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寨城 | 我宁愿他们拆掉的是金字塔
(版权声明:本文由"传导体”独家编译制作,文字图片部分源于网络,未经同意,严禁转载)
如果说世界上最大的贫民窟是肯尼亚的Kibera的话,恐怕全球最富传奇色彩的则要首推香港的九龙寨城(Kowloon Walled City)了。与世界其它地区的贫民窟不同,九龙寨城位于经济高度发达的香港。更重要的是,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城内遍布的霓虹彩灯,所营造出的科幻般的末世气氛,加之警察不敢踏进半步的特殊状况等等,这一切令九龙寨城成为了地球上最富“魅力”的贫民窟。不过在1993年英国政府强行将九龙城寨拆除,所有居民安置搬迁,留下的只有回忆。用美国漫画家特洛伊.博伊尔的话来说就是:”我宁愿他们拆掉的是金字塔."
九龙寨城很多人不知道,但在日本和欧洲人眼中绝对是社团的天堂黑帮的圣地。其实这里在1997年以前是一片被香港孤立的中国领土,用专业的名词叫做“飞地”。鸦片战争后英国人占去香港岛,后来又占去九龙和新界,但是这个孤立在被占区域里小小的九龙寨城,却被条约指定依然为中国的领土,并且派有清兵驻守。主要用途为监视英属香港而修建。20世纪40年代日本占领英属香港期间,将城墙推倒,而导致各种三教九流,及无家可归的乞丐大量拥入而第一次成为名副其实的贫民窟。二战结束后,英帝国重新收回香港,意识到此地沦为罪犯和乞丐聚集的飞地,但由于该地位处中英边界,英方干脆以此地不属大英帝国国土为由,而置之不理。从此,九龙寨城成为了中国政府不能管,英国政府不想管,香港地方政府不敢管的‘三不管’地带。
人口密度,全球第一
九龙寨城,位于香港九龙城区的一座古城,曾是英国割占而中国行使领土主权的"界中之界",无任何人敢去掌管的地方,号称目前人类发展史上最后的无政府地区,犯罪分子的天堂,在1993年被拆除。城寨在80年代末拆除之前总面积0.026平方公里,在这个160X160米比一般足球场大不了多少的地方,居然居住了50000人,平均人均居住面积只有4平米。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923077人,人口密度为全世界之最。
居住环境,人间地狱
如果把城市密度作为城市繁华的衡量标准,那么九龙寨城就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这个没有任何地基的地方,最高的地方竟然达到了15层。各种非法建筑一层搭一层,乃至整个寨城98%的区域24小时无阳光,正午当空也要点电灯。而由于港英政府对此地不供电,唯一的电力来源是偷接路灯电缆;偷接的电线经常被掐,而停电则成为了家常便饭。同时,由于隔水系统不存在,整个寨城一年365天处处滴水。虽然处处滴水,但真正的自来水管只有8条,全部被寨城内势力强大的黑帮头目控制,为黑帮手下的各色地下工厂供水。普通寨民需要用水,要向黑帮交买水钱,然后在仅有的几个分支水管打水。99.9%的寨民家没有邮箱和邮政编号。而整个寨城的卫生条件亦达到最差极致,老鼠和虫蚁与人同吃同睡。
黑帮天堂,鱼龙混杂
昏黑,肮脏,各种妓院霓虹灯时亮时暗的狭窄暗道,如蚁穴般复杂的迷宫式走廊,漏水的墙壁,蹲在拐角的海洛因瘾君子,和无法无天无政府,这一切成了九龙寨城的代言词。在九龙寨城,天空是一种奢侈,1/4的寨民为海洛因吸食者,童工是这一种普遍现象,女孩长大后多数沦为性奴,黑帮是寨城唯一的“政府”。自此,九龙寨城在无政府的情况下人口骤增,成为了杀人犯,强奸犯,毒贩等各色逃犯的聚集地;亦成为了各色地下工厂的所在。到70年代时,九龙寨城人口增至25000人。同时,各色大小妓院,赌场,斗狗场等等如雨后春笋般应然而生。包括大量没有安全监管的地下食品加工厂,无照医生,非法移民等等,都聚集于此。由于警察从不踏足此地,到了70、80年代,九龙寨城附近的治安愈发恶化。诸多劫匪光天化日下公然抢劫,只要转身逃回寨城,警察便无力追击。乃至,澳门,台湾,马来亚一带的各色通缉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都会远道赶往香港九龙寨城寻求庇护。
电影游戏,取景圣地
远东文明的神秘,不见天日的高耸楼宇,末日般的破败,霓虹灯光和近乎百分百的无政府。这一切使九龙寨城成了西方眼中末日版未来的真实写照,令西方无比着迷,最终被高度浪漫化和未来化,乃至使九龙寨城成为西方及日本诸多科幻,恐怖,和灵异文化的一大主题。中国男孩子大部分都迷恋过的一款日本游戏的创作来源正是来源于九龙寨,是什么?没错,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街霸》。从恐怖电影《鬼域》(Re-Cycled)到火爆全球的PS3游戏《使命召唤之黑色行动》(Call of Duty - Black Ops),从《街头霸王II》(Street Fighter II),到在日本被评为最佳邪典游戏的《九龙风水传》(Kowloon's Gate)等等等等其制作创意均来自九龙寨城。
九龙寨城的存在同时也催生了香港电影的辉煌。庙街十二少等等一大批影片都以此为取景圣地,九龙寨城在1993年清拆前,曾经让艺人成龙拍摄《重案组》电影,并容许一群日本探索家以一星期时间描绘寨城地图。著名香港导演杜琪峰,其以拍摄黑帮主题而出名,他的童年就在九龙寨城中度过,并以此为背景拍摄了《龙城岁月》。周星驰的电影《功夫》中出现的"猪笼城寨"也是对九龙寨城最大的致敬。著名香港警匪片《省港旗兵》最后的打斗场面就在九龙寨城中原景拍摄。上世纪70年代常有开戏公告在城中的"洞天饭店"中贴出,那时常有一群未成名的演员蹲在楼梯间盯着墙面等着开工,他们其中一个就是后来的影帝周润发。
上图这个飞机超低空飞过九龙寨城楼顶的动画并不是动画创作者凭空想象的,因为这个画面完全有理有据!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得提到寨城边著名的启徳机场了,寨城关闭前香港唯一的机场,唯一的跑道,两头分别命名为13/31跑道,由于维多利亚港湾强烈且不定的海风,给飞行员的降落造成巨大的压力,每当飞机从13跑道降落经过九龙寨城上方就有如此景象。这样奇特的景观也就有了九龙寨城居民站在楼顶拿根竹竿就能把飞机打下来,黑社会火拼都选飞机降落的嘈杂时刻等等奇闻轶事也成了香港一大景观 。
港人治港,寨人自治
因为长期处于无政府的状态下,九龙寨城自成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社会关系。由于城中居民不用交差饷、地税、物业税,楼宇买卖手续简单,租金非常廉宜;在此经营店铺,也无需申领牌照,无需缴交税金及各种费用,不仅外来人口与低收入阶层不断涌入,更吸引了很多厂商在此开设小型工厂,其中规模最大的是食品制造业,如有造鱼蛋、猪血加工业等等。这都是无法在城市生活,但脚踏实地,以劳力为生的正经人家。城寨内几乎自给自足,在东头村道另有一条“牙医街”,聚集了近百间无牌执业的牙医诊所。尽管只是一个街区,却如同一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的落脚城市。
九龙寨城尽管一直被认为是穷人聚居犯罪丛生的飞地,但里面治安并不差。这里边好像没有法律,但有约束力,这个约束力,便来自街坊会,黑社会及其它一些地方团体。寨城有自发组织起来的治安队九龙寨城福利会,成立于1963年5月1日。福利会曾与业主合资六千元聘请工人清洁长安里附近堆积的污水垃圾,又曾为大巷五街自资加设街灯,更请到木匠街坊关师傅研究修葺路牌事宜,过程中亦有不少义工帮忙。1980年,城里成立了巡逻队,邮政局等政府机构也偶尔会派员入城为居民服务,诊所、教会、学校、老人中心慢慢地建起,很多牧师开始进入城内传教。 在香港诗人杨慧思的记忆中,九龙寨城是基督教牧师最活跃的一个地方,也是一个信耶稣的人最多的地方。
在九龙寨城这个政府完全缺位的城市空间内部,已开始形成一个有组织力的自治社会,帮派势力、居民自组织团体、志愿组织及宗教团体活跃其中,共同维持城寨秩序、承担着原应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事务。在许多城寨居民的回忆中,街坊邻里之间关系融洽,守望互助,共度时艰,在一个好像是无法无天的地方,依赖的是人之人之间的关系,诚信、道义和信任变成了无形的法则。换言之,城寨内部尽管三教九流、龙蛇混杂,外来人口聚居一堂,却更具有“熟人社会”的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特征,自成一套完整的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
城寨传奇,灰飞烟灭
1984年,英中就移交香港主权在北京进行磋商。中国政府力求英国在移交香港前必须办妥的几件大事之一,便是整治九龙寨城。80年代末,港英政府曾几次试图治理,但皆因情况太差及黑帮势力根深蒂固,而无果而终。1993年,港英政府忍无可忍,在出动近5000警力,扣押近万人的情况下,历时一年,终将九龙寨城夷为平地。虽然九龙寨城不愧为一座人间活地狱,但在寨城拆除时,却有不少寨民宁死不走,甚至有人在寨城被拆后自杀。其中包括一名6岁被卖到寨城做童妓,近60岁仍在卖淫,一生没有走出过寨城的老性奴。对于很多这样的寨民来讲,没有九龙寨城的世界,他们无法生存。今日的九龙寨城遗址成为了一座公园。然而,九龙寨城的传奇色彩并没有削减半分,在西方国家和日本,基于九龙寨城而生的各色电影,游戏,小说和漫画仍然层出不穷。
寨城永生,Vertical City
有人惋叹说它是垂直城市(Vertical City)的最初形态,不识货的香港人却将其夷平为一个超平面的乏味公园。持此说者将整个城寨视作拥有混合功能的单一建筑群,并具有自我扩张能力(尽管是非法),相较于许多建筑物乃至城市在一段时间后难逃陷入破败萎缩的困境(如同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所举的例子),九龙寨城作为一个建筑群却自我生产出相当于城市的功能:居民生活自给自足,具有自我调整更新功能以迎合社会需要,并且不须经过专业规划(专业规划往往也无法做到),这是一个独立于政府与市场之外的相当“强壮”的社会,其运作不假外人,自成体系,富有十足的生命力。由此看来,寨城从功能上呈现出Vertical City的理念,而这一城市设计理念恰恰符合香港人多地少的地理特征,横向有限,向高空扩展。香港目前的公屋计划(为安置低收入人群而兴建的廉价楼宇)事实上也是根据这一理念设计。
因为国内学者对九龙寨城兴趣相对较小,所以目前最全的关于九龙城寨的资料一般都在西方,中文资料方面最全的查阅方式大家可以登陆"维基百科"进行了解,最后再附送给大家一个福利链接,由华尔街日报中文版对九龙寨城专门做了一个非常酷的网页,里面有对九龙寨城的一些图解和文字说明,最主要的是有一些对当时生活在其中的人物的视频采访,对喜欢研究九龙寨城者是非常宝贵的中文材料,因为原网页较大,且包含很多图片视频,所以建议大家用电脑打开。
更多资料
![]() |
如果说世界上最大的贫民窟是肯尼亚的Kibera的话,恐怕全球最富传奇色彩的则要首推香港的九龙寨城(Kowloon Walled City)了。与世界其它地区的贫民窟不同,九龙寨城位于经济高度发达的香港。更重要的是,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城内遍布的霓虹彩灯,所营造出的科幻般的末世气氛,加之警察不敢踏进半步的特殊状况等等,这一切令九龙寨城成为了地球上最富“魅力”的贫民窟。不过在1993年英国政府强行将九龙城寨拆除,所有居民安置搬迁,留下的只有回忆。用美国漫画家特洛伊.博伊尔的话来说就是:”我宁愿他们拆掉的是金字塔."
![]() |
九龙寨城很多人不知道,但在日本和欧洲人眼中绝对是社团的天堂黑帮的圣地。其实这里在1997年以前是一片被香港孤立的中国领土,用专业的名词叫做“飞地”。鸦片战争后英国人占去香港岛,后来又占去九龙和新界,但是这个孤立在被占区域里小小的九龙寨城,却被条约指定依然为中国的领土,并且派有清兵驻守。主要用途为监视英属香港而修建。20世纪40年代日本占领英属香港期间,将城墙推倒,而导致各种三教九流,及无家可归的乞丐大量拥入而第一次成为名副其实的贫民窟。二战结束后,英帝国重新收回香港,意识到此地沦为罪犯和乞丐聚集的飞地,但由于该地位处中英边界,英方干脆以此地不属大英帝国国土为由,而置之不理。从此,九龙寨城成为了中国政府不能管,英国政府不想管,香港地方政府不敢管的‘三不管’地带。
![]() |
人口密度,全球第一
九龙寨城,位于香港九龙城区的一座古城,曾是英国割占而中国行使领土主权的"界中之界",无任何人敢去掌管的地方,号称目前人类发展史上最后的无政府地区,犯罪分子的天堂,在1993年被拆除。城寨在80年代末拆除之前总面积0.026平方公里,在这个160X160米比一般足球场大不了多少的地方,居然居住了50000人,平均人均居住面积只有4平米。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923077人,人口密度为全世界之最。
![]() |
人口密度,每一个点代表大约100人,每一个方块代表一平方公里 |
居住环境,人间地狱
如果把城市密度作为城市繁华的衡量标准,那么九龙寨城就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这个没有任何地基的地方,最高的地方竟然达到了15层。各种非法建筑一层搭一层,乃至整个寨城98%的区域24小时无阳光,正午当空也要点电灯。而由于港英政府对此地不供电,唯一的电力来源是偷接路灯电缆;偷接的电线经常被掐,而停电则成为了家常便饭。同时,由于隔水系统不存在,整个寨城一年365天处处滴水。虽然处处滴水,但真正的自来水管只有8条,全部被寨城内势力强大的黑帮头目控制,为黑帮手下的各色地下工厂供水。普通寨民需要用水,要向黑帮交买水钱,然后在仅有的几个分支水管打水。99.9%的寨民家没有邮箱和邮政编号。而整个寨城的卫生条件亦达到最差极致,老鼠和虫蚁与人同吃同睡。
![]() |
![]() |
![]() |
![]() |
黑帮天堂,鱼龙混杂
昏黑,肮脏,各种妓院霓虹灯时亮时暗的狭窄暗道,如蚁穴般复杂的迷宫式走廊,漏水的墙壁,蹲在拐角的海洛因瘾君子,和无法无天无政府,这一切成了九龙寨城的代言词。在九龙寨城,天空是一种奢侈,1/4的寨民为海洛因吸食者,童工是这一种普遍现象,女孩长大后多数沦为性奴,黑帮是寨城唯一的“政府”。自此,九龙寨城在无政府的情况下人口骤增,成为了杀人犯,强奸犯,毒贩等各色逃犯的聚集地;亦成为了各色地下工厂的所在。到70年代时,九龙寨城人口增至25000人。同时,各色大小妓院,赌场,斗狗场等等如雨后春笋般应然而生。包括大量没有安全监管的地下食品加工厂,无照医生,非法移民等等,都聚集于此。由于警察从不踏足此地,到了70、80年代,九龙寨城附近的治安愈发恶化。诸多劫匪光天化日下公然抢劫,只要转身逃回寨城,警察便无力追击。乃至,澳门,台湾,马来亚一带的各色通缉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都会远道赶往香港九龙寨城寻求庇护。
![]() |
![]() |
![]() |
![]() |
电影游戏,取景圣地
远东文明的神秘,不见天日的高耸楼宇,末日般的破败,霓虹灯光和近乎百分百的无政府。这一切使九龙寨城成了西方眼中末日版未来的真实写照,令西方无比着迷,最终被高度浪漫化和未来化,乃至使九龙寨城成为西方及日本诸多科幻,恐怖,和灵异文化的一大主题。中国男孩子大部分都迷恋过的一款日本游戏的创作来源正是来源于九龙寨,是什么?没错,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街霸》。从恐怖电影《鬼域》(Re-Cycled)到火爆全球的PS3游戏《使命召唤之黑色行动》(Call of Duty - Black Ops),从《街头霸王II》(Street Fighter II),到在日本被评为最佳邪典游戏的《九龙风水传》(Kowloon's Gate)等等等等其制作创意均来自九龙寨城。
九龙寨城的存在同时也催生了香港电影的辉煌。庙街十二少等等一大批影片都以此为取景圣地,九龙寨城在1993年清拆前,曾经让艺人成龙拍摄《重案组》电影,并容许一群日本探索家以一星期时间描绘寨城地图。著名香港导演杜琪峰,其以拍摄黑帮主题而出名,他的童年就在九龙寨城中度过,并以此为背景拍摄了《龙城岁月》。周星驰的电影《功夫》中出现的"猪笼城寨"也是对九龙寨城最大的致敬。著名香港警匪片《省港旗兵》最后的打斗场面就在九龙寨城中原景拍摄。上世纪70年代常有开戏公告在城中的"洞天饭店"中贴出,那时常有一群未成名的演员蹲在楼梯间盯着墙面等着开工,他们其中一个就是后来的影帝周润发。
![]() |
(九龙寨城的相关著作书籍) |
![]() |
(恐怖电影《鬼域》) |
![]() |
(使命召唤之黑色行动) |
![]() |
![]() |
![]() |
![]() |
![]() |
![]() |
(飞机掠过九龙寨城的动画取景) |
上图这个飞机超低空飞过九龙寨城楼顶的动画并不是动画创作者凭空想象的,因为这个画面完全有理有据!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得提到寨城边著名的启徳机场了,寨城关闭前香港唯一的机场,唯一的跑道,两头分别命名为13/31跑道,由于维多利亚港湾强烈且不定的海风,给飞行员的降落造成巨大的压力,每当飞机从13跑道降落经过九龙寨城上方就有如此景象。这样奇特的景观也就有了九龙寨城居民站在楼顶拿根竹竿就能把飞机打下来,黑社会火拼都选飞机降落的嘈杂时刻等等奇闻轶事也成了香港一大景观 。
![]() |
![]() |
(启德机场改建前夕,港人纷纷过来拍照纪念) |
港人治港,寨人自治
因为长期处于无政府的状态下,九龙寨城自成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社会关系。由于城中居民不用交差饷、地税、物业税,楼宇买卖手续简单,租金非常廉宜;在此经营店铺,也无需申领牌照,无需缴交税金及各种费用,不仅外来人口与低收入阶层不断涌入,更吸引了很多厂商在此开设小型工厂,其中规模最大的是食品制造业,如有造鱼蛋、猪血加工业等等。这都是无法在城市生活,但脚踏实地,以劳力为生的正经人家。城寨内几乎自给自足,在东头村道另有一条“牙医街”,聚集了近百间无牌执业的牙医诊所。尽管只是一个街区,却如同一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的落脚城市。
![]() |
(类似这种诊所在寨城中有成百上千个) |
![]() |
(九龙寨城拆除之前寨中的小巷和邮递员) |
![]() |
(九龙寨城中的小商贩) |
九龙寨城尽管一直被认为是穷人聚居犯罪丛生的飞地,但里面治安并不差。这里边好像没有法律,但有约束力,这个约束力,便来自街坊会,黑社会及其它一些地方团体。寨城有自发组织起来的治安队九龙寨城福利会,成立于1963年5月1日。福利会曾与业主合资六千元聘请工人清洁长安里附近堆积的污水垃圾,又曾为大巷五街自资加设街灯,更请到木匠街坊关师傅研究修葺路牌事宜,过程中亦有不少义工帮忙。1980年,城里成立了巡逻队,邮政局等政府机构也偶尔会派员入城为居民服务,诊所、教会、学校、老人中心慢慢地建起,很多牧师开始进入城内传教。 在香港诗人杨慧思的记忆中,九龙寨城是基督教牧师最活跃的一个地方,也是一个信耶稣的人最多的地方。
![]() |
在九龙寨城这个政府完全缺位的城市空间内部,已开始形成一个有组织力的自治社会,帮派势力、居民自组织团体、志愿组织及宗教团体活跃其中,共同维持城寨秩序、承担着原应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事务。在许多城寨居民的回忆中,街坊邻里之间关系融洽,守望互助,共度时艰,在一个好像是无法无天的地方,依赖的是人之人之间的关系,诚信、道义和信任变成了无形的法则。换言之,城寨内部尽管三教九流、龙蛇混杂,外来人口聚居一堂,却更具有“熟人社会”的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特征,自成一套完整的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
![]() |
![]() |
(九龙寨城内的标语"在此打劫,一经提获,斩手斩脚") |
城寨传奇,灰飞烟灭
1984年,英中就移交香港主权在北京进行磋商。中国政府力求英国在移交香港前必须办妥的几件大事之一,便是整治九龙寨城。80年代末,港英政府曾几次试图治理,但皆因情况太差及黑帮势力根深蒂固,而无果而终。1993年,港英政府忍无可忍,在出动近5000警力,扣押近万人的情况下,历时一年,终将九龙寨城夷为平地。虽然九龙寨城不愧为一座人间活地狱,但在寨城拆除时,却有不少寨民宁死不走,甚至有人在寨城被拆后自杀。其中包括一名6岁被卖到寨城做童妓,近60岁仍在卖淫,一生没有走出过寨城的老性奴。对于很多这样的寨民来讲,没有九龙寨城的世界,他们无法生存。今日的九龙寨城遗址成为了一座公园。然而,九龙寨城的传奇色彩并没有削减半分,在西方国家和日本,基于九龙寨城而生的各色电影,游戏,小说和漫画仍然层出不穷。
![]() |
![]() |
![]() |
寨城永生,Vertical City
有人惋叹说它是垂直城市(Vertical City)的最初形态,不识货的香港人却将其夷平为一个超平面的乏味公园。持此说者将整个城寨视作拥有混合功能的单一建筑群,并具有自我扩张能力(尽管是非法),相较于许多建筑物乃至城市在一段时间后难逃陷入破败萎缩的困境(如同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所举的例子),九龙寨城作为一个建筑群却自我生产出相当于城市的功能:居民生活自给自足,具有自我调整更新功能以迎合社会需要,并且不须经过专业规划(专业规划往往也无法做到),这是一个独立于政府与市场之外的相当“强壮”的社会,其运作不假外人,自成体系,富有十足的生命力。由此看来,寨城从功能上呈现出Vertical City的理念,而这一城市设计理念恰恰符合香港人多地少的地理特征,横向有限,向高空扩展。香港目前的公屋计划(为安置低收入人群而兴建的廉价楼宇)事实上也是根据这一理念设计。
![]() |
因为国内学者对九龙寨城兴趣相对较小,所以目前最全的关于九龙城寨的资料一般都在西方,中文资料方面最全的查阅方式大家可以登陆"维基百科"进行了解,最后再附送给大家一个福利链接,由华尔街日报中文版对九龙寨城专门做了一个非常酷的网页,里面有对九龙寨城的一些图解和文字说明,最主要的是有一些对当时生活在其中的人物的视频采访,对喜欢研究九龙寨城者是非常宝贵的中文材料,因为原网页较大,且包含很多图片视频,所以建议大家用电脑打开。
更多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