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分享|窗外深霾 不如窝在沙发里读书
最近因为职业变化的原因,时间一下子多了起来,原本只有在飞机上才会静心读书的习惯,扩展到了日常的生活中。从步入职场开始,好久都没有这样安静的心,仿佛回到了少年时代:捧着《哈利•波特》,只觉得家里墙上的挂钟疯狂旋转……
最近在读的几本书都不算什么冷门作品,它们分别是大冰的《乖,摸摸头》,法齐娅•库菲《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松浦弥太郎的“100个基本”》《考拉小巫的英语学习日记》和《追风筝的人》
《乖,摸摸头》的作者大冰是个主播,也是个民谣歌手,早期曾在丽江开了酒吧“大冰的小屋”,据说现在仍在。可能是现在的丽江过于商业化了,去过几次,对这家店一点印象都没有。
这本书的写作风格有点像张嘉佳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但故事读起来更真实些,读到动情处会感动,触到未曾听闻的领域又觉得不可思议。适合爱读故事和永远十八岁的读者。
因为觉得这本书还不错,就找机会听了大冰的新书分享会,发现他说话的风格跟想象中完全不一样,有点痞气,语言又有些商业化,结果没有听完就放弃了。文字无法完全代表一个人,交流方式也并不能。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和《追风筝的人》一样,是阿富汗作者的作品。如果不是读了这些作品,我很难细致的想象世界另一个角落的人们是怎样在混乱的社会中艰难求生。
《追风筝的人》这么经典的作品我就不多说了,说说另一本。与《追风筝的人》相比,《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更像一部自传,它的作者法齐娅是阿富汗唯一一位女性国会议长,她经历了阿富汗的多次战乱,并在战乱中失去亲人,从政后她经常受到暗杀威胁,她留给女儿17封告别信,穿插在不同阶段的生平叙述中,教育女儿应当不负此生。
《松浦弥太郎的“100个基本”》是一本文字很少的小书。所谓的“基本”即生活的基本原则。比如,“永远提前15分钟”“走路时端正姿势,挥动双手,抬头挺胸。”恰恰是这些微不足道的“基本”构成了每一个自己。羡慕优秀的人,就养成一些好习惯,鸡汤文也别白看,遇到有启发的地方,就列成自己的基本,好好履行,这些基本就成了你。
《考拉小巫的英语学习日志》
这本也比较励志,讲一个普通女孩通过学霸式的英语学习最终取得美国一流院校留学机会的故事。与其它干巴巴的励志书相比,这本书写的非常真实,像是邻家女孩跟你讲她是怎么考上好学校的。里面的一些英语学习方法值得借鉴。
本期就分享这么多咯!近期也会分享电影主题和冷知识,或者一些暂时不能透露的东西。
针对我的分享,有不同看法的,欢迎后台拍砖交流,希望此篇对你有帮助。^_^
最近在读的几本书都不算什么冷门作品,它们分别是大冰的《乖,摸摸头》,法齐娅•库菲《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松浦弥太郎的“100个基本”》《考拉小巫的英语学习日记》和《追风筝的人》
《乖,摸摸头》的作者大冰是个主播,也是个民谣歌手,早期曾在丽江开了酒吧“大冰的小屋”,据说现在仍在。可能是现在的丽江过于商业化了,去过几次,对这家店一点印象都没有。
![]() |
这本书的写作风格有点像张嘉佳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但故事读起来更真实些,读到动情处会感动,触到未曾听闻的领域又觉得不可思议。适合爱读故事和永远十八岁的读者。
因为觉得这本书还不错,就找机会听了大冰的新书分享会,发现他说话的风格跟想象中完全不一样,有点痞气,语言又有些商业化,结果没有听完就放弃了。文字无法完全代表一个人,交流方式也并不能。
![]() |
![]() |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和《追风筝的人》一样,是阿富汗作者的作品。如果不是读了这些作品,我很难细致的想象世界另一个角落的人们是怎样在混乱的社会中艰难求生。
《追风筝的人》这么经典的作品我就不多说了,说说另一本。与《追风筝的人》相比,《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更像一部自传,它的作者法齐娅是阿富汗唯一一位女性国会议长,她经历了阿富汗的多次战乱,并在战乱中失去亲人,从政后她经常受到暗杀威胁,她留给女儿17封告别信,穿插在不同阶段的生平叙述中,教育女儿应当不负此生。
![]() |
《松浦弥太郎的“100个基本”》是一本文字很少的小书。所谓的“基本”即生活的基本原则。比如,“永远提前15分钟”“走路时端正姿势,挥动双手,抬头挺胸。”恰恰是这些微不足道的“基本”构成了每一个自己。羡慕优秀的人,就养成一些好习惯,鸡汤文也别白看,遇到有启发的地方,就列成自己的基本,好好履行,这些基本就成了你。
![]() |
《考拉小巫的英语学习日志》
这本也比较励志,讲一个普通女孩通过学霸式的英语学习最终取得美国一流院校留学机会的故事。与其它干巴巴的励志书相比,这本书写的非常真实,像是邻家女孩跟你讲她是怎么考上好学校的。里面的一些英语学习方法值得借鉴。
本期就分享这么多咯!近期也会分享电影主题和冷知识,或者一些暂时不能透露的东西。
针对我的分享,有不同看法的,欢迎后台拍砖交流,希望此篇对你有帮助。^_^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