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篇文案摘
封面
加州·香山美树
《山上那些事儿》
扉页
我们花了一个月时间,竭尽所能把这个册子做得好看。
但我们并没有打算用它来向你推销房子。
我们只是想跟你聊聊,在山上都可以干点什么。
我们都已经离开山很久了,不是吗?
如果这本册子能让你感到心情放松和愉悦,我们也会很开心。
那,让我们现在就开始吧……
关于一座山的用途给你一座山,你会用来做什么?
养花,栽树,种菜,搞隐居,颐养天年?
品茶,玩琴,画画,写小说,拍动物世界?
打麻将,放风筝,斗蛐蛐,教儿子爬树掏鸟窝?
或者,就是过过最平常的生活。每天睡到自然醒,自己在家做早餐吃,然后披着朝阳去上班。傍晚迎着夕阳回来,一家人在院子里吃晚饭。饭后到山间木栈道上散散步,听听鸟鸣虫叫,拉拉家常。
日子就这么闲散着过……
PART1在山上/养养心
关掉手机,向鸟儿学习睡到自然醒鸟一叫,山就醒了过来。
香樟,玉兰,冬青,法桐,枫树……也纷纷挺直腰杆,迎接清晨。
第一缕阳光刚刚过地平线,还没照到林间来,鸟的叫声是轻言细语式的。
树叶上的露水慢慢汇聚成团,从一片叶子滴落到一片叶子上。
最后滴落在草地上时,蚂蚁吃了一惊。
你睡在屋子里看不见这些。
但你起来推窗,清新空气夹着绿叶的芬芳扑鼻而来,肯定会让你神清气爽。
深吸一口,运运味。
呵呵,好多年都没有这么神清气爽过了吧。
7:00上早朝——焚香沐浴,按时朝拜山顶朝阳
上世纪的一个黎明,在巴黎乡下一栋亮灯的木屋里,福楼拜在给最亲密的女友写信:“我拼命工作,天天洗澡,不接待来访,不看报纸,按时看日出……
”当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忽然剥开它那温柔害羞的红色光晕,金色光芒仿佛是从你内心深处射向苍茫大地。
去山顶朝拜晨光吧,去看每天都如此崭新的太阳,看金色的阳光照在汤逊湖,照在茂密的林间草地上,照在整座城市的每个角落。
城市刚刚醒来,远处的路面闪闪发亮。
山风不识字,无事乱翻书
记得买块镇书石《论语》从头到尾看完过没?
《史记》从头到尾看完过没?
《资治通鉴》从头到尾看完过没?
《资本论》从头到尾看完过没?
《时间简史》从头到尾看完过没?
《定位》从头到尾看完过没?
《金瓶梅》从头到尾看完过没?……
没关系,没关系,都搬到山上来。
推窗面对满山葱郁,内心平静如止水,阅读自然是如饥似渴。
重点推荐书目:李时珍《本草纲目》、法布尔《昆虫记》。
在山上,这两本书最实用。
光脚走一趟石板路,晚餐一定胃口大开好胃口被粗茶淡饭培养出来,又被大酒大肉给惯坏。山上的人自有调养的法子。
去山上公园里走走呗。
最好是脱了鞋光着脚,专走不平路,接接地气,按摩按摩脚底板。
全身上下给活动开了,气血通畅消化好,肚子也自然饿得快。晚上帮老婆洗洗菜,让她做几个拿手小菜。吃到八分饱,正好。
要是工作上的事没放下,就先去山顶坐坐,跟大树聊聊山上自有山上的规矩:工作上的事不许带回家。
要是有事放不下,那就先去山顶坐坐,吹吹风,跟50岁的大树哥聊聊。
风吹日晒,烈日寒冬,树木花草可从没有心烦的时候。
等把心里的事都掏出来,留在山上了,再带一肚子好心情回家。
要快啊,老婆孩子等你回家吃饭呢。
PART2 在山上/养养颜
清晨的露水,上午10点的林间负离子,傍晚的清风——养养肤质阳光24度,东南风二到三级,空气湿度70%。
花开在草丛,鸟落在枝头,云浮在头顶上,人在林间小道上。
没有浮尘,没有汽车尾气,没有电脑辐射,林子里满是叶子生长的芬芳。
这么好的空气,要是放在办公室里,还真有点舍不得大口呼吸。
梅,兰,竹,菊,山茶,桂花——养养气质山上不缺的是花草,缺的是赏花人。
什么气质的人喜欢什么气质的花。
在山上,女士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花语。
花开得艳时,好心情自然挡不住。
含着微笑,深深地闻上一闻,淡淡的香气就一点点进到脾肺里。
无尽的喜悦和满足就从心底里升起,仿佛在一瞬间便吸入了世间所有的美好事物。
三天打一次网球——养养小肚子
打在所有的运动员中,打网球的身材最好。
三天打一次,每次一两个小时,坚持个把月,结果肯定是:小肚子没啦,胳膊变细啦,腿变修长啦,而且,你绝对上瘾啦……
当然,也有副作用——可能会被晒黑。
但是跟你飞舞在球场上的曼妙身姿相比,黑一点点又算得了什么呢?
PART3 在山上/养养腿脚
大清早,窗外鸟儿一叫,母亲就拽着父亲爬山去了先说明,这不是盖中盖的广告。
母亲精神很好,步姿轻盈,谈什么都一幅自信的笑脸。
而且,眼神里总含着乐天的色彩,就像茶树的纯粹。
远方的朋友过来,最喜欢的招待也是一起去爬山,他们都喜欢母亲的乐天哲学,喜欢一起在山里一边闻闻树叶的气息,一边聊聊远方的故事。
大家问母亲为什么腿脚比年轻人还厉害,为什么总是精神这么好?
母亲笑了笑,说每天早上,窗外鸟儿一叫,就拽着父亲爬山,腿脚利索,心里畅快,好像是天生的!
父亲年轻时读过万卷书,登过万重山但他最爱的,还是家门口的小山坡父亲拜访过袁枚的故乡,也去过莎士比亚出生的镇子,但他最喜欢的,还是家门口走过最多的小山路。
他说,走在林间小道上,四季的变化让人心生感动,舒缓的起伏让他感到内心平静。
不管是清晨、傍晚,还是山雨欲来时、空山新雨后,山上都充满了沉默的力量。
他一直想在山上度过他的晚年,每天爬两次天,看冬去春来,听听鸟叫……如今他如愿以偿了。
在山景公园里,父亲每天都忙得井井有条
6:30 陪母亲爬山
7:30 打拳
8:30 回家喝粥
10:00 写写札记
14:00 下棋
16:30 喝下午茶……
父亲从来都不忙,却像一直很忙,忙着爬山,忙着赏第一朵山花,忙着尝第一个果子,日复一日,却总有品不完的乐趣。
就算是下雨天听雨声,父亲都可以听得津津有味。
对于爬山,父亲总是这么井井有条,最后连家里的一切也都井井有条。
PART4 在山上/养养童年
数星星的乐趣,怎么能失传呢?2000年前,有一个小孩子在自家院子里数星星,一颗两颗三四颗,一直数到几百颗……
这是有史记载最早的关于数星星的故事,这孩子你上小学时就认识,名字叫张衡。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也一定在院子里或是在阳台上仰望星空,对着浩淼的银河发过呆。
也许还问过很多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无法回答的问题。
那时凉风习习地吹过,我们带着对世界的无限好奇轻轻入梦。陪孩子数星星的时候,跟他一起唱《小星星》吧。
《小星星》
一闪一闪亮晶晶
满天都是小星星
挂在天上放光明
好像许多小眼睛
一闪一闪亮晶晶
满天都是小星星
Twinkle,twinkle, little star,
How I wonderwhat you are!
Up above the world so high,
Like a diamondin the sky!
Twinkle,twinkle, little star,
How I wonderwhat you are!
没有掏过鸟窝,怎会知道鸡毛掸子的美妙滋味?
小时候掏鸟窝,基本上是劳动成果越大,挨的那顿打也就越大。
掏麻雀窝,上三米多高的屋顶,基本只会被训一顿。
掏斑鸠窝,要爬十多米高的松树,回家肯定是一顿小打。
掏喜鹊窝,那不得了,窝都在二十多米高的白杨树尖上,回家绝对是豪华阵容——父母双打。
挨打归挨打,但是把温热的鸟蛋轻轻揣入衣兜的喜悦,还是足以冲抵过荆条子炒肉的美妙滋味。
再说了,现在想来,小时候能被父母痛打一顿,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啊。
爷爷说了,粘知了的手艺,咱们家要代代相传
爷爷说,他教爸爸粘知了的时候,用的道具牛尾巴毛。
至于为什么用这个已不可考,但高手都用这个,所以大家都用。
那么,粘知了的第一步就是要去跟水牛商量拔它尾巴上的毛。
水牛很老实,一般情况下都一声不吭算是答应了。
但夏天牛蝇多,牛尾巴总是扫来扫去没闲着,想抓着它挑一根又长又有韧性的牛毛还真有点困难。
脸上被牛尾巴扫出几道痕来,也属正常。
第二步,就是把这根牛毛系在一根细竹杆的尖儿上,打一个韧性十足的活套。
这可是个技术活儿,比穿针引线要困难得多。
第三步,沿着知了的叫声奔去,把竹杆伸到知了头边。
知了眼睛不好用,会用两根前爪去搭那根牛毛做的活套。
等到它头已经进到套中,使劲往后一拉,知了就被套住啦!
会叫的是公蛐蛐,不会叫的是母蛐蛐
前一天晚上去屋子周围听,哪里叫声最大,白天就从哪里下手。
轻轻地搬开砖头瓦片、或是枯叶土块,蛐蛐就缩在里面紧张地四处张望。
此时一定要眼明手快,不然蛐蛐两支后大腿一蹬,蹦出去可就是一米远,让它蹦进草丛可就再也找不到了。
抓来的蛐蛐放在竹编小笼里,摘丝瓜花、南瓜花喂它吃,晚上就可以听它唱歌了!
也可以弄两只雄的,惹他们去斗。
不过缺胳膊断腿的太血腥太暴力了,不和谐。
还是留着听他们唱歌吧。
认识100种树很容易,能让桃树结出杏子来才算了不起
只要你有耐心,在山上认识100种树比认识100种人容易多了,李子树叶修长卷起,桃树树叶修长却平直,杏树树叶圆圆尖尖……那时候,伙伴们都喜欢吹牛自己是植物学家,说自己知道的树更多。
我常常跟在大人屁股后面,看到树就问是什么树,然后偷偷摘下树叶夹进作业本里。
等到作业本鼓得塞不下的时候,拿到伙伴们面前炫耀,没想到被邻居当场出卖了我的秘密。
这家伙还吹牛说,认识100种树算什么,让桃树结出杏子来才算了不起!
于是他带我们去看他的大作,他自豪的说这是跟爸爸学的嫁接技术。
只见可怜的桃树枝上有几笔深深的刀痕,里面歪歪地插着快枯了的杏树枝。
至今,我仍然不知道这可怜的桃树后来结出了什么果子。
爸爸午睡了,可以去山顶公园偷桑椹儿了
现在很多女孩子看到小虫子就大声怪叫,但是我清楚的记得小时候她们很大胆,毛毛虫还是她们的最爱,有人甚至把白白胖胖的毛毛虫放在头发上炫耀,她们在火柴盒子里养了很多很多黑色的毛毛虫,长大了变成白色,然后吐丝结成茧,有的茧子还是黄色的,十分漂亮的颜色。
这毛毛虫就是蚕了,它们最喜欢的食物就是桑叶,而我们最喜欢的就是吃桑椹儿,还没成熟的时候硬硬的,没什么味道,成熟了之后酸酸的,甜甜的,味道真是太好吃了。
它们还没成熟的时候我就和伙伴们商量好了,这棵树上的全部属于我,那棵比较小的树上的全部属于他,如此等等。
嘿,这天爸爸午睡了,终于可以去山顶公园上偷几颗桑葚儿了!
但是等到山顶的时候,才发现这些家伙根本就抛弃了当初的盟约,只剩下树顶上他们采摘不到的几颗诱人的果子在等着我。
于是,我用小石子砸,用竹棍敲,用力摇,嘿嘿,砸了我一身的紫色斑点。
捡果子、跳房子、过家家、捉迷藏、推铁环、放风筝……那年邻家的她六岁,我们四岁,她捡的果子可以堆成山,我们都十分羡慕她。
做家家她每次都抢着做妈妈,但是每次总把最好吃的果子分给自己。
她还是跳房子方面的专家,在这里可以说她是我们所有人的“教练”。男孩子们稍稍长大了之后就不跳房子了,捉迷藏,推铁环,总要做点有技术含量的,有一次从山顶到山脚推铁环,她摔破了膝盖,从此就再也不跟我们这帮坏蛋一起推铁环了。
后来爷爷做的风筝,成为我们当时最先进的玩具,只用在地上,就可以拉着绳子翱翔蓝天,像白云一样不知道疲倦的跑来跑去,像小鸟一样没完没了的疯叫疯喊,那些不带“电”的童年,纯净得只剩下笑脸。
封底
加州·香山美树
《山上那些事儿》
扉页
我们花了一个月时间,竭尽所能把这个册子做得好看。
但我们并没有打算用它来向你推销房子。
我们只是想跟你聊聊,在山上都可以干点什么。
我们都已经离开山很久了,不是吗?
如果这本册子能让你感到心情放松和愉悦,我们也会很开心。
那,让我们现在就开始吧……
关于一座山的用途给你一座山,你会用来做什么?
养花,栽树,种菜,搞隐居,颐养天年?
品茶,玩琴,画画,写小说,拍动物世界?
打麻将,放风筝,斗蛐蛐,教儿子爬树掏鸟窝?
或者,就是过过最平常的生活。每天睡到自然醒,自己在家做早餐吃,然后披着朝阳去上班。傍晚迎着夕阳回来,一家人在院子里吃晚饭。饭后到山间木栈道上散散步,听听鸟鸣虫叫,拉拉家常。
日子就这么闲散着过……
PART1在山上/养养心
关掉手机,向鸟儿学习睡到自然醒鸟一叫,山就醒了过来。
香樟,玉兰,冬青,法桐,枫树……也纷纷挺直腰杆,迎接清晨。
第一缕阳光刚刚过地平线,还没照到林间来,鸟的叫声是轻言细语式的。
树叶上的露水慢慢汇聚成团,从一片叶子滴落到一片叶子上。
最后滴落在草地上时,蚂蚁吃了一惊。
你睡在屋子里看不见这些。
但你起来推窗,清新空气夹着绿叶的芬芳扑鼻而来,肯定会让你神清气爽。
深吸一口,运运味。
呵呵,好多年都没有这么神清气爽过了吧。
7:00上早朝——焚香沐浴,按时朝拜山顶朝阳
上世纪的一个黎明,在巴黎乡下一栋亮灯的木屋里,福楼拜在给最亲密的女友写信:“我拼命工作,天天洗澡,不接待来访,不看报纸,按时看日出……
”当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忽然剥开它那温柔害羞的红色光晕,金色光芒仿佛是从你内心深处射向苍茫大地。
去山顶朝拜晨光吧,去看每天都如此崭新的太阳,看金色的阳光照在汤逊湖,照在茂密的林间草地上,照在整座城市的每个角落。
城市刚刚醒来,远处的路面闪闪发亮。
山风不识字,无事乱翻书
记得买块镇书石《论语》从头到尾看完过没?
《史记》从头到尾看完过没?
《资治通鉴》从头到尾看完过没?
《资本论》从头到尾看完过没?
《时间简史》从头到尾看完过没?
《定位》从头到尾看完过没?
《金瓶梅》从头到尾看完过没?……
没关系,没关系,都搬到山上来。
推窗面对满山葱郁,内心平静如止水,阅读自然是如饥似渴。
重点推荐书目:李时珍《本草纲目》、法布尔《昆虫记》。
在山上,这两本书最实用。
光脚走一趟石板路,晚餐一定胃口大开好胃口被粗茶淡饭培养出来,又被大酒大肉给惯坏。山上的人自有调养的法子。
去山上公园里走走呗。
最好是脱了鞋光着脚,专走不平路,接接地气,按摩按摩脚底板。
全身上下给活动开了,气血通畅消化好,肚子也自然饿得快。晚上帮老婆洗洗菜,让她做几个拿手小菜。吃到八分饱,正好。
要是工作上的事没放下,就先去山顶坐坐,跟大树聊聊山上自有山上的规矩:工作上的事不许带回家。
要是有事放不下,那就先去山顶坐坐,吹吹风,跟50岁的大树哥聊聊。
风吹日晒,烈日寒冬,树木花草可从没有心烦的时候。
等把心里的事都掏出来,留在山上了,再带一肚子好心情回家。
要快啊,老婆孩子等你回家吃饭呢。
PART2 在山上/养养颜
清晨的露水,上午10点的林间负离子,傍晚的清风——养养肤质阳光24度,东南风二到三级,空气湿度70%。
花开在草丛,鸟落在枝头,云浮在头顶上,人在林间小道上。
没有浮尘,没有汽车尾气,没有电脑辐射,林子里满是叶子生长的芬芳。
这么好的空气,要是放在办公室里,还真有点舍不得大口呼吸。
梅,兰,竹,菊,山茶,桂花——养养气质山上不缺的是花草,缺的是赏花人。
什么气质的人喜欢什么气质的花。
在山上,女士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花语。
花开得艳时,好心情自然挡不住。
含着微笑,深深地闻上一闻,淡淡的香气就一点点进到脾肺里。
无尽的喜悦和满足就从心底里升起,仿佛在一瞬间便吸入了世间所有的美好事物。
三天打一次网球——养养小肚子
打在所有的运动员中,打网球的身材最好。
三天打一次,每次一两个小时,坚持个把月,结果肯定是:小肚子没啦,胳膊变细啦,腿变修长啦,而且,你绝对上瘾啦……
当然,也有副作用——可能会被晒黑。
但是跟你飞舞在球场上的曼妙身姿相比,黑一点点又算得了什么呢?
PART3 在山上/养养腿脚
大清早,窗外鸟儿一叫,母亲就拽着父亲爬山去了先说明,这不是盖中盖的广告。
母亲精神很好,步姿轻盈,谈什么都一幅自信的笑脸。
而且,眼神里总含着乐天的色彩,就像茶树的纯粹。
远方的朋友过来,最喜欢的招待也是一起去爬山,他们都喜欢母亲的乐天哲学,喜欢一起在山里一边闻闻树叶的气息,一边聊聊远方的故事。
大家问母亲为什么腿脚比年轻人还厉害,为什么总是精神这么好?
母亲笑了笑,说每天早上,窗外鸟儿一叫,就拽着父亲爬山,腿脚利索,心里畅快,好像是天生的!
父亲年轻时读过万卷书,登过万重山但他最爱的,还是家门口的小山坡父亲拜访过袁枚的故乡,也去过莎士比亚出生的镇子,但他最喜欢的,还是家门口走过最多的小山路。
他说,走在林间小道上,四季的变化让人心生感动,舒缓的起伏让他感到内心平静。
不管是清晨、傍晚,还是山雨欲来时、空山新雨后,山上都充满了沉默的力量。
他一直想在山上度过他的晚年,每天爬两次天,看冬去春来,听听鸟叫……如今他如愿以偿了。
在山景公园里,父亲每天都忙得井井有条
6:30 陪母亲爬山
7:30 打拳
8:30 回家喝粥
10:00 写写札记
14:00 下棋
16:30 喝下午茶……
父亲从来都不忙,却像一直很忙,忙着爬山,忙着赏第一朵山花,忙着尝第一个果子,日复一日,却总有品不完的乐趣。
就算是下雨天听雨声,父亲都可以听得津津有味。
对于爬山,父亲总是这么井井有条,最后连家里的一切也都井井有条。
PART4 在山上/养养童年
数星星的乐趣,怎么能失传呢?2000年前,有一个小孩子在自家院子里数星星,一颗两颗三四颗,一直数到几百颗……
这是有史记载最早的关于数星星的故事,这孩子你上小学时就认识,名字叫张衡。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也一定在院子里或是在阳台上仰望星空,对着浩淼的银河发过呆。
也许还问过很多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无法回答的问题。
那时凉风习习地吹过,我们带着对世界的无限好奇轻轻入梦。陪孩子数星星的时候,跟他一起唱《小星星》吧。
《小星星》
一闪一闪亮晶晶
满天都是小星星
挂在天上放光明
好像许多小眼睛
一闪一闪亮晶晶
满天都是小星星
Twinkle,twinkle, little star,
How I wonderwhat you are!
Up above the world so high,
Like a diamondin the sky!
Twinkle,twinkle, little star,
How I wonderwhat you are!
没有掏过鸟窝,怎会知道鸡毛掸子的美妙滋味?
小时候掏鸟窝,基本上是劳动成果越大,挨的那顿打也就越大。
掏麻雀窝,上三米多高的屋顶,基本只会被训一顿。
掏斑鸠窝,要爬十多米高的松树,回家肯定是一顿小打。
掏喜鹊窝,那不得了,窝都在二十多米高的白杨树尖上,回家绝对是豪华阵容——父母双打。
挨打归挨打,但是把温热的鸟蛋轻轻揣入衣兜的喜悦,还是足以冲抵过荆条子炒肉的美妙滋味。
再说了,现在想来,小时候能被父母痛打一顿,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啊。
爷爷说了,粘知了的手艺,咱们家要代代相传
爷爷说,他教爸爸粘知了的时候,用的道具牛尾巴毛。
至于为什么用这个已不可考,但高手都用这个,所以大家都用。
那么,粘知了的第一步就是要去跟水牛商量拔它尾巴上的毛。
水牛很老实,一般情况下都一声不吭算是答应了。
但夏天牛蝇多,牛尾巴总是扫来扫去没闲着,想抓着它挑一根又长又有韧性的牛毛还真有点困难。
脸上被牛尾巴扫出几道痕来,也属正常。
第二步,就是把这根牛毛系在一根细竹杆的尖儿上,打一个韧性十足的活套。
这可是个技术活儿,比穿针引线要困难得多。
第三步,沿着知了的叫声奔去,把竹杆伸到知了头边。
知了眼睛不好用,会用两根前爪去搭那根牛毛做的活套。
等到它头已经进到套中,使劲往后一拉,知了就被套住啦!
会叫的是公蛐蛐,不会叫的是母蛐蛐
前一天晚上去屋子周围听,哪里叫声最大,白天就从哪里下手。
轻轻地搬开砖头瓦片、或是枯叶土块,蛐蛐就缩在里面紧张地四处张望。
此时一定要眼明手快,不然蛐蛐两支后大腿一蹬,蹦出去可就是一米远,让它蹦进草丛可就再也找不到了。
抓来的蛐蛐放在竹编小笼里,摘丝瓜花、南瓜花喂它吃,晚上就可以听它唱歌了!
也可以弄两只雄的,惹他们去斗。
不过缺胳膊断腿的太血腥太暴力了,不和谐。
还是留着听他们唱歌吧。
认识100种树很容易,能让桃树结出杏子来才算了不起
只要你有耐心,在山上认识100种树比认识100种人容易多了,李子树叶修长卷起,桃树树叶修长却平直,杏树树叶圆圆尖尖……那时候,伙伴们都喜欢吹牛自己是植物学家,说自己知道的树更多。
我常常跟在大人屁股后面,看到树就问是什么树,然后偷偷摘下树叶夹进作业本里。
等到作业本鼓得塞不下的时候,拿到伙伴们面前炫耀,没想到被邻居当场出卖了我的秘密。
这家伙还吹牛说,认识100种树算什么,让桃树结出杏子来才算了不起!
于是他带我们去看他的大作,他自豪的说这是跟爸爸学的嫁接技术。
只见可怜的桃树枝上有几笔深深的刀痕,里面歪歪地插着快枯了的杏树枝。
至今,我仍然不知道这可怜的桃树后来结出了什么果子。
爸爸午睡了,可以去山顶公园偷桑椹儿了
现在很多女孩子看到小虫子就大声怪叫,但是我清楚的记得小时候她们很大胆,毛毛虫还是她们的最爱,有人甚至把白白胖胖的毛毛虫放在头发上炫耀,她们在火柴盒子里养了很多很多黑色的毛毛虫,长大了变成白色,然后吐丝结成茧,有的茧子还是黄色的,十分漂亮的颜色。
这毛毛虫就是蚕了,它们最喜欢的食物就是桑叶,而我们最喜欢的就是吃桑椹儿,还没成熟的时候硬硬的,没什么味道,成熟了之后酸酸的,甜甜的,味道真是太好吃了。
它们还没成熟的时候我就和伙伴们商量好了,这棵树上的全部属于我,那棵比较小的树上的全部属于他,如此等等。
嘿,这天爸爸午睡了,终于可以去山顶公园上偷几颗桑葚儿了!
但是等到山顶的时候,才发现这些家伙根本就抛弃了当初的盟约,只剩下树顶上他们采摘不到的几颗诱人的果子在等着我。
于是,我用小石子砸,用竹棍敲,用力摇,嘿嘿,砸了我一身的紫色斑点。
捡果子、跳房子、过家家、捉迷藏、推铁环、放风筝……那年邻家的她六岁,我们四岁,她捡的果子可以堆成山,我们都十分羡慕她。
做家家她每次都抢着做妈妈,但是每次总把最好吃的果子分给自己。
她还是跳房子方面的专家,在这里可以说她是我们所有人的“教练”。男孩子们稍稍长大了之后就不跳房子了,捉迷藏,推铁环,总要做点有技术含量的,有一次从山顶到山脚推铁环,她摔破了膝盖,从此就再也不跟我们这帮坏蛋一起推铁环了。
后来爷爷做的风筝,成为我们当时最先进的玩具,只用在地上,就可以拉着绳子翱翔蓝天,像白云一样不知道疲倦的跑来跑去,像小鸟一样没完没了的疯叫疯喊,那些不带“电”的童年,纯净得只剩下笑脸。
封底
![]() |
![]() |
![]() |
![]() |
![]() |
![]()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