囡家招牌香菇栗子鸡(附:剥生栗子壳大法,及泣血老干部体)
栗子大概分成两种,板栗和锥栗,主要看壳斗里面有几枚果实。在中国绝大部分地方种植的都是板栗,里面有2-5个栗子,因为挤着长,所以这种栗子至少有一面是平的,所以叫板栗。锥栗的壳斗里只有一个果实,是锥形,所以叫锥栗,主要生长在福建和湖北一带。我在来深圳之前,没见过锥栗。在四川,我们吃的都是板栗,用这个做的菜也直接叫板栗鸡,板栗烧白菜等。为了所有人阅读方便,本文里统一叫栗子鸡。 栗子鸡算是大四川省的国菜之一,秋冬栗子上市的季节吃得多。我一位大学同窗的母上精通此菜,他常常在我们面前夸耀。有一次我随口提了句:哪天去你家吃行不,他居然也未随口答应,而是很严肃滴说:不行,我妈做的栗子鸡太好吃,我才不分给别人。一个20+的人给出这样的回答,还是挺令人惊讶。据他说,他母上做的极品栗子鸡主要特征如下: 1汤收的浓,栗子始终是不大入味的东西,所以要比较粘稠的汤汁紧紧附在上面才好吃。别人家栗子鸡的一大锅汤汤水水,恨不得能在里面煮面,栗子像在里面洗澡一样泡着,看着就来气,吃起来栗子是栗子味,其他材料是其他材料味,他们家则不会这样。 2鸡肉滑嫩。他们家只用鸡翅和剁成小块的的鸡翅根,不用其他地方的肉,因为其他地方的鸡肉比较容易柴。 我听到这两个特征时正上大学,还没有开始自己做饭,所以也没往多了想。后来自己做饭了,发现板栗鸡其实很难做:因为栗子确实太难入味,而且很难熟,若是生栗子下锅,则要烧好久,烧好久之后,鸡肉早就不滑嫩了,所以栗子要预处理,至少半熟才下锅,才能保证栗子入味且鸡肉不老。 不过这个火候上的难度,比起剥栗子壳来,简直就是毛毛雨。剥一袋栗子壳,简直比到车站卸煤还累。我们家以前都是煮20多分钟,再用小刀剥壳。现在的淘宝卖家都送一个叫栗爪的工具,但trust me,在你没给栗子壳开个口之前,这工具屁也不顶。反正我在第N次用小刀剥壳划伤手后,还写了一首老干部体: 《金刚怒.剥栗》 栗子栗子太难剥, 三分钟才剥一个。 卖家送了个工具, 作用基本是个屁。 晚上要做板栗鸡, 忘买大葱很着急。 现在穿鞋出门去, 南山人民爱南山。 刘洒洒同学和了一首: 《吃货白发厨子泪.答daisy》 皮上划个十字口, 一不小心划到手。 放在锅里煮一煮, 一不小心烫到手。 煮好之后再来剥, 依然累的像条狗。 反正就是这么惨。┑( ̄Д  ̄)┍ 但是后来一段视频救了我:http://xiyou.cntv.cn/v-28c1e1a3-3680-11e3-8d84-d43d7e062524.html 再加上其他友邻纷纷分享的锦囊,现在我已经掌握了剥生栗子速成大法!如下: 1先泡后晒。泡一下,然后放到太阳下去晒透。或者在冰箱里冻一段时间,再去晒。这样可以让壳失水,变得更脆。如果你要剥的是煮熟的栗子,也要晒干,不然下一步没法做。 2bianbiangbiang砸。找两个解释的塑料袋,套着(真的要两个结实的,很容易破),每次放入不多于10个栗子,然后抡起来朝灶台或任何结实的桌子,地板上biangbiangbiang砸,依每人力度不同,砸10-20下不等。如果你要剥的是煮熟后晒干的栗子,要酌情少砸几下,不然很容易碎掉。 然后你就会发现栗子的壳开了个小口!!!然后不管是用手剥还是用小刀撬都好方便!!!有那么几个没破口的,没关系,单独拎出来接着biangbiangbiang!!!我就不信谁骨头那么硬!!! 效率奇高,很快就剥一大碗哟\(≧▽≦)/\(≧▽≦)/\(≧▽≦)/ 接下来,对栗子进行预处理,弄到半熟,最简单的办法,是拿个碗,加点水,把栗子放进去高火五分钟左右。得加水,不然栗子会很干。如果你没有微波炉····大概是大火煮开后再煮5-10分钟吧。我家有微波炉,所以我没试过。 有些菜谱上,预处理栗子的办法是直接用油炸一遍。你要是不嫌油腻和麻烦,也可以这么做。 如果你剥的就是熟栗子,忽略这步。 煮栗子时,预处理其他材料: 1新鲜香菇洗净,切小块。为什么要用香菇,因为!!!鸡肉和蘑菇!!!真是太配了啊!!!如果你用的是干香菇,可洗净后用加糖的温水泡开,水不要丢哦,等下一起烧肉。 2把鸡肉斩成块,我和那位同学的妈妈一样,只用鸡翅和鸡翅根。如果你不是很追求这种滑嫩口感,那就无所谓,用哪儿都行,不要是爪子和屁股就行。斩好的鸡肉用料酒和酱油腌起来。 3一整跟大葱切段。切姜丝若干,拍碎大蒜四五瓣。桂皮掰小块。 开做: 1热油,先煎桂皮,煎出香味后,下干辣椒和花椒爆香,再加姜丝,蒜末,和大葱,大火炒到姜丝发白大葱有点焦,下鸡肉翻炒到微白变色,下蘑菇和处理到半熟的栗子,再加酱油,白糖,料酒,和一大勺老干妈或是别的辣豆豉酱,如果没有这种酱,普通豆豉也可以,相信我,老干妈加进这里面来是神来之笔。翻炒均匀后,再加一杯水,千万不要超过材料!不然要煮很久,中大火煮到栗子绵软,汤汁粘稠后即可装盘。 这个版本是汤比较少,完全当菜的,还有种做法是完全喝汤的栗子鸡汤,那是另一个版本。不太会总那个做法。 很下饭哦,秋天的美味(● ̄(エ) ̄●) (● ̄(エ) ̄●) (● ̄(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