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烟雨行之一:普陀圣迹
自从佛教传入中国以后,观世音菩萨几乎家喻户晓。观世音菩萨象征着大悲大愿,集人类所有的慈悲与善良于一身。在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中,观音菩萨是西行取经活动的重要策划者和组织者,当玄奘遇到艰难困苦的时候,几乎每一次都是观世音菩萨及时现身,摆平了各种妖怪,当然,观世音菩萨莲花池中的金鱼也会偶然变成妖怪,给唐僧师徒制造一点麻烦。因此,孙悟空在取经的路上曾经多次来到普陀山紫竹林求助,所以,早在三十年前,就在小说中知道了普陀山的名字。
第一次亲自拜谒普陀山,是在2009年11月25日,从上海出发去朝拜心中的圣地——普陀山。从上海出发的时候正赶上了大雾,大巴车走在跨海大桥上,好像是在云朵中穿行。幸好一路念诵莲师心咒,车在大雾中安全无碍地到达了宁波北伦码头。
但是,由于大雾弥漫,海上的渡轮摆,各种公交车在码头前面排起了一直字长龙。按照大巴司机的说法,按照这种速度过海,至少还要排上10个小时,才能到达沈家门。
想了一下,放弃了已经买好的到达沈家门的车票,只要下车徒步走到码头。在严重堵车的时候,走路比开车快。凭着从上海买好的大巴车票,登上了北伦通往舟山的轮船。
到了船上,天已经完全黑了,眺望窗外,大海上渔船点点,在渡船上吃了一点晚饭之后,船到了舟山码头。
在舟山夜宿一晚,第二天一早赶到沈家门。在朱家尖码头买了船票,直奔我心中的圣地—普陀山。普陀山是我国著名的观音道场,也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传说当年观世音菩萨在珞迦山中修行,在珞迦成道之后,一脚就跨过来了,来到普陀山弘扬佛法,度化众生,从此,普陀山就成了著名的观音道场。登上普陀山之后,发现这个岛上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所有的大树都有一个供养人的名字,看来,末法时代,能发菩提心的人也不在少数,这就是正法现前的希望所在。
我来到普陀山的第一站是普济寺,普济寺是普陀山上最大的寺院。——普济寺。这时候,天空蓝得像是一块晶莹的宝石,天高云淡,昨日的阴霾一扫而去,不远处可以看到电视剧《西游记》片尾处出现的海滩。
来到普济寺门前,看到对面的莲花池中伫立着高大的金色莲花。
普济寺,俗称“前寺”,是普陀山供奉观音大士的主刹,寺院内古木参天,庄严肃穆,在中轴线上,依次筑有御碑殿、天王殿、大圆通殿、藏经楼、方丈殿、灵鹫楼等建筑。
主殿两旁有普门、文殊、普贤、地藏四菩萨配殿。巍峨宏大的圆通殿内供奉8.8米高毗卢观音像,两侧分列观音三十二应身像,此属观音道场所特有。
中午在普济寺附近吃了一顿斋饭之后,又去了法雨寺,法雨禅寺俗称“后寺”,位于千步沙北端。全寺324间殿宇,依山起势,巧构宏制,前后六重,逐级递升。寺内玉佛殿、九龙殿、御碑殿、九龙壁、二十四孝图浮雕,以及龙凤古柏、千年银杏、构成了法雨寺的独特风格。
从法雨寺乘车到紫竹院,这个名字是我从小就非常熟悉,吴承恩的《西游记》中就曾多次写到南海紫竹林中的观世音菩萨,在唐僧取经的途中,曾有一个黑熊精,偷了走了他的袈裟,后来观音大士收服了黑熊,就让黑熊同志在紫竹林做了保安。
著名的景点潮音洞就在紫竹林中,此洞因日夜吞吐海潮,声如雷音而得名。潮音洞为山石裂隙所成,从崖至脚高数十米,耸起于海滩中。相传在公元847年,有一位西域高僧来到普陀山潮音洞前燃指供佛,手指燃尽头后,亲见观世音大士,为他说法,并且授给他七色宝石。
在潮音洞旁边,是普陀山最早的观音道场——不肯去观音院,据历代山志记载,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日僧慧锷从五台山奉观音像回国,船经普陀洋面绽开朵朵铁莲花,航船受阻,慧锷以为菩萨不愿东去,便弃船靠岸,留下佛像,借用岛上一家姓张居民的草棚供奉菩萨,称为“不肯去观音院”,因此,不肯去观音院也是普陀山供佛的开山之祖。
从紫竹林出来之后去了西方净苑,西方净苑里有观音跳,一块兀立海边的大石头迎着对面的珞迦山,传说观音在珞珈山修道成功之后,从珞珈山一步踏上了普陀,他的脚印踏在石头上,留下了伟大的足迹。
从西方净苑走去南海观音像,不过几分钟路程。当时正值黄昏时分,夕阳西下,南海观音的身上闪耀着金色的光芒。抬眼望去,观音面对大海,无比庄严。
这尊巨大的铜像面对大海,虽然只有十几年的时间,但已经成为普陀的象征。据说一位高僧曾经看到了观音菩萨曾经在此示现,于是,斥资千万,在此地塑造了这座南海观音。当年开光时本来是阴霾满天,就在典礼开始的瞬间,忽然云开雾散,金色的太阳给铜像罩上了神圣的光芒。这种奇异的景观通过当天前来礼佛的信众口耳相传,蜚声海内。
在南海观音处拜谒之后,来到大海边小憩,坐在亭子中,枕海听涛,不知今夕何夕。这个时候,这个时候暮色追随潮水渐渐地涌上了海滩,南海佛国悄悄地隐没在夜色当中。
第一次亲自拜谒普陀山,是在2009年11月25日,从上海出发去朝拜心中的圣地——普陀山。从上海出发的时候正赶上了大雾,大巴车走在跨海大桥上,好像是在云朵中穿行。幸好一路念诵莲师心咒,车在大雾中安全无碍地到达了宁波北伦码头。
但是,由于大雾弥漫,海上的渡轮摆,各种公交车在码头前面排起了一直字长龙。按照大巴司机的说法,按照这种速度过海,至少还要排上10个小时,才能到达沈家门。
想了一下,放弃了已经买好的到达沈家门的车票,只要下车徒步走到码头。在严重堵车的时候,走路比开车快。凭着从上海买好的大巴车票,登上了北伦通往舟山的轮船。
到了船上,天已经完全黑了,眺望窗外,大海上渔船点点,在渡船上吃了一点晚饭之后,船到了舟山码头。
在舟山夜宿一晚,第二天一早赶到沈家门。在朱家尖码头买了船票,直奔我心中的圣地—普陀山。普陀山是我国著名的观音道场,也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传说当年观世音菩萨在珞迦山中修行,在珞迦成道之后,一脚就跨过来了,来到普陀山弘扬佛法,度化众生,从此,普陀山就成了著名的观音道场。登上普陀山之后,发现这个岛上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所有的大树都有一个供养人的名字,看来,末法时代,能发菩提心的人也不在少数,这就是正法现前的希望所在。
我来到普陀山的第一站是普济寺,普济寺是普陀山上最大的寺院。——普济寺。这时候,天空蓝得像是一块晶莹的宝石,天高云淡,昨日的阴霾一扫而去,不远处可以看到电视剧《西游记》片尾处出现的海滩。
![]() |
西游记片尾处,当“你挑着担,我牵着马”的歌声响起时,画面中出现的就是这片海滩。 |
来到普济寺门前,看到对面的莲花池中伫立着高大的金色莲花。
![]() |
普济寺前面莲花池中,金莲花高高伫立。 |
普济寺,俗称“前寺”,是普陀山供奉观音大士的主刹,寺院内古木参天,庄严肃穆,在中轴线上,依次筑有御碑殿、天王殿、大圆通殿、藏经楼、方丈殿、灵鹫楼等建筑。
主殿两旁有普门、文殊、普贤、地藏四菩萨配殿。巍峨宏大的圆通殿内供奉8.8米高毗卢观音像,两侧分列观音三十二应身像,此属观音道场所特有。
![]() |
普济寺大圆通殿金色廊檐。 |
中午在普济寺附近吃了一顿斋饭之后,又去了法雨寺,法雨禅寺俗称“后寺”,位于千步沙北端。全寺324间殿宇,依山起势,巧构宏制,前后六重,逐级递升。寺内玉佛殿、九龙殿、御碑殿、九龙壁、二十四孝图浮雕,以及龙凤古柏、千年银杏、构成了法雨寺的独特风格。
![]() |
法雨禅寺,普施法雨。 |
从法雨寺乘车到紫竹院,这个名字是我从小就非常熟悉,吴承恩的《西游记》中就曾多次写到南海紫竹林中的观世音菩萨,在唐僧取经的途中,曾有一个黑熊精,偷了走了他的袈裟,后来观音大士收服了黑熊,就让黑熊同志在紫竹林做了保安。
著名的景点潮音洞就在紫竹林中,此洞因日夜吞吐海潮,声如雷音而得名。潮音洞为山石裂隙所成,从崖至脚高数十米,耸起于海滩中。相传在公元847年,有一位西域高僧来到普陀山潮音洞前燃指供佛,手指燃尽头后,亲见观世音大士,为他说法,并且授给他七色宝石。
![]() |
潮水冲入洞中,声如雷鸣。 |
在潮音洞旁边,是普陀山最早的观音道场——不肯去观音院,据历代山志记载,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日僧慧锷从五台山奉观音像回国,船经普陀洋面绽开朵朵铁莲花,航船受阻,慧锷以为菩萨不愿东去,便弃船靠岸,留下佛像,借用岛上一家姓张居民的草棚供奉菩萨,称为“不肯去观音院”,因此,不肯去观音院也是普陀山供佛的开山之祖。
![]() |
观音与震旦众生有大因缘,故不肯去。 |
从紫竹林出来之后去了西方净苑,西方净苑里有观音跳,一块兀立海边的大石头迎着对面的珞迦山,传说观音在珞珈山修道成功之后,从珞珈山一步踏上了普陀,他的脚印踏在石头上,留下了伟大的足迹。
![]() |
观音在此一跳。 |
从西方净苑走去南海观音像,不过几分钟路程。当时正值黄昏时分,夕阳西下,南海观音的身上闪耀着金色的光芒。抬眼望去,观音面对大海,无比庄严。
![]() |
面对大海,春暖花开。 |
这尊巨大的铜像面对大海,虽然只有十几年的时间,但已经成为普陀的象征。据说一位高僧曾经看到了观音菩萨曾经在此示现,于是,斥资千万,在此地塑造了这座南海观音。当年开光时本来是阴霾满天,就在典礼开始的瞬间,忽然云开雾散,金色的太阳给铜像罩上了神圣的光芒。这种奇异的景观通过当天前来礼佛的信众口耳相传,蜚声海内。
在南海观音处拜谒之后,来到大海边小憩,坐在亭子中,枕海听涛,不知今夕何夕。这个时候,这个时候暮色追随潮水渐渐地涌上了海滩,南海佛国悄悄地隐没在夜色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