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前阿难最动人
多情乃佛心,无情难成佛。从本质上来讲,这两者都是情。此情又非世间上的小儿女之情,乃是天地父母之情怀,无有分别的圣情。儿女之情也即凡夫之情,仅是圣情中的一个泡沫,犹如海面上的一个浪花。圣情是凡情的扩大,又是凡情的升华。凡情犹如长成参天大树之前的一粒种子,是升华成圣情之前的催化剂,是成佛之因,是进入宇宙万物同一体的引子。解脱的是它,成佛的是它,轮回的还是因为它。
——西藏拉蒙法师开示东华寺万行法师
这段话使我想到佛前阿难最动人,不是因为阿难是个超级大帅哥,生得相好庄严,而且记忆力强,佛经都是阿难凭记忆结集的,没有阿难就没有流传于世的佛经了,而因为阿难是个很多情的人。
许多世以前和佛陀一起慕道,经过沙漠,遇到一个妇女正在遭受丧子之痛,佛陀讲苦空无常之理之后,就继续走了,阿难先深表理解和同情,再讲苦空无常的道理,后来,在释迦牟尼佛这一世中,有个婆婆一看到佛陀就绕道而行,不喜见佛陀,就因为当年佛陀遇见痛苦中的她没有安慰她。而阿难因为过去善因的缘故,深受老婆婆喜欢,不乐见佛陀的人,由阿难接引了再来闻佛法。可见,他人执于情的时候,就当以情来契入。
多情乃是慈悲的种子,阿难因为想给娱乐圈的人一些布施的机会,帮他们修点福德,就去歌舞场所化斋,结果,引发了他和摩登伽女的爱情。整本《楞严经》就是佛陀以阿难的爱情为因缘来讲的,多可爱的人啊,如此多情。
即便如此多情,也并未妨碍他证道,因他累世和佛的修行因缘,此世生为佛陀的堂弟弟,见佛陀的相貌那么庄严,问如何可以更帅,才入道。做佛陀的侍者还给佛陀谈条件,他不想穿佛陀的衣服等等,可见,情有很严格的原则,即便血缘关系,也不能豢养一己之私。
阿难将入涅槃的时候,两国人在河流两岸交相列阵,想要争夺阿难的舍利,阿难以神通力入河流中央,三昧真火燃身后,腾空而起,将舍利分撒两边,各有一半。(《阿育王传》说分四份,龙、天和两国各得一份)。智者的慈悲就是这样,最后还能体谅众生,化解矛盾。多情乃佛心。
除了在红尘中行菩萨道外,别无第二途径。修到最后,就是在红尘中任劳任怨,提升自己的心性,消除无始以来的习气毛病。
——万行法师
深合我心
——西藏拉蒙法师开示东华寺万行法师
这段话使我想到佛前阿难最动人,不是因为阿难是个超级大帅哥,生得相好庄严,而且记忆力强,佛经都是阿难凭记忆结集的,没有阿难就没有流传于世的佛经了,而因为阿难是个很多情的人。
许多世以前和佛陀一起慕道,经过沙漠,遇到一个妇女正在遭受丧子之痛,佛陀讲苦空无常之理之后,就继续走了,阿难先深表理解和同情,再讲苦空无常的道理,后来,在释迦牟尼佛这一世中,有个婆婆一看到佛陀就绕道而行,不喜见佛陀,就因为当年佛陀遇见痛苦中的她没有安慰她。而阿难因为过去善因的缘故,深受老婆婆喜欢,不乐见佛陀的人,由阿难接引了再来闻佛法。可见,他人执于情的时候,就当以情来契入。
多情乃是慈悲的种子,阿难因为想给娱乐圈的人一些布施的机会,帮他们修点福德,就去歌舞场所化斋,结果,引发了他和摩登伽女的爱情。整本《楞严经》就是佛陀以阿难的爱情为因缘来讲的,多可爱的人啊,如此多情。
即便如此多情,也并未妨碍他证道,因他累世和佛的修行因缘,此世生为佛陀的堂弟弟,见佛陀的相貌那么庄严,问如何可以更帅,才入道。做佛陀的侍者还给佛陀谈条件,他不想穿佛陀的衣服等等,可见,情有很严格的原则,即便血缘关系,也不能豢养一己之私。
阿难将入涅槃的时候,两国人在河流两岸交相列阵,想要争夺阿难的舍利,阿难以神通力入河流中央,三昧真火燃身后,腾空而起,将舍利分撒两边,各有一半。(《阿育王传》说分四份,龙、天和两国各得一份)。智者的慈悲就是这样,最后还能体谅众生,化解矛盾。多情乃佛心。
除了在红尘中行菩萨道外,别无第二途径。修到最后,就是在红尘中任劳任怨,提升自己的心性,消除无始以来的习气毛病。
——万行法师
深合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