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从社交活动开始突破自己!
11月份上半旬参加了2场微信群线上活动,对从不参加社群活动的我而言,实属突破。
收获:
1、得到读书群大咖鬼爷的认同:今日细读vivian的分享,觉得写得真好,是一篇高质量的散文。(大意)
2、得到行业交流群常大叔的邀约:邀约以后定期做主持。(比想象中的评价要好一点,我以为他后悔找我做主持了)
个人总结:
1、遇到问题时,思维纠结于对事后的效果担忧,而非抓紧时间做好事前准备,对事情过程中的风险预防和控制把握不足;(智商还是情商问题?都有!)
2、沟通能力需要加强,和陌生人的沟通常有无话可言之感,不能快速把握到共同话题;
3、个人心态比较纠结,或除毛求疵,或包容度不够,哪种状态下都不能安然享受;
4、对陌生事物的恐惧感:上周的读诗活动未参加现场,担心不合拍;
5、自我定位不清晰:自我定位茫然,在年轻人中怕衰老,在中年人中怕显无知;
6、优点:遇事以结果达成为导向,保有韧性,不放弃。(也许是跑步带来的改变)
解决方法:
转变思维:
1、格局要大,经历丰富才会洒脱淡定;多参加即可;
2、把握核心要点,参加活动初衷是为了交流、锻炼、或者兴趣,其余的就是琐碎之事,无关紧要;
3、遇事,迅速思考,而不是自我麻痹;
4、社群活动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沟通能力平台,大胆表达,拒绝闷骚;
5、当众沟通,不全是哗众取宠,大部分人还是很有质量,多包容,多理解。
改善方法:
每2周写一篇书评,锻炼文字表达能力;
每2周主持一次客服交流群话题讨论;
每周至少参与一次社群的讨论;
参加1次线下活动。
详细社群活动如下:
11月5日晚主持客服行业交流群“常大叔的伙伴”-”服务补救“话题讨论;
整体效果:
有一定的参与度,讨论深度不够,期间话题偏离;大家未按设定引导思路走,思维较发散。
原因:
1、准备不充分,未提前确认支持要点和技巧,沟通不足;
2、讨论的总结和引导深入读不够,欠缺观点引导升华;(核心问题)
3、不清晰群成员的组成架构、知识背景等;
解决方法:
对于要主持和分享的话题,要多深入研究;对于不深入研究的内容,要通过单点名或者拖等营造讨论氛围。
团队的优点:支持力度大、会安排核心人员提前话题预告、造势;并有专人对接活动流程,团队小伙伴会积极响应配合工作。
不足:讨论的话题容易浅尝辄止,针对性不强。
11月10日晚参与吴晓波广州读书群的”读城分享“活动;我分享的是新疆四季和新疆作家刘亮程的《在新疆》;
整体效果:分享过程中基本无人响应;效果反响不热烈。
原因:
1、分享过快;
2、知识结构不一;
3、时间不统一,双十一加班较多;
4、仅靠分享者造势,氛围一般。
解决方法:现场临时调整为语音、文字、图片分享。
作者 vivian
“原创,请勿转载。
回复
写回复
收获:
1、得到读书群大咖鬼爷的认同:今日细读vivian的分享,觉得写得真好,是一篇高质量的散文。(大意)
2、得到行业交流群常大叔的邀约:邀约以后定期做主持。(比想象中的评价要好一点,我以为他后悔找我做主持了)
个人总结:
1、遇到问题时,思维纠结于对事后的效果担忧,而非抓紧时间做好事前准备,对事情过程中的风险预防和控制把握不足;(智商还是情商问题?都有!)
2、沟通能力需要加强,和陌生人的沟通常有无话可言之感,不能快速把握到共同话题;
3、个人心态比较纠结,或除毛求疵,或包容度不够,哪种状态下都不能安然享受;
4、对陌生事物的恐惧感:上周的读诗活动未参加现场,担心不合拍;
5、自我定位不清晰:自我定位茫然,在年轻人中怕衰老,在中年人中怕显无知;
6、优点:遇事以结果达成为导向,保有韧性,不放弃。(也许是跑步带来的改变)
解决方法:
转变思维:
1、格局要大,经历丰富才会洒脱淡定;多参加即可;
2、把握核心要点,参加活动初衷是为了交流、锻炼、或者兴趣,其余的就是琐碎之事,无关紧要;
3、遇事,迅速思考,而不是自我麻痹;
4、社群活动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沟通能力平台,大胆表达,拒绝闷骚;
5、当众沟通,不全是哗众取宠,大部分人还是很有质量,多包容,多理解。
改善方法:
每2周写一篇书评,锻炼文字表达能力;
每2周主持一次客服交流群话题讨论;
每周至少参与一次社群的讨论;
参加1次线下活动。
详细社群活动如下:
11月5日晚主持客服行业交流群“常大叔的伙伴”-”服务补救“话题讨论;
整体效果:
有一定的参与度,讨论深度不够,期间话题偏离;大家未按设定引导思路走,思维较发散。
原因:
1、准备不充分,未提前确认支持要点和技巧,沟通不足;
2、讨论的总结和引导深入读不够,欠缺观点引导升华;(核心问题)
3、不清晰群成员的组成架构、知识背景等;
解决方法:
对于要主持和分享的话题,要多深入研究;对于不深入研究的内容,要通过单点名或者拖等营造讨论氛围。
团队的优点:支持力度大、会安排核心人员提前话题预告、造势;并有专人对接活动流程,团队小伙伴会积极响应配合工作。
不足:讨论的话题容易浅尝辄止,针对性不强。
11月10日晚参与吴晓波广州读书群的”读城分享“活动;我分享的是新疆四季和新疆作家刘亮程的《在新疆》;
整体效果:分享过程中基本无人响应;效果反响不热烈。
原因:
1、分享过快;
2、知识结构不一;
3、时间不统一,双十一加班较多;
4、仅靠分享者造势,氛围一般。
解决方法:现场临时调整为语音、文字、图片分享。
作者 vivian
“原创,请勿转载。
回复
写回复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