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的阿太
收到爸爸发来的微信:”阿太走了。”“本来想拍一张照片给你他们说还是算了。”我在公交车上哭得一塌糊涂。反而妈妈安慰我说,阿太是在睡觉的时候走的,我们给她做事体,也没有哭,还有说有笑的,你不要难过。
读大学前,姆妈叫我去看看阿太。那时阿太住在她四女儿家,也就是我四外婆家里。天气很热,还穿着很厚的衣服躺在床上。我一字一顿问阿太:“阿太,我是谁?”阿太摆摆手,没有作答。她年纪大起来了,就渐渐不记得一些人。我说:“阿太,我是莎莎啦。”阿太点点头,不知道她是不是认出我了。我继续说:“阿太,我要去读大学咧,很长时间会看不到你咧。”阿太说:“好,好。”
然后我们就在旁边吃四外婆切来的西瓜。吃完跟阿太说了再见就走了。
去年春节再回去,年初一的时候跟阿太拜年。我又一字一顿问阿太:”阿太,我是谁啦?”阿太没有理睬我。我自打没趣,自问自答:“阿太,我是莎莎啦。”阿太摆摆手,示意我挡住了她看电视的视线,让我走开。
阿太信佛。老家里有一个佛堂。我是不大敢进去她的佛堂的。那里布置得古古的,仅靠莲花灯和电子蜡烛照明,昏暗压抑。香烛气味让人飘飘然的。念佛时,她一袭缁衣,右手的大拇指不断滚动着佛珠。她一念往往是几个小时,不免气短,一声声“阿弥陀佛”是用爆破音念出来。有时候家里人会取笑她不是在念佛,而是在“骂佛”,一天念这么多,菩萨听得耳朵也长茧子了。
她痴佛,不知哪里听来,一年里只有七夕那天才能洗头。于是真的一年只洗一次头。平时就靠很细的蓖梳清洁,把掉在地上的头发一根根捡起来。有一年夏天,天气很热,她的头发终于发臭了。然而她仍然拒绝洗头。要是外婆小时候不想洗头,老早被阿太拎来洗了。现在身份对调,外婆却拿她没办法。房间里臭,外婆就搬来电扇朝外吹风排臭气。最无可奈何之下,只好找到寺院里的师傅,要师傅亲自跟阿太说要洗头。不知道编了什么说法,妥协到一个月洗一次头了。
话说回来,阿太快九十的人了,头发还是乌黑油亮,是不是真的跟她只在七夕洗头有关呢?
阿太常年躺在床上,唯一的消遣就是看电视。一是《还珠格格》,二是央视戏剧频道。阿太在影碟机上看的《还珠格格》,一共有三张碟片,每张一部。我高中时候阿太常住在我外婆也就是她二女儿家。我通校,去外婆家吃午饭,睡午觉和吃晚饭。进家门,左边房间是麻将桌,是砰砰嗙嗙的厮杀声,右边房间是阿太的卧室,是尔康、永琪、蒙丹、箫剑打架时的厮杀声。每次我也会看一点,看了好长一段时间发现总是放皇帝南巡那段。我以为外婆不会弄影碟机,总给阿太看同样的片段。外婆说,前面的老早就看过了,后面的也老早看过了。原来是一天中好长时间接连不断得放,一轮就放过了。
她也痴爱戏曲,但我的弟弟妹妹会跟她抢遥控器。阿太很是小气,常常一瞄到那几个小鬼头进来,就把遥控器藏在枕头下面。这一招让她有时候自己都找不到遥控器。要外公外婆去寻,角角落落都寻遍,最后还是在她枕下寻到。
但她对我的态度十分不一样。有时候我在外婆家无聊,就想坐在她旁边看一会。她看见我来,就撑起身子,从枕头下面拿出遥控器塞给我。弟弟妹妹们吃了她的素饼,她会不开心,但是我来了,就会叫外婆把饼干拆开来给我吃,牛奶也是。我妈妈老老给我转述她的话:
“你阿太,提起来,就说最放心不下的是你,拖你舅公把你工作安排好,希望看到你好好毕业。”家里这么多小孩,能让她对我“提心吊胆”的,我真是幸运啊。
关于阿太旧的故事,知道的不多。好像是一个地主家庭的女儿,但是不受待见,很冷的天气里要她一个人去守祠堂。几年前她叮嘱说,要去看看一个地方的人,因为自己后来是寄养在他们家的。因为她行动不便,她没有去。那次爸爸妈妈和外婆带着我去了。因那个村庄的春笋特别出名,回去时又受他们恩馈,拿了好多笋回去。
最后几年里,阿太有了老年痴呆,中风过的身体也越累越差。叫来的保姆都被她气走,不是说干的不好,就是污蔑保姆偷牛奶偷钱。后来只能她的子女亲自当持她的一切生活起居。推来推去,担子还是倾斜。闲话不知道出了多少,老几总不来探望,老几这个月说要出去玩又不照顾了。但老人总归是要人照顾。
阿太在我外婆家住得最多。后来她越来越难伺候。有时候看到外婆偷偷抹眼泪,我就心生歹意,希望阿太能够早点走,不要把外婆拖累了。她年纪越来越大,对生死的转换越来越恐惧,好像把这种恐惧嫁接到她的信仰上了。白天“骂佛”,晚上也不停歇,一面念佛,一面把手伸出被窝拜。在夜里是一定要有人睡在她旁边。她怕自己在夜里走了,没人知晓。
所以外婆整晚整晚得被她扰得睡不着觉。有时候趁阿太睡着了,她悄悄起身溜到自己的房间想好好休息一下,很快就会被阿太发现。阿太不说话,只拉起椅子往地上砸。外婆只好回来。别的生活起居料理起来倒不费心,外公也会帮忙照顾。然而对她,是耗力又耗心的。阿太不领外婆细心照顾的情,在别的子女前说她的坏话。幸而我的外婆舅公们都是非常好的人,当面听了,背后跟外婆说,自己的妈妈年纪大了,不要在意,自己也非常感谢外婆能够尽这么多的心照顾。
阿太走的第一年春节里,在外婆家聚会。外婆突然说,往年这个时候,家里人这么多,热热闹闹的,就会把床架起来,接你阿太过来住。今年看到家里也这么热闹,突然又动了这个念头,想着要怎么准备,再一想,姆妈已经不在了。
阿太叫阿四,听名字很普通的女人。对我们家庭来说,养育了七个子女,又照顾了孙辈几个,是无比的伟大,是最大的恩。
读大学前,姆妈叫我去看看阿太。那时阿太住在她四女儿家,也就是我四外婆家里。天气很热,还穿着很厚的衣服躺在床上。我一字一顿问阿太:“阿太,我是谁?”阿太摆摆手,没有作答。她年纪大起来了,就渐渐不记得一些人。我说:“阿太,我是莎莎啦。”阿太点点头,不知道她是不是认出我了。我继续说:“阿太,我要去读大学咧,很长时间会看不到你咧。”阿太说:“好,好。”
然后我们就在旁边吃四外婆切来的西瓜。吃完跟阿太说了再见就走了。
去年春节再回去,年初一的时候跟阿太拜年。我又一字一顿问阿太:”阿太,我是谁啦?”阿太没有理睬我。我自打没趣,自问自答:“阿太,我是莎莎啦。”阿太摆摆手,示意我挡住了她看电视的视线,让我走开。
阿太信佛。老家里有一个佛堂。我是不大敢进去她的佛堂的。那里布置得古古的,仅靠莲花灯和电子蜡烛照明,昏暗压抑。香烛气味让人飘飘然的。念佛时,她一袭缁衣,右手的大拇指不断滚动着佛珠。她一念往往是几个小时,不免气短,一声声“阿弥陀佛”是用爆破音念出来。有时候家里人会取笑她不是在念佛,而是在“骂佛”,一天念这么多,菩萨听得耳朵也长茧子了。
![]() |
她痴佛,不知哪里听来,一年里只有七夕那天才能洗头。于是真的一年只洗一次头。平时就靠很细的蓖梳清洁,把掉在地上的头发一根根捡起来。有一年夏天,天气很热,她的头发终于发臭了。然而她仍然拒绝洗头。要是外婆小时候不想洗头,老早被阿太拎来洗了。现在身份对调,外婆却拿她没办法。房间里臭,外婆就搬来电扇朝外吹风排臭气。最无可奈何之下,只好找到寺院里的师傅,要师傅亲自跟阿太说要洗头。不知道编了什么说法,妥协到一个月洗一次头了。
话说回来,阿太快九十的人了,头发还是乌黑油亮,是不是真的跟她只在七夕洗头有关呢?
阿太常年躺在床上,唯一的消遣就是看电视。一是《还珠格格》,二是央视戏剧频道。阿太在影碟机上看的《还珠格格》,一共有三张碟片,每张一部。我高中时候阿太常住在我外婆也就是她二女儿家。我通校,去外婆家吃午饭,睡午觉和吃晚饭。进家门,左边房间是麻将桌,是砰砰嗙嗙的厮杀声,右边房间是阿太的卧室,是尔康、永琪、蒙丹、箫剑打架时的厮杀声。每次我也会看一点,看了好长一段时间发现总是放皇帝南巡那段。我以为外婆不会弄影碟机,总给阿太看同样的片段。外婆说,前面的老早就看过了,后面的也老早看过了。原来是一天中好长时间接连不断得放,一轮就放过了。
她也痴爱戏曲,但我的弟弟妹妹会跟她抢遥控器。阿太很是小气,常常一瞄到那几个小鬼头进来,就把遥控器藏在枕头下面。这一招让她有时候自己都找不到遥控器。要外公外婆去寻,角角落落都寻遍,最后还是在她枕下寻到。
但她对我的态度十分不一样。有时候我在外婆家无聊,就想坐在她旁边看一会。她看见我来,就撑起身子,从枕头下面拿出遥控器塞给我。弟弟妹妹们吃了她的素饼,她会不开心,但是我来了,就会叫外婆把饼干拆开来给我吃,牛奶也是。我妈妈老老给我转述她的话:
“你阿太,提起来,就说最放心不下的是你,拖你舅公把你工作安排好,希望看到你好好毕业。”家里这么多小孩,能让她对我“提心吊胆”的,我真是幸运啊。
关于阿太旧的故事,知道的不多。好像是一个地主家庭的女儿,但是不受待见,很冷的天气里要她一个人去守祠堂。几年前她叮嘱说,要去看看一个地方的人,因为自己后来是寄养在他们家的。因为她行动不便,她没有去。那次爸爸妈妈和外婆带着我去了。因那个村庄的春笋特别出名,回去时又受他们恩馈,拿了好多笋回去。
最后几年里,阿太有了老年痴呆,中风过的身体也越累越差。叫来的保姆都被她气走,不是说干的不好,就是污蔑保姆偷牛奶偷钱。后来只能她的子女亲自当持她的一切生活起居。推来推去,担子还是倾斜。闲话不知道出了多少,老几总不来探望,老几这个月说要出去玩又不照顾了。但老人总归是要人照顾。
阿太在我外婆家住得最多。后来她越来越难伺候。有时候看到外婆偷偷抹眼泪,我就心生歹意,希望阿太能够早点走,不要把外婆拖累了。她年纪越来越大,对生死的转换越来越恐惧,好像把这种恐惧嫁接到她的信仰上了。白天“骂佛”,晚上也不停歇,一面念佛,一面把手伸出被窝拜。在夜里是一定要有人睡在她旁边。她怕自己在夜里走了,没人知晓。
所以外婆整晚整晚得被她扰得睡不着觉。有时候趁阿太睡着了,她悄悄起身溜到自己的房间想好好休息一下,很快就会被阿太发现。阿太不说话,只拉起椅子往地上砸。外婆只好回来。别的生活起居料理起来倒不费心,外公也会帮忙照顾。然而对她,是耗力又耗心的。阿太不领外婆细心照顾的情,在别的子女前说她的坏话。幸而我的外婆舅公们都是非常好的人,当面听了,背后跟外婆说,自己的妈妈年纪大了,不要在意,自己也非常感谢外婆能够尽这么多的心照顾。
阿太走的第一年春节里,在外婆家聚会。外婆突然说,往年这个时候,家里人这么多,热热闹闹的,就会把床架起来,接你阿太过来住。今年看到家里也这么热闹,突然又动了这个念头,想着要怎么准备,再一想,姆妈已经不在了。
阿太叫阿四,听名字很普通的女人。对我们家庭来说,养育了七个子女,又照顾了孙辈几个,是无比的伟大,是最大的恩。