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梦忆》片段点评二三
原文:
万历甲辰,有老医驯一大角鹿,以铁钳其趾,设鞼韅其上,用笼头衔勒,骑而走,角上挂葫芦药瓮,随所病药,服之辄愈。家大人见之喜欲售其鹿,老人欣然,肯解以赠,大人以三十金售之。五月朔日,为大父寿,大父伟硕,跨之走数百步,辄立而喘,常命小裾笼之,从游山泽。次年,至云间,解赠陈眉公。眉公羸瘦,行可连二三里,大喜。后携至西湖六桥三竺间,竹冠羽衣,往来于长堤深柳之下,见者啧啧,称为“谪仙”。后眉公复号“麋公”者,以此。
以前在年画上有这样的神仙:骑着鹿,鹿角上挂着酒壶,一直觉得这不过是古人想象出来的场景。没想到张岱家还真有这么一头鹿,神了。可惜的是它的排量不够,张岱爷爷太胖,骑上去显得动力不足。这下便宜了眉公,这老家伙骑着屁颠屁颠地在西湖边闲逛一走就好几里,又竹冠羽衣,太拉风了。妈的,真让我眼红了。我一直对汽车都比较排斥,觉得汽车是一种很害人的东西,不但制造大气污染,消耗地球资源,还让人缺乏运动,不利健康。如果我是人大代表,我一定提一个案:禁止汽车在吾国行驶,必须大力推广角鹿。骑角鹿不但拉风,而且特环保,不消耗地球资源,不会让地球变暖,没准还能让地球变冷。设想一下:以后我们下班回家不再开车了,大家都骑头角鹿上高速,一边走一边聊,多有趣。酒鬼也不用担心醉酒驾驶,喜欢喝酒的人可以在鹿角上挂个酒壶边走边喝,碰上哥们就在鹿背上干一杯,多惬意。
原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更偏爱古代小资。古人的小资很山水,很人文,很环保,很畅快,很合群。
原文:
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日晡,至北固,舣舟江口。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天为白。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余呼小傒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锣鼓喧阗,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採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
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这回算是小资碰到了大资。古人如果小资,他一定很有趣,这个时候跑去赏雪算是小资行为。没想人家不但亭中赏雪,还雪中对饮,把火炉搬到了雪地,这“资”够HI了。小资大资欢聚一堂,人生一大乐事。我一直不觉得小资有什么不好,人只有过了小子这一关才能成为大资。跟现代小资相比,我
玩另类,我们现在根本玩不过张岱。
如果只是半夜唱戏,不算什么。如果只是半夜在一个庙里唱戏,也不算什么。最奇怪的是旅行到一半心血来潮半夜跑到一个陌生的庙里唱大戏,这才叫另类玩法,绝。老和尚不为为闹鬼,也会以为闹神。可以想象一下张岱写完此文之后的心情,一定非常复杂。经历了大富贵大落魄,再遥想当年的疯狂,该有点得意,也有点悲凉。
万历甲辰,有老医驯一大角鹿,以铁钳其趾,设鞼韅其上,用笼头衔勒,骑而走,角上挂葫芦药瓮,随所病药,服之辄愈。家大人见之喜欲售其鹿,老人欣然,肯解以赠,大人以三十金售之。五月朔日,为大父寿,大父伟硕,跨之走数百步,辄立而喘,常命小裾笼之,从游山泽。次年,至云间,解赠陈眉公。眉公羸瘦,行可连二三里,大喜。后携至西湖六桥三竺间,竹冠羽衣,往来于长堤深柳之下,见者啧啧,称为“谪仙”。后眉公复号“麋公”者,以此。
以前在年画上有这样的神仙:骑着鹿,鹿角上挂着酒壶,一直觉得这不过是古人想象出来的场景。没想到张岱家还真有这么一头鹿,神了。可惜的是它的排量不够,张岱爷爷太胖,骑上去显得动力不足。这下便宜了眉公,这老家伙骑着屁颠屁颠地在西湖边闲逛一走就好几里,又竹冠羽衣,太拉风了。妈的,真让我眼红了。我一直对汽车都比较排斥,觉得汽车是一种很害人的东西,不但制造大气污染,消耗地球资源,还让人缺乏运动,不利健康。如果我是人大代表,我一定提一个案:禁止汽车在吾国行驶,必须大力推广角鹿。骑角鹿不但拉风,而且特环保,不消耗地球资源,不会让地球变暖,没准还能让地球变冷。设想一下:以后我们下班回家不再开车了,大家都骑头角鹿上高速,一边走一边聊,多有趣。酒鬼也不用担心醉酒驾驶,喜欢喝酒的人可以在鹿角上挂个酒壶边走边喝,碰上哥们就在鹿背上干一杯,多惬意。
原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更偏爱古代小资。古人的小资很山水,很人文,很环保,很畅快,很合群。
原文:
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日晡,至北固,舣舟江口。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天为白。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余呼小傒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锣鼓喧阗,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採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
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这回算是小资碰到了大资。古人如果小资,他一定很有趣,这个时候跑去赏雪算是小资行为。没想人家不但亭中赏雪,还雪中对饮,把火炉搬到了雪地,这“资”够HI了。小资大资欢聚一堂,人生一大乐事。我一直不觉得小资有什么不好,人只有过了小子这一关才能成为大资。跟现代小资相比,我
玩另类,我们现在根本玩不过张岱。
如果只是半夜唱戏,不算什么。如果只是半夜在一个庙里唱戏,也不算什么。最奇怪的是旅行到一半心血来潮半夜跑到一个陌生的庙里唱大戏,这才叫另类玩法,绝。老和尚不为为闹鬼,也会以为闹神。可以想象一下张岱写完此文之后的心情,一定非常复杂。经历了大富贵大落魄,再遥想当年的疯狂,该有点得意,也有点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