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首顾城的《门前》
门前
我多么希望,有一个门口
早晨,阳光照在草上
我们站着
扶着自己的门扇
门很低,太阳是明亮的
草在结它的种子
风在摇它的叶子
我们站着,不说话
就十分美好
有门,不用开开
是我们的,就十分美好
早晨,黑夜还要流浪
我们把六弦琴交给他
我们不走了
我们需要土地
需要永不毁灭的土地
我们乘着它
度过一生
土地是粗糙的,又是狭隘
然而它有历史
有一份天空,一份月亮
一份露水和早晨
我们爱土地
我们站着
用木鞋挖着泥土
门也晒热了
我们轻轻靠着,十分美好
墙后的草
不会再长大了
它只用指尖,触了触阳光
我更愿意把顾城看作一位画家。他的大多数诗不带有明确指向性的文字和思想,更多是柔和、空灵的画面感和意识流。所以他和海子的诗一样,不适合逐句抠字地挖掘所谓的意象和意义,亦没有太多背负鲜明时代背景而有所具体批判,所以动不动就把那批人及其文字与文革影响直接挂钩,我觉得是很可笑。如此评论北岛可以,但不适合顾城海子,因为某种程度或很大程度上,他们根本没有活在当下,而这也成就了其唯美的诗歌、造就了其“短路”的生活。当然他们也会有些贴着个人标签的词汇,比如本诗中的天空、露水、阳光,海子的大地、麦子、马,这就像有些画家擅长山水,有一些喜欢毕加索,但你总不能说他的山水都是代表着文革的黑暗与沉重,他的毕加索总是意味着一代人的狰狞与呐喊,否则,美在哪儿?
来读顾城的诗吧,用门前的标题展开这幅画的卷轴,不用伸手遮住额头,这里的阳光是清晨的,你能闻到青草的芬芳和露水的微笑,你能看到风的叶子和门的梦想。靠在低矮的门框,靠在昨晚的梦里,你感到美好至眩晕,站在粗糙的大地,你感到安稳至憧憬。憧憬墙后的草不再长大,憧憬乘着大地度过一生,憧憬背靠着一个人,一份美好。
美好,是背靠着的…
你看着,想着,感受着他的画,然后走进自己的画
但是还得走出来,才算结束或新的开始,因为每个人的画都在自己的生活中
我多么希望,有一个门口
早晨,阳光照在草上
我们站着
扶着自己的门扇
门很低,太阳是明亮的
草在结它的种子
风在摇它的叶子
我们站着,不说话
就十分美好
有门,不用开开
是我们的,就十分美好
早晨,黑夜还要流浪
我们把六弦琴交给他
我们不走了
我们需要土地
需要永不毁灭的土地
我们乘着它
度过一生
土地是粗糙的,又是狭隘
然而它有历史
有一份天空,一份月亮
一份露水和早晨
我们爱土地
我们站着
用木鞋挖着泥土
门也晒热了
我们轻轻靠着,十分美好
墙后的草
不会再长大了
它只用指尖,触了触阳光
我更愿意把顾城看作一位画家。他的大多数诗不带有明确指向性的文字和思想,更多是柔和、空灵的画面感和意识流。所以他和海子的诗一样,不适合逐句抠字地挖掘所谓的意象和意义,亦没有太多背负鲜明时代背景而有所具体批判,所以动不动就把那批人及其文字与文革影响直接挂钩,我觉得是很可笑。如此评论北岛可以,但不适合顾城海子,因为某种程度或很大程度上,他们根本没有活在当下,而这也成就了其唯美的诗歌、造就了其“短路”的生活。当然他们也会有些贴着个人标签的词汇,比如本诗中的天空、露水、阳光,海子的大地、麦子、马,这就像有些画家擅长山水,有一些喜欢毕加索,但你总不能说他的山水都是代表着文革的黑暗与沉重,他的毕加索总是意味着一代人的狰狞与呐喊,否则,美在哪儿?
来读顾城的诗吧,用门前的标题展开这幅画的卷轴,不用伸手遮住额头,这里的阳光是清晨的,你能闻到青草的芬芳和露水的微笑,你能看到风的叶子和门的梦想。靠在低矮的门框,靠在昨晚的梦里,你感到美好至眩晕,站在粗糙的大地,你感到安稳至憧憬。憧憬墙后的草不再长大,憧憬乘着大地度过一生,憧憬背靠着一个人,一份美好。
美好,是背靠着的…
你看着,想着,感受着他的画,然后走进自己的画
但是还得走出来,才算结束或新的开始,因为每个人的画都在自己的生活中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