一样,关心的是人本身,而不是人的战争或人在社会里的身份。但大岛渚显然比小津有人性多了,这是我为什么热爱大岛渚的原因。
吐血的扫描版,200页,应该几天能搞掂。《圣诞快乐,劳伦斯》的原著,准备写个二战鬼子兵小说做参考。有些东西看上去牛x,真读原著就不觉的牛x了。牛x的是大岛渚。
看英文果然还是头大。老外爱概况总结,对日本人下判断总不准确,太想当然了。其实我们中国人应该更能理解日本人,因为变态的地方是一样的,只不过他们显性我们藏的深。小说写成了哲学探讨,都是抽象的日本想象。电影里大岛渚要批判国民性只能借外力,老外视角才让国民没法反驳,日本人
崇洋。
复习lawrence,看到有人说三岛的形象最适合野井。大岛渚是反传统反体制的革命者,三岛是体制和传统的绝对拥趸,当然他的体制论和战后日本政治有别。二人理念相距甚远,更何况大岛算是异端,拍片都得靠老外给钱。三岛的文坛地位使他何等自由,又何曾被自我禁锢过呢?而野井只是国家使唤
的机器。
马克思
不谈大岛渚那片《马克思》,原著没看过,没法深层理解。但是就目前的人兽x行为而已,男人可能不会爱上动物,仅为生理,女人却是可以爱上非人类的。我觉得这不是变态,爱上非人类的那些人类,不管是爱上玩偶、狗狗、猩猩,比起爱上需要回报的人类而言,可能更接近爱的本质。
大岛渚拍的不是惊世骇俗,他探讨的是人性的可能性,战争、革命、市井生活、理性和欲求之间人的社会性和原始性。他和若松孝二都是日本最后的理想主义者,后代再难企及。当然理想主义也可能导向暴力。他是我最欣赏的日本导演之一。
爱的亡灵
终于把这部看完了,大岛渚和法国人混的这段时期集中探讨了人性的各种可能性,人兽的我爱马克思,人被原始欲望驱使的感官世界和爱的亡灵,嘛,就是简单的做实验罢了。勾搭成奸杀夫藏尸这种故事在宋元话本里太多了,随便挖掘一下都能成经典。
最喜欢老愤青大岛渚的一部电影。没有政治倾向性的人导不出经典。什么文艺小清新,醉生梦死罢了。
赤军
成长于上世纪50-70年代狂热社会运动的若松孝二和大岛渚、足立正生一样都有着强烈的表达欲和控制欲,尽管仍是理想主义者,但他们却不是悲悯舍身的耶稣,而更像现实社会里自负的教宗。两部跨越30年的电影,记录了一个理想主义者心灵的进化史。宗教和革命一样,都是异常美丽的潘多拉魔盒而已。
上世纪60-70年代,日本战后一代,大岛渚\村上春树的作品都深受那个年代的影响.村上不说,大岛的<青春残酷物语>就再现了这一历史.毛爷爷的输出革命的"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响亮口号,比现如今米帝的洗脑功力可要牛x多了.
青春残酷物语
日本人爱小清新,也只有日本人能拍出唯美感人的小清新,湾湾那纯粹是盗版。《挪威森林》应该拍成小清新,而不是现在这样不伦不类的东西。陈英雄想拍青春的残酷,可他太含蓄了。大岛渚的《青春残酷物语》一直被复制,从未被超越。
感官世界
大岛渚拍感官和马克思不是反人类只是以人的动物性反抗社会性。园子温倒是未来可能性无限orz。三池已废。
与大岛渚的《仪式》和伊丹十三的《葬礼》相比,《入殓师》就是小儿科了。
------------------------------------
我讨厌小津
小津的片子是永恒的世俗生活,符合战后日本国家形象的再塑造,批评者寥寥。大岛渚的片子拍的是人性,场面刺目,带着强烈的爱憎,又站在官方的反面立场,所以得来太多批评。我们常常被温柔的外表迷惑,而忘记了那不过是嗜血者的面皮,又往往因为人之恶相而不愿去相信他的良善。
热衷拍亲情的小津,比起拍性欲拍流氓拍人兽恋拍同性恋的大岛渚来,简直就是虚伪冷酷的魔鬼。
小津这个战犯凭借亲情牌亲近了全世界的电影人和中国粉。国人的眼中只看到大岛渚感官刺激的表达却不知他背后深刻的人文情怀,对自由人的解放。
-----------------------------------------------------------
日本美学
要说艺术,月冈、歌川的无惨绘我也看得津津有味,山口贵由、山本英夫的漫画那根本是人体解剖图我也喜欢得不得了,但那是艺术,推理小说家怎么写人性黑暗,恐怖小说家一刀刀把人切成黑色大丽花都是艺术,艺术就是纸上谈兵,应用到实践里去就是变态就是恶魔就是犯罪就是没人性。比起小津
,我更喜欢大岛渚。
丸尾末广,古屋兔丸,还有谁暂时想不起来,猎奇向的昭和风,符合又色情又暴力又有装饰美感的标准,像大岛渚和若松孝二执导的反映战后动荡的社会电影,也像小池真理子的文笔。荷尔蒙满溢的荒谬时代,在我国还没有人能创作出这种悲剧化的狂欢感。
我的豆瓣观影报告。看的最多的导演是大岛渚,看影最多的国家是日本,最受关注的评论是6年前写的三谷幸喜相关。
--------------------------------------------
我的碎碎念
我的书里写了很多三岛、谷崎、小津、北野武、大岛渚,还有日本的巫、歌舞伎、吉原,漫画以及摇滚乐之类,如果能出下一本,我想写更男性化的主题。
我喜欢摇滚,歌特美学,古希腊哲学,埃及历史,足球和战争,我喜欢中性的妖精,大岛渚对人性底线的探索,三岛由纪夫藏在男人身体里的女人心,我喜欢比亚茨来病态扭曲的情色观,我喜欢诗和心理片,所以让我和一个男人整天谈柴米油盐吃喝玩乐是难以忍受的。
bruce labruce是最近几天看的一位奇葩导演,热衷于把色情同志片包裹在各种政治术语的华丽外衣下,草莓帝国相当震撼,令人想起70年代的大岛渚和若松孝二。他还把同志片拓展到时髦的僵尸类型去了,僵尸奥托的镜头语言很棒,主题扯淡。有时代背景的片子会比较吸引我,可惜有时它不过就是张皮。
部分内容已经被某知名“日本研究学者”抄过了,下次抄的时候请标注一下从姐这里获得的灵感,不胜感激
![]() |
倔老头的柔情 |
大岛渚的电影
圣诞快乐
看圣诞快乐这片反而更理解了小津安二郎,如何从一个冷酷的战争罪犯变身冷静专注于人间温情的电影大师。他和此片的大岛渚一样,关心的是人本身,而不是人的战争或人在社会里的身份。但大岛渚显然比小津有人性多了,这是我为什么热爱大岛渚的原因。
吐血的扫描版,200页,应该几天能搞掂。《圣诞快乐,劳伦斯》的原著,准备写个二战鬼子兵小说做参考。有些东西看上去牛x,真读原著就不觉的牛x了。牛x的是大岛渚。
看英文果然还是头大。老外爱概况总结,对日本人下判断总不准确,太想当然了。其实我们中国人应该更能理解日本人,因为变态的地方是一样的,只不过他们显性我们藏的深。小说写成了哲学探讨,都是抽象的日本想象。电影里大岛渚要批判国民性只能借外力,老外视角才让国民没法反驳,日本人
崇洋。
复习lawrence,看到有人说三岛的形象最适合野井。大岛渚是反传统反体制的革命者,三岛是体制和传统的绝对拥趸,当然他的体制论和战后日本政治有别。二人理念相距甚远,更何况大岛算是异端,拍片都得靠老外给钱。三岛的文坛地位使他何等自由,又何曾被自我禁锢过呢?而野井只是国家使唤
的机器。
马克思
不谈大岛渚那片《马克思》,原著没看过,没法深层理解。但是就目前的人兽x行为而已,男人可能不会爱上动物,仅为生理,女人却是可以爱上非人类的。我觉得这不是变态,爱上非人类的那些人类,不管是爱上玩偶、狗狗、猩猩,比起爱上需要回报的人类而言,可能更接近爱的本质。
大岛渚拍的不是惊世骇俗,他探讨的是人性的可能性,战争、革命、市井生活、理性和欲求之间人的社会性和原始性。他和若松孝二都是日本最后的理想主义者,后代再难企及。当然理想主义也可能导向暴力。他是我最欣赏的日本导演之一。
爱的亡灵
终于把这部看完了,大岛渚和法国人混的这段时期集中探讨了人性的各种可能性,人兽的我爱马克思,人被原始欲望驱使的感官世界和爱的亡灵,嘛,就是简单的做实验罢了。勾搭成奸杀夫藏尸这种故事在宋元话本里太多了,随便挖掘一下都能成经典。
最喜欢老愤青大岛渚的一部电影。没有政治倾向性的人导不出经典。什么文艺小清新,醉生梦死罢了。
赤军
成长于上世纪50-70年代狂热社会运动的若松孝二和大岛渚、足立正生一样都有着强烈的表达欲和控制欲,尽管仍是理想主义者,但他们却不是悲悯舍身的耶稣,而更像现实社会里自负的教宗。两部跨越30年的电影,记录了一个理想主义者心灵的进化史。宗教和革命一样,都是异常美丽的潘多拉魔盒而已。
上世纪60-70年代,日本战后一代,大岛渚\村上春树的作品都深受那个年代的影响.村上不说,大岛的<青春残酷物语>就再现了这一历史.毛爷爷的输出革命的"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响亮口号,比现如今米帝的洗脑功力可要牛x多了.
青春残酷物语
日本人爱小清新,也只有日本人能拍出唯美感人的小清新,湾湾那纯粹是盗版。《挪威森林》应该拍成小清新,而不是现在这样不伦不类的东西。陈英雄想拍青春的残酷,可他太含蓄了。大岛渚的《青春残酷物语》一直被复制,从未被超越。
感官世界
大岛渚拍感官和马克思不是反人类只是以人的动物性反抗社会性。园子温倒是未来可能性无限orz。三池已废。
与大岛渚的《仪式》和伊丹十三的《葬礼》相比,《入殓师》就是小儿科了。
------------------------------------
我讨厌小津
小津的片子是永恒的世俗生活,符合战后日本国家形象的再塑造,批评者寥寥。大岛渚的片子拍的是人性,场面刺目,带着强烈的爱憎,又站在官方的反面立场,所以得来太多批评。我们常常被温柔的外表迷惑,而忘记了那不过是嗜血者的面皮,又往往因为人之恶相而不愿去相信他的良善。
热衷拍亲情的小津,比起拍性欲拍流氓拍人兽恋拍同性恋的大岛渚来,简直就是虚伪冷酷的魔鬼。
小津这个战犯凭借亲情牌亲近了全世界的电影人和中国粉。国人的眼中只看到大岛渚感官刺激的表达却不知他背后深刻的人文情怀,对自由人的解放。
-----------------------------------------------------------
日本美学
要说艺术,月冈、歌川的无惨绘我也看得津津有味,山口贵由、山本英夫的漫画那根本是人体解剖图我也喜欢得不得了,但那是艺术,推理小说家怎么写人性黑暗,恐怖小说家一刀刀把人切成黑色大丽花都是艺术,艺术就是纸上谈兵,应用到实践里去就是变态就是恶魔就是犯罪就是没人性。比起小津
,我更喜欢大岛渚。
丸尾末广,古屋兔丸,还有谁暂时想不起来,猎奇向的昭和风,符合又色情又暴力又有装饰美感的标准,像大岛渚和若松孝二执导的反映战后动荡的社会电影,也像小池真理子的文笔。荷尔蒙满溢的荒谬时代,在我国还没有人能创作出这种悲剧化的狂欢感。
我的豆瓣观影报告。看的最多的导演是大岛渚,看影最多的国家是日本,最受关注的评论是6年前写的三谷幸喜相关。
--------------------------------------------
我的碎碎念
我的书里写了很多三岛、谷崎、小津、北野武、大岛渚,还有日本的巫、歌舞伎、吉原,漫画以及摇滚乐之类,如果能出下一本,我想写更男性化的主题。
我喜欢摇滚,歌特美学,古希腊哲学,埃及历史,足球和战争,我喜欢中性的妖精,大岛渚对人性底线的探索,三岛由纪夫藏在男人身体里的女人心,我喜欢比亚茨来病态扭曲的情色观,我喜欢诗和心理片,所以让我和一个男人整天谈柴米油盐吃喝玩乐是难以忍受的。
bruce labruce是最近几天看的一位奇葩导演,热衷于把色情同志片包裹在各种政治术语的华丽外衣下,草莓帝国相当震撼,令人想起70年代的大岛渚和若松孝二。他还把同志片拓展到时髦的僵尸类型去了,僵尸奥托的镜头语言很棒,主题扯淡。有时代背景的片子会比较吸引我,可惜有时它不过就是张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