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一书取自《附录和补遗》,它其实是独立成书的。讨论的内容和我们的生活
至为接近,关于这方面的教诲在哲学上可称之为幸福论。
他说“人自身拥有的优势诸如伟大的头脑思想或者伟大的心,与人的地位出身、优厚财富等诸优势相比,就犹如真正的国王之于戏剧与舞台上假扮的国王一样”。我暂且不评价。
伊壁鸠鲁的第一个门徒门采多罗斯说:“我们幸福的原因在于我们的自身之内,而不是自身之外。”这话看起来是废话,但门采多罗斯确实用语言将它表述出来了,因为许多人的经验里大概根本就没有这种概念。
叔本华说:“每个人到底生活于何样的世界,首先取决于这个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这话我是非常赞同的。
他说:“主体意识比呈现在意识中的物像、形态更加重要。”毫无疑问,因为因为人的经历不同,思考的东西不同,主观的差别在所难免。
他说:“构成现实的客体部分掌握在命运手里,因此是可以改变的;但主体部分是我们的自身,所以,就其本质而言是不可改变的。”这话我是相当不解的,它与我的想法刚好相反。他接下来又说:“尽管在人的一生中,外在变化不断发生,但人的性格却始终如一。”这和我的经验相悖。因为我觉得一个懦弱的人可能会变得坚强,一个逗比的人可能会变得严肃,诸如此类。
他说:“一个人所能得到的快乐,从一开始就已经由这个人的个性规定了。”这句话我是深有体会的,然而如上文所说,如果这种个性可以改变,那么这种快乐也是会变的。
他说:“最高级,最为恒久的乐趣是精神思想上的乐趣。”我赞同这一点。但是对于普通人而言,精神上的乐趣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马斯洛需求理论很好的说明了这个问题。
他说:“一副健康、良好的体魄和由此带来的宁静和愉快的脾性,以及活跃、清晰、深刻、能够准确无误地把握事物的理解力,还有温和、节制有度的意欲以及由此产生的清白良心——所有这些好处都是财富、地位所不能代替的。”正是如此。
他说:“一个精神丰富的人在独处的时候,沉浸于自己的精神世界,自得其乐;但对于一个冥顽不灵的人,接连不断的聚会,看戏,出游消遣都无法驱走那折磨人的无聊。”应注意这句话,因为这在大多数人身上都有体现。牛顿几乎从不参加娱乐活动(参见《激动人心的年代》李醒民著),而爱因斯坦则把理论物理看做乐趣所在(参见《爱因斯坦文集》),这是我等凡人所望尘莫及的。
“只有威力无比的时间才可以行使它的权利”请允许我断章取义,这句话不在多说。
他说:“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尽可能充分地利用我们既定的个性。因此我们应当遵循着适合我们个性的方向,努力争取适合个性的发展,除此之外则一概避免。所以我们必须选择与我们个性相配的地位、职业和生活方式。”这里说的太好了,“除此之外一概避免”似乎有点绝对,但我完全赞同。
“……所以我们必须避免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尤其在我们年轻气盛的时候。”前面省略了若干字,我觉得这句话说的不是很恰当,他只是说人应该依赖自己的个性而不应该去做自己不擅长的事。
“他们徒劳地以这类娱乐来取代精神上的享受。”
“人自身内在的贫乏由此导致了外在财富的贫乏。”事实上这和普通人的经验并不符合。
最后,“彼得尼斯(古罗马作家)说过:一个人所拥有的财产决定了这个人在他人眼中的价值。”
至为接近,关于这方面的教诲在哲学上可称之为幸福论。
他说“人自身拥有的优势诸如伟大的头脑思想或者伟大的心,与人的地位出身、优厚财富等诸优势相比,就犹如真正的国王之于戏剧与舞台上假扮的国王一样”。我暂且不评价。
伊壁鸠鲁的第一个门徒门采多罗斯说:“我们幸福的原因在于我们的自身之内,而不是自身之外。”这话看起来是废话,但门采多罗斯确实用语言将它表述出来了,因为许多人的经验里大概根本就没有这种概念。
叔本华说:“每个人到底生活于何样的世界,首先取决于这个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这话我是非常赞同的。
他说:“主体意识比呈现在意识中的物像、形态更加重要。”毫无疑问,因为因为人的经历不同,思考的东西不同,主观的差别在所难免。
他说:“构成现实的客体部分掌握在命运手里,因此是可以改变的;但主体部分是我们的自身,所以,就其本质而言是不可改变的。”这话我是相当不解的,它与我的想法刚好相反。他接下来又说:“尽管在人的一生中,外在变化不断发生,但人的性格却始终如一。”这和我的经验相悖。因为我觉得一个懦弱的人可能会变得坚强,一个逗比的人可能会变得严肃,诸如此类。
他说:“一个人所能得到的快乐,从一开始就已经由这个人的个性规定了。”这句话我是深有体会的,然而如上文所说,如果这种个性可以改变,那么这种快乐也是会变的。
他说:“最高级,最为恒久的乐趣是精神思想上的乐趣。”我赞同这一点。但是对于普通人而言,精神上的乐趣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马斯洛需求理论很好的说明了这个问题。
他说:“一副健康、良好的体魄和由此带来的宁静和愉快的脾性,以及活跃、清晰、深刻、能够准确无误地把握事物的理解力,还有温和、节制有度的意欲以及由此产生的清白良心——所有这些好处都是财富、地位所不能代替的。”正是如此。
他说:“一个精神丰富的人在独处的时候,沉浸于自己的精神世界,自得其乐;但对于一个冥顽不灵的人,接连不断的聚会,看戏,出游消遣都无法驱走那折磨人的无聊。”应注意这句话,因为这在大多数人身上都有体现。牛顿几乎从不参加娱乐活动(参见《激动人心的年代》李醒民著),而爱因斯坦则把理论物理看做乐趣所在(参见《爱因斯坦文集》),这是我等凡人所望尘莫及的。
“只有威力无比的时间才可以行使它的权利”请允许我断章取义,这句话不在多说。
他说:“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尽可能充分地利用我们既定的个性。因此我们应当遵循着适合我们个性的方向,努力争取适合个性的发展,除此之外则一概避免。所以我们必须选择与我们个性相配的地位、职业和生活方式。”这里说的太好了,“除此之外一概避免”似乎有点绝对,但我完全赞同。
“……所以我们必须避免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尤其在我们年轻气盛的时候。”前面省略了若干字,我觉得这句话说的不是很恰当,他只是说人应该依赖自己的个性而不应该去做自己不擅长的事。
“他们徒劳地以这类娱乐来取代精神上的享受。”
“人自身内在的贫乏由此导致了外在财富的贫乏。”事实上这和普通人的经验并不符合。
最后,“彼得尼斯(古罗马作家)说过:一个人所拥有的财产决定了这个人在他人眼中的价值。”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