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理想:实体书店转型读书俱乐部,或许有戏!
![]() |
读书俱乐部 |
近些日子,被亚马逊和当当的实体书店消息,搞得整个书圈的气氛都怪怪的,虽然嘴上都说没什么大不了的,日子不是还得过下去,但是大家心理都清楚,这回真的没得玩了,特别是一些个体书店的同志们,本来日子就过得苦哈哈的,猛地整这么一出,着实是惊着了。
消息是出来了,实际影响可能还要几年的时间才会发酵,但是,给人的感觉就是把人生生地按在水里一样,很憋屈!如今开一家书店,如果完全指望卖书挣钱养家糊口,难度确实有点大,如果能跟当地的教育系统有些联系,或许日子过能还行,孩子们的教辅这一块还是有不少的干货的。
开书店,卖书跟卖百货没有什么实质的区别,走的都是薄利多销的路数,唯一不同的是,百货属于日常消耗品,刚性消费;图书属于辅助消耗品,选择性消费;而且,一直以外,无论在哪个年代,图书都给人“贵”的印象。图书电商为什么能革实体书店的命,价格就是其中最为根本的原因。
实体书店要赢利,图书销量就得上量,卖得越多越好。按照常理,要想实体书店的销量好,就得给书店的整个黄金的位置,如此一来,房租自然而然就会水涨船高;这些年不少实体书店从黄金位置撤离出来,根本原因还就是成本上涨的原因。其实,影响书店盈利的更为关键的因素,还是图书采购成本,由于国内的出版社资源主要集中在北京,虽然,各省都有图书批发市场,说实在的,通过层层的中间商,图书到各地实体书店的采购价格其实已经不低了。
之前还出现过这样的事情,下面的实体书店直接从网上书店采购,然后退返给批发商,以赚取差价的事例。如果实体书店都直接可以到网上书店采购,可想而知,消费者也不傻,各地的实体书店的价格,永远也没法跟几大图书电商巨头可抗衡的。如果几年后图书电商“线上线下同价”的实体书店全面铺开的时候,各地的中小型书店也只有关门和转行的份了。
我们也都知道,国内的图书市场不可能全部由哪些图书电商大佬或大型书城所能满足,我们的城市确实也需要各式各样的书店,除了冷冰冰的价格之外,还需要实体书店带给他们更多心灵上的情感和温暖。如何满足广大读者的个性阅读需求,应该是实体书店转型可以思考的问题。
读书俱乐部可能是一个不错的方向。小而美,或许是未来我们这个商业社会,个性需求得以满足的商业机构的基本特征。对于爱读书这个群体,除了书价之外,更需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价值交集,诸如圈子的社交场所。正如上海季风书园读书俱乐部所言的:“无论你在哪里,走进季风,一杯咖啡或清茶,此刻世界里剩下的就只是思想的回声。”
情感的归属,是图书电商或大型实体书店所不能给予的,这也是读书俱乐部能给予读者最大的价值所在。其实我们生活在社会里的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落没、无助的时候,在如此繁杂而喧嚣的世界里,选择逃避或许是最现实的选择,当然,自我封闭是我们不提倡的,走进某个让人静下来的空间,自己的心灵得以重新梳理,或者来一次灵感大碰撞,诸如此类,读书俱乐部或许是一种最好的选择。
对于一些中小型的实体书店,如何重塑书店的价值,是书店重生的关键。商场上的竞争,一直都有差异化的竞争策略,书店之间的竞争也因当如此,实体书店转型读书俱乐部,书源就很好的解决了,目前市面上形形色色的读书俱乐部,在我看来,都是有名无实,偶尔举办几次读书会,便自称为读书俱乐部,更有甚者,有的已经沦落为相亲大会。没有书的读书俱乐部,怎么看都是不是真正的读书俱乐部。
或许,有一些理想化!我理想中的读书俱乐部,更像一个私人图书馆或是私人读书会所,有优秀的会员群体,有优质的阅读环境和空间,能提供有价值的阅读活动和服务,平时是书吧,周末有定期各种类型的活动。读书俱乐部不属于所有人,有一定的入会门槛,或者说,他是一个区域的文化交流会所,或是一个群志同道合书友的聚会之处。人脉也可能成为读书俱乐部价值的一部分。
在这里读书是人们的共同拥有行为属性,书籍不仅仅是读书俱乐部的装饰品,也是书友们沟通、交流的桥梁。图书的销售价格,已经不再是读书俱乐部追求的价值所在。读书俱乐部的主要盈利空间,在于阅读、场地、人脉价值提供者,主要收入来源于会员年费、活动组织费用及其他衍生性收入,加上部分图书销售收入。
读书俱乐部的主要支出在于图书更新、活动组织费用及日常维护费用,当然,诸如房租、人员工资等等诸如此类的支出也会有的,但相对于之前,可能会少一些。
对于读书俱乐部或者是独立书店的经营,特别想说一说的是,俱乐部或独立书店的营销努力,必须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一件东西,再好、没有知道,没有知音,后面的一切都是扯。现阶段,市面上做得不错的读书俱乐部或独立书店,舆论宣传工作都做得不错,炒作或许用词难听,但是,反过来一想,一个人或一个机构,如果好长时间没在你的视线里出现,这个人或机构,也会渐渐从你的生活中消失了。
为什么各大品牌商要做硬广宣传,就是要大家听听看着他、想着他,最后用上她。活动策划对于读书俱乐部的重要可想而知,可以说能决定一家读书俱乐部的生死;有时候,我们有情怀、有激情、有实力,可就是往往把事情给搞砸了。说到这里,或许我们才看清楚这件事的重点:读书俱乐部的主人,也就是说读书俱乐部也不是谁想玩就能玩得转的。
有情怀、有激情、会营销,还要加上一个才气,这样的人,才有可能把读书俱乐部玩起来,这关于一个人的格局。之所以用“一点理想:实体书店转型读书俱乐部,或许有戏!”作为文章的标题,或许我自己都觉得这个念头,有点不切实际。灵感,这玩意就是这样,说来就来了,一个想法,希望能对各位看官有些启示吧!
(作者蒋卫民简介:中国互联网书业专家,“图书试用网”和“图书链”主编和联合创始人。微信公众号:laojiangshuq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