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说着受不了,身体却很诚实
第一次看《饮食男女》是被人从文化冲突、沟通障碍的角度介绍的。所以看的时候在不停除了被哪些看起来就很美味的食品吸引外,都在注意影片中存在沟通障碍和冲突。影片中的沟通障碍和文化冲突也的确够多:姐妹之间的“我以为”造成的沟通障碍进而引发的一些冲突、父女之间因为教育方式和观念而引发的障碍和冲突、恋人之间沟通方式不同导致的冲突和障碍、归来的美国邻居讲着自己在美国的种种障碍等等。要是把影片中出现的所有沟通障碍和冲突列个清单,我想一张A4纸是远远不够的。
不过,电影总是这样,不同的时间看,不同的地点看,不同的年龄看,和不同的人看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当年看的时候,先入为主的认为这部电影就是讲文化冲突造成的沟通障碍,所以很多地方都没有注意到。即使注意到了,也因为一心要看的东西随后就忘了。昨天又翻出这部老片子,最揪人心的确实父女之间的亲情。
影片开头用了4分钟的时间拍摄朱爸爸的做菜,然后就是二女儿和朱爸爸的通话。结尾同样是二女儿和朱爸爸:二女儿做了一桌子的菜,朱爸爸在饭桌上恢复了味觉,父女两人紧握双手,一句女儿一句爸,影片走向了结尾。在我看来,这部影片以食物开始以食物结束,同样是以亲情开始以亲情结束。用朱爸爸和二女儿之间的感情维系贯穿了整部影片。
二女儿朱家倩可以说就是世人眼中的白富美了,工作能力强,颜值高,身边不缺爱人。这样优质的女孩子,内心深处都是不安分的,向往着更为广阔的天地。就像她在影片中对大姐说的:这里是家又怎么样?可这里不是你的全部啊,你难道想一辈子就这么困在这里吗?她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可以清楚看到她脸上恨铁不成钢的表情。先不说大姐自己的想法,我想这其实就是她自己的想法。所以她一直想搬出去住,远离这个家,远离这个无法沟通的爸爸。
所以,她把自己多年的积蓄全部投资给一家房地产,准备自立门户从家里走出来。可惜开发商跑路导致这项投资失败,也不可能从家里搬出去。当她在饭桌上对大家宣布投资失败的时候,朱爸爸果断的说,没事,你还可以在这里住下去。其实整个影片可以看出,朱爸爸对三个女儿的所有想法都是尊重的,不管他们提出多么匪夷所思的要求,朱爸爸都是赞许的。但是当他们需要他的时候,朱爸爸又是敞开怀抱接受他们的。
房子投资失败,搬出去的想法就成了泡沫。不过,机会还是有的。上级准备派她去阿姆斯特丹,这下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离开这个家了。可是这时候,却发生了一件事。
朱爸爸的好友温伯伯进了医院,朱爸爸和二女儿在医院陪他。医院里,温伯伯和二女儿的对话才知道二女儿本不想做个女强人,只想在厨房里发挥自己的才华。朱爸爸阻碍了她的梦想这一点,应该是她一直想要搬出去的最大理由吧。
这些不足以让这个一心要出去的女子停下脚步,一天当他又到医院看望温伯伯找电梯的时候,他看到了自己的爸爸。是的,她躲在角落里看着自己的爸爸进了一间科室,从走廊经过的病房车上躺着的病人伯伯吸引了她的目光,当她抬起头来的时候爸爸已经走了。她慌慌张张走进了那间科室,问里面的人:这里是什么科?心脏科。她魂不守舍的追了出去,看到朱爸爸进了电梯,看到那个外表依然硬朗的老人,眼里有泪花。
在梁伯母到朱家拜访那天晚上,朱爸在洗碗的时候头疼,被二女儿看到了。二女儿不知道怎么说,朱爸爸不愿意说,朱爸爸还强称:我好得很!父女之间的这些小心思,才真真的反应了两人之间的感情。
所以,故事的最后,从来没有说出去的大女儿出去了,并把自己的丈夫变成了基督徒。乖巧的小女儿也出去了,连孩子都有了。一直嚷嚷着要出去的二女儿却成了唯一留下来的人,她放弃了去阿姆斯特丹的机会,留在那间老房子里做菜,但是她很快乐。我想真正想让她出去的并不是她口中的我和爸根本沟通不了,而是无法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当梦想可以在家里实现的时候,出不出去都无所谓。
影片对朱爸爸和儿女二人之间的感情描述最多,哪怕是声称最了解朱爸爸的大女儿在影片中其实与朱爸爸也并没有明显的感情交流。影片用食物承载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反映了中国的饭桌文化,同时也以父女感情为经纬,反映了中国家庭内部的感情纠葛冲突。
不过,电影总是这样,不同的时间看,不同的地点看,不同的年龄看,和不同的人看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当年看的时候,先入为主的认为这部电影就是讲文化冲突造成的沟通障碍,所以很多地方都没有注意到。即使注意到了,也因为一心要看的东西随后就忘了。昨天又翻出这部老片子,最揪人心的确实父女之间的亲情。
影片开头用了4分钟的时间拍摄朱爸爸的做菜,然后就是二女儿和朱爸爸的通话。结尾同样是二女儿和朱爸爸:二女儿做了一桌子的菜,朱爸爸在饭桌上恢复了味觉,父女两人紧握双手,一句女儿一句爸,影片走向了结尾。在我看来,这部影片以食物开始以食物结束,同样是以亲情开始以亲情结束。用朱爸爸和二女儿之间的感情维系贯穿了整部影片。
二女儿朱家倩可以说就是世人眼中的白富美了,工作能力强,颜值高,身边不缺爱人。这样优质的女孩子,内心深处都是不安分的,向往着更为广阔的天地。就像她在影片中对大姐说的:这里是家又怎么样?可这里不是你的全部啊,你难道想一辈子就这么困在这里吗?她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可以清楚看到她脸上恨铁不成钢的表情。先不说大姐自己的想法,我想这其实就是她自己的想法。所以她一直想搬出去住,远离这个家,远离这个无法沟通的爸爸。
所以,她把自己多年的积蓄全部投资给一家房地产,准备自立门户从家里走出来。可惜开发商跑路导致这项投资失败,也不可能从家里搬出去。当她在饭桌上对大家宣布投资失败的时候,朱爸爸果断的说,没事,你还可以在这里住下去。其实整个影片可以看出,朱爸爸对三个女儿的所有想法都是尊重的,不管他们提出多么匪夷所思的要求,朱爸爸都是赞许的。但是当他们需要他的时候,朱爸爸又是敞开怀抱接受他们的。
房子投资失败,搬出去的想法就成了泡沫。不过,机会还是有的。上级准备派她去阿姆斯特丹,这下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离开这个家了。可是这时候,却发生了一件事。
朱爸爸的好友温伯伯进了医院,朱爸爸和二女儿在医院陪他。医院里,温伯伯和二女儿的对话才知道二女儿本不想做个女强人,只想在厨房里发挥自己的才华。朱爸爸阻碍了她的梦想这一点,应该是她一直想要搬出去的最大理由吧。
这些不足以让这个一心要出去的女子停下脚步,一天当他又到医院看望温伯伯找电梯的时候,他看到了自己的爸爸。是的,她躲在角落里看着自己的爸爸进了一间科室,从走廊经过的病房车上躺着的病人伯伯吸引了她的目光,当她抬起头来的时候爸爸已经走了。她慌慌张张走进了那间科室,问里面的人:这里是什么科?心脏科。她魂不守舍的追了出去,看到朱爸爸进了电梯,看到那个外表依然硬朗的老人,眼里有泪花。
在梁伯母到朱家拜访那天晚上,朱爸在洗碗的时候头疼,被二女儿看到了。二女儿不知道怎么说,朱爸爸不愿意说,朱爸爸还强称:我好得很!父女之间的这些小心思,才真真的反应了两人之间的感情。
所以,故事的最后,从来没有说出去的大女儿出去了,并把自己的丈夫变成了基督徒。乖巧的小女儿也出去了,连孩子都有了。一直嚷嚷着要出去的二女儿却成了唯一留下来的人,她放弃了去阿姆斯特丹的机会,留在那间老房子里做菜,但是她很快乐。我想真正想让她出去的并不是她口中的我和爸根本沟通不了,而是无法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当梦想可以在家里实现的时候,出不出去都无所谓。
影片对朱爸爸和儿女二人之间的感情描述最多,哪怕是声称最了解朱爸爸的大女儿在影片中其实与朱爸爸也并没有明显的感情交流。影片用食物承载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反映了中国的饭桌文化,同时也以父女感情为经纬,反映了中国家庭内部的感情纠葛冲突。
![]() |
“女儿”“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